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交情,没了!
两个人张大嘴巴,气急败坏,想要吐,可吃得着急,又吐不出来,卡在那里,十分难受。
倒是赵大,他愣了一下,又赶紧夹起一块,塞进了嘴里。
“乖乖,这个耗子比山珍海味还好吃啊!”
他抬起大脚板,狠狠踢了韩通跟张永德一脚,“装什么啊,咱们连蛇都吃过,害怕耗子,侯爷的一片好心,你们可不能辜负了。”
这俩人全都黑着脸,把筷子放下,把头扭过去。吃什么都行,就是不吃耗子,想起来都恶心!
赵大可不管,“你们不吃,我自己来!”
他运筷如飞,不一会儿,锅里的肉就所剩无几。赵大把皮带松了松,喜滋滋拍着肚皮,“从京城到楚州,好些日子都没吃这么饱了。对了,侯爷,我二弟呢?他哪去了?”
叶华笑道:“他去吴越了。”
“什么?”赵大似乎觉得耳朵出了问题,“侯爷,我没听错吧,他去吴越干什么?”
“不干什么,去劝降钱弘俶了。”
赵大一下子坐直了,他突然惊得五官都挪移了,“侯爷,我们抢了吴越的苏州,对吧?”
“没错!”
“我们还支持海盗,把吴越的水师给打了。”
“是有这事,不过我要纠正你,不是海盗,任天行也是大周的人了。”叶华淡然道。
赵大猛地站起,一声怪叫,“侯爷,吴越已经跟着南唐联手了,你让小义去,你,你想要他的命啊?”
一旁的张永德和韩通似乎听懂了,他们两个立刻幸灾乐祸起来。貌似赵大忘了,叶华这家伙惯会坑人,一锅竹鼠坑了我们两个,你装英雄,无所畏惧,这回好,你弟弟被卖了,有戏看了!
张永德更是站起,豪气道:“令弟少年英豪,胆气非比寻常,真是让人佩服!”
“你放屁!”
赵大气得爆粗口了,“小义他那么小,吴越可是龙潭虎穴,万一,万一……”赵匡胤转向叶华,深深吸口气,痛心疾首道:“侯爷,小义也是你的徒弟,要历练他,有的是机会,何必……”
还没等赵大说完,突然有人跑进来。
“启奏侯爷,杭州急报!”
赵大勃然变色,立刻道:“什么事?”
“是,是吴越王钱弘俶答应纳土归降!赵大人立下天功!”
赵匡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劈手夺过急报,撕开一看,果然是赵二的亲笔,他告诉叶华,吴越王答应归顺大周,不但答应归降,还愿意将两浙之地,交给大周,只身前往开封,面见大周天子……
足足看了三遍,赵匡胤突然仰天大笑,“哈哈哈,不愧是我的兄弟,没给他哥哥丢脸!”
韩通和张永德一致道:“是哥哥给弟弟丢了脸!”
因为地利的原因,楚州方面是先于开封知道情况的,虽然对大周有强烈的自信,可李弘冀一口气起三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再加上吴越的人马,声势浩大,而且他们是南方人,适应气候,熟悉水战,真正打起来,还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卢多逊显得非常着急,他天天往叶华这儿跑,想要看看他有什么破敌妙策。
可一连多日,叶华连动都没动。
卢多逊实在是忍不住了,他这一天直接来面见叶华。
“侯爷,自古以来,骄兵必败,你不能因为赢了一次李弘冀,就小觑天下英雄,军国大事,可马虎不得。”
叶华朗声大笑,“卢相公,你以为我该做什么呢?”
这还用问我吗?
“调兵遣将,囤积粮草,征调民夫,准备军械……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够,当然够了。”叶华道:“只不过这些都有人做了,调兵遣将是枢密院的事情,剩下是三司的事情,都跟我没关系。”
“嚯!”卢多逊把眼睛翻了翻,冷冷道:“这些跟你没关系?那你负责什么?”
叶华笑呵呵走到卢多逊的面前,淡定道:“我负责你们做不来的事情。”
说完,叶华转身,拿过来几份报纸,扔到了卢多逊面前,“你看看吧。”
卢多逊还是第一次见到报纸,好奇拿了起来,他看了下通栏标题,立刻气得抽搐起来……“北虏不堪一击,王师有十胜之道!”
在往后翻,三版的标题,赫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南国团结一心,共抗胡虏”。
再往后看,还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把柴荣和李存勖放在一起对比,说大周危机重重,骄兵悍将,必然弑君。
柴荣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已经是活死人,他率众南下之日,就是国破家亡之时。
卢多逊越看越生气,把报纸重重摔在桌上,“一派胡言,全都是一派胡言!”他切齿痛骂道:“江南士人无耻,他们是信口雌黄,统统该杀!”
叶华伸手拿起报纸,给卢多逊指了指,“你看看,这是江南文人吗?”
卢多逊揉了揉眼睛,赫然发现,头版文章的作者居然是李覃!
“是他!”
卢多逊终于想起来了,“这个贼不是被圣人罢了官,然后背叛大周,跑到江南去了吗?他好大的狗胆,如此辱骂圣人,等攻破金陵之日,势必把他万剐凌迟,放到油锅里炸了!”
叶华哑然一笑。
瞧把卢多逊气得眉头都竖起来了,这个李覃干得还算不错!
叶华很满意他的效率,才几个月的功夫,就把报纸办起来了,据说在金陵十分热销,由于报纸上卯足了劲头儿,夸奖李弘冀,痛骂大周,立场鲜明,深得李弘冀的赏识,甚至要求百官每天必读,就差交一份读后感了。
叶华笑呵呵道:“卢相公,你光顾着生气,难道没有看出上面的玄机吗?”
卢多逊迟愣了一下,“胡言乱语,还有什么值得看的?我没瞧出玄机!”
叶华微微摇头,卢多逊虽然够聪明机敏,可见识毕竟太少,收集情报并不是像零零七那样,上天入地,或者弄一大堆的高科技手段,到处窃取监听,当然,那也是必要的方法之一。只不过在现实中,大多数情报,都是从公开的消息当中窥见的。
这就是见仁见智,比如这份报纸,卢多逊只是看得生气,叶华却注意到,在分析南唐优势的时候,提到南方一心,圣天子派遣使者,游说吴越,钱弘俶欣然响应,起兵十万,共同抗敌,发誓要和大周战到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