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长安乱

全职穿越者 木允锋 5441 字 2024-04-21

邓王遣使责李忠臣。

李忠臣随即渡海灭耽罗国,并以其地为耽州献图籍于朝廷。

邓王以其有拓土之功作罢。

此事让各藩镇明白了如何才能使邓王满意,而邓王满意他们也就不需要真正害怕朝廷了,紧接着史思明为首纠集河朔各镇向北出榆关,与平卢军合伙扫荡契丹及奚部,史思明与侯希逸瓜分其地置州县,魏博,成德,相卫等镇掳其民为奴,五镇十万大军横扫潢水,尽灭契丹及奚部,契丹及奚部酋长以无罪被灭诉于朝廷,朝廷遣使责史思明,邓王通过新开报纸赞扬其开疆拓土之功。

朝廷作罢。

这又开邓王裁决朝廷与藩镇矛盾之先例。

之后淮南,淄青,徐泗及淮西乃至陈许等两淮藩镇越过朝廷,以闽浙节度使李皋为首,合兵渡海灭新罗,又因新罗太穷,邓王所办报纸宣传倭国出云地方山中多银,故渡海攻倭国并占领出云等地。很快在邓王派遣之矿师帮助下,寻得巨型银山,各镇迅速组建银矿公司以部分股份换得邓王之炼银技术,并大量抓捕倭人为奴开始开采银矿,为确保安全,两淮及沿江各镇共组联军常驻倭国,拉开了殖民倭国的序幕。

当然,还是没朝廷什么事。

至此各地藩镇组团出去殖民的热潮正式开始,很快就连那些听朝廷话的藩镇也坐不住了。

毕竟这是黄金白银啊!

他们或自行向外劫掠,或以军队加入某一方,总之挤进殖民掠夺的伟大事业,甚至就连关中的豪门都跑去找邓王请邓王带着一起向西发财,大量关中人源源不断踏上西域旅途,甚至邓王还在玉门关与长安之间重新修缮道路并搞出了邮政马车。剑南的商人甚至不辞艰险,越过吐蕃旧地进入天竺,尤其是在黔中节度使赵国珍的联络下,剑南,江南西道,山南这些因为处在内地,一直无缘海外扩张的藩镇,一同组建联军南下进入骠国。虽说伤亡不小,但却一直打到了骠国中部,迫使骠国求和,然后尽割伊洛瓦底江北岸土地,并以股份换得邓王帮助,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寻到了一座巨大的宝石矿。

而这时候邓王舰队在极西之地发现一海外大陆,其地遍布金银的消息更是引爆了整个大唐的殖民热情。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候,朝廷的怒火也终于爆发。

在代宗皇帝驾崩之后新登基的李适,在朝廷那些无缘殖民红利的勋贵,宦官推动下,以卢龙节度使史思明病死为契机,强行诏其子史朝义入朝,史朝义自称卢龙留后拒敕使入境,李适调各地节度使出兵平叛,各地节度使纷纷上表劝解,李适拒绝劝解,并以禁军十万出河南以武力解除相卫节度使李怀仙兵权。各地藩镇人人自危,河朔三镇及淄青闭境自保,朝廷各军围恒魏两州,两个月后相卫军兵变,禁军自河北溃败,陈许节度使田承嗣以汴州节度使私通叛军为理由绑送出境,并自领汴宋留后据汴州,徐郓两镇军于穆陵关再次溃败。

关东大乱。

李适再次增禁军十万。

同时禁军在关中继续征兵,关中百姓都忙于跟着邓王发财,谁有闲情去给朝廷拼命啊,宰相卢杞不得不强拉壮丁,再加上因为打仗财政紧张而大幅加税民怨沸腾。

建中三年,长安民变。

因为朝廷欠款未还,银行拒绝继续向朝廷借款,宰相卢杞括富户钱财以供财政,所有家财逾万贯者留万贯其余上交算借给朝廷,日后朝廷再以税款归还,那些勋贵趁机勒索,长安尉薛萃带枷锁上门搜检富户钱财。此举彻底引爆早就积聚的民怨,百姓围殴打死薛萃,聚众冲击相府,卢杞狼狈翻墙而逃,度支赵赞被打重伤,当晚禁军抓捕为首乱党,乱民与禁军冲突。城内奸人煽动并放火趁机开始抢劫勋贵,长安一片混乱,混乱中有人冲进皇宫,李适惊慌之下逃离长安逃往奉天,紧接着百官及勋贵大量跟随出逃,第二天长安无主,且乱民惧日后报复不愿迎回皇帝,各坊百姓聚集邓王岳父,已经致仕的前宰相李嗣业府前,请李嗣业代为诉之邓王。

李嗣业不得已亲自赴奉天,向李适说明情况,李适下旨免长安百姓之罪,但百姓仍坚持请邓王前来。

各州刺史亦上奏请邓王。

李适不得已诏邓王入朝,三月后邓王入朝,亲自护送李适回长安,同时下令各藩镇兵还镇,敢有不从者以谋反论,各镇全部领命,邓王以卢杞致乱斩之,责史朝义首乱,史朝义畏罪自杀,邓王以大乱初定,且为关中百姓所挽留,不得已留朝辅政并加封尚书令,尊号尚父,大唐就这样开始了邓王辅政的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到了四十年后,在此期间一切国家事务皆由邓王决断,皇帝如傀儡般坐皇宫惟行玺而已,最终在唐穆宗驾崩之后,太子李湛拒绝继承皇位,坚决禅位邓王,经过一番推让后邓王登基。

但国号不改,依旧为大唐。

邓王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就是撤天下所有藩镇,各镇节度使入朝,各镇节度使无人敢违诏。

大唐从此开始了杨丰大帝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了……

(大唐卷结束。)

杨大王信守诺言。

收获到足够的战马和美女后,唐军以最快速度撤回海上。

反正英国这鬼地方穷得要死,又潮湿又阴冷,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东西,而且也不在杨丰的贸易殖民线上。他的殖民战略很简单,就是地中海这条线,在直布罗陀出地中海一直向美洲,利用玛雅人手中的黄金白银引诱国内商人向西,然后以这条线为主干开始染黄……

这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因为伴随贸易的发展,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大唐商人向西。

初期他们只会在那几个殖民据点定居开商号,但很快为了方便贸易他们就会在地中海沿岸港口开商号,甚至还会有商人就像美孚的推销员一样以这些港口为依托,不断向两岸的内陆去推销商品,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可图,他们终究会这样做,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而他们会购买奴隶,他们会养女人,甚至他们路过某个欧洲村庄时候会买个一夜qg,然后他们的种子就这样在欧洲萌发,说不定他们还会凭借财力,就像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成为某个欧洲君主的座上宾,控制某个国家财政成为他们的贵族。

黄种的基因和东方的文化,就这样不断向白种人的世界扩散。

同样扩散的还有信仰。

比如说在那些港口建圣祠,向圣祠派遣传教士,这是为了方便唐人朝拜自己的神灵,而有大唐的舰队游弋在欧洲的海岸并保持随时攻破罗马的能力,教会不可能有胆量干涉,他们要敢干涉的话大唐士兵就直接开进拉特兰宫了。

这就跟欧洲殖民者在东方传教的手段一样。

而剩下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至于征服……

那真没有必要,就像英格兰这种破地方征服有何用?完全跟非洲蛮荒部落一样贫穷愚昧的百姓,除了教士就连贵族都没几个识字的上层,除了几个不洗刷彻底都难以入目的大洋马,杨丰实在想不出自己能够在这里获得什么!既然这样那就继续让他们在贫穷愚昧的泥潭中,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沉沦下去吧!

“不要给他们太多阳光!”

坐在自己专用的船舱內,杨大王看着玻璃窗外远去的伦敦自言自语。

他脚下一个很像少女时候凯拉奈特莉的小美女茫然抬起头,然后同样茫然地看着远离的家乡,两串泪水紧接着落下,被香皂洗净的俏脸上充满悲伤。

“带她到娱乐室好好教教!”

杨大王抚摸着她的金色长发说道。

旁边的公主殿下立刻上前,笑咪咪地拉起少女,在后者的颤抖中向着后面一扇房门走去,那里两名侍立的侍女立刻打开房门,房门后面无数镜子的反光在水床的蓝色上晃动,仿佛阳光照耀在大海上,而那海面还有两条美人鱼在展现她们诱人的身体……

杨大王的舰队没有再继续向前。

海运马匹的死亡率可是很高,他必须尽快将那些战马送回。

紧接着他就开始返航,这支庞大的舰队沿着西欧海岸线南下直到返回直布罗陀,此时这座被杨丰命名为镇西城的要塞已经完成建设,依靠着用胡椒雇用的大批白人民夫,甚至把十几门恐怖的五十斤巨炮运到了山顶炮台,再加上山下的棱堡和港口,完全打造成了一座钢铁堡垒,别说这个时代,就是换成十八世纪这也是几乎无法攻破的。

杨丰在这里留下一个旅,另外还有八艘战列舰,并单独设立镇西守备府和大西洋舰队,主要负责西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航线保护。

然后他继续返航。

一个半月后他的舰队回到龙城。

在龙城他又和君士坦丁五世迅速签订了租借马耳他岛和克里特岛的协议,后者通过他女儿知道了杨丰这一路是如何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立刻就明白了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很干脆地屈服。这对他也没什么坏处,杨丰的舰队驻扎这两地,那么也就意味着北非和中东的大食人不可能再越过这两地向北,克里特岛是进爱琴海的大门,马耳他岛号称地中海十字路口,杨丰卡在这两处那么他在地中海的领地就安全了,虽然感情上有点屈辱,但利益上他不但没有受损反而获利颇多。

就这样杨丰的珍珠链完成,紧接着两支小型分舰队,还有从怀远赶到的两个守备队也分别开赴两地,去完成对两地的接收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