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得意而回与失意人

侯门纪事 淼仔 15172 字 9个月前

她跪下来,默默的祷告:“菩萨在上神有灵,天可怜见如了我的愿,明珠这就可以不用回来,长留在宝珠身边,她若是回来,怎好母女两个大人留下来吃白饭。她若是回来,难为情的,只能回自家,那里屋小浅窄,没有半点儿体面,我女婿就要当官的人,我怎么不为他照管好我的女儿,天啊天,你总算如了我的愿,”

不会有人想到方姨妈真正喜欢的却是这个原因。

她总算肯去想一些事理,也肯生羞容。母女两个有手有脚,如果不是借着她病倒,袁夫人接回府,长住亲戚家中又不能帮有用的忙,这就认为不可以。

这就从方明珠随宝珠走以后,方姨妈日日祷告,保佑她的女儿随着宝珠吧,不要回来。

女婿虽然有薪俸送回,但有钱与有人照管又是两种日子。

有人肯管你,凡事儿带着你,总比自己梗着脖子说我不要的要温暖,硬这种头皮,不见得就叫好。

但有人是前面好后面骗了你的,那可不叫肯管你,那叫个套。

宝珠一直好性子,在安家三姐妹里,她没有掌珠的强,强少不了有盛气时候。盛气,不见得不对,但不见得全对。

也没有玉珠的清高,清高难免有目无下尘的时候,不是有意看不起人,但总给人这种感觉。

明珠能长跟着宝珠,方姨妈的心自女儿离开以后,这才稳稳落下,又哭了一会儿,抹干泪水重新来吃酒席。

见两边屋宇威严,就生出无限光辉。这可是王府的酒席,这是哪辈子里修来的体面?

今非昔比,肯推敲源头,还是因为有宝珠。

在心里把宝珠感激不尽,到客厅上去,听也在谈论宝珠。葛通夫人忍不下去,犹豫不决的心呼呼直跳,就当众问小沈夫人边城好不好?

拐弯抹角的是打听你们真的不怕打仗吗?

小沈夫人等人争着告诉她:“花儿好水儿好,加寿的诸般东西都可吃,好景致纯出天然,和府中大价钱运来的太湖石大不相同,完全不能相比。”

加寿可就开了心,寿姐儿的东西样样都好。

下午回宫,洋洋得意,得意洋洋,宫女抱着她,后面跟的人抱着她得的钱,去给中宫和公主看。

加寿说不全的,老太太来补充:“把宝珠的名声给正回来。”中宫嗤之以鼻,是对前面那一批回来的人而发:“人家费了心思招待,我就说呢,怎么就落个不好,”更要冷笑:“说我们不好,全是糊涂人!”

这完全是宝珠长辈的打抱不平口吻,老太太私下早听习惯,笑容满面奉承:“娘娘说得是。”

英敏殿下放了学就急急回来,加寿让他过来数钱分钱,又眉飞色舞告诉他:“母亲给我送好大一船的东西,明天全放到我的铺子里卖钱,你来买吗?”

“好吧,不过这个月要给我留一半儿的钱,上个月我全花在你铺子里了,害得我没钱用。”英敏殿下嘟囔。

加寿更委屈:“可我又给了你钱不是?”

“你拐走我所有的钱,最后落得你给我。小骗子!你是黑心大掌柜。”英敏殿下扮鬼脸儿。

加寿不觉得难听,回个鬼脸儿:“你又说我不好,以后你的钱,全要放在我铺子里!”又把瑞庆殿下拉来:“姑姑,明天你来买东西吗?”

瑞庆殿下亦是愁眉苦脸,装模作样的推托:“哎呀,加寿,你是黑心大掌柜的,你月月哄我们的钱。”

加寿要想上一想,就有对策:“姑姑,我送你东西呢。”

“哈,又是一块小鱼干!”英敏殿下哈哈大笑:“黑心大掌柜。”

黑心大掌柜举起两只小手,打小儿撵过鸡,对着未婚夫就轰:“不许说话!”转脸儿就来讨好瑞庆公主:“姑姑,这次送你两块小鱼干,好不好?”

瑞庆殿下装腔作势:“听上去,加寿是不赚我钱的?”

加寿回答得响亮:“不赚钱的!”

“那我就去吧,”瑞庆殿下嘻嘻。

……

“都说杀了人,都说不怕。”老太太正容严肃,把下午听到的话,又回到皇帝。

皇帝晚饭后回来,中宫告诉他:“回来几个女英雄,还敢杀人,我明儿想见见,赐宴宫中,请皇上旨意。”

皇帝本来是不当回儿事,这就来了精神:“哦?柔弱女眷也敢杀人,朕要听听。”把老太太叫来详细问过,皇帝眉头大展,对中宫道:“赐宴,明儿我也来听听,让太子也来听听。苏赫夸口是员猛将,真是可笑!这名声一定有假!几个女眷,一户家人,就把他挡住半夜,哼,还杀了他不少人。如果这事情属实,应该表彰!”

即命:“让昭勇将军夫人细细的写来我看!”

趁着他喜欢,中宫就把有人说宝珠不好的话回了一遍,皇帝面沉如水:“她们不要丈夫,不要往别人身上抹黑!昭勇将军夫人长呆几年,不是很好!这梁山王世妃她们,不也说很好!她们临行之前,朕为何勉励,勉励出糊涂人不成?”

正在不喜欢,外面有人急急来回:“镇南王妃已去!”

帝后皆惊,都问:“几时没的?”

“从梁山王府回来,路上晕厥,到家后一直不醒,才刚没的。”

中宫面容戚戚上来,说了一句:“瑞庆可怎么办啊?”这一停亲事就要三年,公主殿下要为天下表率才行,更不能少上一天。

皇帝却道:“我们可以多留女儿三年。”

中宫柔软的让触动心肠,眸子如星,深情地看过去,低低地道:“是啊。”

偏殿中争执声出来。

“为什么不送我东西?”

“你不是姑姑,所以不送!明儿来买,不买…。”

瑞庆殿下听着就前仰后合的笑声出来。

皇帝微微一笑,中宫颦眉头责怪:“不去骂她吗?还要陪着她笑?她可不能再这般嬉戏了。我叫她来吧,交待她这三年里,可是不能有玩乐的样子让人知道。”

皇帝在她身边坐下,幽幽状:“可怜生在皇家人。”

中宫扑哧一笑,才说过女儿不要笑,她自己笑得嫣然若花:“皇上几十年不变样儿,几十年前说过的话,再说一回,还是当年的滋味。”

皇帝扭头笑,虽是老人,又闪动年青时调皮的光芒:“是吗?还是变了的。几十年我为自己说,几十年后我为女儿说。”

中宫更要笑,偏殿中加寿尖嗓子更高:“不买不行!我是掌柜的,都要来买东西!”英敏殿下拖长嗓音:“赚了我的钱,赚了我的钱……”瑞庆殿下又笑个不停。

帝后相对叹气,皇帝道:“都叫过来交待吧,首先让加寿文静些,别人也就没有嬉戏。”中宫忍俊不禁:“可怜,加寿也要跟着不能玩了。”

让人叫过来,加寿小脸儿上气鼓鼓,过来就告状,扑到中宫怀里:“英敏哥哥不买我东西。”英敏殿下振振有词:“谁让你赚我的钱?”

加寿理直气壮:“开铺子就是要赚钱的!”

英敏殿下一脸的我天天上你当:“那你为什么只赚我的钱?”

加寿比他更有理:“我不能赚皇上的钱,不赚娘娘的钱,不赚姑姑的钱,不赚曾祖母的钱,不赚任公公的钱…。只赚你的!”

听来听去,只有她的未婚夫是那唯一倒霉蛋。

任保在旁边侍候,心花怒放。

皇帝和中宫全忍住笑,皇帝道:“小儿憨跳,不是能止住的。”只把公主交待,就打发孩子们再去玩。

中宫又答应加寿,明天去买她的东西,让她赚到钱。

…。

当晚,镇南王府举哀,这个年是不用过了。宫中为表敬重,也是尊重公主,这个年宫中也减宴乐。中宫请小沈夫人等人,就推了又推。

太子也表示重视,亲自来听上一听,回去就去信赵大人,说这工事好可以推广,赵大人接信不提。

……

宝珠的名声在京里大起大落,她自己并不知道。正月出了十六,宝珠就忙着要给红花办喜事。

陈留郡王很帮忙,说红花是弟妹得意的丫头,当初跟着到山西来的,在府中整理出两间房子当新房,宝珠一早就和红花呆在这里。

房子在二门外面,红花的家人都跟来看,早把眼睛看得缭乱。

那侄儿媳妇对着红花的堂哥眼睛可以杀人,红花分明听到他们在吵架。她的堂哥赌咒发誓:“这东西是奶奶给红花的,没有一件是我们给的,谁会瞒着你给东西!”

红花有时候很想让她们走,这种时候就大为出气。见宝珠又唤她,就过去。宝珠指着一个宝蓝色绘百花的面盆,又是一个牙雕的屏风道:“这个你若是相不中,就再去郡王妃库房里换过来。”

宝珠颦眉头:“我记得还有几个大红的,喜庆不是吗?”

“喜欢!”红花满口答应下来。

宝珠道:“不要怕麻烦,成亲就一回,是大事情。”又热心地道:“万掌柜的说他想自己置办房子,他有钱我不拦着,但是你们还是住家里方便,你说是不是?”

红花一听就瞪起眼:“我不让他买,他怎么敢买?”宝珠掩面笑话她:“你也算厉害的,怎么还没有管住他的钱。”

红花紧紧闭上嘴。

红花的堂哥把她的娘拉出去,低声道:“给这么多东西,不会白给?”

“不白给,谁还再有女儿给她吗?”红花的娘反问。

“依我看,是不是要把我们全留下,在这里当她的奴才?”

红花的娘犹豫起来:“我们留下来倒没什么,但你是家里的根,你可不能留下来?”亲眼见到是郡王府上,红花的娘还是有疑心,对侄子道:“你就在这里吃了玩了,让你打听的事情呢,至今还在天外面!这姑爷说是掌柜的,怎么不见有铺子?一个掌柜的,说跟着过来就过来,他的铺子不是丢下了?”

话才说这里,见一个青衣家人急步匆匆过来,认得是叫孔管家的那个。孔青面色不好,在门外请宝珠出去。红花扶着宝珠出来,孔青在红花面上一转,再次道:“有话单独和奶奶说。”

红花默然走开,面色也不定起来。

龙四公子和庄大人都有话过来,说有人上门取走收条,但有一张银票必须太原来取,宝珠就让万大同去盯着,走了好几天不见回来。

孔青那一眸,分明是有话不方便对自己说。

好在宝珠并不瞒她,宝珠听过,面无表情:“应该让红花知道。”就叫:“红花。”红花小跑着过去,焦急上来:“是万大同出事了吗?”

“去看看吧,让人在城外面找到的,才抬回来。”

红花的娘是没有听到这里说话,但看到红花的眼睛直了,就走过来。红花拔腿就跑,红花的娘在后面就跟,宝珠等人也过来。

来到万大同的住处,见梅英带着两个丫头正在照看。万大同面白如纸,静静在床上闭紧双目。

“唰!”红花的泪水落下来。

而宝珠勃然的怒起,沉声吩咐:“孔管家,随我去见郡王妃。”丫头们簇拥着出去。

“红花,你要挺得住才行。”梅英在旁劝着,红花的娘更加觉得不对。见红花的堂哥又去吃这屋里摆的果子,把他揪出去,也生气了:“别顾着吃,给你的有银子,去请这府里知道的人用饭,这是怎么了?大白天的让打成这模样,这不像掌柜的,这像劫道的!”

红花的堂哥乐了:“婶儿,那你是说这府里是强盗窝子不成?”正要再说几句俏皮话,让红花的娘推上一把:“打听去!就知道吃,就知道玩!”

她的侄儿媳妇见到,抱着个孩子把脸微沉:“婶儿,你就这一个侄子,打伤了敢是你赔得起?”红花的娘火了:“我赔不起!明天你们走吧,别在这儿住着!”侄儿媳妇撇撇嘴,见她正在气头上,走到一旁不理她。

红花的娘还是心里窝着,又去看红花哭得跟个泪人儿一样,红花的娘在肚子里骂,真是死了娘都不会这样的哭。

把女儿硬拽出来,红花才甩开她的手,怒道:“带你们来了,一边儿呆着去不好吗!”

“我为你好!”这是红花娘的口头语:“那房里那个,到底是什么人?他穿的又不好,也没见有铺子,这是让强盗打的,还是他做了强盗?”

红花正在担心上面,听到这几句,气噎在胸口上。干张着嘴,好似鱼儿出水不能喘息。

“打伤成这样,按老人的话说,脸上没了血色儿,万一不能好,你别往前面去凑着哭,还没有成亲呢,你是打算给他守寡吗?”

胸前让红花死命的一推,梅英闻声赶出来时,红花满面是泪,对着她的娘大吼大叫:“不要你管我!谁让你来的!赶紧走!那是我男人!不许你咒他!他要是好不了,我就爱给他守着,我爱守着,谁也管不了我!”

手指大门:“走,马上就走!”扭身回房。随即大哭声传出来:“万大同!你怎么了,赶快给我醒过来!”

红花的娘也哭了,想梅英应该是来劝的,泣道:“孔家嫂嫂你看看这丫头话说的,我句句全是为了她好,”

“您要是为了她好,当初就不应该卖她。卖到这个地方上,凡事儿是奶奶做主,由不得你们当面。”梅英也要说她几句:“当娘的,不是都知道女儿心的。”

葛通夫人站起来时,梁山王妃已经出去,带走一帮子人。

余下来不多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是认识的。

这十几个人,全是离京的太子党那一批人的妻子,有不曾往山西去的,有早回来的。

她们和葛通夫人一样犹豫又不安。有一个人轻声道:“不过就是安家的老太太,她的诰封和王妃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袁小姑娘又还是个孩子,至于王妃亲自出迎吗?”

葛通夫人淡淡,大家全淡淡,她们自己的心思浮上心头。

世子妃小沈夫人等人是遇敌,以女眷们的心思来推敲,她们的日子遇敌以后应该不好过,也就让人猜想她们在山西这一行是不好过的,因为有早回来的人在说不是吗?

但留在京里的人,也是一样的不痛快。

先说不愿意老远去看丈夫的那批人,她们中间没有一个是不想夫妻相聚的,但跋山涉水,边城苦寒,时遇敌情……让她们望而却步。

本来犹豫是任何人的正常事情,但她们这一回犹豫得很不痛快。

离京去的那批人,走的时候还受到皇帝亲自召见,说很多勉励的话,这难得的体面,又夹着公婆们的夸赞,让走的人更加光彩,留下的人就像是不要丈夫那种。

没过多久,大同城破的消息传到京中。没有去的女眷们你会我、我会你,就差拍手称快,大声疾呼自己们有远见之明。

还没开心几天,世子妃等人有孕的信入京中,又给她们狠狠一击。

这种打击完全是别人没有出招,自己心地上主动去承受的,但这一击着实的不小。让没有去山西的女眷们不顾羞愧,都愿意来梁山王府接世子妃等人,要亲眼看看是不是真的全都有了?

已经有人放出话不服:“山西能是什么好山水的地方?去的人个个都有?这是有意气我们的才是。”

这是这一拨人坐在这里的心思。

还有一拨儿是那几个去了山西,又让早吓回来的,她们是一拨儿的后悔心。

她们中间,也有两个人有了身子,行在路上小日子不来,现请当地医生看过说有,那时候吓得魂飞魄散,又怕坐车颠的不好,又转回袁家已经不能,就地趁船,花上一笔钱进京后,就听到梁山王妃命接回所有女眷的话。

都后悔肠子发青,都在想何不等待几天,也就能风风光光的是让父母接回来,而不是和世子妃她们生分,自己强回来的。

这两种回来全是回来,但面上一个有光,另一个逊色许多。

又她们因为是强回京的,怕世子妃等人回京瞧不上她们,在路上商议好,回京后把大同的凶险加上百倍地告诉家人,也就能表明自己们回京是多么的正确。

不赶紧的回来,难道死在那里吗?

但刚进家门还没有来得及说,先由家人告诉她们世子妃就要进京,这几位女眷惴惴不安,担心的守在这里,就算世子妃等人说她们不好,也能即刻得知。

又有当着自己们的面,世子妃她们也应该不会当面说人的不好才对。

她们的不安,是这种不安。

又有边城风水像真的不错,这不是有两位夫人有了身子?家人见到后,欢喜不尽,说她们去得值。

带着不安、带着不服、带着想看看世子妃等人是怎么说话,这十几位最后出去迎接安老太太和加寿。

王妃都出去了,又加寿是中宫面前的大红人儿,稍有见地的,哪怕避开到一旁装你来了我才知道,也不能还安坐在房里。

全都出去,房里瞬间空下来。

大门上,加寿姑娘这会儿刚进来,梁山王妃正在疼爱她。

小小的人儿,粉红绣各色缠枝花卉的宫衣,豆绿盘金的小裙子,朝天辫子今天没有扎,是个小小的发髻,虽然还带着婴儿肥,却秀气五官如荷尖初露,倾国倾城之色已出。

别人家的孩子们是不会在小小的年纪,就往绝色上去收拾。这还是公主的手笔,加寿姑娘进宫,背后总有消不下去的闲言。瑞庆殿下要证明加寿就是好,就给她打扮的好,要把全京里的孩子们全比下去。

安老太太满面皱纹是个鹤发,古铜色绣团花万字不到头的宫衣,手持沉香拐杖,日子过得顺心——在宫中自然有许多诡谲,但守着她的寿姐儿就是最得意的事情,只要不犯到眼前都可以不在乎。上有中宫和公主在,谁又敢犯到她面前呢?——老太太笑容可掬,一看就是心情舒爽,油然生出出尘之色,就带上一点儿仙风道骨出来。

她手挽加寿,更把加寿衬得明眸皑齿。

人都是颜值动物,梁山王妃和连夫人等围住加寿,争着和她说话。

“快拿钱来,给我们装钱。”梁山王妃一迭连声的叫着管事。加寿姑娘身上,还背着她的大红包儿呢。

大红包儿是红色有摇钱树,母亲宝珠绣的那一个。用上这两年,洗过,有不仔细看,就看不出的八成旧,但加寿最喜欢这个,出门儿总背着这个。

大红包儿,又是加寿姑娘的标志。但凡她出门去走亲戚,不背上红包儿亲戚都要怪老太太:“嫌我们给不起钱吗?”老太太就重新让加寿背起来,特别是每个月去一回南安侯府吃酒席,那是一定要背上,好让老侯破费几个。

京里无人不知请加寿姑娘,她是背着大红包儿来的,梁山王妃昨天往宫里请她,也是早知道的。

钱,也是早备下来的。

现从金银铺子里准备的金银锞子,拿来一大包子,真的有把加寿的大红包儿装满那架势。老太太含笑轻推加寿,加寿姑娘端端正正对着梁山王妃行个礼,稚嫩嗓音还带着奶味儿,笑嘻嘻:“只收一百两银子的,过了一百两,就不收了。要是少给些,就更好了。”

这是袁夫人和袁训宝珠没有离京的时候,就和中宫说过的。

寿姐儿的大红包儿,每一个不说装满,只装到三分之一,她就背不动。全装满,可以把亲戚们吓得不敢接她还是小事情,看上去活似出宫就讨钱,就定下这句话,每次只收一百两银子的东西,超出来的就是收了,也要退还。

自然老侯是个例外,中宫和公主是个例外,那就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

加寿养在中宫身边,中宫不会让她成为不讨喜的小姑娘,凡是讨喜的话,全是加寿姑娘自己说。早就说得熟练,娴熟的行个礼,标准的可以去当模板,摇着脑袋把这话说出来,以往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的。

梁山王妃也同样喜欢,蹲身抱住加寿,对着她清秀的眉眼儿笑:“我的孩子,看看我们倒有多伶俐,但到了我这里,可没有这句话,今天啊,是我准备多少,你就收多少。”

回手,管事的送上一个大盘子,里面装的总有一百来个金银锞子,满满当当的堆着尖。

一个锞子不止一两,又还有金的,这一盘子就早超过一百两。

抓上一大把,梁山王妃要往加寿姑娘背的红包儿里塞。加寿再对着她歪脑袋笑:“谢谢王妃,但不装这里,”

她应答如流,梁山王妃愈发觉得有趣,再想到自己就要有孙子,更是打心里要好好疼面前这个小小人儿,就和她有问有答:“那是装哪里呢?”

小手指自己身上,加寿笑眯眯:“这是母亲做的,用多了,就旧得早。塞钱的,是那个。”宫女们手上,早展出一个娇黄色大红包儿,比加寿姑娘身上背的这个可大得多。

但这大,不是提醒主人们要多给钱,加寿不是才说过,一次只收一百两。这是公主后来给加寿做的,因为宝珠做的那个,加寿现背着的,已经小了,以前小屁股都盖不住。

梁山王妃就往这个里面放钱,边放边笑:“和我说不上客气话,今儿要多收,可别嫌我备得少,我也不同你客气,要是少了,明儿你还来。”

遇到一定要多给的人,加寿也早学过。不收像看不起人,眨动她水汪汪的大眼睛,说声谢谢也就是了。

加寿今天收的可真不少,梁山王妃给过,连夫人等也准备的有,也放到大红包儿里去。加寿再学矜持,也是个小小孩子,还不到三周岁,这就喜欢得格格直笑,对老太太道:“回去给英敏哥哥看,他说得不对。”

英敏殿下不能像加寿这样时常出宫吃酒席,就总说:“人家下回再也不会给你钱了,全让你要光了。”

加寿在这里想到他,小心眼子里充满得意。等下回宫,又可以对着姑姑和小哥哥得瑟,让他们帮着数钱,再分几个给他们,大家一起欢笑,那才叫好玩儿呢。

她笑得豁牙闪动,跟着梁山王妃等人进去。

那些早回来,和没有去的女眷们瞧见,胸口都堵上,都有纳闷,王妃为什么肯破格的疼她呢?

重回正厅上坐着,梁山王妃又让人拿稀奇果子给加寿,又叫来几个小孩子,五到七岁不等,全是干净娟秀的小姑娘,是梁山王妃连家沈家找来的小姑娘,来前都交待过,今天只陪加寿小姑娘玩儿。

又派几个老成家人看着,还有加寿姑娘自己的宫女嬷嬷陪着,送到暖阁上赏梅花。

这一切安排好,梁山王妃和连尚沈卢四家夫人们相视而笑,把眼底的尴尬掩饰下去。

她们是尴尬的。

她们尴尬在收到大同城破的消息那天,兵部里一传出来,各家夫人的亲爹娘先慌了手脚,一起登上亲家的门,当娘的哭得如泪人儿般,说自己女儿让你们生生断送,我女儿要有个好歹,你们亏心不亏心?

有两家子亲家甚至因此不和。

因为当初走的时候,是征求过娘家答应,难道当时不知道边城是有战事的地方?现在要接人,可以,没问题,跑来闹却是不该。

十几家子女眷,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分人先回来,加上亲家就有二十家出去,齐集梁山王府,请梁山王妃安排这事。

都知道梁山王府有大船候在山西,预备着世子妃明年回来。

梁山王妃就答应下来。

不想没有几天,世子妃等人有孕的信先于回京的女眷到达京中,大家又齐集梁山王府后悔,掐指算算后悔也晚了,按日子算,世子妃等人应该在半路上。

这就连家怪亲家,尚家怪亲家,小沈夫人没出嫁前就是婆婆面前的娇外甥女儿,沈夫人没有亲家怪,就怪她自己。

梁山王妃不能怪病卧的镇南王妃,只怪别人来怂恿。

一起道:“才有过一场战事,哪能转天儿就有?又大雪冰寒的,这个年料来无事,应该让她们安养胎儿,不应该早接回来。”

这就齐齐对宝珠歉疚上来,想她总有一场招待,又战事中诸人无事,袁将军又不在家,袁将军夫人无功也要有功才是。

她们的歉意就全表现在这里,接出来加寿给她钱,单独收拾出看梅的地方,给加寿好好的玩耍。

还能讨好中宫,真是一箭好几雕。

但看在别人眼里,像那十几个没去和早回来的女眷眼中,心头就要一寒。

她们也是应该对宝珠有歉疚的,在大同城破以后,没去的人庆幸我早远见,公开说过:“袁将军夫人说好,我才不信她!”

言下之意,她一个人在那里苦闷,就是骗我们去陪她的。

早回来的女眷公开也说过:“走的时候就不说凶险,刀子剑全在脖子前面晃,想哄我们去死地上,真是个险恶用心的人。”

把宝珠的名声败坏一通不说,还要显摆自己早有见地,早回来的有见地。

这会儿对着加寿姑娘得众人之宠,无疑又给她们的一击。

小宋夫人悄悄告诉同来的人:“咱们回去吧,免得等下说话不好听,不是白听了话?”等下说话不好听的人,只能是指就要到家门的世子妃等人。

别的人硬着头皮不肯走:“我们做错哪里,要灰溜溜的走开,已经来了,见个面再走不迟。”约着互相陪伴,去厅上重新坐下。

世子妃等人进门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一个时辰,梁山王妃酒宴开到一半。

没有人怪她们,全有了,车轿都不能快。又孕妇是不是要多吃,这就多餐,船到码头,先吃一顿再回来,可不就耽误功夫。

说一声到了的时候,凡是亲人的全有了泪光。女眷们取帕子,外面厅上坐的父亲公公兄弟等人,就伸长头颈。

见到一行软轿直接抬进来。

……

“爱姐儿!”颤颤巍巍的先站起一个老妇人,看年纪怕没有六十出去,得几个女眷扶着,才不让人担心风一吹就倒。

小沈夫人走到她怀里:“祖母,我回来了。”

连将军夫人的母亲接住她,尚卢两将军的夫人也让家人接住。梁山王妃接住自己儿媳,抱她到怀里,悄声地道:“稍坐一会儿,休息休息,你就去看你母亲,不用在这里陪着客人。”又现安排:“备轿子,这有了不是玩的,要处处当心。”

那边老妇人也泪眼花花的交待:“爱姐儿,有了,要当心。”

“我正要问呢,要我当心,怎么还接我回来?”小沈夫人开始发脾气。当着人收敛的多,但话中埋怨浓浓,好似大雨前乌云滚滚,不管这雨这会儿下不下得来,先乌云盖住人再说。

老妇人耐心的哄着她:“担心你,才接你回来。”

小沈夫人嘟起嘴,更是不悦:“我好着呢,我见天儿吃好东西,再说……我不能坐车,怎么就敢折腾我?”

她的父亲在外面听着不像话,这是在外面怕让人笑话,走进来道:“乖女儿,怎么这样对祖母说话?祖母自从知道那里战乱,哭了一宿又一……。”

下巴上一疼,一把好胡子让女儿揪住。

小沈夫人发娇嗔:“这一定是父亲闹的,是父亲的主意?当初是祖母心疼表哥,打发我去的,才住下来,还没有玩得好,表哥说野梅好,也没有细看,国公府里请客,还没有去过几回,祖母怎么会打断我玩?是父亲,一定是你!”

这是她的亲生父亲,赶紧救自己胡子:“好女儿,哎,你松手,不要玩为父的胡须,哎呀,你越发的淘气,你就要作娘,怎么还是不改憨跳?”

这个一向是家中娇宠,先发作也不奇怪。

那边小连夫人第二个跟上,对着自己公婆不好使性子,对着自己母亲正色:“既送我去了,为什么不疼我,大远的路,哪有当年去,当年就让人回的?给我做的是四季衣裳,我还没有和国公府里赛衣裳,就让我回来,路远,难道不知道吗?”

她的母亲张口结舌,见女儿一片认真,反倒陪笑脸儿:“听说有战乱!”

“什么战乱!”小尚夫人也对着父母兄弟不悦:“我好着呢!我还杀了人!”她的娘眼前一黑,说一声:“我的儿啊,不应该让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