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我们同盟的成员了如指掌。甚至包括辛娜。杭一暗忖。我们永远处于“明”,而他们在“暗”。这场竞争中最大的不利。
董曼妮看到了杭一等人的疑惑和错愕,她牵动嘴角一笑,说道:“我既然敢直接现身跟你们正面交锋,当然就不会蠢到让你们一刀刺死。好了,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任何攻击对我是无效的——包括精神攻击。而我也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我的超能力同样不能进行直接攻击。所以,让我们抛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好好坐下来谈一会儿,可以吗?”
董曼妮坐在了沙发上,双腿交叠,姿态优雅。杭一和陆华坐在了她的对面,其他人站立在周围。
董曼妮不紧不慢地说道:“相信你们此刻一定对我拥有何种超能力十分好奇。我不会卖关子,就让我坦白告诉你们吧——我的超能力是‘规律’。
“你们目前的同伴当中,没有任何一个拥有和我同样类型的超能力。实际上,在五十个人中,我的能力也算是十分特殊的。简单地说,我能在某个特定场合——比如这列火车——制定某个‘规律’。一定时间内,事情将按照这个规律发展进行。
“别以为只要把我杀了,超能力就自然解除了——‘寻找规律,是不能蛮干或作弊的’——这就是你们无法攻击我的原因。再提醒一句,我的超能力一旦启动,在限定时间内,我不用消耗体力,也能一直处于超能力状态。”
“我不相信。”孙雨辰直言告之,“照你这么说,你的能力岂不是无敌了?”
董曼妮沉吟一下,说:“不,我的能力类似一场赌局。如果在时限内,你们找出了这个规律,就等于破解了我的超能力。我会立刻死去。”
“如果我们没找出呢?”舒菲问。
“那你们所有人都会死。”
“‘所有人’是指我们九个?”
“不,是整列火车上的人。”董曼妮表情冷漠地说。
“什么?你疯了!这件事和火车上的其他人有什么关系?”杭一怒斥董曼妮。
“不是我想把他们牵扯进来的,只是因为他们都处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所以结局会跟你们一样。”
“火车到下一站的时候,我会劝说他们都下车。”杭一说,“不要让普通人成为我们这场竞争的陪葬品。”
董曼妮说:“杭一,你还不明白吗?这场赌局已经开始了,这些人不管愿不愿意,已经被迫参与了进来。火车从现在开始不会在任何一个站台停留,会直达莫斯科——而这段时间,就是我定下的‘时限’。”
“不可能,”韩枫说,“列车在出境之前要换一次车轮,因为两国轨道的宽度不同。而且,进入蒙古和俄罗斯境内时,还会分别更换两次车厢。”
“这些细节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我的超能力能解决一切琐碎问题。你们只需要记住一点:要想活命,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找出我制定的‘规律’。”
“那就别废话了,告诉我们题目吧。”季凯瑞说。
“ok,你们听好了——在这七天旅途中,火车上一共会有七个人死亡。如果你们能在火车到达莫斯科之前找到这七个人死亡的规律,则算作击败了我;反之,算我赢。刚才说过了,失败的结果是你们所有人都会死。并且,你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猜规律的机会。”
杭一瞪大眼睛,怒视着她:“你居然用人的生命来设下这场‘赌局’?”
董曼妮望着杭一:“难道我们所经历的,又不是如此吗?”
“够了,不用跟她废话了。”季凯瑞冰冷的目光盯视着董曼妮。“我提前告诉你,我们不但会找到这个规律,还会让你死得很惨。”
面对季凯瑞的目光,董曼妮多少有些不寒而栗。但她竭力保持镇静:“那就试试看吧。我制定的这个规律是什么,你们永远都别想猜到。”
!!
星期三早上,杭一一行九人从琮州市到达北京,直奔北京站。韩枫之前在国际旅行社订了九张k3次列车的高级软卧车票。发车时间是上午11点22分,在候车大厅等候了几十分钟,准点登上火车。
现在并不是旅游高峰期,但根据初步观察,15节车厢基本满客。中国人占了接近三分之一,其余是俄罗斯人、蒙古人和别的国家的人。这些人多数是游客,乘坐火车旅行的主要目的是沿途欣赏贝加尔湖、西伯利亚平原和俄罗斯乡村的绝美风景。
杭一他们来到高级软卧车厢——9号车厢。和硬卧车厢和普通软卧车厢相比较,高级软卧车厢更加宽敞豪华。过道上铺着地毯,每个小单间左边是上下床,右边是沙发。他们分别试了一下床和沙发——虽然不能跟大酒店比,但就旅行而言,已经十分舒适了。
放好各自的行李,他们和其他游客一样,带着各自的好心情做好了享受愉快旅途的准备。韩枫拿出一大堆零食散给大家;陆华准备好了一本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新书;雷傲玩着ipad;辛娜和舒菲看着窗外闲聊。
杭一不知道是否应该如此放松。不过目前看起来,一切正常。即便如此,他仍然提醒自己,不要放松警惕。不一会儿,火车开动了。
在入境蒙古之前,火车将途经河北省和山西省。可能国内的游客更期待的是国外风光,国内这一段,多数中国人在看书或玩各种电子设备。杭一坐了一会儿,打算在车厢里逛一逛,当他走到辛娜和舒菲的座位时,发现她俩跟旁边座位的一对中国母子愉快地聊着天。
辛娜见杭一来了,欣喜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数学小天才!”
“是吗?”杭一饶有兴趣地望着伏在小桌板上做题的小男孩,年龄7岁左右,长得白净柔嫩,模样透露着一股机灵劲儿。
男孩的母亲三十多岁,她腼腆地笑了笑,温柔地抚摸着男孩的头发,带着骄傲却并不浮夸的口吻说:“这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喜欢做奥数题,不过不能说是天才,太夸张了。”
“一点都不夸张。”辛娜把小桌板上的一张纸拿给杭一,“你看,这是刚才候车的时候,这孩子做的一道题,听说只用了五分钟就做出来了。”
杭一接过白纸,看到上面写着:
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1,8,27,64,125,(),343
括号中的数已经用儿童稚拙的笔迹写出来了——216。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高,但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能在五分钟内发现规律并算出答案,着实令人惊叹。杭一对小男孩竖起大拇指:“小朋友,真厉害!”
小男孩咧嘴笑了笑,继续做题,那认真的样子十分可爱。
他们的对话把身后的陆华也吸引了,他合拢书走过来,同样对男孩的数学天赋感兴趣。同时他注意到,小男孩眉头紧锁,似乎被正在做的这道题难住了。陆华歪着头看到纸上的题是这样的:
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1,2,6,24,120,(),5040
数学向来是陆华最擅长的科目之一,他想了一分钟后,找到了规律,自语道:“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答案了……”
“不要说!”小男孩赶紧制止陆华,“我要自己做出来,别人说的就不算数了!”
陆华笑了起来:“好好好,你自己做,实在做不出来哥哥再告诉你答案。”
“我肯定能做出来的!”小男孩自信满满地说,“我才不相信七天的时间我都做不出来这道题!”
陆华一边鼓励男孩,也一边小声地对男孩母亲说道:“我能理解您想培养孩子的心情,但我觉得,这道题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讲,怎么说都太难了一点儿。”
男孩母亲解释道:“你误会了,这道题不是我跟他出的。实际上我也觉得太难了,叫他别做了,但这孩子生性要强,非挑战不可,我也拿他没办法。”
“哦,不是你叫他做的,那是谁呢?”
男孩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抬起头来说道:“是刚才一起候车的一个大姐姐给我出的题。她听说我喜欢数学,就说出题考我。只要做对了,就奖励我玩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