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八仙过海

丁齐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小圈,解释道:“其实离这里都不远,我回忆起的三个点位置,最远也不超过两公里。”

谭涵川连连点头道:“和我们找到的地方是一样的,这里还有最后一处。”说着话他用铅笔在地图上添了一个位置,“这样四个点都齐了。”

范仰惊讶道:“离我们在的地方这么近!这个最近的乙点好像还不到几百米吧?”

乙点就是谭涵川刚刚补到图上的,他点了点头道:“确切的说水平距离三百七十米左右,等高距离十九米左右。”

石不全拿着直尺和铅笔,将地图上的甲点和乙点相连,又将丙点和丁点相连,指着两条直线的交叉位置道:“你们看,这是哪里?”

范仰与叶行同声惊呼道:“这不就是我们在的位置嘛,老朱家的这栋小楼!”

朱山闲摇了摇头道:“地图上这么画线,误差很大,有可能都偏出一个小区了,我们要实地测绘才能定下准确的坐标,今天就是要干这个。”

丁齐:“那还说什么,我们赶紧上山吧,我今天连登山装备都带了。”

众人开始收拾东西,朱山闲留在这里负责举标尺,谭涵川与范仰各自背起一个三脚架,石不全和丁齐各自拿起一个装着水准定位仪的箱子,再带上叶行一起出发了。谭涵川手拿一柄砍刀带路,却没出门,而是冲后院去了。

范仰喊道:“老谭,你走错了吧!还要去后院拿什么东西吗?”

朱山闲笑道:“路没错,我在后院开了扇门可以直接进山。”说着话也拿着标尺杆进了后院。

范仰一进后院便叫道:“朱区长,您怎么在这儿开了扇门?没人管你吗?这可是利用职权啊!”

石不全在一旁打趣道:“这个别墅小区,管理非常人性化。再说了,这扇门又没有影响到别人。”

这个小区的管理虽然松散,但也是封闭式的,其东、西、北三面的围墙为格栅式,而南面是一道实心砖墙,墙外便是绿地山林。朱山闲家这栋小楼在小区的最后一排,后院的南墙便是小区的围墙。

墙上开了一道门,像是老式庭院的双扇后院门,通过这道门可以直接走出小区进入南沚山森林公园,等于是擅自将小区的围墙打了个洞。

南沚山森林公园是收门票的,不算太贵,一张二十,其中还包含五元人身意外保险。但是南沚山的范围这么大,不可能修围墙圈起来,附近的农民知道很多条小路可以上山,而且他们平日进山也根本不需要买票。

几个收费口都设在进山的游览路线上,沿着修好的台阶可以顺利到达公园内几个著名的景观点,不会有什么危险,也能避免迷失方向。门票收入用于公园内的景观建设,还有支付给保洁、保安人员的工资,这就是朱区长在任时做的事。

在此之前,南沚山森林公园只是一座野山,经常有驴友在山中出意外。今天丁齐等人从朱山闲家的后院进山,也当了一回野驴子。(注:野驴子,坊间用来称呼绕路逃票进风景区、或擅自深入未经开发山野的所谓驴友。)

朱山闲打了个哈哈道:“其实开这道门,是一位风门同道的建议,包括前院你们看到的那个亭子和那根柱子,也都是他帮我设计的。”

野草间有一条依稀可辨的小径,应该就是朱山闲平日进山散步踩出来的,几人沿着小径走上山坡。坡并不算太陡,但是走这种路还背着东西,对平常人而言也是很吃力的。丁齐却发现,走在最前面的范仰与谭涵川丝毫看不出吃力的样子,脚步很是轻健。

他们俩背的东西最沉啊,表情却最轻松。尤其是谭涵川,背上背着三脚架,右手持一柄砍刀,左手中还拿着两支竹钎,走在最前面简直是身轻如燕。

就连石不全这个宅男,拎着装仪器的箱子走崎岖的山路也仿佛若无其事。丁齐拎着另一个箱子,勉强才能跟得上。至于空着手的叶行,反而落到了最后,一看就是所有人中体力最差的。

丁齐怎会知道这些?通过谈话中只言片语的总结。比如范仰坐下后,便拍着沙发的扶手笑着冲叶行道:“叶总,我当初听说了你爷爷的故事,回去就查到了赤山寺的很多记录,告诉你去境湖大学图书馆找线索,还向你推荐了丁齐老师。我的判断果然没错吧,现在真的找到线索了!”

这个情况,叶行可半点都没有提过,丁齐用疑问的眼光瞟了他一眼。叶行也有点尴尬,似掩饰般的冲范仰道:“范师兄,当初你也就是提了一嘴,说是了解赤山寺住持的一些情况,有一卷《方外图志》可能被捐赠到境湖大学图书馆了。

但是吃完那顿饭之后,你就没管过这事了,都是我在忙啊。我好不容易请来了丁老师,让他相信有这回事。后来我们总算找到了《方外图志》,我又想办法请来了石师弟。现在石师弟修复了古卷、查到了线索,这可都是别人的功劳,范师兄好像没出多少力啊?”

范仰反问道:“调查张锦麟的事迹,难道不是出力?这可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又推荐了丁齐老师,没错吧?不说别的,你当时想搞心理专科门诊,丁老师可是金牌专家啊,而且《方外图志》也是丁老师找到的,我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

丁齐插话道:“范总,你我素不相识,你怎么想起来向叶总推荐我呢?”

范仰笑道:“丁老师可是大名鼎鼎啊,事迹流传全国,一度轰动得很。我听说过你,又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且我是做市场营销的,最擅长打听消息,后来我听说丁老师到境湖大学图书馆工作了,也恰好知道叶总想找一位心理门诊的坐镇专家,就好心给你们牵了个线。”

丁齐忽觉后脑勺有点冒凉气,这才见识到真正的江湖八门传人的厉害!石不全也是正经的江湖八大门弟子,但他是个资深技术宅男,可能各种江湖套路也是懂的,但并不喜欢算计人,只是爱好研究各种东西,而这位范仰可不一样。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甚至面都没见过,就能通过种种间接的手段,不知不觉中遥控你的行为、利用你达到他的目的,这也太……丁齐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丁齐原先觉得叶行的套路深。叶行看似坐在办公室中什么都没干,自有丁齐把《方外图志》找到了,又有石不全把古卷的内容给修复了、解读了其中的内容。可回头仔细想想,叶行毕竟还亲自登门拜访了丁齐,并聘请丁齐到心理专科门诊工作,一步步试探下来,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可是范仰倒好,就是调查了一番各种背景信息,然后请叶行吃了顿饭、说了件事、推荐了一个人,他本人就不必再做什么了。

对于范仰而言,此事成与不成都没关系,就算没找到线索,他本人也没有任何损失,反正也不用他来操心,假如达到了目的当然是更好不过。对于这种本就很不靠谱的传说,范仰无论信和不信,都不妨碍他调查一番,然后利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来达到印证目的。

丁齐可亲眼见识过范仰这位江湖要门弟子的套路,仅仅是培训了一个下属员工小沙,短短二十分钟时间,就在一节车厢里要来了三千块。和这种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说不定被他卖了还得帮他争取卖个好价钱呢。

当初在火车上,范仰分明是行骗,而且连他本人都没出面,可是那么多人还不都是踊跃掏钱了?假如这次行动的参与者只有范仰,丁齐肯定是不想和他单独合作的,还好另有他人。石不全并不是范仰找来的,而朱山闲又是石不全早就认识的朋友,接下来的事情不可能是范仰一个人说了算。

其实“探索”进展到了这个程度,已接近于发现真相前的最后临门一脚,丁齐也绝不愿意放弃。他总想见识一番传说中的方外世界是什么样子,到这个地步谁也不愿意被撇开。

范仰看着丁齐,饶有兴致地又问道:“丁老师是位出色的心理学家,网上还有人说您是催眠大师,我早就佩服的要命。可还有一件事情我很好奇,我们这些人当中,最坚定不移相信方外世界存在的,如今应该就是丁老师你。

原本叶总还担心,怎么说服你相信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愿意帮着去图书馆找东西,但你后来主动去找他了。如果说我们这些人当中,有谁已经亲眼见过方外世界的景象,恐怕也就是丁老师了。

听说你是在做心理治疗时有所发现,根据专业知识自己做出了推断。虽然叶总已经对我介绍过情况,但我还是很感兴趣,想与您本人单独聊聊,让我也长长见识、开开眼界,知道想找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这也没什么不能讲的,丁齐先后进入了田琦、涂至、卢芳的精神世界,见到了同样的场景,这三个人在现实中的生活轨迹并没有交叉,也排除了来源于影视作品的可能性,那就说明他们在现实中到过同样的地方。

关于这个发现,丁齐已经告诉了叶行、石不全、朱山闲,今天也不妨向范仰介绍一番。

丁齐并没有说出自己那种独特的天赋,反正深度催眠状态下的事情很复杂,换一种方式去描述也没问题,反映的是人在潜意识中看到的景象,他再转述一遍就是了。范仰听得是啧啧称奇、连连赞叹。

三人一起叫外卖在办公室里吃了晚饭,事不宜迟,决定明天上午就到朱山闲和石不全那里汇合,根据最新得到的明确线索,去寻找那名为小境湖的方外世界。已修复的古卷上明确无误地标注了“小境湖”三个字,与丁齐查到的古代游记内容吻合,从考证角度已经可以做出确认了。

第二天一大早,范仰开车捎上叶行,丁齐开车约好了在半路汇合,三人一起来到了雨陵区的南沚小区,事先已和朱山闲打好了招呼。朱山闲和石不全都在这里等着呢,小楼中却多了另一个陌生人,至少丁齐原先并不认识。

范仰和叶行见多了一个人,都不禁眉头微皱,朱山闲则笑呵呵地介绍道:“这位谭师弟,你们应该叫谭师兄,是江湖火门传人,我的好友,这次我特意叫他一起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