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圣碑

悠闲的旁观者 瑞文君 2437 字 10个月前

“学姐,上午好,是很巧啊!你们也是来参观的么?”

“对。”虞美平复气息,说:“这不还没有开始上课,妹妹又吵又闹说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逛几个景点。这不,第一站就被拉着来这儿了。”

虞蓝和如真打过招呼后,听到姐姐这么说,不愿意了。

“才没有又吵又闹呢!”她反驳说:“再说,你原本不是说不来的么,因为和你过七夕的人失约了,所以才来陪我参观的。现在还不知道是谁陪谁呢?”

“死青初,胡说八道什么呢?”看妹妹为了澄清自己甚至不惜抖出自己的八卦,虞美气急,“看我不撕烂你这张臭嘴。”

虞蓝不依,撑着伞绕着郑善他们躲着姐姐,这样一个躲一个追,好不热闹。两人声音活力十足,身形也美丽诱人,引来周围的游客频频注目。

“那个…”正当郑善犹豫着,不知道如何劝阻时,两姐妹总算反应过来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再玩闹。

虞美整理了一下因为跑动而散乱的头发,朝两人说:“抱歉,失礼了。”

虞蓝仗着青春可爱,又和张如真同年,不知何时和张如真亲密起来。她抱着张如真的手臂问:“你们接下来去哪里,要不一起吧?”

眼睛偷偷瞄向了郑善,期待着他的反应。

“对对对,一起一起”虞美也拍手赞同:“游玩就是要人多才好玩。正好今天是七夕,算是我们三个女儿家结伴一起过节怎么样?”

张如真听到姐妹俩的提议,沉默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

就这样,四人组再一次结成了,热热闹闹地向下一个目的地走去。

相对于四人组的欢乐,离广场两里的名为北辰宫的建筑群内,气氛沉重。

一身宫装的侍女黎姬端着一碗粥,来到一间挂着“珍珠阁”标牌的门前,敲了敲门后,走了进去。

外面明明阳光普照,房间内却显得幽暗。

黎姬将碗放在桌上,来到卧室的床前,对半靠在床上,眼神呆滞的少女说:“珍珍,吃点东西吧!”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七月初七,天朝传统的七夕,女儿们的节日。【愛↑去△小↓說△網w】

在这一天的晚上,女子们会一起向天上的仙女乞巧,以求得智慧及爱情。

如果是在家中,张如真也会是其中的一员。此时出门在外的她将这一习俗放在一边,却要求郑善陪她去采风。

说到北(防)京的风景名盛,天朝人是张口就来,如真也不例外。在前一晚,她就在一系列的景点中挑选出几个作为今天的目标,做好了好好观游的准备。

首要目标是圣碑广场。

张如真曾经打算要早点到的,顺便观看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只可惜郑善没有早起的劲头,只得作罢。

早上十点,悠闲的两人一路乘坐公共交通,顶着烈日来到了宽阔的广场。

七月份的北(防)京日头依旧火热,早有准备的郑善撑着遮阳伞,脖子上挂着海鸥照相机,张如真则两手空空,躲在伞下,丝毫不担心会被晒到。

行走在长宽皆为九百九十丈的巨大广场上,远远看着广场中央矗立的石碑,郑善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激荡起来。

和往常不同,广场上撤去了装扮用的各色花朵盆景。只见在石碑下,和北辰宫遥望的一侧,众多的白色花束堆积着,不时有人添上一把,并默默祈祷一番才离去。

进了广场之后,照相机就已经到了张如真的手上。

擅长绘画的她同时也喜欢摄影。

只见她不时端起相机,将镜头对准广场上的人们,以及广场周围的建筑物。

广场位于京都的中心,在它的周围就是‘三台’的所在,有天下第一里之称的长安里。

所谓三台指的是尚书台,御史台,以及有‘辩台’别称的国士府。

其中国士们的主战场,国士大会堂,一栋高大雄伟的方形建筑,位于广场的东面,站在广场上就能够看的清清楚楚。

不知不觉间,郑善两人来到了石碑脚下。他们没有靠的很近,即使这样,还是能够将石碑上的字看的清清楚楚。和传统的碑文不同,上面是一段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