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顺而逆之(9/10)

执掌龙宫 敖夜 2500 字 10个月前

陆铮在休息之余,已经派出虾兵。前往上游查探,至少还有七八道大浪正向这里推进,最近的一道,已经处在一里之外。

必须要换一个方法,抵消方法只是饮鸩止渴。

治水之术的核心,就是疏通二字。

神通广大者如大禹,如应龙之辈,面对套套洪水,天地之威,照样不能硬掠其锋,只能开凿河道,引之疏之。

所谓疏,就是分流或者绕行,减缓大浪的趋势,削弱正面的冲击力。

想到这里,陆铮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既然无法强行违逆,那么不如顺而逆之。

这处河道之所以建立堤坝,就是因为是弓背河湾,承受着水流的正面冲击,如果使巨浪按照河道的走向前行,不从正面冲击,并加以削弱,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快看,快看,又一道大浪。”

明仁和小英脸上没有任何担心,反而是孩童看见稀奇事物,特有的兴奋。饶是已经深更半夜,却丁点儿睡意都没有。

就在他俩坐等巨浪消失的时候,奇迹却没有发生。

那道巨浪翻涌着,奔腾着,去势不减,直朝大堤扑去。

堤岸上的村民和战士,本来也在等待巨浪莫名消失,可是直到巨浪扑到眼前十几米的时候,仍然没有消失的迹象。

“快,手拉手,肩并肩!”

意识到局势不妙的武警战士,拿着喇叭高声呼喊起来。

村民们迅速的拉开架势,心惊胆战的等待着巨浪来袭,有些胆小的人,干脆吓的闭上了眼睛。

呼呼……

剧烈的风声在耳边吹过,水花溅在身上,带来透骨的凉意。

想象中得巨浪拍案,并没有发生。

眼看就要拍到堤坝的巨浪,在距离堤岸三米的地方,诡异的转了个弯,一路顺着弓背河道,逐渐流向远方,消失在夜色中。

明仁和小英目瞪口呆,结结巴巴道:“齐爷爷,大浪,大浪拐弯了……”

其他的人都惊疑不定的看着齐老汉,他们跟着齐老汉上山避难,并非真的完全相信龙王存在,而是人老怕死,以防万一。

此时看着齐老汉夫妇焚香祷告,都面面相觑。

有一个老头喊道:“老齐,平时不拜佛,临时抱佛脚啊,不顶用的。”

香烛冒着袅袅青烟,笼罩着齐老汉的脸,他摇头叹气道:“临时抱佛脚,总比干看着要强。”

其他的老人一时无语,陷入了沉默。

岸上抢险的村民和武警,望见两三米高的大浪来袭,全都面露惧色。两三米的浪花,在大海里稀松平常,但是放在内陆小河里,绝对称得上是巨浪。

刚才辛辛苦苦,勉强修补好的堤坝,在这样的大浪面前,完全就是摆设。

王书记临危不惧,抢过身旁战士的喇叭,高声喊道:“全体注意,全体注意!都放下手中的工具,手拉手不要松开,以免被大浪卷走。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手拉手,手拉手,坚守阵地!保护咱们的家,保护咱们的庄稼!”

村民和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手拉手肩并肩,迅速的组成一道人肉堤坝,个个脸色凝重,神情紧张。

有武警战士高声呼喊道:“堤在人在!”

“堤在人在!”

数百村民声嘶力竭的呼喊,响彻原野,在山间不断的回荡。

此时此刻的陆铮,早就将龙鳞中蕴藏的力量全数释放出来,周身金光缭绕,如同冲击波一样,在河面下迅速的朝四周扩散出去。

向前流动的河水在一瞬间,咕噜咕噜的形成无数的漩涡,从四面八方的朝陆铮汇聚过去。

聚沙成塔,垒石成山,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汇合在一起,慢慢的形成一个巨大的凹陷,如同沟堑一般,高低差足有两米多,逆着水流的方向,向扑来的巨浪涌动过去。

这就是陆铮应对的方法,运用的是物理学中波的互相抵消理论,巨浪为波峰,沟堑为波谷,两者相遇,就会互相抵消。

半山腰上瞭望的明仁,惊呼道:“齐爷爷,河里一条大沟!”

“什么,大沟?”

众人都是满脸的茫然,河里出现了大沟?河里怎么可能出现大沟?

扑来的巨浪,携着一股气旋生成的劲风,迅速的扑向沟堑,在那一瞬间,水浪与水面交击,发出巨大的响声。

然后,巨浪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