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合作当中,新公司的股份里,杜氏集团和杜小雨加在一起,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虽然没有控股,但已经非常接近了。
而程广年那边,程煜百分之十,宁可竹百分之十,程氏集团百分之二十,就算加上徐东那百分之三,也不过百分之四十三。
从股份控制上来说,程广年等于是已经让了一步了。
杜长风也是微微叹了口气,道:“我尽量说服他们,但是,老程,希望你理解,杜氏集团不像你们程氏,程氏你一个人说了算,我还得看其他股东的脸色。”
“只要你们配股成功,小雨和程煜手里就掌握了超过百分之十的股份,加上你的,你再要搞不定剩余的股东,老杜,我想我们两家也不用合作了,直接开打吧。”
杜长风摇着头苦笑,心说那样的话就等于程氏集团控股了,股东们更加不可能同意。
而如果在这不到十亿的资金上继续纠缠下去,即便程氏集团退一步可以同意不让宁可竹入股,引进一个第三方股东,那么程氏集团也依旧掌握了百分之四十三的股份,而杜氏,就只有百分之三十五了。
显然,股东们也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程广年计算的很精准,两家集团的入股都考虑到了一定的无形资产效应,相应的是杜氏省下十亿现金,而程氏省下接近二十亿。但程氏在可控制的股份上低于杜氏,并且股权更加分散,这就是程氏集团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同时,新成立的公司里,不单有两家集团注入的项目,还有各自注入的股份,犬牙交错,这才是保障双方利益的最大前提。
“好吧,明天我就召开董事会。”
配股是要进行公开招募的,这样当然会出现竞争者,不管是程煜还是宁可竹,以现金的模式,都很难完全获得杜氏集团的新配股。
唯有用程氏集团的股份进行置换,才能让杜氏集团的全体股东满意,并且直接让那些潜在的竞争者明白,他们根本没有机会。
之所以要配股,当然不是为了把新配的股份注入到新公司里去,否则的话,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就只有两个集团的股份,而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资金了。
这么大的一个盘子,没有资金,或者只有极少量的资金,谁有那个本事敢接手这么一家公司?
而且,如果仅仅只是往一家新公司注资,也仅仅只是在这些已经存在的项目上进行全面合作而已,涉及的,都不到两大集团的十分之一。这样的合作,显然并不足以让程杜二人完全放下彼此之间的戒心。
这样的合作,并不牢靠。
程煜继续说:“我跟您交换的那六个点的程氏集团股份,将会作为杜氏集团对程氏集团的投资,您也将因此可以以杜氏集团的名义,获得程氏集团的一个董事会成员的席位。而我,得到杜氏集团的股份和那些项目,将会全部放进新公司里,同时我也将成为你们杜氏集团董事会的成员之一……老程,你是这个意思吧?”
程广年微微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年轻呐,经验不足,新公司要这么大的体量做什么?而且,你占股这么大,让你的岳父大人怎么能够放心?杜氏集团的股份你留着,你只需要将从你岳父手里得到的所有项目,放进新公司,同时获得相应的股份就行了。”
杜长风已经完全明白程广年的意思了。
他说:“老程,你直接把你的计划全部说出来吧,我想听听你的细节。”
程广年再不拖延,直截了当的说:“第一步,我对可竹的公司进行全面收购,一个点的程氏集团股份,剩余部分为现金收购。
第二步,你们杜氏集团进行八十亿左右的配股,加上刚才谈到的那些项目,交换得到可竹手里那百分之六的程氏集团股份,以及部分现金。
第三步,成立新公司,可竹将得自于你们杜氏集团的项目注入公司,得到百分之十的股份。考虑到那部分项目目前大约价值二十亿左右,因此新公司的总投资规模,约二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