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一瞬间能平怨恨

侯门纪事 淼仔 10913 字 9个月前

“去见忠毅侯,告诉他这人情我记下,我不会忘记。”

三句话说完,主仆心头一酸,抱头再次泪流。张豪哭了一会儿才想到,带着泣声:“殿下要见您的先生们,”

一句话把靖和郡王提醒:“哎呀,不好!”

张豪吓一跳:“怎么了?”

靖和郡王皱眉:“没想到能见到太子,”

“是啊,我们初进京时殿下还养在宫里,他出府那天去送礼,他又退回。”张豪也是那倒霉让退回礼物的人,因为袁家的加寿姑娘过生日他没有去。

加寿过生日在宫里,外官们巴不上,想送也无门路。

柳廉柳仁当时还在,但嫔妃们都勒索不过来,也想不到外官身上去,也难给他们这门路。

张豪苦笑:“不收东西,又没有往太子面前引见,谁还敢再去见他?要不是有袁侯爷,想破我脑袋我也不敢找他。”

靖和郡王所以扼腕叹息:“这事情!”咬咬牙:“跟来的严洪先生他们说寻到门路,去三长公主鲁驸马家。俞东先生让东安郡王府上的娄修带去见右丞相马浦,早知道能见太子殿下,倒不用见他们。”

“见的人多,多生枝节。”张豪皱眉:“不会还有林公孙吧?”

“有他。没有他也就没有这些主张出来。真难为他,定边郡王已经没了,他还为世子奔走。”靖和郡王感叹过,心思回到自己的忠心将军身上,对他苦笑:“你能寻到太子再好不过,直接面见皇上,皇上已经为此事震怒!先生们又见驸马又见丞相的,不过是想候着皇上哪天心情好,或是用什么法子再劝皇上。但真这样做,驸马丞相远不如太子殿下。现在只盼着先生们不要对着驸马和丞相乱许你说过的话,他们和你一样,一切心思为着我。但是让太子知道,要说不信他,惹得殿下不喜,这事反而要砸。”

对这个张豪倒不担心,又是一咧嘴:“有忠毅侯在,不管先生们找过谁,只要现在按袁侯爷说的办,那就无妨。”

靖和郡王深深看他一眼,袁侯爷在军中呆好几年,靖和郡王知道是个精明的年青人,不是轻易就揽事的人。再深深看一眼张豪的手,这就不用问,也能大约知道他是怎么打动袁训。

他抬手轻拍张豪肩头,温和而又关切:“去找先生们吧,让他们听你的。如果他们想不明白,就让他们来见我。”

“是!多谢郡王。”张豪习惯性的一挺身子,大声回答出来。

靖和郡王微微含笑:“是本王多谢你才是。”张豪涨红了脸,有几分难为情。很快他告辞出来,让自己的兵去驸马和丞相府外等着,见到自己的人出来,就带他们来见自己。

……

掌珠坐在客厅上,对着帐本子盘算。二房三房四房重回家中,开支不用说一下子大起来。好在二老爷四老爷现在平顺,不乱花钱,二太太三太太又不助长四太太,四太太一个人难折腾,比以前一家人住时,节省很多。

又受福王拖累,有些家人不告而别,掌珠现在没精力寻他们,看看帐面上,也省些费用。

饶是这样,还是觉得不够。正暗想要拿宝珠给分的钱用吗?和宝珠开的铺子上分钱,掌珠是不算在家中收支里面。

这样并没有错,也能看出侯府的收息是多少,铺子的收息是多少。在不足够的时候补上一分儿也方便,但成掌珠心里的遗憾。

家是她管着,要是能再添上些良田就好。但钱从哪里来呢?掌珠正懊恼自己管家,生不出新田时,韩世拓从外面进来。

“看书累了吗?”掌珠只抬头看一眼,就继续盘弄自己的。

韩世拓笑意盎然,走来先柔声体贴当家的人:“钱够用吧?”

家里的男人们,就三老爷一个人在任上有进项,家里并不要他的,给三太太一个人收着。

余下的男人们,文章侯三兄弟和世子,都没有进项。二老爷和三老爷的长子已成年,也一样受福王连累没有官做,都成了亲,全在家里等饭吃。

这重担全压在掌珠一个人身上,韩世拓每一回看到掌珠坐着这里算帐,心中柔情万种难以自禁。

掌珠对他的陌生感有一天减少,有一天增加,总觉得嫁他好几年,这个人今年回京,时时都是新的。又有一天时,没功夫接收他的柔情,如此时,颦着眉头:“大约够了吧。”

“不够中秋衣裳不做,送节礼,四妹夫家要大大的一份儿,城外长辈们不减,别人家里可减就减,祸事过去没一年,哪有心思过节,亲戚们都受灾,都会体谅。”韩世拓帮着出主意。

掌珠白眼他:“你不当家你说话轻巧!头一个,妹妹们能不做新衣裳?三叔房里没有要婚嫁的人,四叔房里有一个,二叔房里也有一个,别人都可以不打扮,不给姑娘们打扮,传出去让人笑话!”

韩世拓含笑:“是是。”

“再一个,你的四婶她能不做新衣裳?”掌珠气呼呼,用“你的四婶”来表示四太太。韩世拓翻脸:“你只管告诉她,家里的狗做衣裳,也不给她做!”

这是为掌珠出气的话,掌珠也真的扑哧一笑,有了开心。笑道:“你不怕她来吵,我还怕呢!”韩世拓一扭身子:“我找四叔去!”

见他真去,掌珠喝住他:“回来!”韩世拓停下步子,掌珠道:“你倒还敢去?你前脚找过四叔,她即刻就来会我。”

“怕她怎地!”韩世拓更气上来。

掌珠冷笑:“你也看看我是谁,会怕她?我是同她缠不起!如今回到家里,茶饭不要她上心,你的四婶愈发的有空闲,她又管过家,知道我什么时候忙,我不是怕她,是她每每在我忙的时候上来争执,我已经合错一回银钱,再不想受她拖累第二回。”

韩世拓道:“这好办!等你不忙的时候,我们找她去吵,把她吵晕头,看她下回还敢?是了,我破费几两医药银子,同她起劲儿的吵,吵到她看病吃药睡下来同人吵不了,那时候我才称心,我要打好酒,好好的庆贺。”

掌珠听着,句句是劝她喜欢的话,慢慢的又不气了,抿着唇笑:“看你外面学的好促狭,等人生病你吃酒?这也太损。”

“她不比我损吗?我不但吃酒庆贺,还偏要在她窗户底下吃,给她闻闻酒味道!”

掌珠更笑得吃吃,颊生红晕,比平时更加艳丽。韩世拓见到,抱住就香上一香,掌珠轻推他:“大白天的,”

“大白天的倒不怕,祖母的药里不知道放的什么,大白天的我也想你,”

掌珠轻啐:“别编排我家祖母!”

“求子的药,有什么不奇怪。只是我今天不能,”放开掌珠,韩世拓在脑袋上轻拍:“我找你有话说,全让四婶搅得忘记。”

四太太是泼辣,但今天她没出面就干件坏事,估计她自己知道都在奇怪。掌珠这样暗想着笑,听丈夫认真的道:“这不是皇上震怒,以我看郡王们凶多吉少。他们能坐着等死吗?他们不生事就找人,不找人就生事,找人免不了有四妹夫。”

掌珠愕然大怒:“好好的又找他做什么?”

“他是太后亲戚!”

只这一句,掌珠哑口无言。

“他家有兽头们。”韩世拓说得笑容满面,兽头们是他亲戚不是。

掌珠微微一笑,再就还是愤怒:“又要打主意是不是?”

“我是这样想的,所以我出门见几个人,”

掌珠奇怪:“你去就是。”

韩世拓涨红脸,支支吾吾:“是以前认识的,要是他们拉着我去玩…。你记得去救我回来……”

------题外话------

感谢昨天的票票,继续求。

推荐书:

《种花得良缘》作者夜纤雪

从助理花卉园艺师晋升成高级花卉园艺师,需要本科以上学历,需要通过两次资格认证考试,需要附加条件一大堆。

从花卉园艺师沦落成农家小花姑,只需要一个意外。

从八岁长到二十八岁,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从二十八岁回到八岁,只需要生一场病。

一场风寒感冒,让即将晋升为高级花卉园艺师的许俏君,穿到了古代农家,成为了一个善长种花的小花姑许俏儿。

乡村的生活平淡而充实,种花卖花,卖花种花,周而复始。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日月交替轮换,小花姑长大要嫁人,那就找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成亲生娃,继续过种花卖花的红火小日子吧。

这是坐在客厅上,除去袁训宝珠和萧战在这里,连渊夫妻、尚栋夫妻各带着自家小姑娘也在。除此之外,袁家的孩子们全在这里,还有一个不速之客,是萧战敢于胡搅蛮缠的靠山。

梁山老王爷他在这里。

他不但在,他还正坐在笔墨纸砚前面,帮着执瑜执璞在写军令状。

……

一早,执瑜执璞把军令状送来给袁训,袁训推给宝珠,对儿子们道:“你们还小,主要在家里,家里归母亲管,让母亲按个手印吧。”

宝珠就按上,然后说儿子们这个军令状写得不整齐,帮着儿子们重新写一张,原始人图画全都不用,行行是字,按儿子们的意思,玩大于一切,写得清清楚楚,袁执瑜袁执璞拿上,追着父亲签名字。

袁训自然不肯签,父子们正闹着,连渊和尚栋携妻带女过来,见到他先道:“我们送管家的来了。”宝珠忙迎出来,把亲家母和两个儿媳带到厅上,袁训就让连渊尚栋看军令状:“这是你们的姑爷,你们签个名字哄哄他也罢。”

连渊和尚栋正在笑,萧战跑来,说太后的话,他现在就把加福接走。说接走袁训倒不见得反对,是小王爷扬言,从此这就不回来了。袁训怎么能依着他。

萧战一气跑走,又进二回宫。太后把他哄骗出来,让他再接第二回,机灵的萧战先回府把祖父带上,当个帮手来帮他要加福。

小王爷在岳父膝前吵闹:“太后让接的,太后说以后不在这家里,”老王爷帮孙子来的,吵闹他是不干的,他就重写一份军令状。

袁训和宝珠对着萧战笑,看着他蹦哒着小脚,本来就是黑乎乎小脸,这会儿更挂着墨汁似的黑,搅尽脑汁地寻话说时,那边一阵欢呼,执瑜执璞也蹦哒,嚷着:“给我,先给我,”争着从老王爷手中接过军令状。

梁山老王爷抚须呵呵,令两个小子:“拿去给你的爹看,让他好生的写上名字。”袁训哭笑不得:“您这就叫太闲了不好,这书办您也干上了。”老王爷冲着他乐:“老夫亲手所写,你倒还敢同我开玩笑?”大手一挥:“好好看看吧。”

执瑜执璞开开心心,一人握住纸张一边,送到袁训面前。

袁训只看上两行,就把笑容收起。而那边,梁山老王爷笑容加深,笑声更亮。袁侯爷从头看到尾,想板起脸又碍着客人们在,那表情挂着难堪。

梁山老王爷乐开了怀,招手道:“孙子,”萧战奔回祖父膝前埋怨他:“写这个无用,写张接福姐儿的状子来!”

他军令状也说不好,随便用个“状子”就打发。

老王爷笑道:“傻孙子,祖父就是为你写的。”萧战听过,眼珠子骨碌碌转几转,喜欢道:“真的吗?”

下一句:“我看看去!”拔腿又跑回袁训膝前。

老王爷在后面笑:“你认得个屁,还你看看!”

见军令状高,举着的执瑜执璞只大一岁,却都比萧战高。萧战有办法,拽住岳父衣裳就往他腿上爬,袁训伸手一带,握住他衣襟把他揪到膝上,萧战小手拧着他肩膀衣裳,站稳住,装模作样对着军令状看几眼,其实真的是他自家祖父说的,一个大字不识,但是小王爷从来气势足,哇哇一声:“祖父写的好!”

出其不意的,他又嗓门儿高,把袁训吓一跳,就见小女婿瞪眼过来。他在岳父腿上站着,这就瞪得很近,随他爹他祖父的铜铃大眼滚圆了,小嗓门高高扯起:“岳父快写!”

小屁股上挨一记,袁训笑骂:“看我打你!”宝珠在旁边又要取笑:“老王爷亲手写的,侯爷你不签吗?”

梁山老王爷得意的昂着头,袁训好笑:“就是他写的,我才不能写!”老王爷哈哈一声:“老夫几十年的老兵头子,写这个拿不住你,枉活几十年。”

袁执瑜袁执璞这一对打小儿就爱当兵的兄弟听在耳中,对梁山老王爷又羡慕又佩服。

想他自己说的,几十年的老兵头子?

又写个军令状能拿住人?

两兄弟暂时不撵袁训,而是抬着军令状过去,不无讨好:“真的这么厉害?”

梁老王爷晃晃肩膀:“那是当然!”再看面前两个活泼猴崽子似的小兄弟,扑哧一笑:“如今呐,只能你们面前称霸王了!”

他们说说笑笑,连渊过来看上一遍,捂着嘴回座窃笑。尚栋过来看上一眼,回座低头偷笑。

连夫人不明白,想为小孩子写的东西,能有多大分量?悄悄问连渊:“写的不好吗?”连渊忍住笑:“高!”

尚夫人也问尚栋,尚栋咧嘴:“小袁要是敢签字按手印,从此这一辈子我服他!”尚夫人嗔怪:“难道写的不好?”尚栋乐道:“是太好了,好的他不敢认承。”

说这几句话的功夫,梁山老王爷喝一声两兄弟:“说故事有的是功夫,先让你的爹把军令状立下!”

袁训起身就要走,他身上还站着一个小王爷。小王爷刚才是一只手拧着岳父衣裳,怕自己摔倒,现在索性两只手全搂上去,和岳父这就脸对脸儿,萧战嘿嘿:“岳父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再继续瞪眼:“答应我接加福走,我就下去。”这是打算死缠烂打的架势。

这个牛皮小膏药,袁训微动嘴唇嘀咕着,外面来了救星。

“侯爷,有人送来信件。关爷看过,让送给侯爷。”书房的小子出现在厅外。袁训借机把萧战放下地,萧战出身王府,有一点儿好,大人真的有事他就不缠,下地就坐到加福旁边,加福和连称心尚如意玩帕子,小王爷也玩起来。

袁训出厅,廊下接信件,见上下款都没有。打开来,见里面一张纸笺,第一行两个字,借据。下面数行字简单明了:“今借到忠毅侯若干银两,限期一年归还。”落款是个张,只这一个字,又写上今年的日期。

张豪不写全名,也是怕给袁训惹麻烦,毕竟眼前是多事之秋,郡王是多事的根源。落一个结党营私,这借据就成证据。

袁训看过自然明白,就知道是张豪言而有信,自己说不要,他还要写好送来。自言自语道:“这可不成,我不是想收钱才会他。”背后又有儿子们在厅上里唤着:“看完信就回来吧,”袁训举着信对儿子们回头一笑:“有事情,我书房里去。”

对连渊尚栋挤挤眼睛,和送信的小子出去。

在书房里另取一个信封,封好,问问关安知道张豪下处,让关安送走。袁训并不回房,在书房里坐着,没一会儿,连渊尚栋过来,三个人相对大笑,连渊道:“我赌一百两,赌小袁你不敢立那军令状!”

尚栋道:“我赌五百两!”随身带的就有,把个银票对着袁训递出。

袁训一巴掌打飞,笑道:“我又不呆,立它为何!老王爷写的,那格式也足,条款也够,内容呢,又嬉皮。什么玩吃乐我以后全都不能管,他孙子接加福我也干瞪眼看着,爱他家住几天就住几天,就差写上今年就把加福娶过门,免得他的孙子见天儿往我家里来,你说我要签个名字在上面,孩子们好哄弄,我能哄弄住他吗?”

三个人愈发大笑起来。

……

客厅上走了袁训,连渊尚栋两个人也走开,余下的不是孩子就是女眷,梁山老王爷坐不下去,对萧战说祖孙进宫见太后,再讨个话再来,把萧战哄走。

老王爷写那军令状,还真的是让袁训猜中,对他孙子见天儿往袁家来见加福,总觉得太缠。带着萧战坐马上,出袁家门前那条街,老王爷问孙子:“你小子真没出息,这个不随我,也不随你爹,这叫爱女色,以后别天天来找加福,有空多陪祖父。”

萧战反驳:“祖母说的,福姐儿是我的小媳妇,是我的!”梁山王让顶的噎一下,佯怒道:“要小媳妇好办,祖父回去给你找十七八个,”

萧战小脸儿一黑:“我就要福姐儿,母亲说,只有福姐儿是我的!别的都不是!”

梁山王妃说这话的时候,是宝珠初进京,在当时的中宫殿中相见。当时连家、尚家小姑娘都在,还有香姐儿与萧战同岁,梁山王妃怕儿子认错,指加福给他看,特意道:“福姐儿是你的小媳妇,别人可不是。”

这年,萧战和连称心、尚如意都小,平时母亲们相见,孩子们也见,但太小了,怕他们彼此闹不清,又有一个香姐儿在,当时的世子妃就这样说。

话就这样印到萧战小心眼里,加福又回到京中可以天天见,小王爷那时候小,不像现在和执瑜执璞也能玩个打仗什么的,就天天要看小妹妹,加福又笑得蜜一般的甜,天生的爱笑,别说孩子见到,大人见到也喜欢,小王爷眼里再也没有别人,别人不是他的,他只要他的加福。

不管是什么样性格的孩子,从小烙印的,那叫习惯。加福是小王爷的,已经是他的习惯,不是袁训刁难萧战就不去袁家,不是此时祖父给一堆小媳妇,萧战就会要。

小王爷回过祖父的话,把小脸儿就一嘟,蔫头蔫脑的不和祖父说话。

梁山老王又好气又好笑,他哄萧战进宫是假话,这时直接回府。小王爷在生气,而且他见两回太后都没有用,也没想再去见太后。

祖孙回府,萧战去见母亲,老王妃看出孙子不喜欢,向老王爷问道:“我就知道他接不来加福,这孩子,他太喜欢加福。”

梁山老王爷满腔郁闷对老妻发作:“都是你们惯的,成何体统!以后上学念书习武,也天天把个加福带上不成?这离开加福已经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才多大!”

老王妃不以为然的笑:“他们是未婚夫妻,他们玩得好,应该喜欢,倒发上脾气了!等他上学习武去?到时候大了,又有老王爷您在家,看着他好好的学成大将军,以后也是顶半边天,能顶半边天,就再也见不到人。”

这就想到自己,老王妃心酸上来。

想到自己一生不是等丈夫,就是等丈夫。再不然往边城去夫妻相聚,晚晚烧香祈求有子。好容易有了,独自守着儿子长大,能顶半边天了,就送到军中那生死无着的地方,再由媳妇开始等丈夫等丈夫。

说这段话的时候,开口是笑,闭上口时,面上皱纹簌簌,白发跟着也抖动起来。

梁山老王后悔上来,老妻年青是出众的美人儿,嫁给他都说是美人嫁英雄,谁又知道她大半生守着活寡,心里该有多苦。

张张嘴想劝,又打上结似的,不知道劝什么。就道:“我说孙子呢,你扯得太远。”

老王妃轻轻叹气,把难过止住。她好容易盼到老王回来,想他一生征战落一身伤病,一直怜惜。不是为萧战说到这里,并不愿意和他生气。

挤出一个笑容:“孙子还小,你就让他玩吧。他能玩几年?大倌儿走的时候才多大?亲都是先去再回来成的。十几年一晃就过去,到时候你想和战哥儿生气,吃加福的醋,你也找不到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