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一行人中,朱山闲和谭涵川带的东西最多、最齐全。而丁齐、尚妮、冼皓这三人带的东西稍少一些,但也都有上百斤重。
至于庄梦周、毕学成、叶言行、孟蕙语这四人,都背着普通的大登山包,看着装得很满,其实也就带了不到三十斤的东西,主要包括两套换洗的内衣和衬衣以及各种吃的,还有瑞士军刀、盐、调味包、防风打火机、雨衣等。
帐篷很快搭好了。这种野外露营帐篷并不大,顶多只能睡两个人,主要作用是隔潮、保温和防风。还好现在的天气并不算太冷,他们又找到了能避风和避雨的地方,点上篝火也能过夜,帐篷就让孟蕙语睡吧。
就在丁齐等人下午摘樱桃的时候,庄梦周和尚妮正走在一片田野间。他们到的地方并不是丁齐所在的深山密林,这边的田地成片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之间,还挖出了田垄修了引水灌溉渠,显然是人工耕作的。
尚妮好奇道:“庄先生,这里居然有人种田!”
庄梦周:“那我就放心了,走了这么久,终于看见了人烟痕迹。这片方外世界显然是有人居住的,而且人还不应该太少了。”
尚妮:“什么人会住在这里呢,像魏凡婷那样的人吗?”
庄梦周沉吟道:“恐怕还不太一样,要么是古时避祸之人,要么是偶尔误闯的人困在了这里,后代繁衍便在此居住。”
尚妮:“困在这里?”
庄梦周:“是啊,这完全有可能!我们进来之后,你发现出去的门户了吗?”
尚妮大惊失色道:“那我们会不会也困在这里?”
庄梦周笑道:“不必担心,既然能进得来,就有办法出得去。我们先找个地方等其他人吧,只要丁老师来了就好办。”
尚妮:“先找个地方等其他人?我们不主动去找他们吗?”
庄梦周:“都不知道谁在哪儿,怎么找?假如他们也进来了,走来走去最终也是来到有人烟的地方。我们是外地人,有什么情况最好找当地人打听。放心吧,有田地就有村庄,我们找到村庄就可以等到他们。来之前我起过一卦,结果是有惊无险!”
尚妮:“您算得准吗?”
庄梦周:“我也不是没给你算过,你说准不准?”
尚妮不纠结这个问题了,又问道:“您说当地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庄梦周:“弄不好是穿着古装的。”
话音未落,尚妮突然手指前方道:“那里有人!”
有一名中年男子扛着一根锄头状的东西,正从田地间的另一条小道上走过来。他穿着不知什么布料的衣裳,上衣宽松很似古装的短衫,裤子很像灯笼裤,裆和腿都很肥,裤角却用个一盘扣扎了起来,赤脚穿着一双麻鞋,脚上沾满了泥。
尚妮这一声喊倒把那人吓了一跳,手里的东西都落在了地上,转身结结巴巴道:“你,你,你们是什么人?”
此人的口音很怪异,听不出是何地的方言,像是夹杂了南方一带各地口音揉和成的一种语言,但勉强还能听得懂。尚妮答道:“我们……”
“我们是天外来客。”庄梦周抢过话头答了一句,并用手指了指远方的天际,正是他们走来的山野。
那汉子愣了一会儿,突然激动地叫道:“你们上帝派来的天使吗?感谢天父,天使终于降临了!”说着话竟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冲着两人匍匐拜倒。
孟蕙语提到了一个专用术语叫地表径流,其实就是水指在地表汇集成的溪流与江河。不论是什么原因,假如不小心流落于陌生的野外,根据荒野求生的法则,首先要寻找的就是地表径流,假如附近有人烟的话,沿着溪流就能到达有人居住的地方。
但在特殊的地形地貌中,泉流未必都会在地表上,业有可能从地表消失形成地下河,所以这种寻找既要凭经验也要看运气。孟蕙语还提到了人烟,假如按这种方法想找到有人烟的地方,前提是这里得有人居住。
小境湖中是没有人烟的。至于大赤山,里面只住着一个魏凡婷,因为她的规模较小,就相当一户硕大无比的人家。眼下还不清楚琴高台的地界有多大,但看眼前的景象,恐怕也不比小境湖小啊,而他们身处的位置,好像在崇山峻岭深处。
丁齐想了想答道:“这里弄不好还真有原住民。”
毕学成追问道:“什么样的原住民,是这个世界的土著吗?”
丁齐:“有可能是古时进入这里,并在此定居的人。我小的时候,听过这一带的一个传说……”
丁齐小时候听过什么传说?老人讲的故事。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自广西起事,一路北上攻占了长江中下游,一度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后来太平天国被清政府剿灭,天京陷落,有一支五万人的残部撤退到泾阳县境内。曾国藩的湘军在半个月后掩杀而至。
但是大战并没有爆发,这支太平军就在泾阳县突然离奇地消失了,湘军遍寻山野搜寻不得。有人说这支军队是躲到山洞里去了,但这不是一、两个人啊,而是几万大军,哪个山洞能躲得下、哪片山谷能藏得下?
但无论如何这支军队就真是凭空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再也找不到,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以及当地的传说,据说他们撤退时还带着很多财宝。
听了这个故事,毕学成瞪大眼睛道:“桃花源记啊!我们是来到桃花源了吗?”
丁齐:“我只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能确定传说就是真的。就算传说是真的,也不能肯定那些人是来到了这里,只是有这个可能而已。”
孟蕙语:“假如他们真的到了这里,又是怎么进来的呢?”
丁齐:“既然我们能进来,理论上他们就也能进来,可能是用了别的办法。”
叶言行:“那么小的一个山洞,五万人马是怎么进来的?”
丁齐:“那个山洞其实不小,只要搭好斜梯、队列不间断,速度可以很快的,一天进个万把人没问题。而且传说中的数字往往很夸张,也未必有五万人那么多。我说这些就是让你们有个思想准备,这个方外世界中很可能有人……我们先去找溪流吧。”
尽管心中意识到麻烦不小,但丁齐表现得越来越镇定,他很清楚自己是三名弟子的主心骨,只要他不慌乱,这三名弟子就不会惊慌失措。刚才他一直以提问的方式问三人该怎么做,看上去就像师父对弟子的考验与试炼。
想寻找泉流,应该往两山之间的低谷中走,而且随时注意听声音。丁齐左手持长棍,右手拿着一把砍刀在前面开路,并叮嘱三名弟子注意周围的植被,看看有什么植物都是他们平常认识的。
走出不远后,三名学生手中都拿了一根细长的竹枝,尖端带着连叶小叉很有弹性,在手中稍一抽动就可以发出哨音。野地里行走,这是用来惊走和驱赶虫蛇的。
背着包走没有路的山野,丁齐还要时刻关注后面三名弟子的状况、寻找合适的路径,所以他们的速度很慢。几人已经把外套都脱了下来,因为季节不对。他们进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入冬了,虽然泾阳县一带的天气不算太冷,但也穿了外套和毛衣,进来之后就觉得热了。
大约用了一个小时,他们走到了谷地中央,丁齐在周围转了一圈,确认安全之后,让三名弟子稍事休息,并把衣物换了,但还穿着长衣长裤,这是在荒野中穿行所必须的。山谷中没有发现水源,叶言行指着一棵形状很奇特的乔木道:“这是红豆杉吗?”
他指的这种树在附近有很多株,有一根很高大的主干,主干上的横枝很密,整株树木呈现出塔形,最低的横枝几乎都贴地了。丁齐点头道:“的确是红豆杉。”
孟蕙语问道:“那么树上结的绿色的果子是什么?”
丁齐:“那是香榧,你们应该吃过的。“
毕学成:“香榧啊!那它应该是香榧树吧?”
丁齐解释道:“香榧就是一种红豆杉科的植物,现在果实还没成熟,所以是绿色的。等这种坚果熟透晾干之后,你们恐怕就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