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齐:“那两块景文石,是范仰和叶行留下来的,我重新洗炼纯净才交给他们。现在手头只剩下最后一块,那是阿全留下来的,将来有机会我还想再还给阿全呢。不过没关系,有空可以再去拣,反正河滩上有的是。”
冼皓:“不必你跑那么远去深山拣石头,我手里就有一块。改天你把他们三个都叫来,我把手中这块景文石交给孟蕙语,反正我有枯骨刀。”
庄梦周突然道:“没有方外秘境,也能修炼方外秘法吗?”
丁齐苦笑道:“当然不能,方外秘法就是专为发现与探索方外秘境所创,修炼的过程就是印证的过程。假如没有方外秘境为印证,顶多只能修炼到他们这个程度了。我正想和诸位商量这件事呢,假如他们拜师之后,到底找哪个方外秘境去印证?”
如今他们已经找到并能自如出入的方外世界,只有大赤山和小境湖,而且这两个地方都在境湖市。就地点来看,大赤山倒是最合适的,因为其门户就在小赤山公园的角落里,离大赤山公园并不远。
但大赤山并不是很方便。首先它在一个开放的公众场所里,门户就面对着泾阳江,虽然东边有树林阻挡,但朝西边的方向却是一览无余。偶尔进出倒不会引人注意,但一群人总是在那一带消失又出现,恐怕迟早会闹出问题。
而且修为不到隐峨境,就算能够来回出入,弄不好也得裸奔啊,这在公园里怎么整?假如涂至回过神来,恐怕也得面临这个问题,但那自有魏凡婷去罩着,可是其他人嘛……
而且大赤山是魏凡婷的家,那里平时没有别人,假如魏凡婷出去了,就完全空了,其中却有古代赤山寺的宝藏。这不是要怀疑毕学成等三人,但这样随意出入人家毕竟不好,他们只要知道了门户,又掌握了方外秘法,想偷偷进去的话是没法约束的。
这三名学生会不会动贪念或者起别的心思?这没法说,在修为或者修养没到那一步之前,就不要轻易给人性以那么大的考验。小境湖则比大赤山要方便得多,但同样有这个问题,看似只是另一片山河世界,却也相当于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价值无法衡量。
尚且稚嫩之人,内在与心性与外在的能力不够强大,若得重宝,往往可能会害了他们,所以大家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庄梦周又不紧不慢地问道:“丁老师,你打算怎么办?今天既然主动找我们商量,想必心里已经有了章程吧?”
丁齐:“你们稍等,我去拿样东西,的确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他出去回了自己的小楼一趟,拿来两张a4打印纸,将茶桌上的东西挪到一旁,再将两张纸拼在到一起道:“《方外图志》上所记载的十五处方外世界,我如今又确定了一处,而且离境湖市很近,就在我的老家泾阳县。我们可以去那里探寻一番,顺便把他们也带上。”
冼皓皱眉道:“这一处地方,只有图片而且文字不全,图画上的标示也有缺损,连方外世界的名字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确定的?”
丁齐:“说来也巧,我偏偏认识这个地方!它叫琴高台,离泾阳县高铁站只有不到十公里。我们从这里坐高铁的话,车程只要半个小时。假如自己开车过去,走一段高速再走一段国道,开的快也就两个多小时。”说着话,丁齐拿笔在纸上写了“琴高台”这三个字。
尚妮:“琴高台,难道是古人弹琴的高台?”
庄梦周摇头道:“不是这个意思,琴高是指一个人,号琴高公。”
丁齐抬头道:“庄先生,您知道这个人?”
庄梦周点了点头:“你不提我还想不起来,听说过这个名字,汉代的神仙方士,我也记不清是在哪本传记里看到的,据说他的洞府遗迹就在泾阳县。还是丁老师心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朱山闲一指那两张图道:“因为这上面根本就没有出现琴高公或琴高台的名字,能够辨认出的只有‘高台’两个字,这上哪儿猜去?”
《方外图志》中记录了十五处方外世界,其中有九处内容尚可辨认,另外六处的内容残缺不全,就包括丁齐指出的这处琴高台。文字内容缺损的尤其厉害,只可勉强辨认出“汉处士……高台……长不盈寸龙鳞银腹……”等依稀字迹。
图画缺损的内容较少,可以看出那是一座山,正面是嶙峋高崖,很多地方被凿平了,有是一块块石刻。靠近崖顶的位置有一个半掩的洞穴入口,被朱砂笔记特意圈了出来,旁边应该有标注的地名,可是标注的字迹缺损了。
在这个洞口的右下方,也有一处摩崖石刻,长方形,上面的字迹比较大,所以朱敬一给画出来了,可以看到“琴流丹厅”这么四个字。
丁齐解释道:“我这阵子一直在考察古地名,对照《方外图志》上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那天看到‘长不盈寸龙鳞银腹’这八个字的时候,脑海众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来我家乡的一种特产……”
丁齐的家乡有一条河叫琴溪,也是泾阳江的支流。琴溪中有一种特产叫琴鱼,丁齐好像记得自己看过一份旅游宣传手册,上面就是用这八个字介绍琴鱼的。想起来之后,他又特意去查了有关琴鱼的介绍。
处士,在古代是指有德才却没有出来做官的人。比如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时候,也可称为诸葛处士。汉代有处士名赵高,不是秦二世宠信的那个赵高,而是同名同姓之人,隐居于泾阳琴溪之畔。
赵高隐居在山洞中修炼,还经常给周边的百姓看病,大家便尊称他为琴高公,将他隐居的地方称为琴高台。传说琴高公仙丹炼成、得道飞升之时,将炉中的药渣倒入了溪水,化为了无数小鱼,长不盈寸、龙鳞银腹。这便是琴鱼的来历。
找到了这个线索就好办,再对照《方外图志》上残存的图片和文字记录,可以确定上面记载的那处方外世界就是琴高台。
听完丁齐的介绍,众人皆称奇,这还真是巧了,只能说是缘法使然。庄梦周突然问道:“琴鱼好吃吗,比大赤山的油煎小野鱼味道如何?”
丁齐笑道:“庄先生,琴鱼在过去可不是做菜的,在当地是一种零食,主要用来泡茶。”
众人皆惊讶道:“什么?用鱼来泡茶!”
琴鱼很小,长不及一寸,不太适合做菜,这一盘菜得用多少鱼啊?当地的做法是用传统的工艺晾制成鱼干。这种鱼干的背面是金色的,腹部却是银色的。可以直接拿它当零食吃。更特别的是,可以投几尾鱼干于杯中冲泡,就像泡茶那样。
据说琴鱼干会重新化为琴鱼的模样在杯中游弋、栩栩如生,异常神奇。这琴鱼茶的味道也很好,有独特的鲜香,喝完茶之后还可以把琴鱼干也吃掉,口感细嫩酥脆。
泾阳县山区就是茶叶产地,出产兰香、火青、云雾、云尖等各种茶,但琴鱼干这种“茶叶”还真是独一份,众人先前闻所未闻。
听完了丁齐的介绍,庄梦周眼神发亮道:“丁老师,你吃过琴鱼干、喝过琴鱼茶吗,味道怎么样?”
丁齐:“小时候喝过,别人送我爸的,味道的确好,而且非常独特。”
尚妮在一旁道:“庄先生,您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庄梦周摸着下巴道:“这种地方,当然要去见识一番,考察摩崖石刻、探寻古人遗迹,更重要的是,还有方外世界等待开启,再顺便尝尝琴鱼。”
丁齐苦笑道:“这恐怕不太容易。有不少特产出了名,结果都不是太好。在过去没有细孔尼龙网,也没有电鱼、炸鱼的工具,这么小的鱼很难捞。有人去外地走亲访友,弄点琴鱼干做礼物,因为是特产嘛。
可是后来就不行了,几乎把琴鱼给捞绝迹了,县政府设立了琴鱼原产地保护区,不许在琴溪上游打鱼了。只能在下游打鱼时顺便捞上来一点,还有人在上游偷偷捞一些,产量已经非常稀少。一种东西没有产量,上不了规模,就不太可能有名气,所以你们都没听说过。
现在到泾阳县城,还有不少饭店卖琴鱼做的菜,也有特产商店卖琴鱼干,但绝大多数都是假的,用形状大小差不多的小野鱼甚至是家鱼苗冒充的。反正真正见过琴鱼的人很少,尤其是外地人更看不出来。”
庄梦周:“那还真是遗憾了,这东西应该好好保护!”
谭涵川:“如果琴高台也是一处方外世界,说不定里面还有不少呢,弄一些做成鱼干尝尝,倒也未尝不可。”
庄梦周点头道:“老谭这个建议很不错,我们去吧!”
冼皓插话道:“小境湖中山高水深,泉流湖泊众多,各种鲜鱼还不够庄先生吃的吗,天天吃,把你吃腻了都行!”
庄梦周一脸严肃道:“真正的好东西,怎么可能吃得腻呢?你天天吃大米饭,吃腻了吗?”
冼皓:“主食跟副食能一样吗?”
尚妮又插话道:“大米饭算什么美味?”
谭涵川在一旁笑着解释道:“尚妮师妹,这你可就误会了,庄先生说的很对!主食为什么能成为主食?这是从远古到现在,无数代人进行挑选和培育的结果,它的条件太苛刻了。
第一点,它首先要具备最适合人类吸收的营养价值,能保证充足的体力。用修炼的话来说,就是最能补益元气。
第二点,它要易于栽种,在绝大部分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都能栽种,还要能保证足够的产量。
第三点更重要,从生物学角度,那就是对几乎所有人而言,它都不会过敏。当然了,对主食过敏的这种遗传基因,可能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都已经被淘汰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主食不仅要符合上述三个要求,它还要有最适合人类的口感,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吃不腻的美味!也许是太常见了,天天吃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你就不会去琢磨它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
朱山闲笑道:“老谭不愧是科研工作者,讲什么话都一二三四,言之有据。”
丁齐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道:“我们先不讨论吃的吧,说正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