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二十八章,赈灾

侯门纪事 淼仔 6509 字 9个月前

孩子们在京里听过元皓等吹嘘多回,伤兵是怎么当的,遇灾有多严重,大坏蛋舅舅还杀了人等等。

满心里都想学小坏蛋舅舅也吹个牛,在知道出游时,还在京里那会儿,就开始演练。上路以后,更是没少提起。别人巴不得行程的时候风雨调和,孩子们眼巴巴盼着哪里桥要修路要补。

盼着当然不对,但急着办好事儿的心情可以理解。

接走安书兰后,开会有份参与。黑加福会告诉她,袁乖宝也会告诉她。这就黑加福小手一挥,两个小姑娘先摆开给水的摊子。

“咣当当”,石头敲个不停。

萧镇总拿自己作大人看待,太子等人在商议怎么办更妥当,他夹在这里。

这边说话,那边叮当响,虽在室外也受影响。萧镇不满的对长女吆喝:“别闹了!过来听哥哥们说话吧。哥哥们刚说这村里能走出去的人,都去打水寻活路。留下来的走动难,人家过不来。”

在路上,安三爷主动给个果子,安书兰事先得到叮嘱,而出来阻止,原因就是还能寻水的,不是最紧急要帮的人。

面前村落里听到动静以后,扶着墙拄着棍,颤颤巍巍过来的人,才是真的困难。

太上皇和苏先等几个人说话,说的是这里怎么打井怎么引水过来的话。镇南王还是以护卫安全为主。

这地面都干得走一步就一波土尘,长眼的刺客不会埋伏在这里,但太上皇地位尊贵,王爷无时不小心为上。

长公主带着她事先准备的一队人,孩子们的奶妈丫头这些,正在从车里取下准备的瓜果,和大批的水袋。

上路的事儿,不敢保证每天都能找到水源,水袋多带些,每天都备下不少水。

他们也急,但各安其职,急自己的一块儿。黑加福、安书兰这两个无事忙人,听过镇哥话后,是最早出去的一队。

左手一个瓜,右手一个果,对着循声求水的人奔跑的兔子般。安三爷夫妻也随后跟上。

瓜?

果子?

寻水的人见到,眼睛里焕发出生机,步子也似加快。

长公主含笑唤住她们:“可不敢就给瓜果吃啊。”

“为什么?”黑加福停下步子回小脑袋。

“还不知道他们缺水几天了,瓜果寒,好人吃了也有破肚子的,何况他们算病人。快回来吧,咱们带的有会医术的,等给他们看过,分发东西一定是你们管我才放心。”

长公主的话很入耳,你们还有大活计在后面呢。

黑加福听的舒坦,把安书兰和安氏夫妻带回来。

太子一行这个时候说完了话,一起走出。有的人抱着帐篷布,有的人抱着多余的竹席,夏天车前车后用的竹帘子——也是多出来预备各车更换。

边说着:“父老乡亲不要着急,水有的是,人人都有。等我们先搭个遮阴的的篷子出来。”

村落房屋能遮阴凉,但怕病气已在。纵然不提太上皇、太子、王爷夫妻等有多重要,别的人救灾不成反添病,这可不好。

还是自己现搭个能呆的地儿好。

安书兰不解:“静姝,什么叫父老乡亲?”

黑加福想想:“就是夸你很好的意思,是个问候话。”

安书兰笑眯眯:“那你是我的父老乡亲,我也是你的。”

树叶枯干,但树身不倒,扯个绳子在上面还行。太子等人分两队,一队麻利的搭好。一队摆下案几和纸笔,问村民们哪位是村长。听说村长寻水去了,就问长者这个村里多少人,受灾多久,再一一登记姓名,让村民们勉强排个队。

严重脱水之下,摇摇摆摆的很难排的好,也站不久。好在端庆长公主的速度也很快,带着随行的太医——有太上皇在,因此有太医同行——赶来。

太医拿出浑身解数,也用不成脉枕,也没功夫请村民们坐。就站着,他手指搭上就成。再看气色,一个一个的飞快。

“给水。”

说过他就走。

黑加福带着她的三个临时小兵,安书兰一家三口开始行动。

安三爷扛水袋,大水袋口大,一倒就是许多,安白氏拿小桶接水,安书兰抱几个木碗,接好水,黑加福递出去。

“给水。”

太医说过,由长公主一队里的人记下。不然黑加福给水慢,他看的快,怕黑加福记不住。

“中暑,给药。”

黑加福对安书兰气派的一点头,安书兰转到安三爷身后,后面背着制好的药丸。

抓出来,给那个人慢慢吃。

“给水。”

“给水。”

“给水。”

很快,他们周济一半村里的人。

太医为一个老人的旧疾费了心思时,太上皇带上苏先几个人把村子周围看了一遍。

“离湖还有几百里,但水就引不来了吗?”太上皇苦恼,他的心也痛苦的不行。

从他身为太子参政时,大灾小灾不知赈济过多少。但京里对着公文指挥,噙着梅子手边梅汤,哪里能真正感受到灾难的苦。

肮脏的面容、烈日折磨下的无能为力…。虫吃猫搔般,让太上皇不能安然。他对着天上明晃晃日头狠狠瞪着,恨不能骂上几声,赶快下雨!

看完这个村子,对着苏先道:“再去看相邻村子的河道,我就不信水道不通,井也打不得。”

苏先和镇南王满口答应,请太上皇上车,车上到底凉快些,分一队人护卫而去。

端庆长公主不慌不忙,带着余下的人把这里村民看视过,给他们各留两碗水和一些瓜果,追赶到邻村。

这是极不稳当的举动,因为他们带的水有限。但太上皇看到受灾人干裂的嘴唇,认为妹妹赶来及时。

走过三个村子,长公主回太上皇:“哥哥,咱们得回去了,回去要几天的路呢,咱们余下的水,只够咱们回去路上用的。”

太上皇这才知道上当,舍不得对大长公主发脾气,对着镇南王和苏先勃然大怒:“我就不走,我今天就留在这里。”

镇南王和苏先也不否认。

当天把水散的差不多,这是事先说好的。不然只要水和吃食足够,太上皇只怕留在这里不肯走。

他上了年纪,万一在这洗澡水和纳凉都受限制的地方中了暑,谁敢担待?

两个人垂下头由着太上皇骂。

但再骂,还得想到孩子们。长公主把水散的差不多,孩子们洗澡都不能。太上皇不是一个人可以任性。再者多骂多喝水。他无力的垂下面容:“走。”

天太热了,他们一身汗又一身土尘,孩子们也是一样。奶妈们用盆送出水,每个人一小盆,用毛巾濡湿擦拭,几天里都是这样洗沐。

洗过,奶妈们打算倒水。

斜次里,几个孩子飞奔而至,抱住盆,头一低就是一口。

遍体生寒,出现在受热一天的太上皇等人身上。黑加福膈应的头发都快竖起来,别的人也不比她好到哪里。

端盆的奶妈们都呆住,等到醒神,那些孩子们已喝下好几口。

奶妈们夺下盆,长公主急忙忙为他们寻药,太上皇眼角有了泪落。

他在张学的村子里听到这附近有地方常受旱灾,还没有想到严重如此。

幸好自己来了,幸亏自己来了。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才好。强留在这里不起任何作用。

他不用人劝的上了车,命这就离开。

黑加福等道:“等等。”小脸儿戚戚:“把我们晚上和明天的果子给他们,水也分一半。我可以少喝水。我晚上也不擦洗了。那水也给他们。”

太子也道:“反正要回去,大家臭几天吧,我也不洗。”

“这就叫坏蛋舅舅信里的大家臭哄哄。”黑加福煞有介事对安书兰说。

安书兰听不懂,但把太上皇逗的心情好些。

长公主真的把水留下来,说好大家在回去以前都不擦洗,果子和水也送一半。

上路以后,黑加福又教了安书兰一件:“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坏蛋舅舅收的小黑子,没了吃的,他吃过泥里的东西。”

“真的吗?”安书兰小脸儿雪白,又想到刚才那一幕,她信了。小心翼翼问:“泥能吃饱?”

“不能,所以坏蛋舅舅救下他。”黑加福小手在身前一拍,认真的道:“舅祖母说,还来呢。来了,就救人,再不许他喝脏水。”

安书兰用力点小脑袋。

回去的路上,因为心情欠佳,没水洗澡的难过倒不在第一位。

客栈早有人定下,早备下热水、果子、好饭菜。但从太上皇开始,都吃不下去。

安书兰把她的那份儿交给母亲:“帮我包上,我舍给人。”

安白氏的一份也没有吃,安三爷的也没有吃。

一份儿果子里,有西瓜、有桃子、有杨梅、有李子。杨梅不能放,西瓜是切开的。但都没有吃的胃口。

安白氏脑海里浮动受灾的人,强笑道:“书兰长大了。”

“是啊。”安三爷沉闷,不自觉的道:“我也长大了。”

“什么?”安白氏没有想到。

安三爷苦笑:“原来我从小到大,都是福窝里呆着。”

安白氏的话也让带出来,起身下地,对着丈夫端端正正行个礼:“多谢,自嫁你后,夫妻争执的时候曾认为不如意。但现在我知道了,你也好,公婆也好,你们家的亲戚也好,对我都很好。”

安三爷拉妻子起来:“我谢谁呢,我也应该谢一声儿。”把妻子带到窗前,对着天上皎洁月儿,夫妻同拜下去:“咱们谢京里的亲家忠毅侯吧,不接咱们,不看到前几天那……”

他说下去了。

对着桌上几菜一汤——大家都没心情聚餐,各自在房里吃。对着不能包的红玉般切开大西瓜和杨梅。安三爷发了个狠:“我要是不中,对不起我从小到大吃的饭菜。”

说过,他看书去了。

“父亲,母亲,来帮忙。”安书兰来叫,安三爷也没有动。

安白氏跟去,见长公主住的房里药香满满,孩子们研药、分药,忙的不亦乐乎。

“这里这里。”黑加福已然当安白氏是她的固定兵马,扬起小手招呼:

“我们制解暑的药丸。”

安白氏佩服这一行人的好心地,但是疑惑地请教长公主:“就咱们能办多少?不如出些钱去药堂采买。”

“已去人往药堂,办大宗儿的解暑药和需用的药。咱们也弄些,孩子们认一认这些药材也好。这是赈灾大事,比上学要紧。孩子们长长见识也好。”长公主笑回。

黑加福听不得一个“钱”字,高举小手:“舅祖母舅祖母,我捐大宗儿的银子。曾祖父给我一包袱的金叶子。”

这又是学小坏蛋舅舅出游的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