丁齐坐在那里查阅保密级资料的时候,于鹏飞、晏斌彬、李志遥等三人就站在他对面监督,但他们也不能偷看。直到丁齐查阅完毕,重新将档案袋放回柜子里锁好,大家才一起离开。
响水峰的保密级资料,内容果然诚意满满,介绍了不少很有价值的信息。毕竟响水峰也打算对联盟内部成员开放,想参观响水峰得先查阅这份资料,查阅费用十万或者用对等的资料查阅权交换,总不能随便写点东西糊弄人。
响水峰的地域总面积约有三百平方公里,虽不能和小境湖、琴高台相比,但已经相当不小了,至少比大小赤山大得多。崔山海还特意画了一张简要的地图,标明了响水峰主要的观光区域和路线,从门户进去到响水峰的主峰,南边这条路崎岖陡峭,但是风光最美。
崔山海还标注了沿途的主要景点以及先人留下的遗迹,这些都是值得一看的,但他也特别强调,若非身手不凡,前山这条路普通人是上不去的。于是崔山海又开发了一条路线,绕到后山平缓地带直登峰顶旁的山脊,从这里有一条小路下山,沿途也有不少可观的景致,另有歇脚之处。
丁齐看见这张图就乐了。估计崔山海一家人没少出去玩,他们开放响水峰就是按照风景旅游区的思路,甚至还开发出了两条参观游览路线。
资料还介绍了响水峰的两种特产,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叫酒竹,又称响水竹,因为有酒竹生长的地方,必能听见流水声。这种竹子有碗口粗,很像毛竹,但据崔山海这名科研工作者考察,它并非毛竹,而是另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
外面没有见过这个品种,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酒竹和响水竹的称呼都是响水峰的先人留下来的,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竹节中可产一种天然的酒。经过自古以来很多代人的观察研究,假如竹子的某一节呈现出特别的颜色和质地,那么把这一节竹子砍下来剖开,就会流淌出特有的酒浆。
崔山海还做过测定,这种酒的度数不高,酒精度大约在八度到十六度之间,但是喝下去却是相当醉人,普通人几乎就是一杯倒。崔山海的酒量还不错,当年看到祖师的记录之后,他第一次试品竹节酒,结果两杯下去喝了还不到一两,便醉倒了。
他这一醉就是两天一夜,幸亏没出什么意外。当时他还不认识水若,小曦当然也没出生呢,响水峰中没有别人,却有凶禽猛兽出没,有花豹也有黑熊,还有野猪。
安然无恙地醒来之后,据崔山海回忆,这酒简直太好喝了,他做了这辈子最美妙的一个梦,至于是什么梦他却不说……看到这里,资料中的介绍又换成了水若的语气,来了一段补充。
据水若询问的结果,崔山海当初就是梦见她了。那时两人还不认识呢,崔山海怎么能梦见水若?据崔山海交待,他见到水若之后,一眼发现她便是那梦中人……至于事实是不是这样,反正崔山海是这么说的,水若居然也就信了。
这两口子真有意思,这份保密级资料是他们两人合写的。崔山海当时之所以醉得那么厉害,其实不仅仅是因为酒节竹,还与响水峰另一种特产有关,此物叫梦生花。
梦生花乍看上去像萱草花,也是喇叭形的五瓣,但它却是七色的。花瓣的边缘是鲜红色,越往花心,反射的光线波长就越短,最中间的花蕊呈紫色。将这些花蕊采集下来,用秘传的手法加工,然后按一定比例放进竹节酒中泡一个月,酒就会变成玫瑰红色。
这样处理过的竹节酒,虽然酒精度数没有加深,酒劲却急剧变烈。按祖师记载,每次喝一口就可以了,有助于炉鼎术的修炼,会促进心火肾水交融,如某些丹诀上说的铅汞入炉而产大药,化真气入紫府黄庭……
也就是说这酒是一口一口喝的,喝一口得用一个时辰的功夫化解药力。但是崔山海的那一口喝多了点,连杯干了,觉得很不错又喝了第二口,然后便醉倒了。
崔山海以及响水峰的历代祖师当然都研究过梦生花,崔山海最终得出的结论,梦生花植株中含有一种菌类,有强效致幻作用,以花蕊中的成份最多。假如人吃了梦生花,那感觉就跟猫舔了猫薄荷差不多。
竹节酒反倒是一种解药,将花蕊按一定比例泡到酒中便化解了这种药性,却产生了另一种灵效,可以辅助炉鼎术修炼。假如不是修炼炉鼎术的人呢?崔山海通过亲身实践,认为它可以给人一种特殊的精神快感,但绝不可多用。
至于至于对修炼其他各门秘术的人有什么用处?崔山海认为或许也有帮助,但在这份资料里并没有细说,可能他也不太清楚,还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
ps:明天请个假,后天继续更新。
方外门全体成员再度齐聚金山院,日期是四月五日清明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朱山闲和谭涵川、庄梦周当天晚上就走了,他们都是有家有业的,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也不能总在方外世界荒山野岭里待着。其余九人一麻雀则在金山院中待了两天,直到四月七日下午才离开。
期间阿全还带着尚妮以及五名晚辈弟子出去了一趟,跑到附近的张坊镇买回来不少东西,除了各种生活用品,还有一口大铁锅和两口铁釜。
金山院的后院柴房中有灶,但是锅早就锈损了,想在这里开火还得换口新的。至于釜恐怕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有多种样式,阿全弄的就是灶台用上的。老式大灶台上不仅有一口大铁锅,靠近火口一侧的两角还有两口很深的铁釜,专门烧热水用的。
在做饭的时候顺便就把水烧开了,可以用来喝,就算做完饭之后,灶堂里的余烬也能把水烧热,可以洗脸烫脚啥的,这也是最早节约利用能源的一种方式。阿全能把这东西都给找来,也算很不容易了。
石不全重新修整了番灶台,然后还处理了一下锅和釜,使其可防锈蚀更经久耐用。丁齐真的很佩服阿全啊,这双巧手是怎么练出来的?石不全如今已不仅仅是手巧了,在加工同时还能改器物的性质,简直堪称小说中的炼器师。
“禽兽国观光基地”已基本准备完毕,接下来便可以开门迎客,招待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禽兽们。至于进来观光还缺什么东西,丁齐还可以通知客人们自备。这次他们离开时,方外门又多了一名新成员,小巧坚决要求跟随众人一起出去见世面。
现在把小巧带出去倒是没有问题了,问题是小巧出去之后怎么修炼?丁齐能教小巧的只有方外秘法,留一道神念心印即可。可小巧毕竟不是人啊,祭炼景文石寄托心神这一步就很难,它总不能弄一块石头天天带在身上吧,难道还穿件小衣服缝个兜?
众人对“小巧出山”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七嘴八舌提供了各种建议,最后终于有一个靠谱的方案。石不全特意为小巧打造了一个银环,套在它的腿脖子上,表面还处理了一下,退去银光刻上深色花纹,使人一眼看不出来。
这个环还带有弹性,在小巧变大变小的时候都不至于脱落。这也是受到了两界环和枯骨刀的启发,两界环不就是这样一个银环吗,而冼皓修炼方外秘法也没有用景文石,而是用一直随身携带的枯骨刀。
严格地说起来,小巧应该是涂至等人的……小师妹?丁齐虽然传授了它方外秘法,但更多的东西都是冼皓教它的,如今又被众同门灌输了很多人类的思想。假如从人类的角度,小巧仍然幼稚懵懂,性格也很跳脱,但从一只麻雀的角度,它已聪明非凡。
丁齐还做了个试验,用控界之宝打开了门户,问小巧能不能看见外面的世界、能不能自己飞出去?结果小巧扑扇着翅膀就这么出去了,而且不需要像大家那样攀岩。小巧不是丁齐带出去的,丁齐也没有那种割裂形神的感觉。
丁齐由此印证了一个判断,想把方外世界中的东西带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自己出去!小巧能够出去,是因为它拥有自我意识与意志,当初魏凡婷也是这么走出大赤山的。
涂至与魏凡婷直飞深圳,尚妮回杭州,其余人在北京南站坐高铁回境湖。一只麻雀怎么上车?小巧根本就不需要买票进站,当众人到站台上候车时,小巧就从外面飞进来了,很机灵地钻到了冼皓的衣兜里,甚至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丁齐叮嘱了小巧很多事情,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它先前并不了解的危险,比如看见拿枪、拿弹弓人的一定要躲远点,在绿化带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狗啊猫的。
小巧就是在荒野中长大的,对判断危险有一种直觉式的反应,它告诉丁齐,以自己如今的本事,寻常的狗子根本不是它的对手。丁齐又叮嘱它,千万不要去闯祸惹事,麻雀的身份就是最好的掩护,它到外面来主要是为了学习进修。
那么小巧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禽兽国呢?要么将方外秘法修炼到隐峨境,要么其他的秘法修为突破三境。至于小巧的修为怎样才能突破三境,丁齐也不是小说中的妖宗成天乐,对此并不是很清楚,但到了时候自可知晓。
小巧现在还不会说话,只能叽叽喳喳地叫。奇妙的是丁齐已能听懂它的叫声,冼皓等人人也能大致明白它的意思。这并不是说众人学会了鸟语,而是一种潜意识的感应,因为在禽兽国中,大家曾听见它的各种叫声,伴随着相应的意念交流。
把小巧带出来之后丁齐才清晰地意识到,在禽兽国中的试练还有另一种意义,假如时间久了,或可通禽兽之语。这并不是说他们真能听懂禽兽说话,禽兽本身也没有人类这样的语言,但能够感受到各种禽兽所表达的情绪与意愿。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需要长期的锻炼,在潜意识中形成直接的思维反应。
这又意味着什么?它就是神念交流的雏形啊!假如一个人在突破大成修为之前,神识就已经经过了这样的锻炼,那么在他突破大成修为后,便能更快、更好地掌握与运用神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