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父的性格,也应该是刚毅的。
从他不能科举,却刻苦攻书;从他与妻子身份悬殊,却接受她的下嫁……他没有指着容貌骗妻子的门第家世,也没有在成亲后挥洒妻子的嫁妆,坦然接受,很多时候也是勇气。
到了袁训,更是如此。袁训得天独厚的在十一岁后让接到京里,得天独厚的有比别人优越的条件,但他也没有指着亲戚谋官谋权,刚毅之性,在他弃官去山西时,淋漓尽致。
到了加寿这里,又会如何呢?
凝视女儿的袁将军,含笑殷殷,寄上他的许多期望,让闭目没看到的英敏殿下也能感受深深。
听着脚步声轻轻地去了,英敏殿下才睁开眼。
又来了。
寿姐儿父亲又来看她,他真的是一天也不落下。
有时候殿下很嫉妒,只是大了,难为情说。他细细回想今天见到他的父亲,父亲经常能见到,但是父亲怎么就不给英敏许多好玩的东西呢?
有加寿这个榜样在,小殿下也时常的闷闷。送许多的东西来,加寿也玩不,倒不如不送吧。但是不送来,不要说加寿不答应,就是总赖在这床上睡的小殿下,心里也少点儿什么。
他总要和加寿睡在一处,等他的岳父袁将军的心思更多。袁将军出去以后,等待的心暂时收起,不喜欢的心随后起来。
这不喜欢是……在第二天早上。
……
“起来起来!爹爹给我的好东西。”窗纸上还是黑的,但小孩子觉没个准。要是起晚了,一准很晚,要是醒得早,那又五更就起。
加寿欢乐的抱着一件子东西,人站在英敏殿下枕边,拿小脚踢他手臂,嚷着:“还有你的呢。”
“就是不想看到你这样子的喜欢。”英敏殿下嘟着嘴,懒洋洋坐起来,一个蓝色花粗布衣裳罩到他面上,两个人一起大笑,加寿连滚带爬回她枕头上,扯过一件粉色花粗布衣裳,胡乱往头上套。
这是农家的纯粗布,和绸缎相比,花色又村又土,很是田园。袁训弄来给女儿玩的,是小孩子吃饭套衣裳上的罩衣,吃过就方便解掉那种。
大型围嘴。
宫女们过来,帮着加寿姑娘穿整齐,英敏殿下的也摆正,相对一看,侍候的人全乐了,顿成两个乡下小孩子。
“姑姑,”加寿跳下床,光着脚丫子就去找瑞庆殿下。没几步,宫女抱起她,送到瑞庆殿下面前。
黄色稍大些的一件,在加寿手里挥舞着:“这是姑姑的。”
瑞庆殿下苦着脸儿:“我已经过了吃饭弄衣裳上的时候,”但禁不住加寿的“固执”,加寿一个劲儿的往她脖子下面套,也就着好。对镜一看,公主从来淘气,见到自己变成村姑,居然满意。
三个人一起去见皇帝皇后,中宫笑得花枝乱颤,皇帝则摇头:“这个袁将军啊,文也来得,武也来得,还有这哄小孩子,也来得。”
……。
“弓箭不错,功夫不行!”
袁训对着放在面前的一行字,身子慢慢地往后坐着,碰到椅子,就地僵住。
又狠狠的,攥紧那块布摔到桌子下面看不到的地方。
这个早上,他的女儿欢快极了,正在宫里自己开心,又让皇帝皇后公主殿下一起开心,当父亲的却直了眼睛。
窗外明媚的春光,看在袁将军眼里,都好寒冷的。
他记得昨天晚上他放了箭,他有伤,而前面又黝黑地面,柳至说让公差们去追,怕袁训带着伤会有闪失,毕竟苏赫谁也不要,只要袁训的脑袋。
事后公差们也没找到苏赫,袁训就是当时留下也不见得找到苏赫,他气恼之下,对着空地方放了好几箭出出心头火气,这信上指的,就是那几箭。
信写在布上,布上带着血沾着泥,是苏赫的袍子,是一早有人送来。
送来的人收了钱,不过袁训也打发万大同送他去太子府上受审,不肯放过任何机会。
对着自己脑袋上狠狠一拳,袁训懊恼。如果昨天他没有回来,那么苏赫冲着自己,肯定会露面。
自己竟然成了贪生怕死的了?
宝珠走进来时,就见到丈夫茫然无神,呆如木鸡。
“又累了?”宝珠柔声细语:“还是伤口又犯了疼?”袁训摇头说都不是,宝珠穷尽思绪,因为不知道他为什么难过,就扶他起来:“出去看花吧,开得好的,剪下来晚上给寿姐儿送去吧。”
袁训眼珠子这才动上一动,跟着宝珠出去。
在廊下摆出一张榻,铺上厚厚的被褥,宝珠让袁训睡下来,眼角又见到一个。丈夫满身是伤,已经让宝珠担心,另一个人,就让宝珠啼笑皆非。
红花大管事的一向是很神气的,但今天鬼头鬼脑,先从她房里伸出个头,两个黑又亮的眼睛左看右看,长长的吁一口气,就这还不能完全放心,裙边带着一只脚,趟泥似的轻轻……挪出门槛,忽然定住,受惊的雀子似的整个人溜回房里,一片衣角也不见。
宝珠忙看看,见石径上过来万大同。
宝珠想要笑,但丈夫没精打采就在面前,又笑不出来。
万大同是复命,告诉袁训人已交给冷捕头就出去。他出去好一会儿,红花大管事的,再次轻轻伸个头出来,两个黑又亮的眼睛再一次左瞟右瞟……
宝珠装看不到,一心一意地只问袁训:“还有哪里疼?”她的手放在袁训说的地方上揉着,很想让袁训好过些。
袁训慢吞吞的,在宝珠的温柔中恢复一成。余下九成,还挂在颓废里面。
“上面,轻点儿,哎哟,疼啊,”
“真是对不住,”宝珠赶紧就道歉。表凶忽然变成豆腐花,碰上一碰都呼痛,宝珠很是心疼他。
下人们走过,见到都是暗笑。
袁夫人走出来,带着孙子们进宫,见到也是笑意顿生。
“好点儿没有?”宝珠边揉边打量袁训神情。
袁训懒洋洋哼哼。
“你呀,有话就对宝珠说吧,宝珠会明白的。”宝珠说到这里,面皮飞红起来。要说最早,他们夫妻是无话不说。直到袁训要从军,有开始有话不对宝珠说,要说只说好听的。
面颊上滚烫,让宝珠的话由不得的出来。
“你呀,”宝珠低声道:“总是一个人担着,就不知道我担心你?”
“男人嘛,”袁训给她这样的一句。
“那女人呢?”宝珠颦起眉头:“看你伤得重,不应该和你理论。但是不理论,你总不拿宝珠当回事情。”
袁训诧异地在宝珠面上望望,他的心思宝珠不懂,宝珠的心思,袁训也一样不懂。会错了意:“为我受伤难过?没事儿,我是装出来讨你怜惜的,不信你看,”
跳下榻就要比划:“我打个拳给你看。”
让宝珠按住,宝珠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把袁训撵回榻上,对他咬咬牙:“就是受伤了不是,不许装相!你呀,你眼里没有宝珠我知道。”
袁训眨眼睛:“我就受个伤,你倒就能出来这些话?”
“不是受伤的事情!当然受伤我也恼你不爱惜自己,是…。”宝珠语塞住。
“说啊,”袁训笑嘻嘻:“还敢说不是,就是我受伤,你跟着歪缠不是。我就是受了伤,也没有冷落你不是,昨儿晚上是我回来晚了,你睡着了,你要是怪我,走,我们回房…。”
宝珠白眼儿,躲过袁训不老实的手,斥道:“呆着,听我说话!”
袁训满面乖巧,看上去和加寿不淘气时有得一拼。
“我是说你办事儿,怎么不找宝珠,却去麻烦母亲。出生入死的事情,你应该先找宝珠不是,你瞧不起宝珠……”
袁训瞪着眼。
宝珠给他额头上一敲:“装什么糊涂?你不在家的时候,我把事情也问得差不多。我来问你,姑母的旧衣被抢,是你安排下的吧?以后这事情,让宝珠来。”
宝珠嘟嘟囔囔:“说好的宝珠陪着你,你倒敢忘记?外面弄一身的伤回来,宝珠看着不心疼吗?宝珠倒是想替你有伤,可宝珠总蒙在鼓里,对了,殿下还交差使给我呢,你就这么着眼里没宝珠……”
絮絮叨叨中,袁训的精气神又恢复三成。把宝珠的话打断,透着不少认真:“我娶宝珠,是为了让她陪着花前月下,不是陪着受伤的。”
“可是……”
“没有可是。”袁训坐起来,伸手臂要去搂宝珠,他有伤,正是撒娇时候,又怕宝珠因有伤不让自己搂,就往宝珠肩头上偎去,在她耳朵下面吹口暖暖的气,柔声道:“我娶宝珠,是家里不用母亲再上心,母亲可以安心想父亲带孩子,我娶宝珠,是不用再管银钱,宝珠能干,还会开铺子挣钱。”
宝珠眉眼儿弯起来。
“我娶宝珠,没想到她会帮舅父正家风,我娶宝珠,是生加寿好宝贝。我娶宝珠,想过的有了,没想到的也有了,但是受伤这事情,不许宝珠同来。”
宝珠嫣然,但还是开导的口吻:“以后再有这事情,先找宝珠,不要先找母亲,母亲上了年纪,宝珠年青,宝珠跑得快,”
袁训哈地笑了一声,蹭蹭宝珠面颊。心中为宝珠肯承担百般的满意,嘴上却是玩笑。“你不如母亲,所以不找你。”
“找打不是。”宝珠举起拳头晃晃:“要不是看你有伤,定然打你八十大板。”
袁训大笑:“要不是我有伤,定然挨你八十大板。”
笑声朗朗,直传到大门上,走来一位客人闻声也笑。对孔青打趣道:“管家,袁将军这是有伤,还是没伤在家里装病陪媳妇?”
吏部尚书的兄弟,梁大人撩袍往里面进,边走边叫:“小袁,送谢礼的上门来了。”小袁这个东西,真是聪明过人。想到他对敬嫔指的路,梁大人就很满意。
他才从敬嫔家里出来,知道昨天晚上宫里处死嫔妃,也知道敬嫔在今天一早,已恢复丽妃的称号。
“小袁,出来出来,”梁大人倒也知趣,没有直走到袁训和宝珠房门外。习武场的另一端,他站住,对着迎出来的袁训笑得合不拢嘴:“我的谢礼啊,包你喜欢。”
------题外话------
今天还能按时,顿起英雄之感。呃,一照镜子,还是小女子一名。
“你们的王爷他不走吗?”苏赫听怎么是“我”唯一走的功夫,他冰起黝黑面庞:“他还想在这里能当太平王爷?”
苏赫冷笑,嫌儿子死了不过瘾,福王还想把自己也搭进去。
说到“王爷”,那个人直起身子,一直是太监们哈腰弓着背,这就挺得笔直:“王爷自有他的安排!”
苏赫懒得和他多说,他是彪悍不是莽撞,知道多说一个字的功夫,也许就死在这个字的功夫上面,示意他带路往前面走,从侧宫门装成买卖太监,这时候宫门没下钥,很快来到长街上。
见他们出来,“的的”,有辆马车驶来。
“请上去吧,离城门关只有半个时辰。”太监面无表情。苏赫一跃上车,手扶车门,回头又是一句:“告诉你们王爷,生个蠢儿子!”
车帘掷下,马车这就离去。
太监目视他离去,喃喃:“这话你自己去说吧。”和暖春风中,他笑得惨然,挪动步子,也不再是回宫,而是往长街中走去。
他没有雇车,就拖着步子,看似闲游,细心看上去,脚下有千钧之重,一路行来,看过店铺看行人,看过行人看路灯,直到柳丞相府门外。
丞相现在不是丞相,门前车马稀少,但守门的人眼力还有。见过来的人是个宫中的内相衣裳,窃以为是太子妃打发出来的,还往前面迎上两步,既然是内相,就堆个笑脸儿:“您有什么事儿不是?”
那个人对着他笔直倒下去,家人扶住了,转过他的脸儿来看,大叫一声,把他丢在地上。门上另外站的家人还在笑话他跑得快:“见到宫中出来的,就巴结上前。”
听到大叫,都在笑:“想是人家不要你的殷勤,”
就见出迎的家人连滚带爬地过来:“不不,不好了!他死了。”
月光照在太监脸上,色如淡金,不再是正常人的脸色儿,嘴角沁出鲜血来,有一线,嫣红如梅。
……
他死在柳丞相家门口。
冷捕头赶到的时候,那家人百口莫辩:“我不认得他,我真的不认得他,我上有八十岁老娘,下有三岁孩儿,拿我家人赌咒,我不认得他!”
冷捕头心想这霉倒的,丞相的霉运显然没走完,也是的,他和小袁争斗京外面都知道,这几个月里,都快外官全知道个遍,不讹他讹谁?
不过有意思,这死的人倒不去小袁门外,像是知道苏赫是小袁的死对头。
京里只知道石头城大捷,小王爷萧观名声大增,太子党俱在,知道苏赫要取袁训脑袋的,却是不多。
冷捕头拍拍那家人:“别说了,不管这里面有你的事儿没你的事儿,你得跟我走一趟。”使个眼色,带的人直接把家人带走。
柳丞相赶出来,冷捕头还在门外。对他打个哈哈:“不敢惊动老丞相,我也不敢相请老丞相,不送不送哈哈,”
他走出街口,就见到太子府上又出来两个,直奔柳家而去。
……
消息往宫里去,晚上一刻钟。没有这个消息,皇帝也是郁郁。
为解郁郁,本来不想和中宫吃饭,也回到后宫。
心烦的时候,不想和孩子们在一起,让公主带着英敏和加寿用饭,皇帝皇后单独对坐。当他又一回把筷子伸到汤碗里时,中宫只能唤他:“皇上,您是在担心我吗?”
皇上错愕地在中宫面上望望,满腹郁结像皮球跑了气,就此一扫而空。他这才发现他的不舒服,有一半在中宫身上。
中宫了然的看着他。
他们两个人年纪相仿,没有年纪差距上产生的老少配怜惜,却多出来彼此相知。同样年纪的人,相知相得上也许更多。
而且皇帝今天神色,和中宫记忆里,她往冷宫去的前一天一模一样。
那一天,或者说那一年,再或者说那一年的前后,可以事涉到前一年,皇帝想立中宫为贵妃,当时还不敢立她为后,皇贵妃在宫中只有一人,皇后又早去世,贵妃相当于六宫之主,这意思一出来,惹出一堆谏语。
历史上暴君有一堆,不个个都是。但谏臣,朝朝都有。
谏臣,根据事情的力度,说话的分量,臣子们的家世,以为倚仗。中宫无过硬的娘家,就像有些人看事情一样,一个女人,过得再好,功劳全是你有好丈夫,你不跳几脚,功劳完全抹杀。
中宫只得皇帝欢心,她想当皇后,无端的就得罪一堆人。
说她不贤淑,这词放错位置就有意思了。世家出来的姑娘,都说贤淑,大家说的,年少就入主中宫,她贤淑在哪里呢?
但是大家愿意。
半路里杀出来的,贤淑,怎么样才叫贤淑呢?击鼓在城头,才能堵上一部分人的嘴。
皇帝为暂时平息,指了个罪名把中宫打入冷宫。旨意下过以后,他来陪她晚饭,难为情见她,又不愿意解释。
普天下的男人,都有这个通病,遇事儿肯担当的,不愿意解释。不担当的,还解释什么?女人苦苦的追问负心人,无意义。
那天,就和今天一样,心神不定,眼神避开中宫,吃他自己的,又总落错筷子。
中宫面容平静:“我这个皇后啊,又不残暴,她咒我,我也没想她一定去死。”中宫自六宫脱颖而出,自有她的能耐。
嫉妒恨人杀人害人,不是上位的必要手段。
但身处嫉妒眼红恨人杀人害人之中,你不防范,那是你自己的事。
这种度量大,就演变成万事都不防备,这个不划等号。
中宫絮絮叨叨:“贤妃的家里,高大人不是挺中用,太子也说过他几句好话。还有良妃家里…。”
皇帝放下筷子,握住中宫的手。中宫停顿只一下,继续道:“细究起来,是死罪。但要定罪,东审西审,扯出来一堆的人。依我说,您的旨意就不错,嫔等,处死吧,我留她们一夜,准备明儿一早再赐死。贤妃呢,我还能容她,”
“吃饭。”皇帝打断中宫,同时松开她手,自己也吃起来。
气氛刚有好转,外面有人进来回话:“宫门当值将军求见。”皇上走出去,中宫悄悄松口气。
她知道他宠着她,但她却不敢给他同等的深情。
她小心翼翼地在他身边,遇事儿比谁都谨慎。中宫要是有杀人的心,她可以把满朝的官员宰一大半,那时候都反对过她。
现在还当官的没反对过,他家老子也干过这事情。
时时刻刻,中宫表露自己是个大度量的人,以前的事情可以体谅可以原谅全不计较。不然,谁会支持她的儿子?
唤来自己的女官,告诉她:“再添一个皇上爱用的菜,今儿福王出了事,皇上不会喜欢,烫些酒来,给他开开心怀。”
“大胆!”
透着温馨的话,让外面勃然而起的大怒声打断。中宫吓得赶紧跑出去看,帘幔之内,见到酒红色走马宫灯影子下面,皇帝额头青筋爆起,双手负在后面来回走动,呼呼喘气声隔着距离也能听到。
他已经是个老人,不管保养得再好,年纪也摆在那里。喘气声中,隐隐有痰喘声。中宫魂飞天外,忘记这位不许后宫干涉政事,扑到他面前,握紧皇帝的手,哭道:“出了什么事情,您这是怎么了?”
皇帝赤红着脸,血气上冲,定定凝视中宫,骤然抬眸,往外面喝道:“任保!”
任保小跑着过来:“奴才在!”
“传朕旨意,六宫之中,包藏祸心,若不严惩,还有后来效仿者!贤妃,赐死!良妃,赐死!……。”
中宫骇然得装贤淑大度都忘记,原地怔住。
皇帝一口气说出十几个赐死,起伏不定的胸口才渐渐平缓。把手从中宫手中抽出,语气已能平淡,吩咐她:“六宫肃清,是皇后该当之事。以后,不要再让朕烦心六宫之内!”
这就饭也吃了,腿一抬往外走,当值伴驾的太监接住,皇帝道:“去御书房,”再道:“唤太子来见我。”
他离开以后,好端端又挨上一句说的中宫才让人去问,也就很快得知:“外宫门上走了要紧的钦犯。”
中宫呼一口气,原来,贤妃她们倒霉的碰上这个。
她太了解枕边的九五之尊,他是太平皇帝,对于人言在乎的就多一些,也不想多出人言。福王出了事情,看上去祸起萧墙。
皇帝这就不想内宫之中,再多杀人,看上去像内宫也不平静一样,这就只有委屈中宫。
这心思还没有转瞬间,自己门口就出了事情。震怒之下,还顾什么人言。
在上位者也好,宝珠也好,平民百姓也好,有谁是天天横眉怒目的。平时为人的平静,与遇事不能把握,这又是两回事情。
……
冷宫之内,顿时就乱了。
任保的到来,跟死神差不多。
三尺白绫,从梁头垂下。任保扯着公鸭嗓子,一个一个的念着名字。头一个:“请贤妃娘娘登天!”
“放屁!”嫔妃也是会骂粗话的,贤妃跳起来怒骂:“皇上的旨意里不许杀我,你当我关在这里,我就听不到消息!”
任保淡漠的扫扫她:“娘娘,皇后娘娘的恩典,许你们宫女们来看视,又在皇上面前为娘娘们求情,才有娘娘等人的不杀旨意下来。但,皇上适才亲口传旨,所有参与诅咒皇后娘娘的人,今儿晚上都得归西!”
“你这狗奴才,你胡扯!”良妃跌跌撞撞出来,对着任保大骂:“狗奴才,你仗势作恶,别恶心了,你那主子指不定是哪个破宅门里爬出来的,弄件破衣裳对着哭,是她老子还是她娘的…。”
任保听完,表情都不变:“旧衣是不是?各位娘娘白费心机。皇后娘娘人在中宫,却忧思黎民之苦,才让弄件百姓的旧衣时常看看。娘娘你们呐,想错了吧?”
“那袁家呢!是她的私生儿子吗!袁加寿只除非是她的孙女儿!”
任保肃然认真:“娘娘们猜的,地狱里去问吧!”对跟来的太监们使个眼色:“天不早了,快请娘娘们上路,咱们还要回话呢。”
有力的手臂扯起叶嫔时,冷月凄清,叶嫔清晰的想起她进宫那天。坐上小轿往宫里来时,她并没有想过当人上人,她只想在宫中享受富贵,享受荣华。说起来她现在为嫔,离妃不远,在宫中无数人中,已经算是富贵荣华。
她当初想要的,她其实已经得到。
……
?
龙凤呈祥彩绘宫灯下面,皇帝闷闷不乐。太子侍立在旁,试图劝解:“父皇,”太子想说是他的责任,但他从少年涉政以来,所插手的事情,均是皇帝所默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