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孚不言,他是不会相信这种说辞的。
此时一行人已经到了九鼎城前,但并没有人在外边迎接,城门紧闭,只在上边有人探头询问:“来者何人!”
旗帜、铠甲,还有先发的文书,都能说明自己这一行人身份,对方刻意如此,摆明了就是想摆摆老皇族的威风,好叫人知道,即便是皇甫家来人了,他们还是皇族。
皇甫长青倒也不怒,令众将下马,再大声道:“劳烦通告夏王,我是皇甫长青,奉陛下之令来此迎接夏王南下。”
“稍等!”
那名侍卫说道一声,等了片刻后,才听见一声大响,城门慢慢打开,一行人走了出来。
穿着华丽,虽然是在北地,却没有一人穿皮衣,都是如中原一般的布匹锦绣。
出来的人年纪都不大,最大的也不过四十来岁,看的后边的侍卫长姚强低骂了一声。连一个有分量的人都没有,这是将不尊重人摆到了台面上。
不过皇甫长青不以为意,让其他人留下,只带了秦少孚一人主动上前见礼,再是说道:“还请各位引我去见夏王。”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不紧不慢的说道:“夏王正在午睡,一个时辰后会醒,还请皇子殿下等着。”
如此无礼让秦少孚震惊,很难想象这是一群什么人。
倒是皇甫长青不怒不喜,点了点头,便是等着。
城门口一下子安静,都无话可说一般,突然,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
“看了半天,我倒是谁呢,原来是你这个铜陵关的野猴子啊!”
循声看去,乃是一个身穿紫色棉袍的年轻人,看清楚此人模样后,秦少孚顿时双眼一眯,杀气凝现。
细雨绵绵,空气中的水分让人感觉肺里面都要积水了。这一路北上的三千骑兵,不说士气低落,但也的确让雨季的水给浇的有些狼狈。
半个月的路程过去,一座雄伟的黑色大城出现在了前方。
九鼎城,济北平原上最有名的城市,它的面积不是最大,人口也绝不是最多,但绝对是最坚固的城池,甚至还在京城之上。
传闻当年真龙皇甫明准备分封之时,曾问那名皇室遗子意见,本是想将他安置到大寒朝西南的锦城。那里气候舒适,物质丰富,更为舒服。
但不知道为何,那名皇室遗子拒绝了,最后选择了济北平原。
原因不明,有的说因为锦城是朱雀神将家族萧家的封地,生活在这里会要看萧家的脸色,所以不愿。
还有一说,那名皇室遗子内心尚有抱负,不想被舒适的环境腐蚀了心志。而且北方民风彪悍,多勇士,济北平原中部环境严酷,便是名义上的主人皇甫家都不常驻,更不用说其他,相对宽松。
一旦家族壮大,日后若有机会也许能光复大夏朝。
虽然这种说法到了如今来看,不过是个笑话,因为老皇族里别说强者了,甚至连个有抱负的人都难看到,个个都是贪图享乐,压榨百姓。
但不管如何,当年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因为济北平原中部往北都是草原,无险可守,为了安全,真龙皇甫明动用巨资请了大量工匠,花了十年时间,硬生生的在这片草原上竖起了这座雄城。
城墙厚八米,高达十六米,比京城还高了六米。为了取石料,挖平了十里外的一座石山,大青石料,灰浆里面掺糯米。
传闻只要里面粮草足够,除非武道通玄强者杀入城中,从内部攻破才能破城。不然就算是千军万马也难有作为。
据说某个年代,游牧民族曾趁大寒朝无暇顾及的时候,企图攻破此城,然后占据北方。结果在城中只有八千守军的情况下,十万兵马围了三个月,连城墙都没爬上去,只能无功而返。
此后游牧民族再有机会越过边境南下,都是直接绕过此城,绝不打其他心思。
因城池四角和城门皆如鼎状,城中又建有一个大鼎,加上大禹皇造九鼎之事,因而此城被命名为九鼎城。
“这城看起来,可真是让人没有进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