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与不留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58 字 11个月前

这才是事情最本来的面目,恰到好处的淡化了八牛弩的案子。但是,淡化不等于有结果。

李世民觉得自己似乎有答案了,李诚不愿意冒险,不愿意拿家人冒险。所谓祸不及妻儿,这话也就是骗人的。看看倒台的官员就知道了,男的杀头流放,女的进教坊司。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李诚确实有一定的自保能力,但他的根基太浅了。

这么一想,李诚要离开长安的想法,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换谁都不愿意留下。

李世民头一次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糊涂了。八牛弩的案子,这么久都没结果,居然没想着去催一下,而是盯着海盐的事情。真是,对不住李诚啊,难怪人家坚决要走。

想到这里,李世民苦笑着摇摇头,如果没有天谴事件,海盐的运作难度无限增大。

原因很简单,市场就这么点大,海盐距离长安太远了。解州盐只要打价格战,就能逼死海盐。但是现在呢,有了一个专司海盐的衙门,占领市场后,完全可以用官方手段来定价。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的良心总算没有被狗吃完,想到雪糖和海盐,让内府的仓库都不够用了。李世民就觉得自己不该逼李诚逼的太紧。

离开皇宫的李诚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仔细观察能看到他嘴角不易察觉的微笑。

天谴真是个好东西,这手段用一次就够了,李世民还活着一天,李诚就不会用第二次。

长安实在不是个令人放心的地方,洛阳吧,可以提前在洛阳布局了。出于皇权的考虑,不管是李世民也好,李治也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洛阳。

前方的路边出现一辆马车,看见车帘子后面的脸蛋儿,李诚笑了笑。申蓉这个女人,真是很有趣,不简单的很啊。居然敢在路边等着自己。

踏踏踏,李诚勒住缰绳,俯身看了一眼这个二十来岁,正值最好年龄段的女人。面对李诚饶有兴趣的眼神,申蓉感觉到了不安,微微的扭了几下腰身,强忍着不放下帘子。

申蓉很不理解,为何面对萧婧都不动心的李诚,看自己的时候如此的毫不掩饰yu念。是个女人都能感受到李诚目光中蕴含的东西,如果是孤男寡女在一个房间里呢?

答案显而易见,申蓉知道他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

“市井人杂,不知先生可否移驾平康坊一叙?”客气话都省略了,申蓉心有点乱。

按照时下的审美观念,豆蔻少女才是首选啊。李诚的审美观,放在唐朝就是重口味。

申蓉觉得,李诚不会答应的太干脆,肯定会刁难一下自己,提前要点好处。

事情的发展似乎就在申蓉的预料之中,李诚摸着没胡子的下巴,眼神意味深长。

第五百二十六章留与不留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李世民鬼使神差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李诚楞住了,眼睛瞪圆:“陛下,别闹!臣不是唐雎!”

李世民悻悻哼了几声,淡淡道:“朕也非秦……”好像以前还真是秦王的样子,李世民说不下去了,摆摆手:“行了,朕都知道了,朕就不明白,长安有什么不好?朕哪对不住你?”

其实李世民是想表达一下,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陛下既然这么说了,臣也不藏着掖着,留在长安对臣来说,压力太大了。”李诚也说了实话,李世民低头不语,心里看的很明白,李诚说的是实话。

一个人太有才能,是好事,但也未必就是好事。或者这么说,一个人的际遇和发展轨迹,与才能有关,也不全是才能的事情。

“臣要留在长安,唯一的选择就是做个权臣,但是微臣从没想过做一个权臣。”李诚又说了一句,语气听着就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李世民的眉头又皱起来了。

真话就是这么难听,李世民心里很明白。李诚留在长安,想要自保就得往上走,拼命的钻营上升的通道。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树敌无数。因为李诚的选择只有一个,孤臣!

不做孤臣,李世民也不会放心用李诚!但就这么放走李诚,李世民又不甘心。

李诚这把刀太好用了,人能力强就不说了,关键是气运。李世民感觉最为强烈的就是这点,李诚的气运太好了!似乎冥冥之中老天爷都在帮李诚。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李世民心里最有感触这点。就拿唐朝来说吧,入关以后形势未必就好,甚至可以说危机连连。但就是运气好,关键时刻老天爷都在帮忙。最终李唐得了天下。

这么说吧,唐朝能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不单单是自身实力的问题,真的是天意。

这个时代的人就信这个,李唐多次危机,最终化险为夷,都是因为气运太好。

轮到李世民自己,那就更别说了,玄武门那一趟冒险,稍微出一点问题都得完蛋。

结果就是那么有惊无险的成功了,要知道当时实力占优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一个有大气运在身的人几乎是无敌的!这样一个人留在长安,真的未必是好事。

但是李世民很自然的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驾驭李诚。其实这个念头真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只有皇帝才可以驾驭的臣子,一旦李世民归西了,搞不好就是下一个霍光。

“侍中如何?”李世民突兀的问了一句,李诚的反应是皱眉,为了表示一下重视,微微凝思之后,摇摇头:“不妥!臣树敌太多,不适合留在长安。”

“呵呵,自成担心朕护不住你么?”李世民的脸色又变了,这是发怒的前兆。或者说,已经怒气值很高了,就差一个爆发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