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大树下,杨氏正在属下择菜,见到季非夜便招呼了一声,“三娘,这边树荫下还算凉快,有点儿风,不如到这里坐会儿。”
“好的,小舅母。”季非夜答应了一声,走过去坐了下来。
她看到杨氏正在剥毛豆,便也帮着一起剥,杨氏拦不住,“哎,剥豆子最伤指甲了,你指甲养的那么好,可别剥坏了。”
季非夜不甚在意的将一片还趴着毛毛虫的叶子摘下来丢到一边,抓着杆子将毛豆荚一个个的扯下来,然后把毛豆杆丢到一边,这才开始一粒粒的把毛豆从毛豆荚里剥出来。
“指甲长的快的很,坏了剪掉就是,我都好久没做过这种活计了,也就偶尔动动手。”
杨氏劝不动季非夜,便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争取她多剥一点,早点把这豆子剥出来才是。
两人一起做,活计便快了起来。
剥完了毛豆,杨氏又把藕和丝瓜拿到水井边,洗干净藕上面的泥,丝瓜削皮,这才端着一堆择好的菜进了厨房。
“应该会的吧?”孟天长有些不确定的回答。
季非夜轻轻一笑,轻微的笑声在风中很快消散,“是这样的,”季非夜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你看咱们织坊建起来了,工人得有多少?”
孟天长粗略一算,“得上百吧?”
季非夜点点头,“花枝镇现在人少,你们招来的本地人也不多,十里八村的肯定不少,咱们织坊也就现在闲着,以后肯定要常年开工的,这些人不能一天到晚的两边跑,等有了钱就能在镇上置办房产了。”
“有人就有购物需求,再加上咱们这织坊里的布料要往外运,咱们得想方设法跟官府一起把道路修整好对不对?”
“有人,有交通,这里自然就会发达起来。”
季非夜说完又笑了,眨眨眼,“天长觉得咱们会开几个四季锦?”
“大概……三四个?”
“你现在问我,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就光是这两个织坊,只要规模再扩大,就能让一县的老百姓都能受益,种棉花,只要质量没问题咱们都收,织坊里的活计也需要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