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含笑:“能保以后安宁,钱也合理,我倒愿意出。但现在担心的是,他们要的钱给不起。您在这里是事事通,应该听说这地原先他们要买,如今我还想再买几块,也全是这样的事,真是忧心。再来他们不要钱,只要地我可不给。”
袁夫人和老太太一头,道:“宝珠好容易相中的,光去看就去了几回,红花和万掌柜的见天儿辛苦,马也累得不行,哪能说不要就不要。”
这两位,是很给宝珠打气的。宝珠更笑容出来:“所以,你来以前,我正在想这事。姐丈府上,我是不想找的。”邹信目光一闪,有些诧异,打断宝珠反问道:“奶奶的意思是?”
“我不能见天儿把姐丈的府兵用着,虽然姐姐肯给我。”
邹信暗暗点头,这位奶奶从来没给他是个软角色的感觉。听宝珠往下道:“用,我是用得上,我也打算和姐姐去信借人过来。但归根结底这事情,他们是混混们,就得找和混混们上的人和他们说话。总不能全山西的混混们,全都这个德性?”
宝珠隐然生怒。
她前一刻还嫣然娇柔,下一句就怒气顿生。她在说话,加寿看的是说话的人,见这个一直自称母亲的人像是不喜欢,加寿把一手的点心渣子伸过来,小手晃晃,笑呵呵发出“哧哧”的音。
宝珠即刻转怒为喜,走向女儿,在她小手上啃一口,乐得加寿格格笑几声,把小手收回来,又送到嘴边去啃。
忠婆端着新出锅的,冷到不烫手的点心进来,见到桌子原先的全让小姑娘揉碎,散落桌上桌下全是的,她也乐得眯起眼,把这一盘子再放上去,收回旧盘子,对加寿姑娘笑:“多能吃啊,再吃再吃。”加寿很捧场的把新点心扔一块到地上,这下子房里的人全乐了。
邹信是乐着想,这家也太娇惯孩子。
有加寿打岔,宝珠不再恼怒。和邹信商议地道:“钱,我可以出,但不能低声下气的出,不然他当我怕他们。得敲打完了,再给几个哄哄他们也罢。其实要我给出这个钱,我宁愿出钱找些新护院,”目视万大同:“万掌柜的,这山西能人备出,帮我找些来。”
万大同一听就笑了:“奶奶,真正有能耐的人,像孔青管家这样的收伏很难。听完奶奶和邹掌柜的话,我倒有个主意。”
“你说。”宝珠忙道。
邹信也看过来。
万大同笑道:“本省有好些门派,德高望重的镖行也有不少。奶奶说得对,有钱给他们,不如花在别处。邹掌柜的也认识一些人,国公府中也有这样的门路,郡王府更不用说,现在交府兵功夫的教头,以前就是剪径的出身。这样吧,大撒英雄贴,约齐人和混混们斗一斗,他们斗不过,自然服贴。”
邹信微笑不语,大撒英雄贴,约人去打架这事,邹家也干过。不过从生意人家角度来说,不到没有办法,不用这样的办法。斗完了,生意铺子还在那里不是?人家是暗,铺子就成了明。
邹家生意人,干不起这事。
不过这奶奶,倒有点儿例外。她家现守的就是律法,有郡王和国公两府坐镇,官府也得听她的。邹信倒没说不行,只周详的想上一想,道:“这样一弄,只有卫所倒要担心。卫所历年收混混们的钱,有官匪结交的事情在。”
宝珠接过他的话:“卫所不妨事,小爷虽不在家,也有人去和他们说话。”她说的本是赵大人,但老太太听进去,在这里双手一拍,喜笑颜开:“对啊,现放着舅祖父在这里,白给他许多茶饭吃,侍候上叫好,也得让他出点儿力。”
老太太想到老侯身上。
宝珠和红花一起对她笑,您和我们想的不是一个人。
但这也提醒宝珠,还有舅祖父可以商议,也可以帮着定夺这主意可用不可用。宝珠当下说好,因老侯进城不在,就说晚上再和他商议。请邹信住下,红花去安排他住处,邹信说不必,他和万大同挤挤睡就行。
万大同带邹信去用饭休息,宝珠在房里忙开了。宝珠大撒英雄贴,在准备上最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准备场地,不是准备酒水,是做衣裳。
青色的绣花?
没有英雄气概吧,不要。
象牙色的,倒是不绣花。
这颜色会不会像女人?不要。
袁训以前的衣裳,凡是宝珠能穿的全搬出来,再次来个大挑选。
簪子,除非过度装饰的,基本上男女都能用。但宝珠为了逼真,说白了是满足她的感觉才是。用袁训的。腰带,用袁训的。靴子,穿不来,现去办。
这样到晚上,女眷们对衣裳首饰最兴趣浓厚,全在这里看着宝珠和红花一身一身的换衣裳,老太太都生出羡慕:“我都想去看看热闹了。”
热闹的地方,永远少不了加寿。加寿早抱着一团水红色衣裳在手中,揉得很开心。
晚上老侯回来,宝珠和红花已经挑好五件衣裳,六个簪子,七个腰带,让人去办好几双靴子。
……。
月倚窗外,老侯矍铄面容上眸光闪动,似乎若无其事,心中却早惊骇不已。他的吃惊,完全是种惊喜。
他没有想到宝珠有这样的胆量,就一般女眷来说,就是与宝珠具有相同的条件,首选的可能是以权压人,直接抬出郡王府和国公府。
但就老侯对这事情的了解来看,抬出国公府还真的不行。
这群混混们不是一般的混混,他们受人指使,只要好的草场以供养马。而在宝珠草场隔壁的有几块地,主人全来历可疑。那些草场上养的马不算多,也有近万匹。随时的,再配上近万的混混,就是不容忽视的一支军队。
虽然散沙了点。
这是老侯昨天才收到的消息,再加上他今天进城后的验证,老侯觉得自己将逮到平生没有抓过的大鱼不说,而且这草场现在归不归宝珠,像是有点儿要紧。
他回来的路上,把和赵大人想好的主意想过很多遍,总是担心宝珠不敢而不安。但现在来看,老侯想我的担心全是多虑。宝珠这孩子,胆子大得很。做起事儿来,也是认定就不会罢休。
“舅祖父,您看我们的主意行吗?”宝珠见他沉吟不语,有些着急地催问。催问过,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着急上来,羞涩地垂下眼皮,又忽闪几下,抬起来悄悄窥视老侯。
月光如镜,把宝珠神态表露清晰。她弯弯的双眉,黑亮的大眼睛,晕红的面容,不管怎么看也只是宅门里的女眷,但她的骨子里,却坚强如山。
老侯如宝珠所愿露出笑容,一口赞同:“好主意!”
宝珠欢呼雀跃,喜欢得蹦跳一下,身在半空中时,才发现自己失态,调皮的吐吐舌头,脚踩中地面继续扮难为情。这样子,又十足孩子气,和刚才那坚定的宝珠判若两人,让老侯呵呵笑出声。
见宝珠行礼就要走,老侯叫住她:“你哪天办英雄宴,给我也留个位子。”
“舅祖父也肯去吗?”宝珠笑盈盈。有老侯捧场,宝珠面上有光。
老侯笑道:“吃酒这事,我从来跑得快。”又问宝珠:“你那天要去吗?”宝珠手点住自己鼻子:“我扮个小子,”神气地道:“袁家二爷。”
“哈哈,好,那我,就扮个老学究吧,走过遇到,主人客气不收钱,自然吃上一顿再说。”老侯哈哈大笑。袁二爷?太好笑了。
他的隔壁,是万大同和邹信屋子。两个人睡下来,在低声说话。万大同火眼金晴:“我说,你这狡猾的鬼,素来怕事,也肯和我们奶奶一起撒英雄贴,不怕你们东家找你事情?”
“你不是都知道,什么事情能瞒过你。”邹信打个哈欠。
“你是相中我们奶奶有人撑腰,你邹家想跟在里面沾光。”万大同一针见血。
邹信笑骂:“我们家也是那天东道主人,我们还担干系呢。这件事情一过,不管好坏,都得罪混混们不是?”
“那你赚得还多呢,你的算盘能不灵光?”万大同算算:“这就算和郡王府上,国公府上,关系更加不同。而且,你也抱住小爷这条大腿。”
邹信正好奇,就问:“多大的腿?”连升三级这事情,已经是个传闻。
万大同却不肯告诉他,因为他也不清楚。继续揭发邹信用心:“你这是想为你们家进京赶考的小爷们铺路吧?”
“凡事儿都瞒不过你,你也知道的,官场不比生意场中明亮多少。我们家的少东家,几房有好几个,这几年也不和啊,但都卯足劲都想当官。前几科,我们东家都花足了钱,可京里找不到认识的人,虽说不指望有什么指点,但有个人总比没有强。袁家这位将军,不是探花,中举上能给我们指点指点,我们东家重谢。”
万大同嗤之以鼻:“你看我们家缺钱吗?”
“这不是凡事绑一块儿,奶奶要上刀山,我们东家说,去。奶奶要下火海,我们东家也说,去。”邹信嘿嘿。
万大同以生意人的眼光,毫不客气地指出:“饶是这样,你们家也是赚钱的。”想跟个圣眷高的人扯上关系,岂是容易的?
------题外话------
端锅等票票……
加寿在军营里,也是长辈们热烈的话题。袁训对陈留郡王的话表示欣赏,殷勤地道:“等再回去,把加寿送给姐丈看两天,让你好好和她亲近。”
“咦,不对啊,”陈留郡王怔了怔神:“我得先陪我女儿,”把袁训轻推:“不用送来了,我自己没有女儿吗?我倒要去陪你的玩耍。”袁训主动往旁边让让:“我就说你其实不疼她。”
“有一堆人疼,不用我。”陈留郡王鄙夷。
他真的回家,也不是疼女儿的那种人,不过能及时想到自己还有念姐儿,也算难得。
袁训走向辅国公,再次要把周何花彭归还,辅国公想王爷今年都陪着外甥,虽然关安重伤也不妨事,也就收下。
……。
夜色深重,春天的夜晚风呼呼,不弱于北风。梁山王的帐篷算厚重的,点起的蜡烛也拂动不停。王爷坐在烛光下,淡黄明亮的烛光忽而往东,忽而往西,他的面容就在烛光下成为阴晴不定。
暗影轮流落在他脸上,但他的心情却不是阴晴不定。
喃喃细语,缓缓出来。
“和稀泥的本事?”这句对袁训的评语,是他的儿子萧观信中最爱写的。三两封信中,就有一封对着父亲骂袁训。今天打得正痛快,姓袁的又跑来,结果没痛快。今天逮到太子党中的谁谁正要揍,姓袁的跑来…。
梁山王重新审视袁训此人,眸底全是沉思。
袁训是辅国公的外甥,随母独自到京中。对这一点,梁山王没有多想。他的眼线也在京中,都说他是淑妃的同乡,淑妃又是中宫的同乡,同乡见同乡,引见到太子门上,顺理成章。
这个人独得太子重视,才是梁山王今天花点儿功夫,推敲袁训的主因。让他用一句话表达的话,梁山王想赞叹的说,太子殿下是慧眼。
王爷有好些年没有回京,上一回奉旨回京中,太子殿下还稚嫩年青。梁山王由儿子和幕僚的信来推断未来储君的品行,今天又从袁训身上深刻感受到,殿下是天生的人中龙凤。
只看太子殿下用的人,就都不一般。
用柳至,是柳宰相一家,太子妃一族,是势必要笼络的大家。
用苏先,早些年就让梁山王啧啧有声,认为殿下手段与别人不同,雏凤之声已清扬越出。
袁训到军中的时候,梁山王是放在心中的。石头城大捷,不是袁训一个人的功劳。是萧观起意,袁训的调度,尚栋的好主张,太子党的英勇无畏,这里面缺一不可,梁山王当时并不多加关注袁训。
太子党名声在外,没点儿不一般的手段,枉为太子党。
只有今天,在生死关头,袁训不惧不怕,镇定安抚马匹的执着,让郡王们震撼一把,也给梁山王心中刻上一道痕。刻上一道叫袁训,绰号太子门下的印痕。
梁山王不会担心袁训在军中对他不利,他几十年圣眷不衰,揣摩上意这一条上,比郡王们都强。梁山王甚至知道不管袁训有多英勇,太子不会把这样的人久放在军中。
文探花,武将军,这样的人最适合放在高处为高官。烛光之下,梁山王凝眸,已经花足心思在想这事。
他是从都察院出来的,难不成还回去当御史?
工部在六部中相对权柄弱,太子不会让他去工部。
刑部?也有可能。
吏部,他现在武将出身,虽然是文探花,径直去吏部难以服众。
兵部?也有可能,但资历太浅。
户部管钱粮去么?那可是个肥缺儿。不过现在户部两侍郎,全是柳家的人,柳宰相家正一门鼎盛,轻易换人朝野不安。
春风总是不经意的从帘外进来,似在窥视帐篷里尊贵的这个人想心事。
白天才有一仗,晚上梁山王能余暇中沉思,不是这王爷犯懒,是他为儿子的一片心思。王爷老了,虽还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今年在京中也流露告老之意。
他要为自己的儿子挪位置,虽然提出来之前,也知道以萧观资历不足以服众。那干子郡王,随便出来一个,都可以把萧观耍得团团转。
但父慈爱子,是这样的道理。梁山王并不指望袁训能在军中帮萧观,毕竟王爷还要再干些年头,估计袁训比他走的还要早。但为了萧观,早早揣摩这些年青人,早对以后朝中官员安置有所心知,是件必须做的事。
花一个晚上来想袁训,梁山王心底放的,只有他的宝贝儿子。
……
还有人,和梁山王一样,也在此时此刻寻思着袁训。
一望无际的草地,夜色黛黑,草色也近乌色。在人的眼中,绿油油现在是乌油油,润滑感觉并没有改变。踩在上面,跟大帐中毡垫一般儿柔软。
繁星明亮,远山如不可知的深渊,银河深邃似银丝带,月儿在其中淡而又淡。
山坡后面,几个人隔开各有几步,静静站着。阴影中见不到他们的面容,但东安郡王的虎头盔甲把他暴露,靖和郡王的猱金丝铸造的盔甲独特,也能分辨得清。
还有定边郡王的乌甲暗沉无光,如果不是他的眼珠子发亮,还以为那里是块大石头。
项城郡王清咳一声,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他,咳声远比别人粗重。
气息不匀的咳声,一听就是心气儿不匀。
白天见到袁训又逞威风,还有蒋德关安那两个难得的死忠,项城郡王心气难平,不仅是不匀顺那么简单。
北斗星光流转,若明若暗。这是备战时刻,军营中没有打梆声,却只能换防能知道时辰。四个人站在这里,已经默默无声有小半个时辰。
一直站下去也不是办法,东安郡王悠悠道:“老主意?”
“老主意。”靖和郡王和定边郡王接话。
项城郡王皱眉,他不能确定老主意和他想的是不是一样,对东安郡王皱眉:“杀了他?”还是这样说话最明了。什么是老主意?这三个字项城郡王根本就不懂。
但别人都懂。
东安瞄瞄靖和,靖和瞅瞅定边。定边郡王的眼珠子邪乎的亮着,对项城郡王摇头。项城郡王急了:“难道看着他天天长光彩?”脚尖狠狠捻碎草茎,项城郡王喘的粗气声清晰可闻。
“灸手可热,碰不得,只能笼络。”东安郡王缓缓出声。
灸手可热这话,把项城郡王提醒。他是能要袁训的命就要,不能要也不能把自己搭进去。没错,他们在说的,就是陈留郡王最近风头出得太足,要有个主意打下一部分才行。
害陈留郡王出风头的根源,是他的小舅子袁训。
项城郡王和别人相比,憨了点儿,并不憨厚,总想把袁训往死里害。
让东安郡王提醒,项城郡王干咽唾沫,想到小袁将军的赫赫身分还不是他的三品将军,是他身为太子门下,太子三近臣之一。好吧,自问自己摊不起这官司,这也不像杀个雷不凡,老侯在没有证据下,也不敢上门把他怎么样。
那是太子近臣。
项城郡王装出很懊恼,后悔失言的模样:“也是,他的来头不小。”故意挑一下别人的嫉妒心,冷眼看看,也架着这是晚上,他们选这里碰头,地方又太黑,像是没有人对这话流露不悦。
另外三位郡王淡淡的笑了,东安郡王道:“老主意,是笼络他。”
“怎么笼络?给他买糖吃还是给他打酒喝?”项城郡王反应有点儿过激,嗓音略高起来。出于嫉妒,他自己倒先嫉妒起来,项城郡王故意道:“一刀杀了省事!”
山坡后面的深草丛中,有人不安的动上一动,看上去就像风吹草动,好在他很快平静,也就没有人发觉。
面对项城郡王的“恼怒”,东安郡王低声道:“这个好办,等到前面还有大战,苏赫今年就是要他人头,一击不中还会再来,前面浅草滩,沼泽地都有,看着这里平坦,其实仗一样不好打,有的是机会。”
目光闪动,对项城郡王道:“你想杀他,也有的是机会。”这个还不是随便你。但杀人这句话,东安郡王想可不是我说的。
天色也太晚,几个人这就散开,各回营地。营地至少都在几里路以外,他们上马离去后,草丛下面钻出一个大汉,慢慢走到山丘上坐下,草盖住身子,对着郡王们背影纳闷:“他们不愁穿不愁吃的,咋就这么心狠呢?”
月光有几丝打在大汉面上,把他粗犷的面庞照出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