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Thirty One

他拿着记录报告,一副世界观都被颠覆的表情,看看纸面又看看多琳,后者的神情同样看起来对结果一无所知。

“这个芯片不稳定,肯定有问题。”他盯了半天数据之后,得出来这个结论:“怎么可能有人每分钟心跳达到3600下?!这会爆炸的吧?!”

没人注意到多琳突然噎了一下,彼得在旁也是松了口气——幸好女朋友的芯片出了故障,否则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大概是刚制作出来所以性能还不稳定。”他和多琳异口同声地说道,然后诧异地对视一眼。

多琳也很庆幸彼得的芯片除了故障,她当然知道男朋友组装的芯片其实不会有任何问题,他是个天才。也就是说这个3600下每分钟确实就是她的真实心跳频率,所以可想而知她想要维持一个看起来勉强算得上正常的数据是多么艰难,这差距简直就像是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与地平线的距离。要不是彼得的芯片奇迹般地发生故障,估计科研团队的手术台就要向她招手了。

“新产品总是需要调试,不过我会修好的。”彼得摸了摸鼻头有些难为情。

“我来帮你。”

“……”米歇尔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来转去:“好吧,这太离谱了,所以还是调芯片比较实际……需要帮忙吗?”

“不需要!”又是异口同声,毕竟是情侣,关键时刻总是很默契:“你们去做监测脑电波的芯片就好,这里交给我们两个,分工合作比较快。”

“……好吧。”米歇尔撇了撇嘴,她对此没什么意见,毕竟他们的方案只完成了一半,除了现有的之外还有很多麻烦事要做,总不能所有人都挤在一件事上,调试芯片有彼得和多琳就已经足够了,确实用不上自己和内德。

接下来的难题,是脑电波该如何转换为可动的画面,这定然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事。

“我觉得这个就是寻找规律。”内德一边画着芯片的线路图,一边嘟囔:“这是个长期工作,如果顺利的话,这就是我们的毕业课题,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观测时间,找到他们两个情绪的固定波动。”

人类拥有多样情绪,表面上是“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这几种基本形式,但其下还分了很多不同状况下每种情绪的不同程度体现。比如捡到钱的快乐和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快乐程度是不一样的,直面死亡的恐惧程度和看鬼片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记录下每种情况的波动图像并且搞清楚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样他们就能找到规律并还原现场。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起码得用一年才能得到初步的成果,跟这些数据统计相比,做芯片简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他们都智商超群,虽然尚且年幼,经验不足,但获得成就仅仅是时间问题,他们有很多时间去摸索细节。

在内德和米歇尔处理脑电波监测芯片的时候,多琳和彼得蹲在另一个角上煞有其事地调整自己的芯片,他们当然不会让彼此插手,彼得怕多琳发现他这片根本没问题,多琳亦然。

所以他们两个装模作样的拿着工具在角落里鼓捣了半天,假装调好了的时候还夸张地舒了口气,发现对方看过来的时候甚至还同时说了一句:“这芯片确实性能不稳,对吧?”

另一边的米歇尔闻言扯了扯嘴角——

呵,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