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王雅君,知道她爱吃辣的,特意回娘家带了些自家种的小辣椒回来,“我知道嫂子你种了,不过这个味道好,晒红了冬天留着炸辣椒油,特香,我每年都让我娘家给我留一些。”
不值钱,但心意林彤领了。
除此之外,还给林彤捎了些自家园子里的李子和沙果,“不咋好吃,酸,你当零嘴吃吧!”
武文华去林彤家的时候,就看到她在啃青李子,“这东西可少吃,不好,你要愿意吃酸的,有人家种的海棠果,我去给你寻点去。”
林彤忙摆手,“不用,我就是看着她青,想吃两口。”说着有些惆怅的道:“以前我每年这时候都会买些这些种小果子用糖腌了,冬天给孩子吃。”
今年她也没心情。
就连该晒干菜了她都给忘到脑后了。
还是武文华提出来该晒菜了,又帮她一起去菜园子里摘了豆角、茄子、辣椒等菜,回来该烫的烫,该切的切,该晒的晒。
“幸好嫂子你提醒我,要不然今年冬天连干菜都没得吃了。”
“就是没晒也没事,我晒得不是多嘛!给你拿些就够吃了。”武文华不在意的道:“我也是觉得,让你有点事干,省得一天老瞎琢磨。”
人家怀孕都胖,可林彤倒好,先是孕吐的厉害,刚有人照顾享了一个月的福,家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眼瞅着是一天比一天瘦。
也不知道那孩子生出来会不会营养不良?
九月初,学生们也都开了学。
徐凤芝让人捎了信儿过来,说是孩子们入学的事都办妥了,军子上了小学四年级,扬子上了二年级。
不过,军子之间只念过一年小学,扬子甚至一天的学都没念过,两个孩子学习上还是有些困难。
徐念听了直撇嘴,军子哥比他大好几岁呢,却和他上同一年级。
要不是妈妈压着,他都想直接念初中了。
哎,太聪明了也挺让人苦恼的啊!
这孩子有些自得的想。
现在小学还是五年制,林彤觉得,以军子的年纪,不能再去低年级吧,也只能费点事跟着了。
反正他心思也不在学习上,这孩子尝到挣钱的甜头了,天天盼着放寒假,好去南方上货再去沈城挣钱呢!
转过天,林彤下班回家,看到家里敞开的大门,一时间惊喜交加,一双腿竟然觉得有些软,她扶了徐念的肩膀,声音微微有些哽咽,“小念,你,爸爸回来了。”
徐念看到大门开着的时候先是一愣,接着听到妈妈的话高兴的就往屋子里跑,林彤差点被他带倒,笑着骂道:“这小崽子……”
她笑着,可眼泪却簌簌的落了下来。
她吸了吸鼻子,暗暗骂着自己没出息,一边擦了眼泪,挺直了胸膛,慢慢的走进屋子。
徐振华正笑抱着哭鼻子的儿子,看到她,他伸出手,笑吟吟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小彤,我回来了,你想没想我?”
等待的日子是令人心焦的。
可除了等待,林彤没有别的办法。
她在第二天上午又去了一趟团部,请政委往军分区给徐振华打个电话,可那边很明确的告诉他们,因为涉及到军事秘密,开会的人员是要与外界断绝联系的。
政委让她放宽心,“既然说是开会,那就肯定是开会,上面没必要撒谎。”
徐振华不过是个团长,真要扣住了也不用隐瞒。
林彤明白政委的意思,朝他道了谢,回到家就哪也没再去,老老实实的在家里等着。
以前常上门的几家,除了武文华还是一天一趟,江大姐上门安慰了她一次,也就只有王雅君过来了几回。
“你们都忙,不用总过来,我相信振华肯定没事的。”
至于三哥,她实在帮不上忙,也不了解那边调查的怎么样,她保持了沉默。
过了几天,学校要开学了。
林彤打起精神,跟徐大姐商量,让她们开学前搬到县城去,正好给她们一家三口落了户,把孩子上学的事也办妥。
徐凤芝一开始不同意,“小华没回来,我也不放心,再说,就你们娘俩,万一有个事身边连个人都没有。”
“有文华嫂子在,大姐就放心吧!房子都买了,家俱也找人做了,到时候找个车,帮着把东西都搬过去就是了。也让孩子们好好的上学,省得功课越落越多。”
徐凤芝想了想答应了,“要是小华有了消息,你让人捎个信儿给我。”说着有些感慨,“人情冷暖我这辈子见得多了,没想到这些家属也一样……”
她看着林彤欲言又止,林彤见她一副想说什么的样子笑了笑,“这也是正常的,谁家也不想惹麻烦上身,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罪名。”
徐凤芝就低声道:“要是,要是确定了你三哥的罪,你想过以后吗?”
以后?
以后该怎么还怎么样呗!
林彤不解的看着她,她不会是觉得自己拖累了徐振华,真让她离婚吧!
这么一想,心里就不舒服起来。
徐凤芝见她不太高兴,干脆把话咽了下去,等小华真没事了,她再跟小华商量这事吧!
林彤心里不悦的想:要是徐振华有丁点这个意思,那就离好了,这地球谁离了谁还不转啦?
她生活的年代,离婚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她还在意这个?
虽然这样想,可心里还是觉得堵得慌。
干脆给自己打点事做,省得在家胡思乱想,反正大姐也同意搬出去了,她想到团部隔三岔五就有车往下面连队去,就去找了政委,想请团部的车把她买的东西都捎到县城去。
政委当然不会枉做小人,不仅很爽快的答应了,还问起徐大姐三人,“正好把她们也一起捎过去得了,省得她们还要坐客车,还得找地方存那些东西……”
团里这些人也都知道徐团给他姐姐在县城买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