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上古天真论

冯国新低头道:“这不是我私人的志向,而是对天国的愿望。庄天兄有所不知,三千年无天兄降临,天国子民虽敬拜皇天上帝,但其信奉早已不同以往,只图安逸享乐,早失万民一心之力,全无奋进之志。

几位天兄终于降临,有识之士皆在期待,不知皇天上帝有何旨意?天兄上谕下达,万民拥戴,何事不能成?九位天兄之中,二位最先到达并颁布上谕,而我中大营也是天国中枢要害之地,想必庄天兄应是众天兄之首,而尚天兄辅之。”

庄梦周面无表情地看着冯国新道:“元帅大人操心的事情还不少啊,你本不必如此劳神。我们九位天兄的事情,可以自己商量,有什么不明白的再请教天国众人。”

冯国新:“可是东、西、南三大营皆已有动作,众人不明天兄所图,而大家都很想知道,此番九位天兄纷纷降临天国,究竟为何而来?”

尚妮插话道:“我说我们就是来看看的,恐怕你也不信。但等我们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冯国新:“众天兄会离去吗,何时离去?天国子民会万分不舍的!”

庄梦周:“等九位天兄在此齐聚之后,自会商议何时离去。但天机不可泄露,你多问亦无用。”

冯国新:“那我就先告退了,今日的话,还望二位天兄思量。”

他刚刚走到门口,庄梦周突然又问道:“元帅大人,你可知何谓万众一心?”

冯国新转身道:“请天兄指教。”

庄梦周:“指教不敢,只谈谈我的看法。所谓万众一心,是共守其志、共乐其俗、共护其世,而非以某人之愿为心,以某人之欲为志……算了,我还是说白话吧!还天地清宁,保人世丰盈,物尽其用、人各适志,以享有生之天年,便是此地万众之心。”

冯国新走后,尚妮皱眉道:“庄先生,您这说的也不是白话呀。”

庄梦周:“只要他能听懂就行。”

尚妮:“可是我没听懂。”

庄梦周无奈道:“意思很简单。所谓的万众一心,其实这里的人已经做到了,就是有共同的精神信念与文化传承,都认可彼此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自信,共同维护与维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但不是那位元帅大人刚才所说的万众一心……”

尚妮:“看来这人是个野心家啊!他考虑的并非此地万民,而是想自己征服整个世界,不仅要做中大营的元帅,还想做五大营共尊的大元帅,甚至是整个天国的天王。

假如按天国的现状,他是不可能实现愿望的,也没人会支持他。可是我们来了,情况就变了,有天兄降临,使他看到了的机会。他想利用我们达到目的,要么假借天兄的名义独霸世界,要么挑起争斗趁机控制机整个天国。”

庄梦周摇头道:“凡事不能看表面。他未必是个野心家,反倒是此地难得的明白人。看到了天兄降临可能带来的后果,他很忌惮我们,他说的事情就是他害怕的后果,所以在试探我们,想知道我们来这里究竟有什么目的……唉,丁老师又把他吓着了呀!”

当丁齐最终停下脚步时,已经走出了五公里多,位置距离东营主社和一社、三社差不多都是这么远,已经到了当地人日常活动区域的边缘。五公里看似不太远,当地人的体力也很好,但若从田间小道走到这里,天黑前还要赶回去,能在此地劳作的时间就不多了。

这里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再往前方就是连绵的崇山峻岭了,丘陵坡地上是公田,交错生长着西瓜、南瓜、地瓜、向日葵和枣树等作物。

按新十款天条的要求,凡散播坡田,作物不得少于五种,不得尽除荒植。这里是最典型的散播坡田,人工种植的作物恰好是五种,间杂在各种野生植物中。这么做的产量不可能很高,但是说实话,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产量有多高高,收都收不过来呢。

此地已远离村寨,白天赶过来能干活的时间有限,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来撒些种子,到成熟时再组织人来收割一番,不用施肥灌溉,纯属野种天收。

劳力有限、时间有限,将太多东西运回去也很麻烦,所以此地的农产品根本收不完,很多最终就烂在了地里,等待种子重新发芽,更多的倒是便宜了当地的野生动物。相对于人口规模,天国其实不缺田地,离村社越近的地方才耕作得越仔细。

毕学成大惊小怪道:“西瓜,圆溜溜的西瓜!正走得渴了,打开一个尝尝。”

这里的西瓜个头不算大,长得却挺圆,就像一个个排球,看着挺漂亮。司马大人胡小雨取出了随身带的竹工刀,剖开一个瓜道:“毕天兄称它为西瓜吗?我人都叫它打籽瓜,肉太少,没什么人愿意吃,倒是皮削一削可以炒菜。”

打开西瓜一看,毕学成有点傻眼了,瓜的内部和西红柿一样是半空心的,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籽。这里的西瓜与他熟悉的品种不同,叫打籽瓜,主要就是产西瓜籽的。西瓜籽可以榨油,也是一种零食。

西瓜肉很少,没什么人吃,倒是西瓜皮削去最外面那层硬膜,当地人经常用来炒菜,据说还有消火止咳、清凉利尿的功效。这在《天国物志》的第三册中有记录,但毕学成还没有看到那一册。

丁齐笑着一指前方道:“那边的山谷里有片枣林,是黄金枣吧?可以摘来解渴。”

元帅肖博知赞道:“丁天兄真是好目力、好见识,一眼就能认出来,离得这么远还能看得清。”

丁齐:“这里的黄金枣好像也很少见,我们今天运气不错。”

司马胡小雨解释道:“就是因此地能生长黄金枣,大营才保留了这片坡地公田。黄金枣在天国很多地方都是种不活的,越是接近村寨之处便越难种,所以很少见。今天既然来了,又恰逢枣熟,我们就多摘一些带回去。”

丁齐朝三名弟子道:“既然运气不错,你们也多摘一些。”

师父的意思分明是说这是好东西,有了机会就别错过,三名弟子心领神会,拿着背包就跑过去了。今天出门的时候,师徒四人特意带了一个背包,丁齐确实打算采集一些此地的特殊物产,其中最重点要寻找之物就是黄金枣,还真找着了。

这也不完全是碰运气,《天国物志》第二册记载:东营主社东南十余里,有丘谷可植黄金枣。他就是朝这个方向走了这么远。

这是丁齐第二次看到关于“黄金枣”的文字。在庄梦周推荐他看的那部网络修真小说中,也提到了此物。那本书中的黄金枣据说是一位隐居山村的仙家高人所种,是一种能够辅助修行的灵药。

小说家言当然不可深信,可丁齐是亲眼见过月凝脂的,书中的黄金枣虽不是月凝脂那样的仙家饵药,但也很有灵效之物了。天国中有两种枣,一种就是普通的枣树,院里院外、田间地头都能种,另一种便是黄金枣,只有极少数地方能生长。

《天国物志》中可是明确记载了黄金枣的功效:可补益元气,强髓通络,尤可安神。修真小说中的东西在现实中出现了,丁齐怎会不感兴趣。

山谷中的枣林不大,只有十几株,半数果实已成熟,看来下个月还能再摘一次,但此物在当地也很少见,丁齐身为天兄也不好意思跟人争抢,只得今日随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