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买走。这帮人真是无师自通啊,这是谁开的头?
呆呆的看了一会,李诚脸都绿了。尼玛,这帮人到底收购了多少大豆啊。说好的十万贯本钱来着,现在看这个调查报告,这哪是什么十万贯的,二十万都压不住啊。
怎么办啊?李诚摸着下巴,心里在寻思这个事情,这活不能让别人来干,要干就只能自己干。搞大豆榨油是初衷,别人趁机抬价大豆,就是拆台好吧。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陛下的意思?”李诚笑着问一句,李世民瞪眼道:“朕就一个意思,把大豆的价格给朕降下来。”李诚歪歪嘴:“陛下,这是市场行为啊,不是臣能左右的。臣就是想榨油。”
“你等等?大豆榨油作甚,点灯么?”李世民想起这个来了。
李诚一愣,我去,我把这个给忘记了,要不要说真话呢?不说真话,今天怕是走不出去了。“陛下,大豆油可以食用啊。”李诚说了实话,李世民听了也是一愣:“啥?”
大豆可以榨油就已经很出人预料了,大豆油还能食用,这就很吓人了。
“真的可以食用?”李世民特意再问一遍,他是懂民生的皇帝,知道这里的价值。
“当然,这没必要骗陛下。臣和几个兄弟,合伙弄个榨油作坊……”话还没说完呢,一个镇纸飞过来了,李诚身手敏捷的躲开,李世民指着他骂:“竖子,为何不早说?”
“陛下,您也没问啊。”李诚看看在地上摔坏的镇纸,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朕不管,你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李世民气呼呼的下令,李诚挠挠头:“好吧,臣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陛下,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回头别人要把臣给拆了,陛下要……”
“放心,朕给你做后盾,你只管去弄。”李世民开了口,李诚却笑道:“陛下,此事臣可以做,但还是户部出面比较合适。而且,此间利润巨大。”啥?利润巨大?李世民现在最听不得的就是钱,高句丽太跳了,朕想抽之很久了。这不是,一直没啥积蓄么,想抽人你得有钱做后盾啊。要不李世民怎么要收拾山东士族呢。他们有钱啊,有人才的。这些
,李世民觉得都应该姓李才对。“仔细说说!”李世民冷静下来了,李诚这才开口道:“户部出面,组织一部分官员,城里一个管理机构。这个管理机构,主要就是针对类似的现象。陛下请看,这里出现了一种新式的交易,臣认为可以定义
为期货。”
如此这般,李诚说了一堆,其实就一个意思,搞一个期货市场,大家都可以到这边来做大宗交易。朝廷的信誉做保证,顺便收点手续费。这就是捡钱的意思了。
“这不就是一个期货市署么?”李世民总结了一个名词。
李诚笑道:“也可以这么说,这个市场存在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保证农户的利益。”
李世民一听这话,来劲了:“再说仔细的。”李诚笑道:“陛下,假如臣种了一百亩的大豆,提前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把大豆卖掉了,确保自己的收入。这叫做对冲!其实民间早有卖青苗一说,只是买青苗是在明抢,勉强算是期货的一种雏形。”
大豆,这种没啥前途的作物,谁也不知道会折腾出什么事情。李诚都没有这个觉悟,他的初衷不过是想榨油挣钱。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情就由不得你了。
悄无声息的,一家榨油作坊在李庄附近的河边建成了。悄无声息的,长安乃至整个雍州治下,大豆突然紧俏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豆的价格翻了一倍。
李诚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蛋疼。没想到,十万贯的威力这么大啊。其实不是十万贯的威力大,而是皇帝跟着掺和了一下,让内府也囤积了一些大豆。
兄弟会这帮二代也算神通广大了,京畿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河南道,这四个道的大豆,都在价格没有上涨之前,把手里的钱都花出去了。
大豆涨价这种事情,谁都没有经历过。看似没什么用的大豆,怎么就涨价了呢?作为饲料的大豆,一旦涨价,其实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市面上一些机敏的商人,也开始囤积大豆了。于是,一股风潮出现了,大豆风潮。
多数人都是盲目的,发现大豆涨价之后,自然的跟风。
李世民忙的很,注意力自然不在这上头,但是作为臣子的房玄龄,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刻在小朝会上提出:“大豆涨价一倍,市面鲜有现货,必定有奸商操纵。”
“操纵大豆价格?呵呵呵!”李世民冷笑,大豆有啥可操纵的?听过奸商操纵粮食价格,没听过奸商操纵饲料价格的,这玩意利润不成正比吧?如果不是李诚在搞这个事情,李世民也不会跟着去做。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还是要做个样子的,回头问了一句:“怎么没人上报?”
大太监吓的腿都软了,内府囤积大豆的事情,那是皇帝的旨意。
“回陛下,内府库存大豆不过五万石。市面上的大豆价格,以往不再关注之内啊。”
听到内府库存大豆五万石的话,长孙无忌瞪眼道:“胡闹!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囤积大豆作甚?内府有钱,也该多存粮食,应对不时之需。”
“去查一下,到底怎么回事。”李世民咳嗽一声,算是救了大太监,心虚啊。
这年月,牲口是主要的劳动力,大豆涨价,全国那么多牲口,百姓的压力很大的。
这段时间的魏征很安静,一直没有在乱开火力喷人,李世民安生了不少。
但是今天魏征又站出来了:“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小觑。”
很温和的说法,不知道魏征是不是转性了,反正不像以前那么剧烈了。
过了几天,早朝的时候,大豆的事情闹大了。你说这长安城里,人口五十万,牲口怎么也得有个二十万头吧?甚至还不止。这么多的牲口,喂点大豆都快喂不起了,大臣怎么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