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霍谨博还在思索这次的案件时,康伟进来禀报道。

霍谨博问道∶"苏良是谁?"

"向干爷,苏良就是苏园的主人。"

哦,就是那位慷慨暂借园子的大商人。

"让他进来。"

很快,走进来一位高瘦的中年人,下颌蓄着胡须,脸色看着很憔悴。

"草民见过王爷。"

霍谨博抬手∶"苏员外请坐。。

苏良摇摇头,跪在地上请求道∶"草民请王爷为小人做主。"

霍谨博没想到苏良这么直白,问道∶"苏员外起来说便是。"

苏良这才站起身,道∶"三个月前,小女无故失踪,草民立刻派出去所有护院去找,好不容易查到小女的踪迹,为了确保万一,草民找了官府的人一同行动,可等草民等人赶到时,,那些歹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到这儿,苏良停顿一下,悲痛道∶"这三个月来,草民一直在寻找小女的下落,数日前,草民无意间得知一个消息,当日那些歹人提前离开,并非是巧合,而是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报信之人就在衙门里。"

从得知这个消息时,苏良日夜被悔恨折磨,如果他当初选择自己带人去救,而不是通知衙门,他的女儿是不是已经救回来了?

苏良做梦都想查到通风报信之人是谁,可他已经不敢相信府衙的人,但他只是一个商人,根本没资格调查衙门中人。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便得知昭睿郡王要在柳阳府停留数日的消息。

苏良顿时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所以他主动找到杨知府,表示愿意把苏园献出来供王爷暂住。

就为了得到一个能求见霍谨博的机会。

霍谨博眉头紧皱,又是失踪案。

"你从何处得知当日是有人通风报信?"

"因为掳走小女的歹人并非普通人,乃是天香教教徒。"

"数日前,有一天香教教徒喝醉后提起当初之事,他亲口所说是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他们才得以逃脱,那酒楼的掌柜与草民交好,便将此事告诉草民。"

天香教!

听到这三个字,霍谨博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天香教,顾名思义,,是个擅长蛊惑民心的口口组织,但除此之外,天香教还是一个反对卫国朝廷的组织。

可以说,这就是一伙企图推翻卫国统治的叛贼。

天香教在先帝时就存在,但因为畏惧先帝之威,他们在先帝在位时一直潜伏,只敢偷偷招收教众,却不敢惹是生非。

直到永康元年,先帝驾崩永康帝继位,草原出兵攻打卫国边境,永康帝亲征草原。

天香教趁机发动叛乱,那会儿卫国建国不过数年,根基不稳,有不少前朝之人还在留恋故国,天香教便利用这些人里应外合,一举攻下数个城池。

天香教叛乱,是卫国立国后最大规模的叛乱。

若非成国公勇武,大破草原大军,让永康帝得以分出精力对付天香教,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当初永康帝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迅速出兵歼灭了这群乌合之众,稳定了卫国局势,但天香教的高层却逃脱大半。

这三十年来,永康帝从未放弃过寻找天香教余孽,但他们藏得太深,各地官府抓到不少天香教教徒,却一直没有天香教高层的消息。

失踪的女子竟然和天香教有关?

这样一来,这就不是简单的失踪案了。

霍谨博问道∶"既然发现天香教教徒,为何不禀告官府?"

苏良苦笑道∶"王爷有所不知,天香教心狠手辣,他们对付不了官府,却可以对付百姓,凡是敢举报天香教教徒的百姓,都会遭到天香教的报复。

天香教想要在卫国活动,不可能避开所有人,总免不了被人发现。

天香教便用极其狠辣的手段震慑百姓,让百姓畏惧他们,哪怕明知他们是天香教教徒,也不敢张扬。

所以近些年来,官府很难再找到天香教的踪迹,再加上卫国统治逐渐稳固,天香教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朝廷已经不把天香教放在眼里。

可柳阳府周边数年来的失踪案明明白白地告诉霍谨博,天香教余孽仍旧不知悔改,始终在为非作万。

"那个天香教教徒现在何处?"

苏良道∶"草民曾派人跟踪他,三日前对方已经离开了柳阳府。"

又是三日前?

还真巧啊。

"那人是何长相?"

"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眼角有颗很显眼的痣。"

此人和唐二说得对不上,显然天香教来柳阳府的教徒不止一人。

对方三个月前才来过一次,如今还敢来第二次,就说明对方很确定自己没有暴露。

如此说来,天香教在柳阳府可能有据点。

霍谨博沉吟道∶"此事暂且保密,莫要告诉任何人。"

"草民明白。"

"本王会调查天香教一事,你无需再插手。"

"草民多谢王爷。"

已经过去三个月,苏良已经不指望能找到女儿,但他必须要给女儿报仇。

等苏良离开后,霍谨博起身前往后院。

成晗菱正坐在湖边喂鱼,见霍谨博过来,问道∶"事情调查得怎么样?"

"人已经离开了柳阳府。''

成晗菱不屑道∶"我就说他们酒囊饭袋,一点用都没有。

霍谨博道∶"此事有些复杂,我得亲自去府衙一趟,你若是出去玩,记得多带些人。

成晗菱颔首∶"我知道。"

心里有些烦躁,他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玩,却遇到这等烦心事。

柳阳府,知府衙门

霍谨博到时,杨知府刚把所有人都派出去调查失踪案。

杨知府好不容易坐下喝口茶,听到霍谨博来了,他面色一苦,连忙起来去迎接。

霍谨博来到大堂,看了眼那悬挂着的"明镜高悬"牌匾,吩咐道∶"杨大人,将这数年来所有失踪案的卷宗给本王找出来。"

杨知府就知道霍谨博一来就没好事,一开口就是个麻烦事。

可杨知府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只得让人立刻去办。

同时将霍谨博请到议事厅稍作休息。

"王爷,下官已经命人再去调查此案。"

霍谨博问道∶"杨大人,这几年来的失踪案都是谁负责?"

"回王爷,推勾狱讼之事一般由张推官处理。"

推官,正七品,专门负责查案审案。

"将此人叫来。"

杨知府立刻看向一旁的小吏,吩咐道∶"去把张推官找来。"

很快,一个穿着官府的中年人走进来,此人一看杨知府那恭敬的态度,便瞬间明白霍谨博的身份,恭声道∶"下官见过王爷。"

霍谨博抬手∶"免礼。"

然后看向杨知府,淡声道∶"杨大人尽管去处理公务便是,有张推官陪着本王就行。"

杨知府面色微变,随后便笑道∶"多谢王爷体恤,下官告退。"

等杨知府离开,霍谨博才道∶"张推官掌柳阳府推勾狱讼之事,那你对这几年来的失踪案有何看法?"

张推官沉声道∶"万人肆无忌惮,罩张至极。"

"柳阳府衙门上上下下这么多人,为何让对方接连得手?"

"对方很谨慎,从出手作案到离开全都经过缜密谋划,对方显然是有充分把握才动手。"

"所以这便是你屡次办事不力,仍然能安安稳稳当这个推官的原因?"

张推官脸色大变,跪地道∶"下官无能。"

霍谨博低头看他∶"你身为推官,莫非就没想过这府城内有对方的同伙在观察情况,甚至在寻找目标,以便下次动手?"

"下官...想过。"

"那你为何不查!"

"下官想查,可想要查清楚此事,必然要先摸清楚来府城的外来人,这需要耗费极大精力,刘通判以府衙人手紧张为由拒绝了下官的提议。"

在府衙,通判和同知便是知府的左右手,通判正好负责诉讼之事,换句话说,通判就是推官的直属上官。

霍谨博暂时没功夫去想这通判只是简单的怠政,还是另有所图。

因为小吏已经将这几年的失踪案卷宗送来,

"张大人,本王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要你能从这些卷宗中查到疑点并破了此案,本王就免了你之前办事不力之罪。"

张推官接过一本卷宗并没打开,抿嘴道∶"下官确实想到一个疑点。"

"什么?"

"这数年来,不论是府城还是柳阳府治下各县城,失踪的皆是家境贫寒的女子,唯一不同的便是三月前失踪的女子乃府城有名的大善人苏员外之女。"

霍谨博面上不动声色,问道∶"那此案当初是如何处理的?"

张推官叹气道∶"苏员外府上有众多护院,再加上苏员外在府城人脉极广,很快就查到了那帮贼人藏身之所,可当我们和苏员外赶到时,那帮人却消失了,外面监视的人根本不知他们何时离开的。"

"张推官觉得这说明什么?"

张推官低下头∶"说明对方早知有人要来抓他们,所以提前离开了。"

苏员外费尽心思才打听到的消息,张推官从一开始就知道。

这并非是他知道内情。

而是专业人的推理。

苏员外特意留了人监视,如果那群人只是到了该离开的时间,那他们离开时肯定逃不过监视人的眼睛。

可事实上他们消失得神不知鬼不觉,且那个地方简陋得很,张推官仔细检查过,没有地道之类的存在。

如此一来,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

他们提前得到消息,所以刻意避开监视人的视线,偷偷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