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送别

李乐的到来,让白天羽的神色略微有些放松,微拱手道了声:“知安。”

李乐还礼,走到他身边,说道:“本来打算在你归程时,给伯父带些一些礼物回去的,却没想到你会走的这么匆忙。”

白天羽摇头道:“顾不得了,若再带上那些东西的话,只怕会拖慢行程。家父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了,所以不敢耽搁,有劳知安费心了。”

李乐摇摇头,示意不要客气,伸手相邀,两人向外走去。

此时也没法子说什么,除了安慰几句,让白天羽宽心之外,也别无他法。两人一路沉默,一直向着京城西门外走去。

此时城门已经开放,来来往往,做买做卖的人群络绎不绝。

西城外二里地的茶棚处,护送白天羽回归的一百多名玄衣早已等候多时。让李乐没有想到的是,一向跟白天羽不对付张行知赫然也在此处,这当真让他有些意外。

白天羽同样感到意外,刚准备说什么时,却被张行知直接打断,道:“昨晚我正在千里寨跟朱八世子要一些银钱拔款时,知安的飞信便到了。信里说,白堂主因为练功走火入魔,引动旧伤,可有此事?”

白天羽皱眉,不明所以的看着他,却依旧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

张行知从怀里拿出一个檀木的小盒子,递给他,道:“里面有一丸‘易经益气丹’珍贵异常,整个龙虎山也只有三丸,这一丸是我走的时候偷出来的。送给你了,对走火入魔,调理内息很有帮助,希望能够帮得到你,虽不敢说一定能够治好白堂主,但想必也会起到续命的作用。”

易经益气丹,白天羽自然是听说过的,这是龙虎山的不传之秘,很少在江湖上流通。盖因这丹药炼制困难,所需材料要配齐十分麻烦,所以即便对于龙虎山来说也是非常稀少的。

白天羽伸手接过,有些感激的道:“大恩不言谢,只是白某有些不明白……”

张行知笑道:“不明白为什么我会把这么珍贵的丹药给你?明着说吧,道爷真的很看不起你那副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的模样,但是此时也是没办法,就像知安说的,咱们之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该帮的还是要帮,更何况还涉及到长辈。若是以后还能再见到你,道爷不敢说弄死你,但也肯定不会让你好过。”

白天羽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真有种想将这盒子扔在张行知脸上的冲动。

还好一旁正与赵安告别的楚朝年眼急手快,将白天羽给拦住了,笑着说道:“我家少主不懂事,张道长海涵。”

而白天羽还有蠢蠢欲动,想上去跟张行知拼命。

张行知这人就是个顺毛驴,随便两句好话就能将他哄安稳了,笑嘻嘻的站在一边,不再言语。

李乐无奈的看着他俩这种模样,叹了口气,将白天羽拉到一边,劝道:“行知嘴臭,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心还是好的,不然也不会把这么贵重的药送给你,念在伯父身体欠安的份上,不要跟他计较。”

白天羽叹了口气道:“主要是这牛鼻子太气人了,见到他就由不得想打一顿出气。”

李乐心说,每次见到他吃亏的都是你,你这样计较又是何必呢?这样想着,却也不敢说出来,鬼知道白天羽这性子会干出什么事来。

{}无弹窗两封信,两个“有意思。”

第一封信,上官是在说玄衣很有意思,在金钱蛰伏期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有了可以与金钱正面硬扛的实力,这让他感觉自己先前似乎小看了这对头。

第二封信,则是来自镇公国岳永兴,这是一封回信,上官先前去信问过岳永兴,在他闭关的这段时间里,江湖上发生过什么样大事。他希望这个脑子灵光的人,能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替他分析,而并非是那些不可靠的江湖传言。

而在岳永兴的信中,重点提到了玄衣,以及绝公子,包括玄衣的扩张,绝公子斩杀夺命书生,以及有关景和二十三年时,轰动一时的绝公子谋算全局,梅花盗落网的案件。继而让上官惊虹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位“很有意思”的绝公子身上。

接着上官惊虹呵呵笑了两声,随手扯下衣襟上的一块白布袍,沾着手上浓稠的血迹写了五个字:吾等尔兄归。

这五个字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对手,欺负你没意思,等你哥回来再说。

写完之后,随意交给等侯吩咐帮众,说道:“送到京城,给那位绝公子。”

帮众领命而去……

三月十五日。

远在京城秋名山的李乐,接到了上官惊虹的血渍手书,轻轻一笑,随手丢到一边,拿起铅笔,写下:我等你来京。

便将纸条递给了钱金帮人,让他带回去。

四月初时,已然返回金钱帮总坛的上官惊虹接到了这封手书,看完之后接连大笑三声,好像他真的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帮众们总以为上官帮主这是在怒极反笑,笑过之后便会带着他们打入京城,顺便将绝公子的脑袋拧下来。却不想,上官再无任何动静,只是随意安排了一些帮务之后,便不再理会。似乎绝公子这张极具挑衅的字条,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轻风抚面罢了。

似乎他的雄心在这次吞噬武林过后,已经完全耗尽,称霸长江以南,他便已经心满意足。

在这之后,江湖势力南北分立。南以金钱为首,北以玄衣最大。一场血雨腥风,渐渐平息。

金钱需要消化新近得来的地盘,玄衣也要备战夺位之争。江湖上,出现了短暂的风平浪静。

但所有人都明白,平静只是暂时罢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两个巨头便会开始蚕食自己周边相对弱小的帮会门派,继面开始相互吞食。

在武当山,掌教神虚子曾言:“此为武林大变之伊始……”

这句话传的很快,过不多久,便已传遍整个天下,江湖武林中的有识之士深信不疑。

……

景和二十五年腊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