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天生万物,皆有生克,只不过有的人生克在事,有的人生克在命。阿麟的生克之数,不偏不倚,正在命门的红鸾星上,且其性甚为殊异。那生克之道,不但应于阿麟,亦应于触动之人,互生互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谓奇险。”
伏姬睁大眼睛。
“那触动之人,”她犹豫片刻,问,“莫非是指阿麟的妻室?”
我说:“正是。”
伏姬问:“荣是如何?损又是如何?”
我说:“荣可子孙满堂福寿昌隆,损则厄败交叠死无葬地。一旦为夫妇,即便远离,亦不得解脱。”
伏姬目光定住。
“其实史上似阿麟命格者,亦有不少。”我说,“最出名的,便是周幽王和项羽。周幽王先娶于申,后娶于褒,周幽王做下不端之事,以致身死国灭,褒姒和申后亦各自惨死。还有项羽和虞姬,项羽失被刘邦困于垓下,亦累得虞姬一道自刎。”
伏姬面色微变。
我忙道:“当然,亦有那圆满的例子。如周武王与邑姜,楚庄王与樊姬,皆乃相生之例。话到此处,你当知晓曹叔为何对你和阿麟之事迟迟未肯,其实非但是为阿麟考虑,也是为了你。”伏姬看着我,有些犹疑。
“可……”她忙问,“成亲之前,怎知晓到底是生是克?”
我语重心长:“这就是此事最难之处。若是凡人尚还好说,阿麟这般生来便要做大事的,便是我祖父那般精于天机的人亦难以谋算。不过我祖父从那许多例子之中,窥得一个化解之法。那些双双败亡之人,皆夫妻异心,以致相克入命,不得回转。如周幽王与申后褒姒,幽王本无道无义之人,喜新厌旧,乃厄运之始;申后一心为太子谋王位,与幽王反目;褒姒则为争宠使尽手段,为幽王做下推波助澜之事,以致祸国殃民。故而曹叔要为阿麟择偶,定要求个同心稳妥之人,我与阿麟自幼一起长大,知根知底,故而有了那婚约之事。”
伏姬想了想,却道:“幽王与申后褒姒自是异心,可我听闻项羽与虞姬乃情投意合,又是何解?”
我笑了笑:“说他二人良配,乃是世人不知其实。”
“怎讲?”
“那虞姬,其实是刘邦派来的奸细。”
伏姬愣住,面上倏而露出犹疑之色:“你怎知?”
“我自是知晓。”我喝一口茶,不紧不慢道:“云氏自先秦起,便广探秘闻,知晓许多常人不知之事,故而可为常人不可为。”
伏姬神色不定:“如此。”
“不过你和阿麟必无此虑。”我笑笑,“先前我向曹叔推拒婚事,还忧心阿麟因我落入歧途,可见到你之后,我便知晓这担心乃是多余。你二人这般真心相待,我便放心了。”
伏姬看着我,少顷,亦笑了笑:“如此。”说罢,她拿起杯子,低头慢慢抿一口茶。
夜里,伏姬和我各回房去睡。
我闩好门,仍从后窗出去,翻墙到了公子的院子里。
待听我说过了曹麟和伏姬之事,公子诧异不已。
“曹麟将他的心上之人托付给你,你便这么恐吓她?”他看着我,似笑非笑,“你就不怕伏姬果然无辜,被你这般一吓,当真离开了曹麟?”
我忙道:“这怎算得恐吓,不过是丑话说在前头罢了。防人之心不可无,曹叔不久之后必会教阿麟称王,打他主意的人必是多了去了,多留些心眼总是不错。且明光道这般雄心勃勃,阿麟将来必少不得遇到凶险之事,跟着他本就是要担惊受怕的,伏姬若受不得,早些离开,对两人都是好事。”
公子说:“若有人与你说,我是那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格,哪日我落难,也会带着你遭殃,你会如何?”
我说:“自是趁早离你远些。”
公子佯怒,捏我的脸。
我笑起来,抱着他,在他怀里蹭了蹭。
“元初,”我说,“伏姬若当真是无辜,才不会离开阿麟。”
“怎讲?”
“当年庞后为了找到荀尚的金子下落,尚格甚大,伏姬哪怕是去向京兆府赵绾指认,也可得到大笔赏金,可她不曾,宁可流落街头挨饿受冻也不肯去官府领赏。这般坚韧,若非曹叔想的那般有所图谋便是当真大义,这样的人,又怎会弃阿麟而去?”
公子想了想,似觉得有理,微微颔首。
他不再说此事,道:“你我不辞而别之事,可想过如何与曹先生交代?”
我说:“待我修书一封,向他告知道理。”
“甚道理?”
“其一,我不会与阿麟成婚,其二,他们二人有难,我定然回来相助。”说到此事,我精神起来,即刻到案前坐下,摆好纸墨,写起来。
信中该说些什么,如何措辞,我早已经想好。提笔之后,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张纸。
公子在一旁给我研墨,拿起我写好的细细翻阅。
我写好之后,发现他仍在看,眉头却微微皱起。
“怎么了?”我问。
“霓生,”他叹口气,“你的字虽有筋骨,但行文太急,疏于修饰,以致俊逸不足,章法有缺。若可沉心练习,可显露大家之气,更可自成一脉。”
我不以为然:“人何以为书?乃言语不达,只好以字表意。书写之道,重在意而不在形。便如这书信,看的人可看懂便是了,何必在乎字好看不好看?”
公子更是不以为然:“此言不然。若当真如此,为何我的字稿每字五百钱,安康侯大公子每字只得二百钱?”
那是因为你是桓皙。我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