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从一旁的书柜上取下一部玉简,我将神念探入其中。果然,是一部名为《筑基期丹药改良指南》的大部头书。通篇洋洋洒洒介绍了很多改良方法,但都是作者的猜测和臆想,并无任何实践证明。看来这筑基期丹药典籍,也并不如我想象中那般严谨嘛。
我索然无味地将这部玉简放回书柜,又取下了另一部,将神念探入后,仅一个呼吸的功夫,我就抽了出来。依旧是一部理论性典籍,除了能在交流会上抛书包,装腔作势一番,基本上毫无价值可言。
我是偷偷进来的,留给我的时间本不多,又岂能浪费在这些理论知识上呢。但我估摸着现在身处的空间基本都是同一类型典籍,想要找寻真正的丹方,还要继续传送。
但藏书阁地图只标明了区域和传送线路,并未明确告知那个地方存有丹方。加上丹药类区域有成百上千的小空间,因此我只能靠运气了。
随机又传送了几次,我虽然没找到真正的丹方,但却无意间发现了介绍筑基期丹药材料的典籍。
可问题又来了,这些玉简都用铁链牢牢拴住,想要偷回去慢慢看是不可能的。但若是要我像以前研究修为丹那样,花几天时间去抄录下来,显然也不现实。所以只能靠死记硬背。
众所周知,修士的记忆很好,往往能过目不忘的记住很多东西。但记忆毕竟有限,再大的杯子也不可能盛满整个大海吧。因此我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去记哪些看似很珍稀、很难得到的一些材料介绍。
其实我是这么想的,以我现在的财力来看,购买一些普通材料应该绰绰有余,即使一些稍微高级点的,那勒紧下裤腰带,也同样不在话下。但修仙界并非灵石多就是王道,很多天地材料往往有价无市,必须靠机缘巧合才能获得。我如今能尽可能知道一些眉目,他日偶遇的时候,也不会当成路边的野草野花给错过了。
至于完整的丹方,我想只能放弃了。一来我时间不够,二来我自认运气也不太好,与其盲目的传送来、传送去的,倒不如好好把这些材料记住。或许正如修为丹那样,我说不定还能自己根据这些材料,去研制一种新的筑基期丹药呢。
花了两天的时间,记住了上千种珍奇材料的品名、外貌、药性等等。虽然这上千种材料对于整个修仙界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能有如此收获,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更何况筑基期还是属于低阶修士,依靠云龙丹和秋玉丹,我想怎么也能顺利度过。所以没必要太贪心,知足常乐嘛。
伸了伸懒腰,扭了扭脖子,我从地上站起,确认了下方位,拿出令牌,我便开始向藏书阁六层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