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谨慎

侯门纪事 淼仔 12035 字 9个月前

再让宝珠,好似逼着宝珠去和凌姨娘等人生分似的。龙怀城没有勉强,见母亲回来,由着宝珠站到母亲后面,大家拜过祠堂,宝珠告辞离去。

没有人留她,国公夫人甚至让她早走:“风雪大,早走早到家,过年不请你吃年酒,有几样可吃的菜,给你和小姑娘,你带上吧。”

带上至于吃不吃,国公夫人就管不着了。

这件事在宝珠心里存着,难怪她是不高兴的。

……

烛光摇曳,窗外飞雪。北风在窗纸上印出千奇百怪的样子,树影不时带狰狞,雪花不时又陆离。

姐儿和奶妈在隔壁睡下,红花伴着宝珠,她沉沉睡去,宝珠还对着微弱烛光想心事。

大红衣裙总是从眼前飘过,让宝珠久久不能入睡。

她先想到龙怀文,舅父家世本就不差,他少年纵横沙场时,应该和姐丈陈留成名的年纪差不多。

姐丈少年成名,以武功闻名于世。而龙大公子呢,宝珠在到山西以前,从没听到他的名字。宝珠鄙夷,心就放在干坏事上面去了!

国公府的长子该做什么,他像是全不知道。

龙二公子龙三公子宝珠不认得,不过想来他们是宫姨娘沙姨娘的孩子,会与定边郡王走得很近,宝珠淡淡,既然有个郡王作后盾,那更应该在家里出人头地才是。

宝珠没听到。

没听到大同府对龙二公子龙三公子维护家声的评价,虽然她不常出门,但她不常出门,也听过陈留郡王,那时还在内陆小城。

而现在近在大同,二三公子也是寂寂无名。

宝珠淡淡,也就一般吧。

龙四公子龙五公子弃武就文,在气质上让宝珠亲切,仅此而已。宝珠淡淡,文人中有名望的,有孔老夫子。夫子少年时做学问,没有名气。宝珠再想,甘罗十二不就拜相了?四表兄五表兄,你们都已亲事,倒还没有挥笔定江山?

宝珠淡淡,你们就当我苛刻吧。

六公子宝珠只见过两面,几乎没说什么。宝珠也放过他。

七公子见也没见,宝珠也不必去想。

龙怀城,老八让宝珠颦眉,轻轻咬住红唇。今天的大红衣裙到处飞,宝珠把责任怪在八表兄身上。

这是你的事情!

这是你的职责!

舅父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就是他有难处,就是他无心整顿旧家风。八表兄你长大了,为什么不作修正?

你执意提出,宝珠不信舅父不作理会。

宝珠冷笑,八表兄也是只打坏主意去了吧?

今天祠堂里他早安排好人,有照顾相护的意思,但宝珠不领情。宝珠要是领了情,就要掺和到兄弟之争中去。

宝珠挑眉头,我虽不聪明,却不会帮八表兄和舅母做到什么样什么样的地步上去?

是也不是?

她深深怅然,想这完全是与不是一个母亲生的有关。

但随即,她抹杀掉这个想法。不是一个母亲生的而相亲相厚的家,不在少数。是别人能互相体谅,还是表兄们特别搅和?

北风重重打在窗户上,惊得烛火噗地灭了。在这里是常事,宝珠不以为意,也不想打断红花的好睡眠。

雪在窗外发白,映得房中并不是太暗。微暗半明中,宝珠觉得更能想心事。

暗夜中,她的眸子琥珀似发着微光,好似久藏的美玉隐在其中。

无意中想起的两个字,“体谅”,让宝珠自己想自己醒。

体谅,就是这样。他们没有人肯体谅舅父,也没有人体谅兄弟。旋即,宝珠又想到远在京中的祖母,祖母晚年大为改变,现在应该和母亲天天冲雪,很是快活吧?

自然的,母亲是肯体谅别人的人。才会把宝珠送来边城。

宝珠又想到掌珠,大姐同样也是不肯体谅别人的人,而文章侯府,亦是同样。姐丈韩世拓就在此时跳上宝珠心头。

新年的夜里,宝珠回想她屡次给韩世拓的信中,像是敲打的并不多,又像是提醒的也不少?总盼着身边能改进肯改进的人,越来越好才是。

……

“你说的事情,我得想想,我当着朝廷的差,不是我一个人说着算。”韩世拓和对面的人侃侃而谈。

他们相对而坐,办公事地方的椅子,并不是太好,但垫子厚厚的,冬天里倒是暖和。韩世拓精神气色比在京里好上许多,他本就生得俊美,再带上忙碌出来的一点儿正气,更添风采。

他穿一件暗青色锦袄,系条半旧黑腰带,一点装饰也无,反而更把人给衬出来。

在他对面的人暗想,这么个人,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据他托人在京里打听过,文章侯府早几十年在宫里没人以后,没运气了才是。

他只顾沉思,韩世拓没看到,继续带笑:“老王,钱谁不喜欢,总是花着放心才花,你看是不是?”

老王打个哈哈:“大人看您说的,你当我不懂这里面的事情?我从七岁上离开家门,先是跟着掌柜的贩牛马,再就贩珠宝玉器布匹,您这衙门里我来的不是一回两回,前年去年我在关外呢,大人就任我不在,就没来得及给你接风,昨儿我回来,伙计们说换了一位大人,我得来拜拜您,我这就来了。”

旁边桌子上,放着四色礼物,从表面上看是点心盒子,韩世拓却知道不然。从他到这里不到不到半年,这样的礼物他收到十几回,头几回以为是点心,韩世拓就收了,心想领略一下这里的点心自己吃。

回去打开一看,里面真的“点心”。每盒点心里,都有一锭银子,头几回是把韩世拓每每吓到。

礼要是不这么重,韩世拓还不会对公务上手这么快。

初来乍到的人,都得个半年以后才能明白,韩世拓在第二个月里就清楚了。当然,他明白得早,还有另外的原因。

他才想到这里,老王又带笑开口。房中本来还有两个人,老王带的伙计来到,就把他们周旋出去,就剩下他们两个人。

“大人,您在这地方,可不能犯糊涂。在您前任的前任离开,哪一个不是卷着十万雪花银走,”老王带着开导的口吻。

韩世拓堆上笑容,看起来活脱脱的似什么也不懂:“请说请说。”

“从您手里走的是什么?”老王也就不客气,心想我不挑明了,你把我看傻了。

韩世拓一笑:“军需,这个还要你说。”他拍拍手边公文,这上面写得明白。

老王带笑:“军需是什么?”

韩世拓心想有意思,你这做生意的,倒跑来教我这当大人的。他现在同这些人周旋全不费力,无事时同他们闲聊也长见闻,韩世拓想我逗你玩会儿吧,他故作沉吟:“这几个月里,走的是粮草,盔甲,军衣也走了不少,当兵的家里会寄,京里也发出来,上个月走了一批帐篷,这个月才走的是马匹,边城的马高大,这批走的是南边儿的矮马……”

老王嘿嘿地笑,这位大人还真老实,我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不成?

等对面的韩大人说完,老王弯下腰,这样身子就能凑近些,虽然他和韩世拓分宾主而坐,隔开一大截子。

放悄嗓音:“大人,别说您来到这几个月里,不知道什么是损耗。”

来了!

韩世拓暗道,这起子人找我就没有好事情,个个打的全是军需损耗上的事。你们也不想想,就是损耗,我也不找你们。

我当的是朝廷的官,我不答应,你们还能把我吃了不成?

他故意手指轻敲桌子,装出不耐烦:“哎呀,你们全是说这个的,就没有别的好玩事情说吗?”

老王笑了:“大人,哪里还有比钱更好玩的。”

“我不缺钱用,”韩世拓懒洋洋。

老王更要笑,在肚子里骂他,你不缺钱你跑这儿来作什么。他正要多说,门外过来一个人,对韩世拓回话道:“大人,您家三老爷就要到了。”

韩世拓就便端起茶碗,对老王笑道:“对不住了您,我的三叔到了,我得去接他。改天再来说话。”

话说半截在肚子里,老王噎得不痛快。出门在这里寻个以前熟悉的人,扯到一旁问问:“韩大人的三叔是怎么回事?”

“缺人手呗,他就把他三叔弄了来,以后叔侄同心,哎,你问这么多有事吗?”听话的人这才反应过来。老王已经心里清楚,走出这里,他铺子离得不远,就一面走一面想,京里才到的消息,过几天就到一批铁器,有些是刀剑,有些是固定帐篷用的,用来损补坏帐篷。

凡是帐篷用的东西,在关外都值钱。

关外的人铁匠少,就是采出铁矿来,铸造的人也少,他们会用大价钱买这个,比用木头制造的坚实。

盐铁铜等物,全是禁止私贩。老王想要这些东西,只能从过往军需上打主意。

今天没有说成话,老王闷闷不乐。

韩世拓在送走他,问过三叔还要一个时辰才到,就不慌不忙。他没带家眷来,就住在这里,以此为家。这里有小兵服侍,样样方便。他为三老爷准备的住处,也是在这里。

虽然只是一间房子,但火盆早就备好,床上被褥也是韩世拓看着换的,全新。又有两套市卖的衣裳,叠好放在上面。

韩世拓从没有这样精心地为家人准备过什么,此时他看过,自己都觉得得意。

天色还是早,他又踱回自己房内,就在对面,把房门紧闭,抽屉里取出那一封封来信,细细的平展开来。

信大多是宝珠写的,每一回韩世拓看,都有温暖之感。

袁训写的只有一封,是韩世拓前两天才收到。这封信看上去最旧,也最让韩世拓感动。

信封上,涂着抹不去的泥渍,有几点暗红,像是血迹。韩世拓微叹,四妹夫是从战场上给自己写的信。

他人在打仗,还能想到自己,可见他对他信中说的事有多重视。

信里是这样写的:“……凡军需损耗,历往不过百分之三四,视东西不同不同,但皆在一定数目以下…。”

韩世拓手捧着信,总像捧着他的虔诚。

事实上在他初看信时,把他惊得半天说不出话。直到回味过后,韩世拓的心都是滚烫的。他没有想到袁训会明白告诉他,军需有损耗,但是你不要太贪心!

……凡军需损耗,历往不过百分之三四,视东西不同不同,但皆在一定数目以下…。

袁训借着这话,直接告诉韩世拓,你可以拿的数目,就在这个里面。

还有没说的一句,就是过了这个数目,你小心着!

龙怀城抹一把汗,他险些也当成是外面来袭家的。恢复喜悦的龙八公子满面笑容,吩咐自己的人:“收起来,这是亲戚。”

“呛啷”一声响,左边的人收刀剑入鞘,转正身子面对右边,和刚才一样目不斜视,还盯的是龙怀文的人。

大公子的人在右边,就在他们对面。

龙怀文的脸白了白,这下子局势分明。

老八分明是小人得志,借着这管闲事的袁家弟妹他想翻身。龙怀文不怕龙怀城,国公夫人的亲族项城郡王都转而支持他,龙大公子就没有把龙怀城放在眼里过。

不过为了大面上,和老八不把脸撕破不是。

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局势,但没想今年小弟回来,带着来的,是弟妹返乡,弟妹一入府,府中原本让龙怀文满意的局势就摇摇欲坠。

两拨人对一拨人,搭眼一看胜负已分。龙怀文暗中冷笑,幸好我早有准备。对自己小厮使个眼色,他还准备得有一队人,就藏在这祠堂内。现在去让小厮唤他们做好准备,弟妹再想和上一回那样闯到房中发难,龙大公子想我可以拿头撞墙去了。

龙大公子想我幼学兵书,我的人可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丢。

他的小厮才动步子,龙怀城看在眼中。龙怀城早防着自己的大哥,龙怀文是默然无声打发小厮走,龙怀城则是厉声喝叫:“名刀,让你备上的人都在哪里!”

名刀走上来躬身:“回公子,都在从祠堂到城门一条线上,保证袁家奶奶好好的来,好好的走。”

龙怀城冷笑道:“好!”

再双眸厉然:“今天是拜祖宗,来的有亲戚,都给我客气点!”

白雪皑皑,让这嗓音几乎冲破。厅下松柏,都似乎震上一震。龙怀城嘘唏满腹,这是他自己家的祠堂,可二十余年来,八公子头一回这样痛快。

这下子就成了宝珠还没有到,为了她的阵势先就拉开。

这位亲戚奶奶的衣角还没有让人看到,一首一尾两位公子先气势汹汹扛上。

颇有大戏就登台之感。

想看好戏的,这就大家等着。天气冷不冷的已经不觉得,手炉中炭暖不暖也没感觉。这一会儿就是给她们抱个冰砣子,她们的心也是沸腾的,期待着等下的热闹。

到这儿已经不再是为了宝珠安然的拜祠堂,演变成嫡与庶的争斗,就此拉开序幕。

……

并没有太久的功夫,但在等待的人心里似地久天长。

须臾,先听到靴声囊囊,十几个大汉身姿威武,便衣而来。这一行人没有带刀剑,像是刀剑是他们不屑于带的东西。

他们手中拎的全是马鞭子,大摇大摆进来以后,似乎没看到院子里还有另外两队人,径直走过长枪手、弓箭手、盾牌手,在这些人没站到的地界上,就是从一半院子里直到厅下台阶的这段路上,分列两边。

这里原来就有人,左边是龙八公子的人,右边是龙大公子的人。

龙八公子的人还就罢了,已经知道来的是亲戚。他们虽不让位置,但对身前站的有人毫不抗拒。

右边龙大公子的人,来,就是和宝珠抗上的。见到一排大汉整齐地往这边走,看架势不是站班儿的,就是寻衅。

为首的一个人肩头微动,手就往佩剑上放。

“卡嚓!”

一个大汉抬腿一脚,他走的地面上青砖应声而碎。青砖发出格格几声,裂成几片。而随着时间,院外走进一个人,她服色鲜明,笑盈盈道:“我们来祠堂,难道还要打一架才可以?”

来的这个人面容秀美,天生带着柔和气质。像宝珠不在烛下,也自然发出淡淡光泽。她穿件大红雪衣,上面绣着石榴结百子。

雪衣内正红色锦袄,绣的是萱草宜男。

这个泰然自若进来的人,正是袁安氏宝珠到了!

低语声窃窃私起,宫姨娘沙姨娘鲍姨娘洪姨娘姜姨娘都吸口凉气,这口凉气在数百人占据祠堂时就应该出来,但姨娘们刚才忍住没吸,现在把一口悬在心底的凉气狠抽入唇,像是这样才能让她们清醒过来。

她真的带兵来拜祖宗!

真的……

姨娘们面面相觑,这算是要祖宗呢,还是不要祖宗?

而姑娘们都正青春活泼的年纪,又上无嫡母约束,父亲一片慈爱,生母难免纵容,把她们养得毫无拘束,忘记祠堂里应该肃穆端庄,都纷纷嫣然:“表嫂(表弟妹)真是威风。”

这些话传到二姑娘耳朵里,她自然是恨不能把牙咬碎。

而龙怀城在这个时候,“嗬嗬嗬,”开心地大笑出声:“这是我姐丈的的府兵,”他兴奋的回身去让母亲:“母亲您看,这是姐丈的府兵。”又指给妻子看。

八奶奶田氏虽身在事外,也生出来解气的感觉。应着丈夫的话,也对国公夫人转脸儿含笑:“母亲,姐丈的府兵全山西有名,您看,这名将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国公夫人也就笑了。

辅国公府的府兵一解散,全山西最强的就是陈留郡王。

府兵的职责是看守府宅,一般都不会太多。数一数往这里来的,没有八百也有五百。而正厅到大门一眼可以看尽,能见到外面还有不少人。

国公夫人满意的点点头,郡王妃给外甥媳妇派来不少人。只怕是尽数都来了。

说实在的,这个论不到她满意。可国公夫人不知哪来的心绪,或者在宝珠面前她才是个受人敬重的嫡妻长辈,她油然的满意了,满意过才想到嫡长女和她并不走动,国公夫人难免戚戚,又转思旧事,打心里不知道难过的好,还是怎么的才好。

龙大是先生出来的那个,带兵的时间最久。他也看出这儿来的人不好应付,一面暗恨陈留郡王妃对宝珠的偏心,竟然派给她这么多的府兵。一面压下心头不满,暗示自己的人稳住。

到底这是青天白日,自己不动,她还真敢抄家不成?

龙大公子这句话想得对而又对,本身就是他不动,宝珠就不会搭理他。

犯不着。

宝珠迎风而立,在龙怀城笑声中,笑盈盈注目院子里才踩碎的青砖。含笑徐徐:“呀,这样可不应该。不过久闻外祖父一生戎马,英名远扬。想来不作夫子拘泥规矩之想,是会原谅的。”

“那是自然,”应声虫般出来接话的,是龙怀城夫妻。

国公夫人是长辈,含笑而立,微微颔首。龙怀城对妻子使个眼色,夫妻双双走下台阶,过来迎接宝珠。

宝珠说声不敢,一只手去扶后面赶上来的红花,准备走下大门台阶。

她本是为着礼貌,到底八表兄夫妻为长,宝珠是做出不敢当他们来接的举止。但这一拧身子一动之间,走过来的八奶奶笑容凝在面上,骇然对丈夫使个眼色。

而龙怀城也同时看出来,步子也就迟迟。

不仅是他们夫妻,就是祠堂正厅内站的人,都全瞪大眼睛。

有惊讶的,有撇嘴的,有吃惊的,有恍然大悟的…。难怪请她请不来。

那大红雪衣的少妇人,肚腹已耸。古人整件宽大衣裳,就不容易看出来,但她一斜身子是个侧面,就落在众人眼中。

国公夫人早就猜测出来,见谜底已出,反而松口气,她真的是有了,不是有意的冷落邀请。再一想她面子上诸般尊敬,却还是防着自己,国公夫人也暗暗赞她小心谨慎。

龙怀城却心里难过,原来你还是防着我们。

宝珠把他神色看在眼里,想真是奇怪,为什么不能防着你们?由应该敬重上的敬重,与防着你是两件事情。

这忽然发现的弟妹有了,却把八奶奶的心思打碎。她本想和宝珠携手并肩,现在就不知道伸手去扯她的好,还是不扯的好。

人家吃饭都不肯来,你伸出个手,这算殷勤呢,还算是不知趣?

犹豫着伸出袖子,八奶奶就是话也打结:“呃,弟妹……。”

宝珠身后转出一个小小姑娘,两只小手扯住宝珠衣角,小脸儿一露出来,大大的黑眼睛就转动几下,可爱得让人恨不能抱起来狠亲几口。

她对八奶奶扬起面庞,清脆地小嗓音似黄莺初出山谷:“您别碰我的舅母,舅母是碰不得沾不得的。”再得意的拽拽宝珠衣角上那一团石榴花,小鼻子上翘:“只有念姐儿可以挨着。”“这是……”八奶奶张口结舌。

谁家的孩子可爱的像娘娘庙里的娃娃。

一个人从她身边快步过去,是八公子龙怀城。

龙怀城见到宝珠过来,是欣喜的。见到宝珠有了,而就此知道她不来吃饭的原因,是不快的。再见到小姑娘自称念姐儿,龙八公子又喜若狂癫,在妻子衣旁蹲下身子,伸出两只手臂,笑容上恨不能堆出天地间所有的花:“念姐儿,我是舅舅。”

国公夫人嗡地一声,身子晃了几晃再无怀疑,这是嫡长女的孩子。

她迫不及待地睁大眼睛去看,顾不得的走上三两步,伸长头颈想把这孩子看得更仔细些,又头晕晕的看不清楚。

无数心绪在听到是陈留郡王妃的女儿时浮上心头。

嫡长女的孩子今天来到祠堂意义非凡……数十年里和她并不走动……几十年前那桃花林下那温婉如玉的少年…。小姑子龙婉秀站在厅堂上告诉父母:“我必嫁他!”……后来有了嫡长女……

旧事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国公夫人眼前又晕。扶住丫头,国公夫人清醒过来头一句话就是:“老八,你不要吓到她。”

国公夫人自己知道说得虚弱,但听在别人耳朵里,如凌姨娘耳朵里,就成了炫耀的慈爱。凌姨娘眸子阴沉仇视着宝珠。

从你来了这个家就大变样,你难道还想让陈留郡王妃和她名义上的母亲走动不成!

当年的旧事,你知道吗!

你这样做,你婆婆她答应!

乱纷纷当中,宝珠把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好在门离正厅并不远,而有些又可以感觉出来。

宝珠看到的是,国公夫人对念姐儿出现的患得患失。

龙怀城对念姐儿的出现好似天下掉元宝。

八奶奶听说是念姐儿,都束手束脚,不敢亲近又想亲近。

宝珠继续含笑,她带念姐儿过来,是问过陈留郡王妃的。

……

那天晚上杂货店里痛快的大吃,孩子们自然是不允许吃很久的。但志哥儿忠哥儿可以抓把瓜子儿回房继续,念姐儿也得到几个糖块,和他们在家里的精细点心完全不能相比,三个孩子也满意而去,不再打扰大人。

丫头们送上小几,摆上锦垫高凳,根红烛燃起,又送上两个火盆。

郡王妃和宝珠痛快的长谈着,宝珠就仔细告诉姐姐她和舅母走动的事,又说已经来了,过年又不走,理当的要去拜祖先。

从来到大同直到那一天晚上,再到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宝珠对国公夫人和龙怀城仅是面子上的尊重。

因舅父不在家,又在那天起和舅母认识,她请客自己不去,宝珠自然请东西表明心意,我不是有意冷落你。

当舅母的不敢怠慢,这就回送来再送过去,形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