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京中的霍德宝,比袁家的加福小上一岁,今年是四周岁,他牵动着这里很多人的心。
郑国其出去,葛通把回京的东西亲自又检视过。当晚睡个好觉,等着龙怀城过来。
龙怀城大吃一惊:“你!”国公火冒三丈:“我家姐丈为你谋划庇护,你却要回京?”
葛通微笑:“郡王让我立功劳,我功劳有的差不多,回京去顶的下来,我快去快回,把这件事办了。”
龙怀城沉下脸:“你说的有理,但你要知道你如今是我家姐丈照顾,姐丈不让你回去,你就不能回去。”
老将军们又要露出恼怒,龙怀城对他们面色冷冷。葛通倒是个好说话的性子,不过他眼下不得势,不好说话也就过不下去。但他手下的这些人,一个一个硬骨头,从来不肯服陈留郡王。
龙怀城的意思,在葛通身上花钱花粮,你葛通还树什么外祖父大旗,干脆的从此跟着姐丈吧。
葛通看得懂他的意思,陈留郡王没有吞并自己的心,但他手下的人为郡王筹划也是有的。
辅国公是郡王的舅爷,他有这样的心思并不奇怪。
幸好上面有郡王在,葛通这样想着。对龙怀城笑道:“你答应我也好,不答应我也好,咱们听郡王的如何?”
龙怀城无话可说,只是大为不满:“早知道你要回去,我不用顶风冒雪的给你送来。”葛通多多的感谢他,粮草已经送来,龙怀城要带走葛通不答应,只能丢下来,第二天收拾营地,龙怀城和葛通一起回营。
陈留郡王倒不意外:“这事总悬在头上也不是办法。”他亲自送葛通来见萧观。
萧观恼的眼睛都是红的,见到葛通劈面大骂:“你他娘的是回京过年的吧!”
陈留郡王都忍俊不禁。
当下萧观把葛通看押,让人送他回京。半个月后到边城,葛夫人等在那里,陪伴丈夫一起回京。
……
京里,第一场雪下来,一夜之间宫中尽皆是茫茫。
叶嫔看着自己的宫女带进人来,慢慢的有了笑容。她看着面前清秀苗条的少女,姿色不比欧阳容差。这是欧阳容新的贴身宫女,叫小兰。
“知道我找你来作什么吗?”叶嫔问小兰。
小兰摇摇头。
“我不瞒你,你家容妃娘娘包藏祸心,逢人就害。我父亲在外面,又让她的娘家给害了。小兰,你帮我一件事情,我回报给你的,等皇上到我这里过夜,我让给你。”
小兰哆嗦一下,让这个厚重的“让”惊吓到。
“你生得好,又年青。只要能得宠,马上就人上人。你自己想想,想通了就来找我。”叶嫔倒不急着小兰现在就答应。
小兰轻声问:“不知让我答应什么?”她怯怯:“害人我可不会。”叶嫔淡淡:“不害人,只把一件东西放到容妃宫里去。”
小兰犹豫不决:“我过几天再给答复行吗?”叶嫔说行,赏她一把子钱,让她出去。
小兰没有回欧阳容宫里,而是看看身后没有人跟着,对太后宫里走去。
掌珠和玉珠用过午饭就回去,没有再说接孩子的事情。
……
买凶杀外官事件重大,官员们公事以外全在谈论顺天府新审的案子。袁训走进兵部,见荀川和两个书办也要说这件事情,袁训对着荀川阴沉下脸,荀川把脸对着地。
等袁训过去,书办们悄笑:“荀大人,您还没有把尚书哄好?”荀川把头一昂,活似底气很足地道:“不用理他,”
刚说到这里,见身后一阵风似的,袁训大步走出来。他手里拎着一封信,眼珠子往外冒着白光。把荀川吓一大跳,见关安跟上,袁训已经出去。
书办们也疑惑:“出了什么事情?”荀川定定神,暗想能让尚书变脸色的不会是小事情,把收拾袁训公事房的杂役叫来问话。杂役稀里糊涂:“刚才送进去两封公文,上面打着火漆印。”
荀川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他的脸色也变了。难道是王爷在前面再次大捷?
院子里秋风不住飘过,提醒荀川天寒地冻很快就要到来。粮草,在荀川的脑海里闪现,让他的心砰砰跳个不止。差一点儿,他出门跟上袁训。
以荀川的经验来想,这个时候不去户部要钱要东西的,还等什么时候?
好在他很快按捺自己。
荀侍郎表面上跟袁尚书不和,仗着背后是梁山王府这棵大树,不把上官放在眼里。
但实际上他相信袁训,他能想到的手段,尚书大人也应该能想到。
关安跟着袁训打马,在户部衙门外停下。大门上问一声:“尚书在不在?”门人说声是,袁训不等通报,手持公文来见尚书。
户部尚书也是刚到衙门,屁股刚坐下,见外面呼地闯进来一个人,那气势如入无人之境,户部尚书不悦地道:“公事要一个一个的来,你先去隔壁稍等。”
说着话,这个时候眼皮子才抬起来,定晴一看,来的人目如点漆面容英俊,正是袁训。
户部尚书只能起身,挤出一个笑容:“袁尚书……”下面来此有何公干还没有说出来,“啪”,公文摔到他面前,袁训一言不发,扬长而去。
等户部尚书愣过神,房里就只有他自己在,还有公案上多出的公文。他算是有城府的,一瞬间也火冒三丈。暗骂着忠毅侯目中无人,等我找到机会弹劾你一本,把公文拿在手上,见一长子的人名,全是报功劳。
大捷!
梁山王萧观再次大捷。
兵部里,重新回来的袁训,对本司打听消息的人报过喜讯,让他们自去,他独自一个人好好品味这久等的捷报。
同时到的是两封,另一封袁训打开过,是萧观给自己的书信,就先放到一旁。看过另一个捷报,冲到户部去发威。
此时要钱粮的公文由书办去写,袁训得已细细地看书信。
信中十足是王爷亲临的架势,头一句怒气冲冲:“小倌!”隔开一个字的空,有一个字“儿”。
应该是写信的时候气冲牛斗,把尾音忘记。后来想起来,又临时加上。
袁训微微一笑,开头就这么大的火气,这后面还不知道是什么。往下面看,“哈哈哈……”外面经过的杂役都听到笑声。
大家交头接耳的私议着:“梁山王爷信里另有喜讯不成?”别人也就算了,荀川急得不行。
袁训在等捷报,梁山老王爷也在等。见到尚书开怀大笑,荀川很想早早知道信中内容,想来应该和公文上的不同,荀侍郎要去告诉老王爷才是。
但他和袁尚书面子上不和,只能院子里干站着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