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在很多年,至少在魏凡婷记事之前,这道门户因为种种原因便已经找不到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它找出来。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田仲络看见的记载有误或者言不尽实,众人商讨了一番,丁齐问冼皓道:“你最近修炼方外秘法,是不是很少动用两界环?”
冼皓点头道:“我一直习惯用枯骨刀,就像你一直习惯用景文石。我认为方外秘法的独特之处,就是无需控界之宝。我在大赤山中修炼时,也习惯以枯骨刀寄托心神,几乎没有再动过两界环。”
丁齐又问朱山闲等人道:“你们最近修炼方外秘法,是不是感觉总差了没那么一点呢?”
谭涵川点头道:“按你的建议,大赤山是凝炼心盘最好的地方,我也是在这里将兴神境修炼圆满,可是感觉确实总像差了那么一点,无法突破到你所说的心盘境。”
丁齐长叹道:“是我的建议错了!按照我所创的方外秘法,你们不应该在这里继续修炼,假如换个地方,可能早就突破了心盘境。”
方外秘法有没有缺陷?当然有!说缺陷也许不合适,任何一门秘法都有其讲究与限制。丁齐是在琴高台世界中突破了心盘境,当时他将整个世界凝炼为心盘,下的功夫异常精深。但那是实在没有办法,假如不得突破,他们就离不开琴高台。
丁齐的方外秘法修为更进一层后,当然也继续传授给了朱山闲等人。最好的修炼之地不是小境湖,因为小境湖中有太多的水面、太过复杂的地形,绝佳之地就是大赤山,他建议众人都来到大赤山继续修炼。
可是丁齐并没有搞清楚一件事,他们如今看到的大赤山并不完整,无论怎样凝炼心盘,世界本身都是残缺的。谭涵川和冼皓已经隐约感觉到了这一点,却始终没有搞清楚原因,今天才彻底弄明白。
朱山闲沉吟道:“由此可见,田仲络说的消息是真的!”
冼皓将两界环递给丁齐道:“控界之宝就在这里,你已有大成修为,祭炼控界之宝是否就能发现那道门户?”
丁齐却摇头道:“这很难办到,就算勉强去做,也不知要花多长时间。”
尚妮纳闷道:“为什么呀?”
丁齐解释道:“我们根本就没有得到天地秘境的传承,也等于没得到这控界之宝的传承。我是从方外秘法中领悟了祭炼控界之宝的方法,仅仅是针对控界之宝这种特殊的神器。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我所感应到的世界要尽量完整。”
尚妮:“那怎么办呀?”
丁齐:“可以用另一个办法,但需要你帮忙。风门秘传的心盘术,讲究的就是运转地气灵枢勘察山川地势。假如这里是一座庭院,我们所在的位置要么是前院要么是后院,那就请你好好看一看,若有一道连接前后院的门户,最可能是在哪个位置或者是哪些位置?”
尚妮想了想:“我需要先找一个最适合的观察点,去感应这个世界的地气灵枢变化,你们先跟我来吧。”
众人跟着尚妮向大赤山深处走去,穿过了魏凡婷曾居住的那片建筑群,后面是一座小山,,山中也有月灵芝生长。只是今天晚上没有月光,那些“小肉肉”都没有出现。尚妮在山顶上闭目端坐,应是在运转风门秘传心盘术。
如今的尚妮,可不是当初那个半吊子了,至少已将方外秘法修炼至兴神境,以此为根基,风门秘传心盘术的境界大为精进。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尚妮的全身都已经出了一层细汗,她终于睁开眼睛往下一指道:“很巧,应该就在这里的山脚下。”
众人走到尚妮指出的位置,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土坡,草木葱郁,没有任何异状。冼皓掏出了枯骨刀,谭涵川、朱山闲也分别掏出了各自的景文石,然后皆面露疑惑之色。尚妮眯着眼睛道:“此刻动用方外秘法,却看不到任何门户。”
丁齐以鼓励的语气道:“但你刚才应该感应到了别的。”
尚妮:“很久之前,这里的确有路,似是通往门户的路。但是后来,这座山有塌方,把这一片山脚都给埋了,假如有门户可能也被埋住了。”
丁齐点头道:“不错,将这里堆积的土石挖开,后面的确有一道门户,我已经发现了。今天多亏小妮子了,假如只用笨办法还不知要找多久。”
这是个晴夜,虽然没有月亮,但漫天星光灿烂,以众人的修为哪怕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感知外物,此刻当然能将周围看得很清楚。冼皓一进来,丁齐就问道:“有没有人跟踪?”
冼皓:“我没发现任何异常,但如果跟踪者修为实在太高,甚至超出我的想象,那我也发现不了。”
丁齐:“那位叶谷主的隐峨术境界未必在你之上。”
这话说得有些莫名其妙。冼皓却长叹一声道:“如今才清楚什么叫井底之蛙,换做一年之前,我的隐峨术境界居然还比不上那个叫晏斌彬的小姑娘,当时还自以为是飘门高手呢!我也是自幼苦练,自忖天赋不弱于人,为何差距会这么大呢?”
众人为何这么谨慎,冼皓又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叹息?今天突然来了奇岩境、五心谷、响水峰的一众高手,白云洞的人虽未现身,但说不定也来了,因为人家连小楼都买好了一栋。他们有很多秘密不想暴露,尤其是对田仲络得防着点。
但来客中最难防范的,应该就是五心谷的谷主叶宗清,那可是自幼修炼隐峨术的高手。所以他们没去小境湖,因为那样很容易暴露门户的位置,而是分头行动来到了大赤山汇合。每个人在路上都留意是否有人跟踪,留冼皓在后面暗中观察,等确认没有异状后她才进来。
从白天的谈话中可以得知,达到三境修为才能离开五心谷。所谓三境修为,只是丁齐的说法,丁齐最早也是听陶昕说的,并不仅指方外秘法的隐峨境。无论修炼哪一门秘法,只要能达到能凝炼元神清晰的状态,便可笼统称为三境。
怎么衡量冼皓一年前的隐峨术境界呢?记得第一次进入小境湖时,只有尚妮和丁齐病倒了,而其他人包括石不全在内都安然无恙。丁齐回头总结,没病倒的人不论修炼的是哪一门秘术,从可类比的境界上说,都已经达到二境圆满的状态。
但另一方面,大家在进入小境湖后,假如以景文石寄托心神的状态被打断了,好像都无法保留记忆。这也说明说众人都没有达到三境修为,只有庄梦周不太好说。
从二境突破到三境,是一道艰难的关隘,有时候甚至无论怎么勤修苦练好像都无法突破。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像从武侠变成修真似的!丁齐留在琴高台世界中的那套方外秘法传承,最难突破的也是这一步。
叶宗清今天带来了一个晏斌彬,小小年纪隐峨术修为至少已有三境。冼皓等人原本已是当代都市中残存的江湖八门高手了,在遇见丁齐之前皆苦练多年,却始终没有突破三境,怎能不令人泄气?
谭涵川和朱山闲对视一眼,显然对冼皓的话深有同感。丁齐一看这情绪有点不对,随即开口道:“我们也不必泄气,这并不能说大家的天赋不如人,也并不证明人家就更高明。”
冼皓:“事实如此,你还想怎么安慰我?”
丁齐反问了一句:“你真以为自幼所下的苦功,都是用来修炼隐峨术吗?”
冼皓愣了楞,低下头喃喃答道:“不是,当然不是。”
朱山闲也感慨道:“我也不是。”
尚妮插话道:“我就更不是了。”
谭涵川则苦笑道:“我闲暇时大部分功夫都用来练武了。”
冼皓当初为何要修炼隐峨术?她的目的并不是追求修为境界,秘术只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而已,只要能够报仇就足够了。修炼了隐峨术,使她擅长潜行、追踪、逃匿、刺杀,但隐峨术本身并不是潜行刺杀,它只是一门秘术而已,冼皓的功夫大多用在别的地方。
至于朱山闲,他成为爵门弟子完全是被动的,因为认识了那样一位爵门前辈,师父不想让传承断绝所以才收他为徒。朱山闲平日的生活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就是一位公务员,工作单位从城建局到区政府,如今是区长。
朱山闲远不是一位“专业”的修士,其实已经算很用功了,师父教他的望气术与靠山拳都没有荒废,但也不可能将主要精力都用再这上面,没荒废就很不错了。而师父教他可不仅仅是爵门秘术,更多的是江湖门槛套路,这些手段平日的用处恐怕更大。
谭涵川的情况和朱山闲差不多,只是稍有区别,他自幼拜师习武,师父又教了他火门秘传炉鼎术,同时教了他各种江湖门槛套路。这些对于谭涵川来说更像是一种业余爱好,在平常生活中用得极少,他也是读书上学然后去当研究员,遇到什么事偶尔干点黑活啥的。
众人中经历最特别的,反而是如今下落不明的石不全。石不全自幼跟随师父生活,苦练入微术,从技艺的角度可以说已是炉火纯青。但石不全修炼入微术并非自觉,而是用来帮师父干各种册门买卖。
石不全曾在丁齐面前自许“技术流”,可是他的技术同样也是一种套路,比如假造一件古物玩调包,只是需要技术的套路而已。而入微术本身可不是一门造假的技术。所以石不全太过偏重于技艺了,或者说只注重于“术用”,反而忽略了入微术中蕴涵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