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就不是个大度的人,迁怒什么的是肯定的。所以说那个杀手专业啊,就等着李诚与高阳是一条直线的时候下手。就算李诚反应及时躲开了,高阳呢?
李世民暴怒之下,肯定要有人倒霉的。问题是这案子一时半会也查不清,于是有人就受到无妄之灾了。出身太原王氏的两个弟子,在地方为官,本来是有望升迁的。吏部的文书都送到皇帝的案前了,就差最后一步了。
结果李世民一看是姓王的,就想起钱庄开会那档子事情来了。二话不说,给两人的晋升否掉了。换成平时的话,吏部尚书肯定要带头闹一下。开什么玩笑,所有流程都走了,到皇帝这里否决了,一个解释都没有。
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不假,但是大臣们也不是吃素的。真闹起来,李世民还真的要怂。
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很微妙,谁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掌握了什么证据?万一真的是太原王氏派人伏击的李诚,差点连累了高阳,为王氏子弟说话的人,不得跟着倒霉啊?
所以这事情,就跟没发生一样,吏部上下捏着鼻子,屁都没放一个。
太原王氏很庞大,李渊的同母妹妹,嫁给了太原王氏王裕。当然这是前隋时候的事情。而且这些大家族从来都是四处撒网下注,押宝中一个就能稳固家族的地位。
提到王氏不能不提王皇后,也就是李治的原配王妃。理论上来说,李治与王皇后是表兄妹。这个时代关系就是这么乱,表哥表妹成亲属于日常操作。
不过现在李治还小,才十三岁,还没到成亲的时候。(李治何时成亲,百度无果。懒得去查资料,个人推断为贞观十五、六两年之间。)
王氏两个子弟被躺枪,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李诚这里。
别看王氏是一等一的大家族,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照样惹不起。要解决问题,根子在李诚这里。不然李世民的泄愤没法应对不说,还要担心李诚的报复。弄不死王氏不要紧,弄死几个王氏很有前途的子弟,不死问题吧?
言归正传,李诚这里眼珠子不是很灵活的时候,白牡丹多少有点得意的扭头笑了笑。女人嘛,男人看呆了,得意一下很正常。何况这个男人是李诚呢?
话说以前李诚还真的不是很注意白牡丹,不是不喜欢这个类型,主要还是家里的崔芊芊防备的很严格。后来被送回平康坊,风波才算是基本平静了。
崔芊芊的态度很明确,别往家里领就行。赶上后来崔氏与李诚的关系冷却,崔芊芊也没有以前那么强势了。因为李诚的漂泊不定,也很少来平康坊,自然也见不到白牡丹。
李诚见不到白牡丹,不等于对她没影响。而且白牡丹回来后就是在唱戏,也不接客了。
这样以来,外人看来,白牡丹就是李诚的外室。既然是外室,那就别惦记了呗。跟李诚抢女人,风险太大。一个是战斗力的问题,一个是名声的问题。
谁也不敢保证李诚会不会在乎白牡丹,就算是长安城里最混蛋的纨绔,也不会脑子发热,去招惹白牡丹。原因自然是因为李诚的名气太大了,不用李诚开口,身边就会有人提醒一句“莫要恼了李家哥哥。”
这样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白牡丹是何等的卧槽!躺枪了有没有,活寡了有没有?
第五百零三章被躺枪的倒霉蛋
有线索能破案,没线索就没法破案么?这个案子需要线索么?
有没有线索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作为被刺杀的对象,李诚完全可以自由心证。一旦进入这个状态,事情就大条了。
得知李诚回家休息之后,李世民的心脏抽了好几下,立刻交代一句:“着人去李庄,告诫李诚,不得乱来。”李世民是真急了,李诚的破坏力他可是太清楚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事情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干不过对方就刺杀,搞肉体毁灭。结果必然是人人自危,这就等于退回到南北朝和隋末乱局之中。
这个举动,通俗的来说,就是严重的破话了贞观年安定团结的大局。
大太监还没出门呢,李世民又叫住他:“算了,让他进宫来见朕,不当面说明白,朕心里不踏实。竖子!”临时改主意,还不忘记吐槽一句。
李诚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自己一直以来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情报网!
一个穿越者,居然忽视了情报网的建设,简直蠢的无药可救了好不好?
仔细又一想,李诚有点明白了,自己不是忽视了这个问题,而是一直没什么机会。为啥这么说呢?没人啊!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想不到上头去。
这家里的人,谁合适来做这件事情呢?首先这个人要绝对的忠诚,其次是能力,最后是一个合适的身份。附和这三个条件的人,家中一个没有。
算了,李诚觉得很无奈。这事情要不还是先放一放吧。一开始还打算让李晋或者钱谷子来负责,转过头来发现不行。能力不足!钱谷子没读过书,做不了这个事情。
剩下的就是外面的人了,明月和若儿么?李诚觉得这两人倒是可以的,都是读过书的,培训一下,做点简单的情报搜集和分析,不是问题。这俩现在都做戏园子,明月轩已经名存实亡了,变成了一个戏班子。
好在若儿在平康坊有足够的人脉,这事情不是不能运作。不着急,仔细想想,弄个具体的计划出来。李诚的心目中,仅仅这条线是不够的,还差一条线,或者是两条线。
理论来说,同样一件情报,三条线取得的消息互相对应,效果最佳。这一次在死亡边缘走一遭,李诚下定决定一定要弄个属于自己的情报网。
没等李诚把事情想明白呢,宫里的人到了,让他明天一早进宫。并且还转达了李世民的话,不要乱来。主要是天色已经很晚了,不然李世民不会让他明早去。
趁着天还没黑,李诚立刻往城里赶,不然明早在进城就有点迟了。这是一个态度,李诚很清楚李世民现在是个震怒的心态,不要去招惹他,表现的乖一点。
嗯,人家还是个孩子。就这么算了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
现在是没查出来是谁干的,不等于没人躺枪。为了不被躺枪,自然会有人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