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七久历公门,他们那轻微的动作又哪里能瞒得过他的法眼?但也没有多想,于是呵呵笑着拱手道:“原来是陆大帮主,天色近晚,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心里却在想着,这也是个快死的人物。当年以仗着长乐帮是八大帮的势头,在京城里没少跟三公子作对。如今长乐帮被金钱帮给挑没了,打散的帮众无依无靠,跑到京城来投奔他,这姓陆的才当了这个便宜帮主。
如今新武爷当了至尊,三公子又是新武爷的东宫侍读,又有那纵横武林的玄衣在,能饶得了这姓陆的?
心里这样想着,可面上却带着温和的微笑。
陆百纤跟着笑道:“燕大捕有礼,那会子陆某听了衙门的号招,便带着帮众帮着京里的几家百姓清理积雪去了,如今正要返回宅子呢。燕大捕若是有空,咱们对饮几杯,如何?”
燕小七笑自然听出,这话不过是客气,连忙道:“不了,衙门事多,还有好多公务要处了,日后有的是时间跟陆大帮主喝一个,今次就算了。”
陆百纤微微点头,道:“如此,倒不敢再劳烦燕大捕了。”
本就是点头之交,也没有什么太多情面,客气几句,谁也不会把这请客喝酒的事情当真。
说着话,两人拱手告辞,相互分别。
走了一段路之后,跟在陆百纤身边,有个长眉长须,手拿短把荷叶铲的头陀问道:“那人是谁?”
陆百纤客气的拱了拱手,道:“回孟前辈的话,那人是京兆府总捕头,燕小七。”
这位孟前辈道:“大事在即,万不可有所泄漏,要不要杀了他?”
陆百纤摇头道:“不妥,燕小七在京中颇有名望,若是此刻将他杀掉,只怕会让玄衣警觉,再说了,值此时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才好。”
孟前辈微微点头,不再言语。
不多时,一行人便到了白虎坊坊边的一处阴暗宅子。
开门的是个形如枯槁的老者,见一行人到来,微微点头,也不言语,将他们让了进去。这老者看起来就是个平常看门的老人。
进门后,陆百纤与那孟前辈以及另外一众人等,纷纷向这老者行礼,口称:“有劳‘休北’先生久候。”
{}无弹窗傍晚时分,天色将暗。
大雪依旧在下,甚至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整整落了一个白天的鹅毛大雪,已经压满京城,这样的天气下,很有可能形成一场雪灭,随时都会有房屋塌陷,压死人的事故出现。
当然,这只是对平常百姓而言。高门大户,勋贵人家,最多也就压塌个马房,或是亭台罢了。
不管是为了收买人心也好,还是为了在新皇面前讨个‘实心用事’的评价也罢,京兆府府尹阮蕴,阮大人,在雪势越积越大的情况下,已经联合成平,安平两县的县令,组织各衙门的捕快,差役,在大街上来来回回的寻查。并且组织百姓对自家房脊以及门前的积雪进行清理。
百姓们也都踊跃参加,毕竟这是涉及到自身家财性命的事情。
京兆府总捕头燕小七寻查路过白虎坊洪运大街时,正巧听见有两个捕快在相互抱怨。
一个年轻的捕快说:“往年腊八正月的,这京里下雪的时候压死人,冻死人的事情多了去了,被炭毒闷死的也不在少数。今儿个是怎么了?真他娘的邪性,平常屁事不管的府台大人到底抽了哪门子风?竟然会去管平常百姓的死活?”
另一个中年捕快吃了口悍烟,呵呵笑道:“他姓阮的不抽风能怎么样?明个儿就是咱们新武至尊的登基大典,要是这一场雪下的过大,真压塌子房子,出个百八十条人命,他姓阮的这官儿也就当到头了。乌纱帽的问题,他能不抽风吗?”
说着话,将烟杆递给年轻捕快。
年轻捕快接过,用力嘬了两口,吐出混合白雾的重重浓烟,随口骂了一句什么,道:“我看啊,姓阮就是折腾人,往年那雪总要下个两三天才会出现塌房死人的事情,今年正月这才是第一场雪,他就忙的跟个猴烧屁股似的。也就是做做样子,摆弄咱们这些当差的罢了。”
中年捕快呵呵一笑,道:“你这么说也没错,你没见自打先帝爷驾崩之后,姓阮的突然就像是变了个模样似的,吟风弄月的书社也不办了,青楼楚馆的婊子也不招了,就连他最喜欢的秦当家也不往府里找了。还总是过问刑事民情,这是做给谁看的?还不是做给咱们新武爷看的?”
说了到这,中年捕头鬼鬼祟祟的压低声音,道:“听说了吗?姓阮的靠山要倒了,新武爷行过大典之后,第一个要处置的就是次相赵阁。他姓阮没了靠山,要是再不表现的好些个,别说这乌纱帽,就是项上那个大脑袋,也未必能保得住。”
年轻捕快立刻露出了八卦的神色,亮着眼亮悄声问道:“你听谁说的?消息可靠不?”
中年捕快道:“我有个远房的叔叔,在林相爷家里当差,这话就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林相爷家的人,能有错?”
年轻捕快呸的吐了口唾沫,道:“这姓赵的早该倒了,姓阮的也该让新武爷好好收拾了……”
“咳咳!”刚说到这里,就听拐角处的燕小七重重咳嗽了两声,将他的话头打断。
两个捕快大惊,立刻停止了话头。
转目时,瞧见是燕小七,中年捕头这才放松下来,嘿嘿笑道:“燕大捕,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这天寒地冻的,可别招了风寒,这洪运大街有我们哥两个盯着呢,您就放心吧。”
年轻捕快亦是点头哈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