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找你们领导。”
“找我们领导?”那女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看到她领着一个乖巧的小男孩,语气稍缓了些,“这是单位,你找领导上家找去。”
林彤愣了一下,上家找去?
来单位找还不行?
“同志,我找你们领导有事,你看,能不能让我过去?”林彤陪着笑脸问。
女售货员同情的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放你过去,这是单位,你找到单位影响不好,还是去家找吧!”
林彤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我就卖个绿豆糕有什么影响不好?
那女的还挺好心,看她站在那愣,小心的道:“你是不是不知道他家在哪?要不你在外面找个地方等着,他下班你就能看着他了。”
林彤有些回过味了,她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
她把手里拎的盒子举起来,解释道:“同志,是这样的,我想问问咱们供销社,卖不卖绿豆糕和酥饼,价格都好商量,味道肯定没说的!”
女售货员呆了一瞬,仔细的打量了她们母子一下,往后面办公室瞅了一眼,小声的问:“你不是我们主任那个啥?”
林彤这回弄清了肯定是女同志误会了,心里忍不住乐了。
不过她不能说她明白了啊,她装糊涂,一脸懵的道:“啥?我来卖绿豆糕,能让我进去吗?”
女同志知道自己闹了笑话,脸色微沉,顶着大红脸板脸道:“出去,这里是办公区,不接待顾客,买东西去前面柜台。”
这人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啊!
林彤很无语,心想是你自己认错人了,干吗这个态度啊!又不是我要骗你的。
“同志,我不买我是来卖绿豆糕的,你就让我进去吧!”
“你听不见我说话啊!这里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丢了东西怎么办?”女售货员厉声斥道。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林彤这还没见着当官的,就要被人撵出去了。
她有些生气,心想这什么人啊!
她扬脖,突然朝着里面大声喊道:“同志,绿豆糕和酥饼有货,要不要?”
“哎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啊?出去出去!”女同志生气了,伸手去推她。
从里面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国字脸,看着很严肃,“怎么回事,王姐,又吵什么?”
听听,看来这售货员没少和别人吵架。
王姐撇嘴,“荆主任,你来的正好,来了个推销的,我不让她进,她就喊上了。”
林彤一听是主任,忙上前自我介绍,“你好同志,我是驻军军属,我们军属成立了个食品加工厂,生产些绿豆糕、酥饼之类的点心,想问问咱们供销社有没有意向合作?”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弄的高大上再说。
林彤做绿豆糕的时候,没让张玉枝在旁边看着。
这姑娘有点小心眼,她还指着绿豆糕挣钱呢,可不能现在就把秘方泄露出去。
蒸绿豆粉,打散过筛,林彤回想着和妈妈一起做点心的日子。
忙乎了一下午,看着做出来的色香味俱全的绿豆糕,她还是挺满意的。
不说别的,这味道绝对不比供销社的差。
徐念这小馋猫,一听到妈妈要做好吃的,看完书就围着她转圈圈,大黄摇着小尾巴汪汪的叫着,跟在徐念的脚边。
林彤好几次差点踩到大黄,“去,小念,和大黄玩去,别在这围着我。一会我做好了叫你。”
徐念把大黄撵到院子里,玩了一会就趴门上问:“妈妈,做好了没有?我都饿了。”
一会又朝屋子里喊:“妈妈绿豆糕好了没有,能吃了吗?”
林彤气的弹了他一个脑瓜崩,“好了好了,快吃吧!你个小馋猫!”
徐念呵呵的傻笑,伸手就去捏,林彤刚要提醒他轻点,那绿豆糕在他手里成了碎渣。
徐念傻呵呵的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看捏碎的绿豆糕,低头就伸出舌头去舔。
林彤看了哭笑不得,他这是跟大黄学的,觉得舌头舔食物很有意思,见他把嘴里的都咽下去,林彤怕他呛着了,给他喝了一口水,才板着脸训道:“你是小狗吗?下次我再看见你这样吃东西,我就打你屁股!”
徐念伸伸舌头,耍赖的抱着她的腰,撒娇叫着:“妈妈,妈妈——”
“行了,别耍熊了,去吃吧,轻一点,这绿豆糕一用力就会散。”林彤捏了点碎屑放进嘴里,不住的点头,很不客气的夸奖着自己,“还是我做的好吃!”
徐念笑眯眯的跟着点头,“嗯,还是我妈妈做的好吃。”
这孩子倒是会溜缝。
林彤家里现在有不少羊油,她又做了些酥饼,晚上吃过饭,她带着徐念,端着绿豆糕和酥饼去了姜政委家。
刘爱莲虽然上次批评过她,但她辅导孩子很有成效,姜雨静不仅成绩提高了许多,连带性格也开朗了不少,回家跟她这个当妈的也有话说了。
林彤还送过饺子给她,刘爱莲虽说也回了礼,但二家的关系不知不觉的就比之前近了许多。
林彤相信,刘爱莲不会拒绝她的这个小小请求。
有关系不用过期作废。
她又不偷不抢不占国家集体的便宜,有人帮忙总比她自己去供销社推销来的痛快。
刘爱莲尝了一块绿豆糕,又吃了一块酥饼,很痛快的答应帮忙。
不过,等林彤带着孩子离开后,刘爱莲表情淡了下来,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明明可以当个作家,非要做小买卖,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原来,林彤自打那天收到二百块钱稿费后,隔三岔五的就能收到些不多的稿费,这些钱不多,一般也就是几十块,但稿费这东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挣到的。
镇上就这么大,工作人员也是本地人,这事也不可能保密,自然就有人知道了。
林彤自己都不知道,她现在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小有名气了。
转天,林彤带着徐念坐上公共汽车,去了县里。
光是镇上一个供销社,销售量太少,要说人多还是得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