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谁签的字

还有一情况,丁齐注意到了。魏凡超的精神不正常,虽然不能准确判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通过魏凡婷的描述,大概就是从七、八年前开始的出现症状的。

魏凡超出入大赤山也需要在外面有个身份,而魏氏家族在外面也留了产业、做了准备,早年他还记得办身份手续,可是再后来,他的行为模式就很难判断了,很可能把这事给忘了或者完全不在意了。

按照李青花的描述,魏凡超可是始终都没联系上。那么最后一个可能,就是那份拆迁补偿协议上的签字是伪造的,拆迁补偿款也被人冒领了。能干出这种事还能不被发现的,只能是内部经手人员所为。

丁齐想到了三种可能,而听了魏凡婷回答之后,李青花暂时只想到了最后一种可能,她叹了口气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并不了解情况,但既然当事人并没有签字也没有领钱,那就真的有问题了。那份拆迁补偿协议,城建局还应该有一份存档,你们如果想调查的话……”

她说到这里欲言又止,丁齐点头道:“谢谢李所长,我们会想办法调查清楚的。”

李青花又看着魏凡婷道:“你这姑娘,心可够大的!家里的老房子被拆了,你都不问清楚吗?”

魏凡婷有些委屈地道:“我也不知道找谁问啊,一直以为是我哥哥办的手续,可我现在联系不上他。”

李青花突然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可是她想拧了,微微一皱眉头道:“还真有可能是你哥哥办的手续,所以你这次回到境湖联系不上他!”

类似的事情,李青花可是遇到过不止一起了,参与调解的就不下十起,都是拆迁遗留问题,比如兄弟争财产,还有儿女瞒着父母签了协议领走了全部的补偿款,以至于后来一家人打官司。魏凡婷还有个哥哥,完全有可能干出这种事,毕竟是四百万巨款啊。

话刚说到这里,李青花的电话响了,接通听了几句便道:“行,我马上过去!”然后站起身来道,“不好意思,派出所有事得我过去处理,下次再约吧。”

丁齐赶紧起身道:“您忙您的,千万别耽误工作,今天实在太感谢了!”

李青花走后,涂至问道:“小婷婷,你说当初的手续真是你哥哥办的吗?假如不是的话,就可能被人冒领了!你现在究竟能不能联系上哥哥?”

魏凡婷摇头道:“自从他上次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不知道去了哪里,我怎么可能联系得上?”

涂至并不清楚魏凡超的事情。丁齐与朱山闲等人早有默契,关于魏凡超和范仰的事,只有他们几个当事人知道,从此烂在肚子里不会再对任何人说。那天去大赤山参观的时候,他们甚至一句都没有提到小境湖的情况,这倒不必永远隐瞒,但眼下时机还不成熟。

丁齐:“你们先别操心了,我想办法去打听打听情况,既然是白纸黑字的事情,就不难查清楚,等消息吧。小婷婷还是赶紧把所有手续都办完了,先拿到新身份证,再办护照,否则你怎么证明你才是你?”

说完话丁齐去结账,老板恰好在店里,拦在收银员前面道:“李所长带来的客人,喝几杯茶而已,还收什么钱?”

李青花方才走得匆忙,丁齐当然不能忘了结账,板着脸道:“你这是在给李所长抹黑吗?几杯茶的账还要赖你的,回头因为这事让人举报了,你负责啊?”老板一听这话,只能讪讪赔笑,赶紧让丁齐把账结了。

刚刚走出咖啡厅,李青花的电话又来了,估计是处理完什么事又想起来这茬,她叮嘱:“丁齐啊,其实你可以去问问孙达。他在一家公司当保安部经理,收入比以前高,日子过得还不错,没有想象得那么惨。这种事情可能牵扯的情况比较复杂,还是先问清楚了好。”

丁齐:“好的,多谢提醒,有必要的话我会去问孙达的。”

李青花:“算了,你俩有过节,而且这事也和你没直接关系,我帮你先问一声吧,不说魏凡婷也是你的学生,就问问孙达这回事,有消息了再告诉你……丁老师啊,你的学生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挺有身家啊!”

四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咖啡屋,在角落里的卡座坐下。这种卡座又称情侣座,椅背很高,可以遮挡住邻座的视线,中间放一张桌子,面对面有两张双人座。其实通常有一张就够了,因为如果是情侣两人来的话,肯定是坐在一起的。

魏凡婷当然和涂至坐一起,李青花只能和丁齐并肩坐下。

角落里是卡座,邻窗以及屋子中间是小圆桌,沿着吧台是高脚椅。这里离境湖大学西门不远,顾客大多都是境湖大学的学生,看上去很稚嫩打扮得却挺成熟。有人点上一杯咖啡在刷手机,有人则摆出笔记本电脑不知在干什么,还有人在看书。

学校的自习室已经紧张到这种程度了吗,一大早跑到这里来上自习?可能是因为环境或者所谓格调的吧,在这里感觉更轻松惬意,还可以处理别的事情,不像在自习室或图书馆阅览室中那样得遵守纪律。

丁齐读本科的时候从没有来过这种地方,这里的一杯咖啡看似不贵,可是价钱已经够在食堂吃顿饭了。后来他跟佳佳搞了对象,佳佳倒喜欢约在这种地方碰头,但也从未来过这家店,因为在佳佳眼里,这里的档次还差点。

李青花坐下后要了杯黑咖啡,说了句加班的时候经常喝,又问丁齐喜欢喝什么?丁齐是不喜欢喝咖啡的,莫名想起了当初和佳佳在一起的时候,他却陪着喝了很多种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仿佛逼格很高的咖啡,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喝咖啡,就来杯绿茶吧。”

李青花:“这里只有红茶,没有绿茶。”

丁齐:“那就红茶吧。”

魏凡婷对什么都好奇,但很乖巧地不乱说话,她和涂至有样学样,都点了一杯红茶。丁齐问起了正事:“李所长,你特意追出来,究竟是想起什么事了?”

李青花:“六年前的事了。我上次对你说过,参加工作不久接受了内部的培训,听过刘丰教授讲的课,事情就发生在那次培训结束之后……”

魏凡婷户口本和身份证上的住址是五年前被拆掉的,但动迁工作在六年前就开始启动了。那时李青花刚参加工作不久,身份是户籍警,也是她第一次参与这种事情。当时的大背景,是城市改造加速以及动迁工作改革。

早年的动迁工作存在这么一种模式,开发商直接负责拆迁补偿。这其中产生了不少矛盾,甚至是暴力冲突事件,有大量的负面新闻,社会影响很不好。

很多问题出现之后,政府、开发商、动迁户三方都不满意,后来工作方式就进行了改革开发商不再负责动迁工作,也不再直接与动迁户打交道,整体动迁由地方政府负责。

地方政府负责拆迁,和动迁户谈完补偿协议、平整好土地之后,再做出规划。规划中用来做商业开发的地块,通过挂、招、拍等手续,让各大开发商投标。江关区龙关镇一带的整体动迁改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但政府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它只是很多部门的集合体,实际工作还是需要很多经手人来操作的。动迁项目主管单位是城建部门,但城建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自己拿着大锤、开着挖掘机去拆房子,还是要聘请工程公司。

龙关镇一带的拆迁公司,是江北建设集团下属的洪福工程公司。说起这个洪福工程公司,背景还比较特殊。它的负责人名叫洪桂柱,一看这名字就像五行缺木,此人是洪桂荣的亲哥哥、田相龙的二舅子。

洪桂荣十六岁的时候,肚子被田相龙搞大了,他这可是捅了马蜂窝。洪家兄弟多,在当地很有势力,打上门来差点拆了田家的房子。后来田相龙做生意,正好赶上了境湖市搞江北开发的大背景,他就是干拆迁起家的,多少也借助了洪桂荣娘家的地方宗族势力。

所以洪桂荣在家中一向很强势,田相龙在其娘家亲戚面前一度也很吃憋。田相龙搞拆迁赚了第一桶金,后来生意又延伸到建材和装修领域,最后搞起了房地产,才有了如今的江北建设集团。

田相龙发达了,若论财雄势大,远远把当年的媳妇娘家甩了下去。他吃肉,洪桂荣娘家那边也得跟着喝汤啊,否则洪桂荣那关也过不去。可是洪家兄弟虽多,能拿得出手的人却很少,在乡镇里耍个横还可以,层次再高点就上不得台面了。

这洪桂柱是洪桂荣的二哥,算是本家兄弟里最能拿得出手的一位了,江北建设集团注资成立了洪福工程公司,这个公司的负责人是洪桂柱,也算是洪桂荣娘家的保留地了,田相龙把早年的拆迁和装修工程业务都整合了进去。

田相龙也不指望这个下属公司能赚钱,洪桂柱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洪家兄弟想用钱,在这家公司里走账就行,别直接跑来找他、乱了整个集团的规矩。对于洪福工程公司的很多事情,田相龙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经常将江北建设集团的一些项目交给他们做,同时利用自己的关系给他们介绍一些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