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信和身旁的空闻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点头道:“没问题。”
罗桑丹珠笑着点点头,“那么我们密宗今日这第一场,派出的就是赞丹寺的大智法王。”
说着,自三生殿左边的密宗众人中走出身形干瘦的中年人,这人身穿一身紫红色僧裙,样貌普通,但是一双眼睛却深邃无比,就好像内含浩瀚星空。
道信扭头看向嘉祥,“嘉祥,你上。”
嘉祥点点头,站起身来朝前走去。走过李察身旁的时候,李察朝她笑了笑,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昨晚在众人厢房中做了一个测验,结果发现所有人当中梵文造诣最高的居然是嘉祥。
嘉祥来到桌前站定,罗桑丹珠看了她和大智法王一眼,笑着道:”二位谁先来?“
“三论方丈远来是客,就让她在我后面吧。”大智法王笑着道,神色充满了自信。
罗桑丹珠点点头,随即笑着说了一声开始。话音还没落地,只见大智法王立刻从第一个格洛喇嘛手里拿过典籍,翻了开来,
“阿利亚哇罗吉帖梭啦,菩提萨埵哇甘比然伯拉芝泥亚巴拉密打查哩庵查拉玛诺,唯亚哇罗吉帝斯玛……”
一个个拗口的音节自他口中吐出,大智法王念的速度并不算慢但是每一个字的发音都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典籍一页页地翻过,等念完一整本典籍之后,李察看了一眼系统时间,二十三分钟。
罗桑丹珠笑眯眯地看向嘉祥,“三论方丈,到你了。”
嘉祥冷哼一声,接过典籍拿在手里。等到罗桑丹珠示意开始以后立刻翻开读了起来,等她读了几页之后,众人惊讶地发现,无论是流利程度和速度,嘉祥都丝毫不亚于对面的大智法王!
罗桑丹珠看向李察,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三天前李察以一番话令他失态,从他口中套出了三祖舍利在密宗中的消息,令他在后续和道信的交涉中一直占不到主动甚至有时处于被动的局面。如今李察再开口,他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他缓缓问道:“小师傅有什么问题?”
李察淡淡道:“比武我懂,出家人点到即止凭实力说话,可是这比佛法,该怎么个比法?佛法博大精深,可比的东西太多,若是全都拿出来比那不知道要比到何时去。”
罗桑丹珠心中早有打算,他笑着道:“自然不可能全比,我已经说了,佛法和武功各比三场,所以比佛法,应当是挑最能体现佛法的一种方式来比,我觉得梵文,最能体现佛法的博大精深。不如我们就比这梵文如何?”
听见这话道信四人和空闻脸色俱是一变,虽然说佛教和梵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说六字真言便是自梵文音译而来,但是近几百年来中原佛教一直在提倡去梵文化,提倡用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来传播佛法。因此他们对梵文的研究定不如西域密宗,要是按这个比法,这佛法比试他们必输无疑!
想到这里,五人不由同时看了李察一眼,心中有些感激,若不是李察提出这关键性的问题,他们真想不到,密宗竟真的无耻到了这等境界。
李察不卑不亢道:“罗桑大师,晚辈窃以为体现佛法的方式有许多种,只用梵文一种未免太过片面。”
罗桑丹珠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了,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声,我就知道这家伙站起来准没好事!他挤出一丝笑容朝李察道:“那小师傅认为该如何?”
李察笑着道:“晚辈觉得偈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罗桑丹珠闻言脸色立刻一变变得不太好看,道信四人和空闻听见李察这话则是脸色一喜,看向李察的眼神越发欣赏。
偈言又称为偈语,偈诗,乃是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人却将偈言认为是佛法之本。如果说佛经是树干与青柯的话,那么偈言就是果实与花朵。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偈言是中原佛教的长处,是西域密宗的短处。要是比这偈言,道信四人,空闻方丈,了空,石之轩这七人人里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都能完爆密宗所有高僧!
罗桑丹珠想了片刻之后抬起头来,道:“小师傅言之有理,那第一二场比梵文,第三场比偈言如何?”
李察针锋相对道:“那为何不是第一二场比偈言,第三场比梵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