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郑大木的决定

我们的1649 小样有型 1943 字 9个月前

没有了俘虏,他可以用粮食换回军备!

族叔郑彩那里,台湾汉唐集团那里都可以!

族叔郑彩每一次总是能多给一些,汉唐集团则就斤斤计较了,什么含水量了,什么破损率了,扣这个又扣除那个的,不爽气。

郑大木有一次和施琅商量过,他们那里有那么多好物件,有没有可能趁其不备,一举拿下?为我行大义所用?

谁知道施琅听完后大惊失色,劝他千万莫想此事。

原因很简单,他们有神鬼莫测之力!

郑大木微微一笑,温和地看着自己倚重的朋友,不要被他们表面吓到,出去这一趟,他变化很大,更加稳重了。

但是,有什么话说吧。

施琅想了想说:“绝无可能!不提他们的船坚炮利,不提他们的掌心雷和新式火铳了,我等使用的火绳枪,他们都能随便放给农夫使用!

他们称为基干民兵——”

郑大木气得脸色红,说:“如此说来,我等用米粮辛辛苦苦换回的军备,他们竟然可以放给农夫?!”

施琅又说:“他们分布很广,那些地方我都一一走到了,以我等力量绝没有可能一击而中,连郑彩、郑联和郑斌三兄弟都臣服他们了,乖乖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交换,那些黑火/药和火箭弹都是他们教会那三兄弟制作的,还有极为犀利的行军炮,都是他们用龙岩和安溪的石炭和生铁换回来的,而且,我听说还帮助他们加工燧枪——还可以提供给他们粮食——”

郑大木心里气恼,说:“他们为何如此嚣张?军中重器也可以随便交给别人?!”

施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郑大木,他不相信他不明白这是如何一回事情。

郑大木果然伤感地说:“他们必有更加犀利的武器,才会这样——”

接着又说:“那你的厦门岛之计,如何?”

施琅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不可,不可,那郑彩寸步不离厦门岛了,而且防备森严,炮台林立,非五万精兵,上百条过千石的战舰才有可能强攻。关键还有汉唐集团在一边,无从判断他们的反应。

他们仅在布袋镇一个码头,我就清点出二十艘以上的千石大船——安江造船厂,绵延数十里,那里的船台上日夜造船,经久不息。”

好吧,先前的打算不再考虑了。

那么,我当如之奈何?!

施琅坚定地说:“种田,开矿,强军!内联郑彩,外联汉唐,稳定潮汕,防备鞑虏!”

两个人执手相握,都说到心里去了!

反抗鞑虏,那是必须的,这是大义,但是两人都没有提到如何应对永历政权。

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还是在现在,他们从没有想过把那个永历帝和他们的大臣们接到身边来,李定国可以,但是郑大木不可以,原因,你懂的。

国姓爷的称号,与叔叔郑鸿奎的定国公一样,都是隆武帝给的,与永历帝何干?

再说了,无法勤王的理由多去了,无法成功的办法也多去了——

施琅带回来了一些军备,这个让他们放心了,十几门大铁炮架到潮州城上,顿时让人心宁气爽,还有水泥,这物件好啊,可助城防!

还有一些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