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紫禁之颠(29)太过谨慎

“如此庞大的数目之下,想将战争范围缩小在一片地方,那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咱们举个例子,若是此战末了玄衣胜出,对方狗急跳墙之下,会不会扩散人去制造混乱呢?一来是为了解气,就算不能胜,也给至尊陛下留一个烂摊子。”

“二来是为了借着这个混乱,故布疑阵,方便他们逃出京城,要知道,就目前所知道的情报,您那位郡王皇兄,如今还不知道在哪猫着呢。嗯,顺便说一句丧气话,若是咱们败了,为保至尊陛下顺利出京,以图日后,这个法子我也会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说,京城混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与其等着最后乱起来,还不如让它现在乱起来的好。至少这个时候百姓们大多都还没睡,就算乱起来,死伤也是可以减少很多的,总好比正睡的香的时候,家里突然起了火,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一家人就葬身火海要强。”

“第二,所有人都认为,最不想让京城混乱的至尊陛下,其实他们错了,恰恰相反。此时乱起,对咱们是非常有利,一来玄衣训练有素,制服统一,号令明确,比之大商军纪最严之铁苍边军也不逞多让,而对方收揽的那些江湖人,虽然都是武功高强之辈,但说到底却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很难做到号令严明。”

“混乱之下,自然有失分寸,彻底打乱对方的布局,如此一来,他们那个莫名奇妙的总攻信号便失去了做用。京城百姓,或是与幽兰没有任何瓜葛的习武之人,都听说过玄衣的威名,甚至于很多人都感到畏惧。如此一来,玄衣各司登场,尊号令行事,不想触霉头的人自然退去。”

“而那些幽兰之人,却不会管这些,得不到命令的情况下,他们只会大砍大杀。见到玄衣众,要么忘命搏杀,要么苟且偷生。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而且我想,苟且偷生者要比忘命捕杀的人家多的很,毕竟,性命只有一条嘛,谁又会不珍惜呢?而那些与玄衣交好的江湖人士,这个时候自然也会亮出名号,进行配合。”

“第三,京城之内,京兆府捕快,大理寺衙门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维持京城治安是他们的本份,安抚百姓也是份内之事。而这两个衙门的人肯定不会帮着幽兰的那群江湖人,见到玄衣,都知道这是至尊的人,向着谁,还用说吗?”

“而且,这也是一个把将门那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家伙拖下水的机会,京城九门二十四营兵马,历来都是由将门中人把控,朝廷进行监视,至尊未行登基大典,确立正统之前,跟本调动不了他们。”

“而如今,京城混乱,二十四营人马到底是动还是不动?他们有守卫京城之权,若是不动,便有失职之责,至尊正好收了他们的兵柄,然后安排心腹人镇守。若是动了,他们该帮哪方?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说,今夜之京城,晚乱不如早乱,搂草打兔子,一把全都纠,便是这个道理。当然,乱起来的话,也可能会有突发现件出现,那就不是人为能掌控的了,只能走不步看一步。总归来说,大棒子砸下去,最先跳脚的应该是董家。”

李乐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听得旁边的永安目彩连连,想里想着,瞧瞧,瞧瞧,瞧瞧我家男人是个什么样的风姿?说一句经天纬地也不为过,这世上还有比他更出色的男人吗?没瞧见至尊弟弟都被他说的一惊一惊的吗?三郎,太厉害了。

这女人没救了。

新武皇帝听李乐说完之后,沉思半响之后,道:“这些事情,相如先生与左督主应该都能想到,他们之后以不敢用这种方法,应该就是担心事情发展到不可控制,毕竟,这里是京畿,为我大商之心脏命脉,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就算最后,事不可违之下,不管是知安你,还是幽兰,都会制造机会,借机逃离,但那时的混乱,也在可控之内。毕竟那个时候,将门也明白自己应该效忠于谁,二十四营兵马入场,暴乱很快便会平息,损失少之又少。这对京城,乃至整个大商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李乐无奈叹道:“快刀斩乱麻的事情,非要搞的这么复杂。依着我的意思,一通乱拳上去,直接打死老师傅,有枣没枣先打他三杆子,多简单的事情。既然你们喜欢合谋对正,以弈相搏,那就算了。反正这一战又不归我指挥。”

新武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失笑,道:“你为玄衣禁军大督帅,这一战本该就由你来指挥,谁让你把这权力交出去的?若是由你指挥,朕亦不会多问半句,由着你的性子来便好。但是现在,你即然相信莫惜朝,那朕也只能跟着你相信他咯,谁让朕信你呢?”

李乐听新武皇帝提到莫惜朝,不由得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道:“至尊对左督主存有猜疑也属正常,因为至尊只知道他是个非常有才干之人,却并不清楚他的心性到底如何。所以认为我将指挥权交出去并不明智。”

“说句明白话,我知道他极力要求自己亲自指挥此战肯定有别的目的,但一定与至尊之位无关。至于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并不知晓。但我至少可以肯定,他不会做出对不起大商国本的事情来。那么至尊肯定要问了,我缘何做出这样的判断?”

“那是因为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且不说当年我被丐帮谢平安绑架之后,由左督主侦破追踪,救我性命,他对我有救命之恩。要知道,当时就算我大哥有大宗师本领,也是一筹莫展。若非莫惜朝,我已身死多时。”

“就说这些年来,我与他知心相交,他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为人,我李知安最明白不过。若说人是会变的,这也属实。但莫惜朝不会变,因为在他多智而又非常理性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谁都动摇不了的心。所以,我信他。就好比,至尊信我一样。”

新武皇帝疑惑,道:“但朕十分疑惑,他为什么非要这指挥之权?难道帮着你分析策划不好吗?”

李乐道:“我不知道,他有什么隐秘我也不想去探明白,朋友之间总要留些隐私才好。但我知道,此战交于他指挥,定会完美收官。”

新武皇帝不解,问道:“什么样的完美收官?”

李乐胸有成竹,呵呵笑道:“福安郡王如今不知去向,自正月以来,董存柯亦未曾入宫议事,他们两个现在哪里呢?”

新武皇帝惊问道:“知安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亦安排了东山再启的后路?登基大典过后,他们便毫无正统可言,他们怎么敢如此行事?”

李乐笑道:“武宗登基初年,赵王夺位失败,武宗爷念他与自己为一母同胞,便他饶了性命,但亦放心不下,赵王原本为秦王,封地在西都府,武宗皇帝特旨改了封地,将他封在赵地陶阳,就在京城之外,眼皮子底下。”

“但谁成想,在武宗晚年时,赵王还是造反了。赵王造反,路经保定府时,累得我李氏满门被杀,家父为报家仇,才以双探花之荣,领了鹰扬将军之职,成为剿灭叛乱之前部正印先行官。”

“其中往事自不必多提,现在要说的是,若不将福安郡王拿住,被他躲过这一劫,若是他平平安安的过完这辈就还是好的,自然海波升平。但若他逃出在外,以正统皇室自居,谣言至尊才是篡位之臣,再聚一批无脑的江湖人士,行那起兵叛乱之举,到那时虽不至于颠覆至尊江山,但兵乱一起,对我大商来说也并非好事。所以,莫惜朝的完美收官,想来只有这一个目的,把董氏与郡王或是生擒或是杀死,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兵乱掐死在萌芽之中。”

新武皇帝听完,皱眉轻轻点头。

对莫惜朝的事情,李乐也是颇为忧虑,他总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无奈之下,却也想不透,叹了口气,转开话题,道:“不说这些了,怪没意思了。今天一整天没见萧总管跟张公公,倒是让我感到奇怪了。按理说,他们俩应该一直陪着至尊才对呀。”

新武笑道:“萧大伴与张伴伴另有要事在身,此时也不方便前来。”

李乐嗯了一声,也不太在意。想来总归是至尊的后手安排,没什么可去探究的,问的多了反而坏事,便也不再言语。

便在这时,朱老八气哼哼的从殿外进来。

狠狠的瞪了李乐一眼,接着在殿堂中央停下,对着正位御塌上的新武皇帝行礼,道:“臣,英世子,领天子亲军,皇家玄衣,节贪司将职,朱孝纯,见过我主至尊新武大圣皇帝陛下。”

说着话,单膝跪地。

新武皇帝虚手一扶,道:“王兄免礼,辛苦了,快快平身安坐。”

朱老八低头屈礼,道:“谢至尊圣恩!”

说着话,也不管手忙脚乱,准备案几布置酒菜的小黄门,直接坐在了李乐的那张案几边。将李知安一屁股挤过。

挤一下李乐不要紧,却把个另一边抱着李乐手臂依偎着的永安给撞了一下。

永安杏目圆睁,立刻底声喝道:“朱八八,你什么意思?”

朱老八举杯,向着新武至尊端了杯酒,接着一迎而尽,呼了口气,才有心情回答,冷言冷语的底声道:“没别的意思,本世子最近喜好分桃断袖,龙阳之好,借你家男人用用,怎么,有意见?”

永安听到这话,反倒不生气了。咯咯笑了两声道:“八王兄还有这般嗜好呢?却不知三郎与你,谁在谁前,谁又在谁后呢?”

这样的下流话从永安嘴里说出来,还真是出乎朱老八的预料,闭口不语,心里琢磨着,这丫头跟了李三郎是彻彻底底的学坏了。于是气哼哼的瞪了永安一眼。

惹的永安一阵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