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

沈平放下碗筷,点点头道:“明天开始,除了记账,别的事磊子就不用操心了,新华和新全累点,紫燕不要再上工了,在家里洗衣烧饭,磊子将精力都放到书本上去,争取明年取得好成绩!”

“明天我找人来将喜妹那房间做个隔断,回头磊子去那边住,安静些。”沈喜梅的房间和沈来福夫妇的房间连着北边同一间堂屋,沈新华夫妇的房间和沈新全兄弟两的连着南边同一间堂屋,家里吃饭、串门子、收小龙虾基本在南边堂屋里活动,平常人来人往的的确太过吵闹,最主要是沈新全到了说亲的年龄,就是没有爆出和张红英处对象的事,到了今年年底家里也是打算将沈新磊换出来的。

沈新磊见所有人都眼神热切的看着他,头皮一紧,嘴上却不敢泄气:“沈新磊在此保证:从今天起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战,奋发读书,不考上大学誓不休!”

一家人都笑了,唯有杨小红听不太懂:“努力了就行,发什么誓?你们可悠着点,不能这么逼着磊子。还悬梁?考不上大学的多的去了,难不成个个去上吊?”

沈新磊:qaq

“奶奶,我没发誓考不上就上吊!”我亲奶耶,就你给的压力最大呀!

众人失笑,一扫之前萎靡的气氛。

吃完中饭,家里除了沈新磊和杨小红都出门各忙各的事去了。

沈新全推着自行车对挑着空框的沈新华说:“哥,今天咱俩换换吧?”七个生产队,最远的一队离着这里有近十里路,靠脚走不现实,这些天一向是沈新全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去一二三四队收,他能说会道、脑筋灵活,走远路不怕吃亏,而相对老实些的沈新华挑着竹筐负责就近的,也好支援家里临时有事。

沈新华知道沈新全是想路过六生产队去见一见张红英,至于会不会答应对方家里不合理的要求?沈新华还是放心的,他这个弟弟做事一向有分寸,于是放下肩上的扁担接过自行车,走前还说了句:“一天不收也不要紧,你有事的话草草过一遍就行了。”

这会过了正午,各生产队上的劳力都上地里挣工分了,这年头挣工分不分晴雨、不分冬夏,有时甚至不分昼夜,只要生产队上不提放假,大人、半大的孩子都很自觉的窝在地里。

不过最近几天孩子们基本上在河边,沈新全沿路望着地里和河边的人们,想着要是地里的人有河边的孩子那么干劲十足,这地里刨出来的粮食肯定能翻倍。

毕竟,这地里人真的很多啊,可惜偷奸耍滑在里面混工分的也多,也就家里老头子实诚,总是鞭策他们兄弟几个使劲干。

沈新全挑着扁担晃悠着空空的竹筐,想着还是现在日子舒服,再也不想回去种地了,可这小龙虾顶了天也就两三个月的生意,光收点鸡蛋也不顶个事,还不知道公社会不会有意见。

该想想回头做什么,按照这个趋势,暑假期间努力一把,不说一千,八百应该是能挣到的,不知道能不能从老头那里抠出来,他想做点小买卖。

七个生产队,也就两头的一队和七队在莲花河上有石拱桥,其余生产队出去十分不方便,都要绕道到一队或是七队,越靠近中间的村子越蔽塞,若是能从县城或是市里弄些新奇又实用的小商品出来卖应该收入不错,不过若是做了挑货郎,不知道那丫头会不会嫌弃?

想到这里,沈新全笑了笑,那丫头脑筋一根经,既然她答应和自己处对象,那就是全心全意将自己放在心上了,又怎会因为无关紧要的名声而对他另眼相看?

也不晃悠了,面上十分镇定的径直朝六队走去,这个点日头毒辣,依他对朱腊梅的了解,肯定不会让家里三个男孩这个时间点出来钓小龙虾,他们一般四五点出来,然后在天黑前由张家大儿子张宏凯拎着龙虾来卖。

而他的丫头十有八九在河边窝着,他当然知道她经常蹲守的具体位置,但是那边还有旁人,沈新全想了想还是直接找了过去。

果然,在莲花河边上,每隔一二十米就有一个小孩,下面摆着数量不一的简易钓龙虾工具。

都是十来岁的孩子,沈新全径直朝张红英——边上的一个男孩走过去,好似闲来无事过来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和那孩子还聊了几句,主要是问钓龙虾的情况和头几天有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

半晌,挑起竹筐朝南边走了几步,落到张红英身后。

张红英早就发现沈新全过来了,正担心他就这么众目睽睽之下找自己,却见他和别人聊起来了,又有些委屈,后来人走过来才明白他是在声东击西。

想到沈新全的贴心,刚刚心里的酸涩早就挥发不见了,知道他就站在自己身后,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无意识的将手上的棍子提上来又放下去。

沈新全失笑:“你刚才那根钓杆上有龙虾,给你放回去了。”

张红英半天才反应过来,急急的拉起钓竿,哟,还有两只,然后齐齐跑掉了!

张红英:qaq

沈新全忍不住笑出了声:“龙虾那么笨,你也能让它们跑掉,边上不是有舀子吗?手上动作慢点……”

张红英回头瞪了沈新全一眼:“说得好像很有经验似得,我能不知道?用得着你来纸上谈兵?”她可是钓龙虾的小能手,刚才失误不过是因为他在身后紧张罢了。

沈新全摸摸鼻子,他还真没钓过几次。

张丰年之前答应让沈喜桃在娘家过足满月,这会还听说沈喜桃在镇上找到活了,哪里好直接应他娘的话:“妈,喜桃在娘家过满月呢,家里有什么事我不都做了吗?”

张寡妇站起来怒道:“我当初要是知道沈家嫁出去的女儿都是这么整天的窝在娘家,才不让这样的人进门。亲家公,亲家母,你们总归要顾忌沈喜梅这个未嫁女儿的名声,你家喜妹还要不要嫁人了?这出嫁的女儿见天的窝在娘家,娶回去不都白娶了吗?”

石芸榴怒道:“我们家喜桃一年就回来这么几天,还是过满月,你满屋场打听下……”

好了,沈家成功成为吵架场所了。

朱腊梅拉着张寡妇好一顿耳语才将对方安抚下来。

张寡妇决定委曲求全并且示意张丰年进去找沈喜桃说道说道。

这女人哪有不听自己男人话的?沈喜桃握在自己手上看你石芸榴怎么横。

哪想沈喜梅直接堵在房门口:“姐夫,这可是我的房间,你还是避点嫌。”

眼看着一时也吵不起来了,沈平和沈来福又黑着一张脸撵人摸样,刘家祖孙三人起来身,刘金兰到底是被杨小红留下来了,最近家里伙食比较好,她总惦记着苦命的女儿生了两个闺女,并且生二胎的时候遭了大罪。

沈家其余婶娘和堂哥根本坐不住,早散了。平常兄弟几家处的好,可钱帛动人心啊,见这三个侄子收购小龙虾办的红红火火的,想来没少挣钱,多少有些眼红,特别是胡春花(沈三婶)家两个儿子都十八九岁,到了相看人家娶亲的时候,家里没什么钱,找对象也只有被挑三拣四的份。

要是兄弟两能跟着收一季小龙虾,这年前相看人家肯定容易多了,你不看这才几天,就有人上门打听沈新全的事了吗。

所以今天妯娌几个来都是胡春花鼓动的,但是多少存了点自己的小心思,当然沈五婶除外,她家孩子还小只适合钓龙虾,再说她家条件也不差,跟着过来当真以为是有事相商。

屋里就剩张丰年母子还有朱腊梅坐着,朱腊梅来这么长时间,沈家人都看到了,偏偏没有看到沈新全,只当沈家人都不清楚自家儿子和她闺女在处对象,一时有些坐不住。

其实沈家人那天在饭桌上听说了张红英就上六生产队打听过了,只不过家里这段时间实在忙,没空想这事,可今日见了朱腊梅来这么一出,一家人对张红英的好印象大打折扣。

当然他们是开明的家长,这事还是要看沈新全自己的态度,既然现在一切未知也就没有在这当口挑开的必要。

石芸榴动了下嘴角,斟酌再三开口道:“不知这位大姐是哪家的?这会还有什么事吗?”

沈喜梅笑:她妈有些装过了!隔壁大队的,离的不远,多少有些牵扯关系,像石芸榴这种嫁过来已经二十多年的当家主妇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是哪家的?

朱腊梅也很尴尬,讪笑道:“我和喜桃婆家是家下(同族),丰年喊我一声婶娘呢。你们亲家有事商量,我就不掺和了,我先回去了,先回去了……”

朱腊梅说着站了起来,哪想张寡妇一把拉住她:“你客气啥?你可是沈新全那小子未来丈母娘,他和你家红英处对象,你怎么也得高他们一头,得拿出那个气势来,要不指望人家以后重视红英那丫头!?”

沈家一时无言了。

朱腊梅更是无语,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她跟着张寡妇来走的就是一部昏棋,她这样说了,要沈家怎么重视红英?

“嫂子,你说啥呢?我……我就为了丰年的事来的。”说完,慌不择路走了。

不管沈家知不知道,就算知道,看那样子是打算当作不知道了,沈新全又不在家,说的好像她上赶着送女儿似得,他们家红英行情可不差,沈新全也就最近挣了点钱,老实说,她还不一定看得上。

人都赶的差不多了,沈来福看着一坐一站的张寡妇和张丰年,皱着眉头,又转头看了看沈喜梅的房间,大女儿一直没有出来。

想了想,沈来福开口了:“喜桃在家过满月,之前就说好了,等八月回去。眼看日头越来越烈了,丰年扶着你妈赶紧回去吧。”

这还是张丰年第一次进了沈家没有受到热情招待反而被黑着脸送客,一时脸涨得通红,人也有些不自在,手足无措的不知道怎么办。

张寡妇愣了半天神,怒了:“有你们这样的人家吗?女婿上门往外赶?”说着站起来,气冲冲的往房里冲去,一边还大声喊着:“沈喜桃你出来看看!我当初真是瞎了眼,让丰年娶了这样人家的女儿……”

沈喜桃刚刚哄睡小儿子,这会又被惊醒了,声音太大太刺耳,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沈喜桃一边心疼一边又倍感欣慰:就回娘家这几天,奶水好,孩子见天的长,哭声也大了,以前哭起来像小猫叫似得,饿哭的样子只会让她心里发酸。

沈喜桃手上轻拍着孩子,嘴上哼着小曲,孩子哭声渐渐小了,然后才抬起头看向张寡妇,自己这个婆婆,没什么好说的,反正从来说不通,不过也知道她的命门在那里:“我在镇上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小叔帮的忙,是在一户人家家里做护工,就是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包吃包住,一个月给十五块钱工钱,我每个月给家里拿十块钱?”

张寡妇愣了一下,她并不知道这事:“既然包吃住,你还留五块钱在身上做什么?你可是嫁人了,难道想着将我们张家的钱财往娘家搂?”

张寡妇越发怒了:“好你个石芸榴,我说怎么让你女儿回娘家,我告诉你们,没门,我们张家当初花了多少钱娶进门的媳妇,不说当初我们家对她的养育恩,你们也不能这么没良心做出这种事!沈喜桃可是吃我们张家粮食养活的!”

沈家人气的说不上话:什么娶媳妇花了多少钱,简直是狗屁!沈喜桃出嫁时一分聘礼都没有,连张家的酒席都是喜桃嫁妆里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