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产女

侯门纪事 淼仔 12024 字 9个月前

志哥儿和忠哥儿要和妹妹做对,笑道:“弟弟!”

“妹妹!”

“弟弟!”

争吵声传到房里,把半昏沉的宝珠惊醒。痛,也还能忍,哪怕是痛得撕心裂肺。全身的酸软无力,就时时把宝珠往昏昏沉沉里浸润。

“用力,再用力。”稳婆的话听多了,听得宝珠快要麻木。她想,这是头一胎,都说是鬼门关。

她好似一只小船,独自在汪洋中飘荡。眼眸总想垂下,面前就一片漆黑。没有星星没有月亮,也没有她最思念的人。

表凶你现在哪里,扶我一把吧,我实在没有力气,再没有了。

宝珠闭上眼睛,刚觉得好舒服就想一闭不醒时,稳婆喝醒她:“不要睡,用力,就要出来了!”

“用力!”

好似用雷霆做成,击打在宝珠沉浸的思绪里。在她的思绪里,有那双坚实的臂膀,有那宽阔的胸膛。还有…。

“哇哇哇……”大哭声冲天而起,把宝珠的小船打得粉碎。她忽地睁开眼,全身忽然有了力气,支起半个身子,吃力地看向那哭声的来源:“是儿子是女儿?”

“恭喜奶奶,是个姑娘。”

宝珠手肘一松,又重新歪倒。是个姑娘?眼角还能看到那扭动的小人儿,红通通的小身子好似一个小妖怪。

宝珠怜惜上来,这就是新生的孩子?这是我的女儿?

好吧,哪怕表凶不喜欢,宝珠也喜欢了。但她还是遗憾:“是个姑娘。”语声消失时,她闭上眼睛,这一回坠入梦乡,沉沉的睡过去。

外面的贺喜声她没有听到,她睡得十分之沉。怀胎十月的辛苦,男女未卜的担心,一朝生下来,把她累得再没有一点儿精神。

她在梦里甚至没有遇到过袁训,只知道又香又甜包围住她,让她狠狠的睡了一大觉。

房外,没有一个人有她的担心,担心是个姑娘。

袁夫人抱着孙女儿,笑得合不拢嘴:“是个姑娘,”陈留郡王妃和母亲玩笑:“幸好是个姑娘,若是个小子,母亲你打算从此抱着就不丢手怎么着,”她伸出手:“来来,姑母抱一抱。”

袁夫人舍不得给她:“你不会抱。”

郡王妃失笑:“我,我生了三个,我倒成不会抱的。”这个时候和母亲是说不清道理的,郡王妃只能装闷气在一旁。

新生孩子在房里,产房的外间。念姐儿是硬冲进来的,还有一个丫头笑着扯她的小手:“姑娘不要去。”

满头花翠的小脑袋顶进半个来,一只小手举着一包子果仁儿,正哗啦的往下掉。“给妹妹送东西吃,你让我进来。”

把丫头倒扯进来半步。

志哥儿和忠哥儿跟在后面,再把丫头一推,丫头哎哟连声叫着,险些摔倒在地。志哥儿和忠哥儿就也进来,一脚踩在果仁儿上,“吧叽”一声,碎成好几片。

袁夫人笑了:“来来,看看吧,不看也想着。”绣着鲤鱼的红色小襁褓放低下来,念姐儿和哥哥们三个小脑袋凑过去,眼珠子全快瞪出来,接着有三声出来。

一模一样的。

“哇!”

“哇!”

“哇!”

随后三个人一起道:“好丑!”袁夫人等人呵呵笑了起来,念姐儿则是不依起来,小嘴儿一撇,对着哥哥们就发脾气:“全是你们,不肯拿漂亮东西,小妹妹才不漂亮,全是你们,”

“哇……”新生孩子倒是不再哭,念姐儿大哭起来:“还我漂亮小妹妹,让舅母重新生。”郡王妃又好气又好笑,把女儿抱出去。志哥儿和忠哥儿满面内疚,互相对看一眼,很有负罪感的悄悄溜了。

小弹弓和小木刀也无声无息的收回去。

这个小插曲让房中更欢乐起来,邵氏张氏啧着嘴,以她们有经验的人来看孩子:“这眼睛眉毛,不像父亲像母亲,不像母亲的就像父亲,长大了还不俊得没有人赛得过。”

“是啊,生得好着呢。”袁夫人爱惜不够的抱着,只给人瞧,但舍不得让出去。忽然想起来,袁夫人把孩子让给张氏,自己急急忙忙出去。

张氏纳闷儿:“亲家太太去做什么?”但是孩子到手,软软的面庞让她也割舍不下,就不管袁夫人去作什么。

和邵氏带着妈妈们正看着孩子乐,袁夫人又冲进来。一气到孩子面前才停住,气喘吁吁,翻开手中握着的册子,正是她亡夫的手札。

她眉开眼笑:“若生孙女儿,就叫佳寿,与天地寿的意思。”

房里的人全对着她傻眼。

您那丈夫可是死了二十年出去,闭眼的时候连自己有儿子都不知道,这孙女儿名字是从哪里出来的。

陈留郡王妃身为女儿,都不相信手札上还有这个。她凑过去一看,见上面笔力柔弱,的确是父亲的笔迹。

“近来病体更觉难支,想我能有一女,已无遗憾。但老天有情,赐我佳妻佳女,若能再有一佳儿,婉秀终身有靠,岂不更好。若有一子,当名训字,庭前教训必然练体魄苦读书,此生圆满无憾。若有佳孙,岂不乐事?生孙当名执瑜,执璞,尽皆美玉。生女当名佳寿、佳禄、佳福,尽添福寿,岂不乐事?”

袁父是在自娱自乐,但郡王妃看得眼窝子发酸,今天是喜日子,忙用帕子拭去,想父亲在天之灵可以告慰,他果然有佳子,这又有了孙女儿,宝珠能生女儿,就能再生儿子。

“母亲,我去佛堂里给父亲上炷香,你来不来?”郡王妃轻声问道。袁夫人想了想,笑道:“宝珠还没有醒,得有人守着她,你先去告诉她,就说我守着媳妇和孙女儿,他必然会谅解。我晚上人静下来,再去好好的同他说。”

她低下头,又去看那肉乎乎的小人儿:“佳寿,阿寿啊,是了,京里全叫寿姐儿,我的寿姐儿,祖父给起的这个名字可好不好?一生有寿。”

半闭着眼睛的佳寿,不知听懂没听懂,居然咧开小嘴儿,给了祖母一个似笑非笑的笑容。

郡王妃走出房门,还能听到背后母亲欢天喜地笑声:“她笑了,哎呀,她一出生就会笑,这该是多有福气的孩子。”

带着笑意,和满怀欢乐,郡王妃往佛堂里去。进去一看,先来了一位。一个发已微白的中年妇人跪在地上不住叩头,嘴里念念有词:“菩萨开眼,菩萨有灵,我家姑娘一岁时,我家大奶奶发过誓言,说姑娘以后嫁个佳婿,给您镶金。我出京前,京里观音院我送去一百两银子,只怕镶金不够,许过再送。今儿老太太去大庙,我本来要跟去的,又怕姑娘临盆不敢去。菩萨啊,您太灵了,以后再保佑姑娘生个儿子,但凡我有私房,一文不留,全存下来给您镶金。遇庙就送,没有诳语。”

“卫妈妈。”郡王妃唤她:“你要镶金还愿,何不对我说一声儿,”陈留郡王妃动了情意:“只要弟妹能再生,一而再的生,镶金这事我应承下来。”

卫氏一口回绝:“那可不行,您的是您的,我的是我的。”在这里把郡王妃才说的话才消化干净:“我们姑娘自然是能生,自然是一而再的生,生了又生,菩萨保佑啊,”又去叩头去了。

郡王妃喜爱她心诚,洗手上过香,没有打搅她,出来后吩咐人:“给卫妈妈备红枣桂圆茶,到底有年纪,叩得久了只怕头晕,栽倒在地可怎么办?”

跟郡王妃的人悄笑:“她许愿要叩一千个头呢,这要是全叩完了,还得准备医生候着看看呢。”陈留郡王妃就道:“那就请医生来候着吧。”

再回到宝珠那里,见老王妃和老太太刚回来,老太太腿脚儿麻利,也是冲回来的。老王妃病得久,身子弱,跟在后面嚷:“你什么年纪儿,你还敢跑?”

安老太太不理她,跟个弹弓打出来的弹子似的进了房,见到小襁褓,先喜不自禁。没看时,就问:“男孩?”

“姑娘。”袁夫人张氏邵氏一起回她。

都以为安老太太你得了曾孙,你难道不喜欢吗?却见安老太太把个双手一甩,恨天怨天的抱怨起来,脸上那个懊恼:“哎呀,都说大庙里菩萨灵,我就说捐五百两,结果那主持可恨,说什么心诚则灵,又说郡王府月月有香油银子送,劝我不要多捐,这可恨的老和尚,全是他害的我,若容我多捐,这不就是孙子了?”

房里众人错愕过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没有等人去劝老太太,安老太太又转为喜欢:“姑娘好,先开花就好。可是,”她对袁夫人小心翼翼起来,满面皱纹上陪出个笑容:“亲家太太,您有法子,可以让我的好孙婿回来,这夫妻再团圆一回,明年就生大胖孙子,可不是好?”

众人错愕才止,这又错愕上来。

房门外有人回话:“妹妹啊,你出来你出来吧,你在里面是添乱的。”却是南安老侯听到消息,也从外面回来。

安老太太悻悻然出去,对兄长没好气:“我喜欢呢,谁是添乱的。”她欣然得意:“我有曾孙子了。”再睁大眼问老侯:“你给多少礼钱,少了我可不依。”

“我给你礼钱,但是你别再添乱。”老侯低声道:“你孙女儿可月子都没开始坐,你就闹着要夫妻团聚,你果然老了,混话一堆。”

这人也不是铁打的,这就敢圆房?

老太太也压低嗓音:“兄长你才是糊涂,我这样一说,等袁亲家太太施展手段,把人弄回来,可不半年就过去了。对了,回头我交待宝珠,吃好睡好,等她养好了,丈夫也就回来了,正是时候。”

老侯瞠目结舌:“是几时你城府这样的深?”

“我以前就深,”老太太得意地晃晃头,见老王妃这时候才走过来,忙过去扶住她,笑得满面开花:“呵呵,是个孙女儿,多好啊,先有女,再有男,所以说弟招弟招弟的,这不是乱说的。”

老王妃喘一口气:“你这身子骨儿,可也不是乱来的。”安老太太不以为意的一笑,和她一同进去,把个孩子仔细的看过又看,不等别人夸,她自己夸了又夸。

……

宝珠醒来是晚上,袁夫人把手札给她看,说叫佳寿。宝珠自然说是,但等袁夫人走后,宝珠寻思,加寿加禄加福,这名字怎么听怎么不对?

忽然想明白了,哪家亲戚的狗,可不就叫加福?

三老爷的话给韩世拓狠狠一击,大奸大恶的人也有人性的一面,何况韩家兄弟叔侄们,只是清一色的无下限不要脸风流浪荡爱玩乐,离杀人狂魔还远。

韩世拓的爹,现任的文章侯。在府中怕二弟妹,厌四弟妹,远离三弟妹,算是家务上的受气人,但从不做分家之想。

这些年闹下来,文章侯的心思曾通过话语,或多或少的和儿子说过。他每到最烦恼时,总摸着脑袋,当时估计是感觉焦头烂额,带着思虑:“世拓啊,以后这家是你的,你可记住一点,家是不能分的。”

头几回韩世拓年纪还小,脖子梗梗:“为什么不分!才刚欺负母亲,又欺负父亲你,分家!分了省得盯着我花钱!”

小小世子不到十岁,就让婶娘们盯得紧紧的。这都怕吃亏的人,好似全跑到这家里去了。

文章侯就呵呵笑了:“没有一家不闹家务,分家的有几个?再说分出去要让人指脊梁骨骂不能容人,家人不和,少了臂膀,出门才真的让人欺负。祖宗传下来到我手里,到你手里,分家这事你和我都不能做。”

后来韩世拓大几岁,甩女人勾搭女人上面,发现叔叔们中用的地方不少。什么叔侄结伴而游,青楼上和人吵架也多张嘴。

又结交许多的纨绔,家里打得头破血流的都有,但是人家也不提分家。分家这事,在古代大家族来,好似是个笑话,而且极不光彩。

更不要提现在把丁忧去官闲置在家的叔叔们分出去,他们可还守着孝呢?这像是不让他们守孝,这事情其实是严重的。

见韩世拓慌乱,三老爷也正经起来,缓缓出声:“御史们要闲的慌,哪怕你媳妇再说分家也守孝的话,也可以参她一本。”

“三叔,参她是参不到的,这算家务。如果是掌珠不许祭祀,起了冲突,官司打到顺天府,这倒能落人口实。唉……”韩世拓说不下去,胡乱的面上抹一把,拿起筷子,见满桌子菜全是他为三老爷送行点的,尽是佳肴,也茫然不知道随便吃点什么好。

挟一筷子菜到嘴里,明明是大厨名家所做,昨儿还夸不比京里的差,今天却味同嚼蜡。

叔侄慢慢的吃喝起来,都心情沉重。

两个酒杯缓缓的碰着,再分开,再缓缓的碰着。酒过几巡不知道,但两个人都脸上染上酒意,韩世拓才闷闷出声:“三叔,我知道你,你也知道我。我们家的男人出娘胎带出来的德性,一个一个没皮没脸的,”

“以前不这样!”三老爷打断他。

韩世拓吃惊不已,为自己家里以前是好的而震惊,僵着舌头:“不,不会吧,从我生下来,我看到的就是这样。”

“你祖父,我的爹就不这样。有妾逛青楼都是有限的。”倒不能说没有,到底是一古代官宦家庭。

韩世拓想想,忽然破闷似的笑了起来:“我懂得这事的时候,祖父都奔五十,他老了是玩不动了吧?”

他心想三叔你还蒙我,我们家里的根,我还能不知道。

三老爷对他瞪瞪眼:“你结交的那个,在红香院里一住就是大半年的,是个雏儿就要抢先的那大官人,姓什么来着,”

“扑哧!”

韩世拓又乐了:“他是在行的,五十多岁了还这般精神。”

“所以这玩和老没关系,你祖父就不这样。他这辈子就收了几个妾,有两个是宫里赏出来的,他哪还敢冷落她们,往外面玩去。抛下老太妃的人,老太妃也不答应啊。”

韩世拓懂事的时候,妾已去世,但因是赏赐下来的,家谱上自然有一笔,而灵位和一般的妾不一样,也摆在家庙里,年年受香。

因三老爷的话,韩世拓把他记得的事情想了一回,对自家根源有点新的认识,但是好奇:“那为什么从父亲叔叔起,我们全是这样儿?不要说我,就是三叔你房里的我两个弟弟,小的那个也十五了,那天按住丫头做嘴儿,让我看得真真的。”

“唉,这事儿要从老太妃那说起。”三老爷叹气道:“纨绔都是养出来的,家境太顺,那几年也没有人敢招惹我们,太上皇在位的时候,皇上尚且忍让太妃,满京里自然是我们横行。就这样,一里一里的全这样。”

韩世拓再饮一杯酒,酒意上头,冲口道:“这样说,倒是老太妃害了我,害了叔叔们。”三老爷觉得这话真新鲜,他闻所未闻过。但他也酒劲有几分,会喝酒的都知道,酒意上涌时,你不想说实话,估计出来的也都实话。

“是啊。”三老爷还附合一句。

三老爷摇头:“我们韩家以前不敢说书香门第,也出过榜眼探花。”

叔侄都脱口吐露的是真心评论,让两个人的心情又黯然起来。在这黯然下,韩世拓把三老爷堵在这里要说的话,清晰的在他心里重浮出来。未说以前,他先摇摇酒壶,见酒声晃动,叫来小二添上酒,又重加几个热菜,让房内重新菜味氤氲起来。

酒和菜香,让叔侄的心似贴到一处,韩世拓再开口,也是极诚恳的。

“三叔,你知道我的。我小时候念书还成,学里来附学的一混蛋,说我中了以后,文章侯就真的是文章侯,让我扇了他一大嘴巴,把他撵走。他这话忒难听了,是不是?”

三老爷嘿嘿:“小子,别夸口。不要说你小子念书曾经好过的话,就是三叔我,以前也是好的。”再面上一沉:“以后就不念了就是。”

他冷淡地道:“我们家聪明是有的。”

“人肯用心,熟能生巧,聪明有天生的,也有后天苦累出来的。”韩世拓在这里停住语声,把一盘子三老爷爱用的菜挪到他面前:“三叔你吃这个,素淡,解解酒,我们慢慢喝。”

全是有酒的人,酒有一个好处,是消去人的杂乱心思。

三老爷此时想不到他是当贼的怕见侄子这官,也想不到京里要闹分家,自己这一房和二房四房,全让对面这侄子的媳妇逼得没路走。

面对韩世拓的体贴,三老爷笑了:“世拓,你出京不到一年,真的是改变不少。”以前哪有这种体贴。

韩世拓道:“所以,这里我想着法子也要呆下去。”他的话就势可以出来,和三老爷对上眼儿,韩世拓微红了眼圈,也许是酒薰的也未可知。

“三叔,你说我披上官皮就装模作样,你说得没错。不瞒你说,昨天我出去,官道上见到一大姑娘,生得水灵灵的,还同她俏皮了两句,她没敢回我话。男人嘛,不风流枉生一场。”

“嘿嘿。”三老爷坏笑:“所以我知道你,你撵三叔走,全是装的。”

韩世拓没接他这句,继续道:“说起来古代圣人,哪一个不披着皮。圣人们说,食色性也,但他们见国君呢?见学生呢?这层皮就不要了,就换成新的皮,端庄肃穆了,恭敬安宁了,所以三叔你说着了,我这层官皮,我还得继续的披。”

他执杯在手,对着微漾酒液无意识看着:“三十年我披的是风流游荡,可见书就没有念好,那皮怎么能从早披到晚,从家里披到家外面去呢?”

三老爷诧异,但手把桌子一拍,赞道:“这话说得准确,叔叔我对你刮目相看。”

“我说完了,您就不刮目相看了。我今天约您出来,话要挑明着说。前一阵子,我收到萧二爷的信,四妹夫的信,四妹的信。三叔,我不是蒙你,那刀剑真的杀了人!你没听说钦差往这里来吗?”

三老爷心头一紧,但佯装听不懂,而且他也真的没想到钦差是为这件事来的。丢失刀剑的事,现在也没有沸沸扬扬。而且就问南安老侯自己,他的确不是为这个出的京。

三老爷更想不到,他把脸一沉,摆出当叔叔的架势,斥责道:“你胡说什么!钦差与这个哪有关系!”

“有关系没关系,小心为上!”韩世拓道:“三叔你走吧,出事就没有你,我顶着!”

他再激昂,三老爷也不信:“索性的,我也对你说实话,你不舍得离开这里,怕我拖累你才打发我走,就没想过,三叔我也舍不得走。”

想想在这里呆的几个月,三老爷不无陶醉:“这地方可真是好啊,和军需沾边儿的都是肥事儿,如今你送神走,没门儿。”

“这地方是好,是有亲戚照应!”韩世拓急了:“出了事情,他们照应我还说得过去,不能把我七大姑八大姨全照应进去!”

三老爷稳稳地道:“哪个是你亲戚,你亲戚,对了,连升三级的那个,在战场上呢,哪天下来都不知道,世拓,你还有什么亲戚?”

“陈留郡王府是我的亲戚,萧二爷是亲戚。”

三老爷眼睛亮了:“我恍惚听过一句,是你说过还是别人说过,但没听真。”

“陈留郡王妃,是我四妹夫小袁的亲姐姐,一娘同胞!”韩世拓鼓起眼睛:“三叔,我全告诉你了。所以,你走吧。你这事把我弄得脸上难看,有事算我自己的,别让亲戚看着我循私弄来一个你,还出这么大乱子!”

把胸脯一拍,韩世拓道:“我送你回去,分家这事,我不答应!”

三老爷到此沉吟:“你小子像是来真的,你这是为披官皮,大义灭亲上来了。”但真的韩世拓肯回去不让分家,三老爷却肯回去。

在这里挣银子不是一辈子的,分家却是关乎到自己下半生,还关乎到孩子们。三老爷就点头,但没忘记敲打侄子:“这回我依着你,但风头儿过去,我可再来。”

韩世拓面上一喜,道:“行。”

这个字才说完,外面泼风般的脚步声出来。叔侄才纳闷儿,这是谁在这里撒野?门帘子一掀,那力气用的门跟着晃了两下。

十几个大汉从门口堵到另一间房外。两个人面容肃然,手执腰牌进来,喝问道:“敢问是韩世拓大人,”又把三老爷的名讳也叫出来。

“是我。”韩世拓还没明白发生什么事,虽然他刚才一直在和三老爷说钦差查案。见腰牌是萧二爷的人,韩世拓忙陪笑:“大人们有什么公干到此?”

大汉面无表情:“大人,我们奉萧大人之命,带所有与丢失官制刀剑有关的人问话!”再一抱拳:“得罪了!”

哗啦一声响,腰上挂的铁链揪下来,往三老爷脖子上一套,扯着就走。

三老爷正醇酒香浓之中,脖子上冷冰冰的就多了个链子,让人拽着连走几步,三老爷急上来:“冤枉,我冤枉!”惊吓之中,仅余的一点儿神智想到自己并不冤枉,三老爷又对着韩世拓大叫:“世拓救我!”

还没喊出第二声,嘴里让塞上一把麻核,这是带犯人时,不让他说话的一个东西。有的解释说是麻绳打出来的结,这样一塞,犯人就不能喊叫。

三老爷以前对别人用过这东西,他自己尝这东西头一回。铁链和麻核,这已经是把他当成重要犯人来对待。魂飞魄散中,三老爷对着韩世拓不住看去,泪水流下面颊。

“三叔!”韩世拓也吓得不轻,但那是他的叔叔,他追在后面就要跟出去。两个大汉把他拦下,阴沉着脸道:“大人,萧大人还有话!”

韩世拓用袖子抹抹泪水:“是。”

“萧大人说,凡与刀剑丢失有关的人,全系重犯!但与此事无关的人,依就当差。让大人好自为之!”

大汉们说完,扔下遍体冰凉的韩世拓,大步而去。韩世拓这就不敢再追出去,但痛急上来,把桌子狠狠捶上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