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汉唐集团远洋船队(三)

我们的1649 小样有型 2067 字 9个月前

汉唐集团安海大队要在这里建一个煤炭水补济站,买块地,建个房之类的。当然同时要结合着商站来,规模不小。

大家上了码头后,那十几个小吏又拥着一个匆匆赶来的官员上前了,他们后面还跟着那一大帮子人。

负责这里商站兼补济站的人,是一个事先聘用的小明商,他对这份一边能干私活,一边又能干公活的工作无比热忱。

他颠颠地先迎了上去。

孙瑜大队长和王成船长还有补济船船长也下了码头,大家在这个乱哄哄的码头上抽着烟,享受着6地的安稳与平和。

远处是那个官员有些指手划脚的样子,未来的崖州城站长一直在点头哈腰,后来一些其它商船的船长们也上去了,变成一群人在点头哈腰。

孙瑜大队长说:“操,大明都没了,一个小官还这么牛逼。”

王成船长说:“惯性,改不了的,你看他们指着我们说话呢!”

三个人一起看去,看见那个官员正指着他们三个人的方向在跳脚说什么。

“怎么啦?”

他们刚想过去,只见明人站长小跑过来了,说:“孙瑜大队长,王典史说要加收我们三成的停泊费用,而且海安一号和二号也要当成商船来收。”

孙瑜大队长想了想说:“他为什么要加收?”

“王典史说,我等的商船都是过规定大小了。”

“原先有这个规定?”

“按惯例如此。但是我说海安一号和二号不是商船,他不信,如果不交的话,他要上船检查……”

孙瑜大队长看了看那个手里挎着刀,在远处挺胸腆肚的王典史,心想,我一只手就能把你打翻在地。

但是口中说:“好吧,我们都照他要求的交,但是要/票。”

明人站长拱手说:“自然,按照惯例,他们会给回执。”

明朝县一级行政单位里分官、吏、役三种。

官:领导同志,吏部在册的(主要由科举产生,个别的可以蒙荫继承,少数的可以出大钱捐官),工资由财政支出。

县令(县委书记)、县丞(常务副县)、主簿(府办主任)、典史(公安局长)、巡检(县里的开区主任)非常设一句话,只有这四个人算官。

大县会加一两个县丞或巡检

吏:六房的头头有定编的,永远无法升职为官;职权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

役:无编制,无工资(可能会有补贴)是为政府尽义务相当于义务兵杂活,累活,打人的活,基本都是他们干,属于临时工。

师爷:县令自己掏钱聘请的私人秘书当然是无编制,无财政支出了

所以说,如果真和那面的世界比,这个王典史还真不是一个小官。

没有人去关心他们如何交涉的。

王成船长要孙瑜大队长陪他去崖州城的市场买几只鸡。

王成船长是一个热爱大海,但是吃海鲜却过敏的人。

他在那面世界的海军退役后,有一次去东北一个海边城市吃海鲜,吃完后突然上吐下泄,掉了十多斤肉,从此坐下了病根。

孙瑜大队长说:“行啊,还能去东北吃海鲜……”

“屁,我那是去拉订单,累得像驴似的。”

热兰遮医院中心马军院长曾经给他看过,说:“有的人原本吃海鲜没事,但当他们进食了不新鲜的海鲜时,由于海鲜后产生大量类似组胺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就会引起过敏,你当时在东北吃的海鲜不新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