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澈剔透,青如玉的秀雅釉色光看着就赏心悦目,入手温润。
据他所知,这里都是逃荒的村民,这种瓷器必然不是他们能有的。
“北芒山的瓷土加上几个苦练技艺的瓷匠。”舒映桐言简意赅地回答了他的疑问。
安行舟深感惭愧,自己管辖之下有这种上佳资源却一无所知。
她却是高瞻远瞩,知人善用。
“想必舒姑娘对于环山村周围已经了若指掌了吧?”
“嗯。”
“佩服佩服。”
简简单单一个字,里面所包含的辛苦可不简单。
“这个不讨论了,路不通,施展不开。还是说水牮吧,我要大量糯米。至少五十石。”
不仅建水牮,建村也需要。
安行舟面有难色,“你可知现在米价?”
“不知。”
她只知道平常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五石新米。以一石换算现代120市斤,一两银子千文来算,一斤米只要六文。
灾荒年,连布匹和盐都涨得离谱,米价可想而知必定更离谱。
况且糯米产量比大米低,价格更贵。
“一石糯米二十四两…”
安行舟有苦难言,熠王拨银五千两,这舒姑娘一个村子就要走一千二百两。
整个垣县村镇那么多,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离谱。”舒映桐轻扣桌面思索片刻,“给我五石吧。”
水牮必须用糯米砂浆粘合石块才能经得住长年累月的潮湿浸蚀,建村子则可以用别的。
“好,两日后派人送到。”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项,安行舟起身告辞,突然想起房里还有一位。
“呃…那个,景公子…”
“不重要。”
安行舟一噎,这门关着,她不开,他也不好硬推啊…
垣县恩人还是很重要的。
只好站在房门口朗声道:“景公子,安某还有公务在身,改日再同你叙旧。”
“去吧去吧~”
安行舟走后,舒映桐抱着图纸一进门就被喊住了。
“桐桐,图纸给我看看呗?”
他趴在那仰起脸,笑容干净温软。
仿佛春日里阳光下的湖面,柔风拂过,微微漾着波纹,轻轻吹皱倒映在水面上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