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宝珠你胖了

侯门纪事 淼仔 14089 字 9个月前

“想着老太太是人,我也是人,她守寡就过得那么好,我守寡就是人下人?先时是气她,偏要多吃她几天,”

老太太微笑,掌珠咬牙,这都打的什么心思!

“后来老太太真是好啊,把你养这么大,养的跟她自己孙女儿一样,我就想着样样都一样,就差你没有宝珠玉珠的嫁妆可怎么办,那时候看她们三姐妹个个像眼中钉,只想你讨老太太的好,老太太当你亲孙女儿,多分你几件子才好。”

掌珠愤慨拧帕子,这是你自己说的,你当我们是眼中钉。

“这就出来许多的错事,担心老太太不带你上京,后来,唉,就出来余家那件事,你吃了许多的苦,我把余家恨的夜夜菩萨面前咒他,恨的我几乎要病一场,”

方明珠泣道:“别说了,”

“后面的事,也进京了,偏又没福气,和老太太分开,是宝珠女婿撵走我们,我恨的又咒过他……”

方明珠哭起来,方姨妈也泣不成声。

掌珠面上恼的,如果这是她家,早让人把铺盖掀起,让姨妈表妹全赶出去。手中的淡青色帕子,已经揉得不成模样,料子要是差上一点儿,早让掌珠撕成丝。

“不该啊,这样的去做事。现在病倒,却睡到宝珠家里,现在你丈夫跟着宝珠女婿,倒要袁家按月的送银子,明珠,你知道吗?”

“知道什么?”

“当兵的拿银子,不是按月给的。”

“那这钱是哪里出来的?”

“是宝珠垫出来的。”

老太太笑了笑,掌珠已气得听不下去,宝珠你傻了吗?你呆了吗?你憨了吗?你要自己出钱给天天咒你的人。

她要是再听下去,只会直冲进去,这就悄悄地往后面退,准备去找宝珠理论。

房里说话声继续:“我的病啊,主要是见到你女婿的银子,想到以前对他不好,现在他好了,我心里转不过来,这就病了,以前的事情,不该啊,现在又住到袁家里,明珠,有香没有,你点上,我去给菩萨叩头,我说我以前说错了,全说错了,”

……

“十根辫子?那不是要把姑姑给累到?”宝珠和加寿脸对着脸儿在笑,加寿吃完了不走,赖在母亲床上和她嘻嘻,说自己过生日的事情。

这时候父亲一般都在床前,只要不出去。

“加寿过生日,过生日有吃食铺子,和家里的一样,姑姑说给十个首饰扎着,”

宝珠就对袁训笑道:“我说要赶活,你还不让我赶,今儿别再看着我,我得赶紧给瑞庆殿下把鞋子做出来。”

“伤眼睛,出了月子我让一步,让儿子也让一步,许你先做她的可好不好,月子里,还是养着。”

话音刚落,外面有急急的脚步声。听声就知道主人有事而来,步子混乱的,能泄露心情。声音更是早早出来:“宝珠,”

袁训和宝珠都一愣,袁训去抱加寿:“大姨母来和母亲说话,寿姐儿,咱们看弟弟去。”加寿还不乐意:“弟弟不好看,加寿不要看。”但强着让父亲抱走,在父亲怀抱里并无多的埋怨,只是离开母亲,难免要给她一个鬼脸儿:“明天再来抱抱。”

宝珠答应:“明儿再来,”掌珠进来,袁训站住笑上一笑,把加寿抱出去。

进来的时候,掌珠是生气的,但是目光放到宝珠身上,定了定,随即大笑出来:“宝珠你哈……”宝珠扁起嘴儿:“大姐你不要笑我,等你有了孩子,指不定比我还要胖。”

能笑什么,只能是笑宝珠肥肥白白的,胖的不止一圈。

以前是俏丽美人儿,现在是俏丽胖美人。掌珠帕子掩住面上笑,面上让硌一下。看看,帕子是让自己刚才揉的起了皱,堆在手上这就硌肌肤。

掌珠也就想起来自己为什么冲过来,在床前坐下,把姨妈的话学出来,重点学她以前咒人的话,埋怨宝珠:“你有钱,送点儿吃的就行,怎么把个麻烦接进家里?”

宝珠耐心听完,上下打量掌珠,但笑不语。

掌珠纳闷儿:“我同你说姨妈,你只看我做什么?敢是还嫌我告诉你错了,由着你的性子乱花钱才叫好。”

在这里,又想到自己和宝珠性子并不和,掌珠怏怏起来:“你那和善性子又发作,只怕又当我是来挑唆的,罢罢罢,当我没说,你随意吧,以后添起气来,我是要笑的。”

宝珠失笑:“我和善?”

呃,龙家表兄们一定不这样说。由这里,宝珠想到龙四龙五进京春闱,宝珠是想到的,也让袁训打听出来他们下榻的客栈,但行客拜坐客,从袁夫人这里算,他们又是晚辈,不见他们来拜,宝珠和袁夫人说过,等放榜看过名次好,送份儿席面去贺,他们无道理不走亲戚,宝珠这里走就是。

如果名次不好,殿试无份,这就要打道回府,就送份儿程仪。

和善吗?宝珠心想舅父府上听到大姐这话,可以笑掉扫不完的大牙。

又有掌珠悻悻然的话出来,宝珠一一分辨:“什么叫挑唆?我外面听到有人说大姐不好,难道我不告诉你?姐妹之间,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比不得外面的闲话,也别由着人说去,没有挑唆这话。”

“大姐说方姨太太和明珠以前不好,难道我不知道?险些的,我们姐妹的名声全让她带累,我记得呢。不过大姐你倒忘记不成,以前我们同她们母女都不好,她们不好,我们自然也不好,谁是助长她们的人?”

“后来表凶把她们撵出门,又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不成体统,带累家里。不好的时候要撵,这好了,接也有道理。”

掌珠正听得过瘾,见宝珠又转回来,就道:“哎,你这话说的可是轻巧,哪有这么容易就好起来的,再说她是咒人不是,这是多大的事儿?”

“天大的事情,只要她改了,也没有背一辈子的。大姐你是不知道,听我告诉你吧。这不是我和善,而是还他家丈夫的情份。”

宝珠就把褚大的话细细的说出来,掌珠更撇嘴:“这是借着理由好巴上妹夫,宝珠你让明珠丈夫给骗了。”

“我不这么想,大姐你也别这么的想,这样的想人,只怕想出一堆的骗子出来,到时候你我都拦不住,”宝珠笑:“就是这样,母亲做主说接,我呢,也是愿意的。至于她咒人不咒人的,”宝珠微笑:“难怪有话是一咒十年旺,要是管用,现在怎么我家更好呢?”

掌珠气结:“我和你说不通,明天我告诉玉珠,让玉珠来评这个道理,你又憨上来,又坐月子理不清楚也是有的。”

“大姐,我小时候还和你拌嘴呢?还撕过三姐的书,因她宝贝着不给我看,”宝珠道:“遇到大姐对我说这样的贴心话,我实在不应该说,不过想到就说了,总有点儿不讲道理,但是你也听听吧,谁以前没办过错事,这话真不应该说,但…。”

宝珠嫣然:“都错过,错的时候,遇到的是错的时候待遇,改正以后,自然可以好待遇不是?”

掌珠揉太阳穴:“你夹缠不清的,我这会儿不和你说了,再说我跟着糊涂,”再去看宝珠双下巴,笑个不停:“看你瘦不下来,可怎么是好?”

站起来:“对你告诉话,让你气我一回,我也气气你吧,你看我这衣裳腰这里收得好不好?”宝珠黑了脸:“不带这样气人的,再说我会瘦的,我一定会瘦的。”

掌珠乐不可支。

当天晚上宝珠决定不吃饭,袁训端着个汤哄半天,说他打小儿就喜欢猪,如果不是想当将军,就去当猪倌,现在总算有机会,勉强将就的当一回猪倌:“请宝珠成全。”

“不然你怎么喂小猪?明儿加寿还回来,给她吃什么?”

宝珠气呼呼,才肯再吃:“你说女儿是小猪,明天我告诉她,让她对着你去哭。”

……

宝珠快出月子的时候,产子的消息才到边城。

邵氏和张氏来传信,辅国公夫人和八奶奶微笑:“了不起,一生就是两个。”说宝珠是有大福气的人,说上一通。

很快,家里的人都知道。五奶奶回房,见女儿还抱着旧年的红口袋等着自己,笑话她:“收起来吧,表婶娘生下儿子,更不会回来了。”

小姑娘瞪着母亲:“我不管,反正你要给我钱,婶娘不回来,加寿也就要回来,加寿走的时候说讨完钱就回来讨钱,加寿一回来,你就要给我钱才行。不然,”

得意洋洋:“加寿不依你。”

五奶奶笑起来:“我的傻闺女,加寿如今养在宫里,更不会回来,我看你啊,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她。”

“为什么见不到?”小姑娘不服气。

“你呢,以后是要在这里的,又不去京里,你上哪儿见她去,正经的收起你的吓人口袋,收一年的钱就知足吧,还敢想着年年收吗?”

五奶奶笑着去了,小姑娘不管,抱着红口袋继续候着母亲,不信你不给钱,不信加寿不回来……

……

军营里,陈留郡王漫不经心的看信。他们收的全是加急信件,信早到,这时候才看到。

“一生两个?这是猪吗?生孩子足有一窝?”把信给辅国公,陈留郡王依然对宝珠有芥蒂。撇着个嘴:“岳父你看,小弟这娶的不是媳妇,竟是个生孩子的。”

辅国公慢吞吞:“这亲事是我说的。”

陈留郡王闭上嘴。

外面,有人争吵着进来。萧观一揭帘子,吼道:“你会不会打仗,你不会打仗,让你家郡王教教你!”

沈渭从他后面进来,一样的大嗓门儿:“我不会打,你别带上我就是,我安生营里呆着。我还觉得好呢!”

“你看你怂的,小倌儿不在,你就不敢出战了你,姓沈的,就这亲事你还敢排我前面?”萧观怒火冲天。

沈渭冷笑,就知道你也收到消息,我是小袁来信,说亲事我家排在你王府前面,这是娘娘亲口所说。你呢,肯定也收到家里来信,这就没有一天不拿我出气。

小沈将军才不受气,反而反问:“我家将军不在,你就拿我欺负上了?”

“你家将军不在,你家郡王在不是,我看着他,也不能欺负你,我是喜欢你,姓沈的,给面子你双手捧好。”萧观尖酸。

沈渭一语揭破:“你再喜欢我,我也只能一个人跟着你去,我调不动别人,你想跟石头城似再拐我们跟着你,等我家将军回来!”

“他算个屁!”萧观咆哮。

沈渭抱臂,脚尖点着:“他算不算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小袁不在这里,苏赫都懒得打你。”你小王爷在苏赫眼里,也是个屁。

“哼哼,那你告诉苏赫,让他有能耐到京里去宰小倌儿吧,爷爷我还不想侍候他!”

帐篷里同时一震,陈留郡王也眸子一眯,雪刃般的光破睛似出来。

“难怪最近打得没意思,也有半个月没见到苏赫,”萧观乐了:“没准儿他真的跟进京,报他家的血仇去了,哈哈,姓袁的,气死我也!”

沈渭凉凉:“您这又气的是什么?”

“爷爷我想宰苏赫这一功,到底不是我的,好气!”萧观随时要发狂。

只要他生气,太子党全是乐的。沈渭让他骂的气,顿时平息。笑道:“老天从来开眼,”

“滚!”萧观把他下面的话打断,转身大步,腾腾,走去辅国公上首,他一进来,就备下椅子,坐下端下巴寻思。

是寻思,却又嗓门儿放开:“要不要告诉姓袁的?”眼角瞍着陈留郡王:“你家的亲戚,我让你做主好不好?”

陈留郡王翻个白眼儿:“那不是你的弟弟,我让一半给你做主。”

“好,来个人,我念你写信。”萧观抑扬顿挫:“啊,这个,小倌儿啊,”写信的人写上:“袁将军台鉴,”

“苏赫追你大好头颅去也,望你砸他个半稀巴烂,贪功是混蛋,放他回来,余下一半我自会处理,切记切记!”

沈渭嗤之以鼻,想得可真是美!

说得好,贪功是混蛋。

------题外话------

新年快乐,更新送上,票票

人经常倾慕耳朵里听到的人或者事。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不是产生共鸣的话,就是有自己所不能达到的天生性条件如身份富贵等,或者后天的条件,学识等,所以引起倾慕。

在这种既产生共鸣,又有自己不能达到的条件,就是男人身处这种境地里,也会对男人有相恋终生的感觉。

龙五对萧仪就是这种感情,这与男色无关。

穿过一条林中大道,并不是窄小幽渡那种,也给人开朗之感,毕竟他们是神交虽久,见面初回,让人开朗总比让人担忧的好。

前面一个不知何年修建的小亭子,几个青衣小帽的家人在上面打扫,在主位铺上宝蓝色貂鼠皮垫,在客位铺上银红色狐皮垫,春光悠悠由亭外而来,又一次让龙五倾倒。

“请。”萧仪笑着与龙五分宾主坐下,让人取出一个玛瑙流光杯,一个玉石荷叶杯,看上去皆一般儿大小,萧仪笑道:“你今儿想喝醉也不能,你醉了我必然陪着,我不想醉,只想和你好好的说说话,所以你任挑一个吧,倒上酒决没有吃亏占便宜之说。”

龙五早就受宠若惊,接过玉石荷叶杯在手,道:“这正合我心意,我也想和你说说话。”

萧仪笑吟吟,一双妙目更似流光飞转,胜似手中流光杯:“说吧。”

只轻轻两个字,就足以把龙五满腔要说的话带出,让他要沉吟一下,满腔欲出的话语还要再理一下,才能说得出来。

“几年前有幸见到殿下的文章,当时在学里,一见字迹,好似见到天人飞仙。”

萧仪笑得这就要打跌:“这是什么话,我的字能飞吗?”他有点儿调皮:“我不是字圣也不是字仙不是?”

“文章里的深意,正和我辈心思。”龙五呷一口酒,浅浅的,就已有醉意。

半醉于相见,半醉于春光中,龙五愈发的长叹息:“如殿下文章里说的,如今世道,是文官只要钱,武将只争功。不瞒殿下说,我从山西一路过来,路上堪堪儿的看过好多民情。欺男霸女,贪污枉法,是要有一些人,如我们站出来,为民情民生讨个说法。”

萧仪收起笑容,那生在女子面上,就是一段娇媚,而生在男子面上,就总介于挑逗与情趣之间的美丽眸子也跟着收敛,看上去整个人都肃然。

“这是我年少的胡言乱语,让你见笑。”

只看他的年纪,今天也不过是个少年,他的年少,又是指哪一岁?

由这句话,龙五想到仪殿下再往前的时候,当时还要小,他十岁就能作诗,有一首忧国忧民之诗广为流传,十一岁的那一年,又有一段绝好的抨击时事话语,十二岁……

这真让人肃然起敬,龙五直直身子,就着“见笑”这两个字认真的回答:“殿下,我是真心的要追随你,怎么能用见笑这两个字?”

萧仪瞪住眼,随后一笑,让这里也带着柔和起来:“怀战兄,那你随意的说,只管随意的褒贬我吧。”

“我在见到殿下的文章以前,不过是个碌碌少年…。”龙五的思绪随着自己的话语,回到他的以前。

他是比萧仪大的,龙氏兄弟都比袁训大,袁训今年已二十出去,龙五也二十有余,和对面的萧仪相比,大的至少五岁以上。

这同时也是龙五对萧仪一见倾心的缘故,自然的,他是由纸笔上先见到的。

他略微的一打听,仪殿下的十岁十一岁十二岁……比他龙五不知道强上多少。

而他龙五自己呢,生母是姨娘,表面上看父亲不问府中事,由着大家你抢我夺。别人家里尊卑有序,长幼也就跟着有序。

他的家里尊卑无序,就不单单是妻妾无尊卑,而是家下人等,全跟着乱了。

在这样的家里过日子,要么就没心没肺的过,要么就像龙怀城那样,因为他的生母是正妻,他很想扳回来,却累得要死。

还有一种,就是龙五这种麻木而又痛苦中。

他的生母既不是正妻,他扳什么去呢?但是不扳,别人家里是什么样子,龙五又不瞎看得见,自己家里的不正常,难道他不知道,难道不扎他的心?

萧仪指责天下无序、官场混乱,因而百姓无德,又影射上位者其实无德的话,带给龙五深深的知己感。

是啊,天下都是无序的,何况是自己的家。

而萧仪文章中又写出的先安天下,再安百姓的话,更让龙五送上膝盖,恨不能长驱于马前当走狗,也是心里甘愿的。

这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的一段愤青心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毫无可叙述之处,但遇上萧仪以后,龙五内心长期的郁闷就此得到抒发。

“尧舜禹的时候,民风纯朴;周朝的时候,子牙有德……”龙五满面兴奋的说着书上写的古代大贤,书上写的,文字是舆论的导向,怎么写,后人就怎么说不是?

萧仪也兴奋了,两张因兴奋而点亮的面庞,兴奋的说着古时候,有多么的好,上位者有德,百姓们有福,说来说去,不过是两个对现实不满的人,隐晦地在说当局者的不好。

这正是萧仪要的,也正让龙五痛快的。

萧仪影射的是皇帝,龙五影射的就是他的父亲辅国公了。

一家之长的不好,是将熊熊出一窝来,才有家里的扭曲局面。如果是龙五公子自己当家长,如果是他……

他不过是想想,但走火入魔,大多与想有关。

龙五要说的,正是萧仪想听的。仪殿下恨不能普天下的人都跟着他一起说,就怕跟着他说的人不多。

他亲手斟着酒,和龙五笑着闹着,在龙五说得最高兴处,口沫都要纷飞的时候,萧仪闲闲地插上一句:“说起来年青人就是有抱负,可惜全是些老头子们挡住道。就像你的亲戚,那个袁训是你的亲戚吧?”

“是!”龙五错愕的止住话,有点儿尴尬,他最不愿意说的人,就是袁训。

龙家兄弟都知道袁训的靠山是太子,太子是谁,是龙五心中的挡道老头子。太子虽然不老,但他的靠山是皇帝。

又和袁训有杀母之仇,龙五讪讪:“他啊,”

本不想说,但一转眼眸,仪殿下手托着个腮,还在对面等着。龙五是不愿意让仪殿下等的,搜枯肠般挤出许多的话:“按实在上来说,他是不错的。年轻高位,又敢和柳家过不去,我进京的路上听到许多的话,说柳家怎么欺负他,柳家是老臣不是吗?他在京里能几年,不算有根基……”

“袁训家里还有什么人?”打断一堆的废话,萧仪不客气的问。

本殿下要听的是这个,不是你才说的那些。

柳家是太子的岳父,以后的国丈;袁训是太子重臣,他们两个狗咬狗,咬到全没了仪殿下也不会眨下眼睛。

对于自己不愿意关心的人还要提,哪个要听不相干的表述呢?

龙五对他是神交,却不是他肚子里的虫,不知道仪殿下想知道的。喃喃道:“家里还有什么人?不都在京里?”

萧仪静静等下文。

“他的母亲是我的姑母,在京里,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包括他,都在京里。哦,还有一个,是他的姐姐,现为陈留郡王妃,”

这个人笨的!

谁要听没有破绽的话?

萧仪很想咬牙切齿,但还是笑得温温:“他的长辈,就再没有人了?”

“没有了啊,他父亲早去,他的祖父母也早去,”龙五摸不着窗户的感觉,反过来问殿下:“他家里还能有什么人?”

萧仪啼笑皆非:“你是他的亲表兄弟不是吗?”

“是啊。”龙五心想这还能改吗?要是能改,他很想不当袁训表兄弟。

“那他的家里都是什么情况?我对他好奇,他生得不错,他的父亲也必定生得不错,令姑母肯下嫁,必然是受到花言巧语不是?他的父亲必然是个风流倜傥的?”

龙五哈哈大笑:“他的父亲风流?他能流一回,都要多少药培着。”

萧仪愕然住,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本应该是生气的,但推敲下龙五的话失笑:“你这话真真下流。”

“实话。”龙五忍俊不禁:“殿下,袁训的父亲,我的姑丈,他出身平民,先天失于气血调和,是个胎里就不足的症。因此他手不能耕,肩不能挑,幸好他的父亲是生意人,家里有个小店养着他,他不能出门,就看书解闷,肚子里有无数的书,这才迷倒我的姑母,不然,我家姑母岂能是一般人就肯下嫁?”

萧仪内心失望奔腾,先天不足之症?想来他就是能人道也有限。那还如何勾引过中宫,那还如何…。

不死心的问:“袁家就这一个独子,亲戚上还有谁是出息的?”

眼角眉梢里总透出几丝急迫,让龙五意识到殿下不是只打听袁训,而是很想把袁家刨根问底。龙五狠想了想,斩钉截铁地道:“再没有别人!”

袁家到大同城外安家的时候,龙五还没有出生,中宫已经让被卖,就一家三人安于杂货店中,里正那里查户籍,都只见三个人,卖女儿保儿子的话,谁肯轻易对别人说,只默默的去寻找中宫,就是里正都不知道,何况是后面才出生的龙五。

萧仪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他在乎的并不是袁家和中宫有什么关系,而是袁家和中宫没有办法扯上关系。真的没有关系,也不打紧,只要有蛛丝马迹,能扯得上就行。

现在让龙五的话全堵死,萧仪有一刻对着玛瑙杯失神。直到抬眸见到龙五面有诧异,萧仪才干笑几声:“这就好,果然英雄出草莽,好哈哈,好,”

笑声干得似把钝刀磨肉,扯得龙五耳朵痛。

接下来萧仪失去一半的心情,但龙五还是有用之人。

贵公子当愤青,比平民老百姓们强得多。打起应酬的精神,勉强直到结束。

并没有一起回去,装着是郊游遇到而认识,龙五先回城中客栈,殿下后面跟来。在马车里,是一头雾水又一头雾水,萧仪闷得不行,吩咐车夫:“去宫里。”

皇子皇孙们在外宫中,有些地方是可以随意游玩的。萧仪找到熟悉的小太监,塞给他一锭银子,自己去到一处竹子后面站定,没一会儿,来了一个宫衣的美貌少女。

“殿下,”她有惊喜,又羞涩红晕:“您又来看我了?”一入宫闱深似海,不得君恩枉为人。皇帝年纪已迈,不管面上看着再年青,都知道他算是老年人。

血气上先衰,又有中宫娘娘恩宠不减,年青的宫人们不为自己做个打算,只能揣着春心到白发。

四顾没有人,萧仪含笑道:“美人儿,你愈发的美貌。”把她扯到怀里,温热凑到她耳朵根上面:“一天不见你,都让我想得要…。死…。”

少女由着他揉搓几下,但再怎么样,萧仪就不肯,少女也不肯。她是清白身子进的宫,没出宫就破了身子,那就只有死路一条等着她才是。

喘息着,但也有爱恋上的满足。少女道:“正要让人去寻殿下,宫里出事了?”

“什么事!”萧仪猎狗见猎物似的面庞一紧。

“去年才升上来的丽妃,这又降下去,现在是敬嫔。听说,是讽刺娘娘不再年青得的祸事。”

这本是宫里争宠的寻常事情,皇后上了年纪,对年青的嫔妃们忌惮并不异常,但萧仪由此得到灵感,喃喃道:“年青?不再年青…。”

见他重视,少女大为得意:“是啊,我费好些功夫才打听出来,这宫里的起起落落,谁没有原因呢?才进妃位就下去,不会没有缘故……”

萧仪抱住她狠亲一口,狠夸上一句:“你真真是个玲珑心肠,这事儿打听好。”他不能久呆,很快出来,重坐上马车,在城外得到的失落消失不见。

嘴角微勾,勾出的不是倾城倾国色,而是一弯狠毒。

“是啊,袁家的旧事查不出来,中宫的年青时候,却还是能查出来的。她年青的时候遇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也许曾游玩田野,遇到袁训的爹……嘿嘿,”殿下自己笑得乐呵乐呵的,好似诸葛之亮。

……

春天暖得明显,第二天更似厚衣裳穿不住,而满院子里的绿草,拔节似的长高一筹。看着家人修剪杂草,掌珠的心也似在修剪中,剪下许多乱纷纷,全堆在心里。

她在怪宝珠。

多事儿的人一个。

好好的把姨妈表妹接到她家里,这不是无事自生事情?掌珠还不知道是袁夫人做主接的,而就是知道是袁夫人做主接的,掌珠也会认定宝珠说了什么,才有当婆婆的这么好。

不经意的,就可以回想许多以前的事情。

掌珠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方明珠改名字那件事情。

改名字以前,方明珠就对着掌珠炫耀:“珍珠这名字好似个丫头,你等着吧,我会起个比你大气,比你好听,比你亮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