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转身一笑,摇了摇头,复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可知兵法精髓在何处?”
秦桑未答话,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就在其变幻莫测,”萧何转了个身,扭头看向秦桑道:“擅兵之人,并非擅记兵法,而是擅用兵法。总是拘泥于定论,何来出奇制胜之说?”
他向前走了两步,转头继续道:“能够将兵法融于眼前情形,随时做出应对调整,或是反其道而行之,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秦桑一愣,看着他这仿若玩笑却又不似玩笑的说教,一时未缓过神。
萧何却不再多说,走回了那深沟旁,继续帮着挖了起来。
秦桑自己琢磨了一会儿,撇了撇嘴,将他刚才所言吩咐了下去,令兵士们将掘出的泥土尽数按照标记堆砌起来。
渐渐的,天色暗了下去,秦桑下令先行休整,明日一早再继续挖凿。
第二日一早,秦桑便接到探报,连允听闻红安失守,立即整军出发,向红安行来。
秦桑到了城楼之上,见投石车已安排妥当,倪镜正在一旁交待着什么。
应清与萧何站在墙边,低声交谈。
“无妨,今日傍晚便可挖成,夜里勿要耽搁,将掩盖之物搭好,便可开凿红安河了。”萧何说道。
秦桑走上前去,看城下那深沟已经挖的差不多了,心下也是稍安,转头向两人道:“连允动兵了。”
应清点了点头:“意料之中。”
萧何接着应清的话说道:“他从渝州过来,行军至少也需两日,足够我们布置好一切了。”
秦桑点了点头,抬头见这天色又是要下雨的样子,反而有些舒坦。这雨一下,道路只会更加泥泞,连允行军便会大大减速,实在是件好事。
倪镜交待好了一众事宜,便走过来对秦桑道:“秦将军,投石车皆已安排妥当,那些油料正在城中征集,百姓们很是配合,应该不成问题。”
秦桑点了点头,对倪镜严肃道:“但凡出过物资的城中百姓,都要以钱粮相抵,切勿巧取豪夺,失了民心。”
倪镜点头抱拳,正色道:“将军之命,不敢有违。”
“好,”秦桑轻拍着他的臂膀:“这两日将士们还需辛苦些,无论是挖凿还是迎战,都不可一蹴而就,等守下红安城,圣上必有重赏。”
倪镜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又低下头抱拳道:“秦将军,其实……陛下已昭告天下,虽你生长在民间,却也是堂堂皇子,既是皇子,末将以为,您对陛下的称呼,还是要稍作改动的。”
秦桑三人皆是一愣,萧何这才反应过来,倪镜说的是方才秦桑称恒王为“圣上”的事。
“那怎么办?”木十六更是焦心:“这红安如此重要,不论怎么说,也是要夺回来的吧?”
连允沉思许久,才笃定的抬头说道:“今日传令各营备好军械粮草,明日一早便向红安进军,尽力夺回红安。”
他顿了顿,低头继续说道:“若是能将红安夺回自然是最好,若是夺不回……我们就只能放弃红安以北的这几座城池,去驻防祁水了。”
木十六知道他的意思,若是能将红安夺回,派重兵驻守红安和祁水,便能暂保粮道无忧,回渝州继续等待北征。
若是红安夺不回,那便无法再从红安与祁水间的栈道运粮,红安以北的所有已经占领的城池,都将失去粮道的供给。
那时候,便只能壮士断腕,放弃红安以北的所有城池,去守祁水以南了。
连允愣神的看着门外大雨将至的天色,愈发觉得心闷:“此人第一战就叫我如此焦头烂额,恐怕以后,只会更难应付。”
【红安城外】
到了红安城下,只见不远处就是那条红安河,秦桑下令停步,下马勘察起了眼前的地貌。
查勘许久,终于点头下令,让大军每营抽出十人,就地掘沟。
士兵们虽然不知为何,却也依令行事。倪镜在城墙上看见大军行至,本已开城相迎,却不料他们竟是止步不前,一时间不知为何,便策马出城,来到秦桑身旁。
倪镜翻身下马,看着周围兵士皆在挖地,不解问道:“秦将军,这是做什么?”
秦桑微微一笑:“做个陷阱。”
“陷阱?”倪镜看了看不远处的红安河:“难道……是要掘出一条横贯城门口的护城河?”
萧何也跳下马来,调侃道:“可不是,秦将军要用这护城河,拦住连允那数万铁骑。”
倪镜皱了皱眉,狐疑看向秦桑道:“当真如此?”
秦桑点了点头:“当真如此。”
“这也太草率了吧?”倪镜毫不客气的出口质疑道,这倒像是他的风格,但凡有什么不满,就直言相告,从不虚与委蛇。
萧何咂咂嘴,走上前勾住倪镜的脖子,小声道:“别乱说,秦将军这人很记仇的,还记得当初我与他在擂台上比武的事吧,他到现在还四处给我使绊子呢。”
“哦?”倪镜回头看了一眼秦桑,秦桑莫名其妙,与他对视起来。
倪镜皱了皱眉,回头低声道:“秦将军会是这样的人?”
萧何点点头,一本正经的胡扯道:“可不是?你小心点,可不能让他记了你的错处。”
不料,倪镜却是推开了他的胳膊,皱眉斜眼道:“哼,我看你莫不是敌军派来的细作,想要使这挑拨离间之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