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梅倒是想起,上辈子沈喜乐这胎并没有早产,好像吃着饭,孩子就下来了。当时在三叔家里,两个堂哥都亲眼见到了,可把三婶气坏了。
“马婶说肚子上肉太厚了,她根本拿不准具体体位!”其实马大婶想说的是,她根本摸不出有三个孩子,可这全村都知道的事,刘家婆子在边上心心念念看着她,她也说不出口啊。
“啊?”石紫燕听了这话嘴张的老大,还有这样啊?
沈喜梅不厚道的笑出声了。
“没事,我们镇上的医院还可以,实在不行还可以刨腹,现在医学发达不比从前,不会有危险!”
“可不是,你爸也这样说。你不知道你们那小姑有多胖,她又喊疼的不动弹,一伙人弄了半天才将她搬到板车上。”想起沈来福那张憋的通红还滴着汗水的脸,石芸榴是又气又好笑。
他是大哥,这种时候也只有上赶着忙活,要不能指望瘦成麻杆的刘红军?
板车还得他拉着,这一路肯定又累又热,想了想朝沈喜梅道:“我看你引了三个炉子,要不炖一罐绿豆汤吧?”
“炉子我都有用呢,要不我再去借一个?”想到冰粉里面放点熬好的绿豆沙也挺好的,沈喜梅说完就站起来往外走。
片刻功夫有轻轻松松提着两个炉子进了锅屋,也没再管外面和小龙虾打的热火朝天的婆媳几个,忙活她自己的。
先将绿豆汤炖上,再引炉子炖老鸭肚片汤,猪肚留了小半烧毛血旺,其余切成一指宽的长条,鸭块连同猪肚块分别丢进炉子上的汤钵里掉水。
掉好水的鸭块、肚片,在爆香葱段、生姜的热油锅里翻炒下,倒入新滚开的水中,小火慢炖就行了。
现下五个个炉子用了四个,绿豆汤和老鸭汤的都是小火煨着,根本不用管,沈喜梅将卤鸭子的锅掀开看了看,然后将留出来的鸭爪、鸭盹、心、肝一股脑放进去卤着。
盐水鸭还要等许久才进锅,那个炉子一直在烧热水,至于着多出来得一个炉子,沈喜梅想起那块猪肉好像是腰条,在提篮里找出一个黑色的砂锅,准备做一道省事的菜:砂锅红烧肉。
选了肥瘦相间最均匀的一处切开,划下一半,然后切成手指宽的厚快,整齐的摆在砂锅里。
放点姜、少许白糖,葱段,八角,老抽酱油倒进去不少,水一小小勺,炉子下面基本封死,用最小的火慢慢煨着,这么咕隆个两个小时,肥而不腻,瘦肉筋道,保证香甜酥软,入口即化。
此时沈喜桃走了进来一边系着围裙一边说:“小宝在箩窠床上睡着了,我来给你切切菜打下手。”以前家里都是她掌勺做饭,沈喜梅帮她摘菜什么的,现在该掉过来了。
沈喜梅见盐水鸭腌制的时间快到了,正在做呆会浸泡鸭子的清卤,听了沈喜桃的话,也不推辞,到锅台上拿来过年炸年货用的漏勺,递给沈喜桃。
沈新华不止买了一副猪肺回来,还买了副猪肚,因为他知道猪肚吃了对产妇好,当初石紫燕生产后,月子里就吃了三副猪肚汤。
中午要烧的菜色的确有些多,沈喜梅将顺序在纸上列出来,仔细推演一遍后让清洗猪肺的石紫燕待会上几个叔叔家借煤球炉和炖锅来,家里虽然有,但是不够用。
然后她赶紧来处理四只光秃秃白溜溜的鸭子。虽然都是当年生长的仔鸭,不过也长了大半年,家里喂的也勤快,都有三四斤的样子。
老鸭汤和啤酒鸭没有顾忌,正常剖就行了,关键是盐水鸭和卤鸭,最好开小口子。
沈喜梅在四只鸭子中挑了个中等个头,皮相最完好的,剁去小翅和脚爪,在翅窝下开了个小口子,取出内脏,挖出气管、食管,放入清水中浸泡,去掉血水,洗净沥干——这是盐水鸭的材料了,也就这道菜最费时。
卤鸭也照着处理,不过开口时没太顾忌,剩下两只就简单粗暴了,沈喜梅直接开膛破肚,挖肠剖心一起扔到清水里飘着去血水。
见大嫂出去了周遭没有人,沈喜梅手起刀落轻轻松松将两只鸭子剁成块,分别放在两个大汤碗里——老鸭汤和啤酒鸭的材料。
石紫燕提着煤球炉回来时见沈喜梅都准备生火了,吃惊的问:“这就做中饭了?我刚碰到新开,他说现在还不到九点呢!”
“我先炒点盐,做盐水鸭要用的,这个费时间”
“那这加上家里都有两个煤球炉子了,够了吗?”
“先不急,我待会再去五叔家看看。”沈来旺做了十来年厨子,家里的厨房用具相对齐全点,就是碗碟花样也多点。
沈喜梅见锅烧热了,倒入粉盐、花椒粉、五香粉,炒热后装进小碗中,用勺子挖了一半从翅窝下刀口处填入鸭腹,使劲晃了晃,让里面尽量布均匀,然后是热盐擦遍鸭身,剩下的从颈的刀口和鸭嘴塞入鸭颈。
最后将鸭子放到一个炖罐里盖上放置。
石紫燕睁大眼睛看着沈喜梅行云流水似得动作,惊叹道:“喜妹,你这都哪里学的?还有那个白白的是什么?”做个菜能做出赏心悦目的样子也只有她这小姑子了。
“其实那就是盐,我从饭店拿回来的。”农村这边现在用的还都是粗盐,颗粒较大,颜色偏黄。
“这做法,都是书上看到瞎琢磨的……大嫂你看着点,我去五叔家一趟。”搬东西顺便看下具体的时间。
沈喜梅回来时正好碰到往家里赶的石芸榴。
“你姐一家几个到了吧?”石芸榴见沈喜梅两手都拎着东西,看着就沉,忙上前来打算帮着提。她听到家里放炮声,知道大女儿回来了,早就归心似箭。
沈喜梅错开石芸榴的手,轻松的提着径直往后面锅屋走,边走边回头道:“在我房里呢,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