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担起自己的责任

侯门纪事 淼仔 11928 字 9个月前

“我闲的时候,也代府上算过,说现在就穷得出不起这笔军粮,倒还不会。”

龙怀城面上火辣辣的烫,不是出不起,是借这机会打姑母的主意才是。

“所以见谅,我不能出借这笔银子。如果是舅父回来,舅父让我送去,我自然不说什么。我虽年青,这点儿担当还有。表兄们年长于我,但都是强壮年纪,多一个历练,并不是坏事。多一项承担,也只会更沉稳。我们每个人自己个儿的承担,可不能丢给别人啊。”宝珠温温柔柔,又一次细细地把这个道理浅显的解释出来。

说得龙氏兄弟人人低头,就是龙怀文。他是做好又要挨宝珠骂,看宝珠冷脸准备的,却没想到遇上这么一篇的话。似有重山压在他颈后,让龙怀文抬不起头来。

龙氏兄弟是怎么走出去的,自己都不知道,但他们出门上马后,在茫茫雪中回首那关上的两扇木门,门不大,也原色的带着半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却在兄弟们心中油然的生出敬畏。

这里面住的人,总不时的有点儿惊喜带给人,让人要对她刮目相看。

能说出这几句话,又说得恰好在分寸上,并不简单。而说话的人,不过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妇,水嫩得似雪入茶吊眨眼融化,而想的事情,却如老石山松,伫立长青。

……

辅国公府上的厅上,姨娘们姑娘们都没有走,大家述着话儿等候公子们。

讨论得相当热烈。

“她会说她不当家?”姜姨娘在和宫姨娘假设场景,一个人问,而另一个人回答。宫姨娘很沉着,看得出来她挺投入,把姜姨娘想像成宝珠,而把自己当成公子们。

宫姨娘徐徐而道:“能当多少家,就当多少家吧?”

姜姨娘再道:“她要是说往京里去信,问过婆婆再回话呢?”宫姨娘沉思,要是这么回答,可就是刁钻的推托,也算是特意刁难。

从京里到边城,往来几十天,家里哪里等得及?

姜姨娘屏气凝神,等着宫姨娘回话。和宫姨娘也相处几十年,姜姨娘知道她算是姨娘中最有势力,而又最聪明的一个人。

姜姨娘并没有认为宫姨娘会聪明的回话意思,她在想的是,在她上面有侍候日子久的凌姨娘,有机灵聪慧的宫姨娘,有温婉的沙姨娘,还有和气亲切的鲍姨娘,还有洪姨娘……为什么还要有她呢?

每一位姨娘入府,都代表从此多出一位新人,也意味着又多出一个旧人。每一位公子出生后,关于姨娘扶正就又揭起一波流言。

但最后,姨娘还是姨娘,那不得夫家欢心的国公夫人,她还是国公夫人。

在等待宫姨娘回话的同时,姜姨娘悄悄对国公夫人一瞥。见她垂首低坐,既不参加厅上的讨论,也不刻意显示自己的存在。她侧着的面容上带着憔悴忧心,却让她发出几分与平时不同的光泽。

她还带着曾经的美貌。

她曾经必然是美貌过人的。

姜姨娘在心中叹气,姨娘们都没有扶正,代表一件事。国公从没有想过,把姨娘扶正才是。

这个答案在龙八公子出生后,就在姜姨娘心中隐隐出现。随着岁月悠悠,又一天中带着犹豫,一天中像是证实。

姜姨娘也就侧垂面庞沉思进去,就在她沉浸在回忆中时,宫姨娘眸子放光,一字一句地道:“真心想帮忙,不必找理由。不是真心的想帮忙,那就给出理由来。看她能说出来什么,国公和姑奶奶可是感情很深。”

“妙,”姜姨娘含笑:“像这样看来,袁家那位没有不答应我们的道理。”鲍姨娘忧心忡忡,叹气道:“是啊,千万别不答应才好。”

姨娘们底气十足的时候,公子们从外面进来。

雪地里远远出现他们的身影,衬上背景的梅花绿木白雪,像带着生机盎然,活泼了厅上每一个人的心。

国公夫人也抬起眼眸,从她的心事上走出。在国公夫人心里,她真的不认为宝珠会借。因为那件旧事,与她有关。

她对宝珠患得患失的相处,让宝珠说对了,国公夫人带出来的,全是心虚。

在龙怀城和哥哥们出去以后,国公夫人的心,空虚得似坠落深渊处,她怕宝珠说借,又怕宝珠说不借。她怕担足袁家的人情,又怕袁家还记前仇,不肯救她的丈夫。她甚至不能面对厅上的谈话,她就只能把脸儿垂下来,装着在出神。

现在公子们回来了,他们的步子不紧不慢,像是从容而有底气。离得远看不到他们面容的时候,他们的身姿先给人一种猜测,猜测他们是气冲冲的受到拒绝,还是坦然而回。

最早发现不对的,是国公夫人。

耳边传来宫姨娘的笑语:“像是答应了?”公子们走得和平时太平时候一样。而国公夫人却心头一紧,外甥媳妇没答应!

她只看到自己的儿子,老八龙怀城走得并没有兴冲冲,就知道事情如她一直所想的,袁家没答应。

国公夫人松了口气。

她在此时,竟然松了口气。不用拖欠人情,就要面对眼前困境。但国公夫人竟然有舒畅之感,觉得浑身上下轻快起来。

如宝珠所说,这个家里还没有到真正困难的地步。

厅上没有人再说话,就是保持乐观的宫姨娘也默然无声。她也看出来事情不对,回来的人没有一个是喜悦的。他们沉稳的走着每一步,近了能看到面上都带着看似的沉静,和沉静背后的茫然。

那眸中无处可去的茫然,若多若少的出现在每位公子的眼中。

“怎么了!”宫姨娘内心激荡,忍不住叫着问道。

龙怀城、龙四公子、龙五公子、龙怀文并排进厅,没有一个人回答宫姨娘的话。他们各自椅子坐下,那茫然就更深重起来。

厅上是打磨得明亮的青砖,龙怀城对着有片刻。带着从没有过的镇定,抬手叫过钱三,一字一句地吩咐他:“去,叫卖田的经济过来,告诉他谁最可靠,谁最早来,那地就卖给谁!”

不管他的话中带着从没有过的踏实,这话也引起厅上阵阵惊呼。

“啊?”

“呜……”

随后哭声直接起来。

宫姨娘愤怒的跳出来:“她是怎么回答的?”

龙四龙五还是头不抬,茫然的瞪住地面。龙怀文面色更沉,龙怀城眸光犀利,刀锋似打在宫姨娘面上,淡淡地道:“弟妹说,这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自己承担起来!”

宫姨娘晃了几下,扶着额头呻吟:“天呐……”聪明人不用再多说,宫姨娘踉跄着跌坐回座。而国公夫人心头大震,本身酸软上来。心情让她想站起来,可她按住椅子扶手,扶了几扶没有站起,含悲带愤地问道:“这话是她亲口说出来的吗?”

“是。”龙怀城深深的低下头。

国公夫人如遭雷击,软软的也靠在椅子上面,手指尖颤抖着,再也提不起来。

她含悲上来,却是对着自己家中。

她带愤,也是对着自己家中。

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这句普通而又意义重大的道理,在关键的时候,又让外人给指了出来。

这中间还有不死心的,凌姨娘虽然也失望,但还能假惺惺地再出个主意:“你们没有对她说,不借也没什么,我们把地卖给她就是,想来她是怕私动用家中的钱,让她拿着地,这总能放心。”

龙怀城狠瞪一眼,沉声道:“说了,这话是四哥说的。弟妹一听就笑了,说她就是拿着这地,以后也是要还给父亲的。她说大家都知道是这样,所以这地她出面买下来固然是好,但就怕我们家里的人这就放宽心,把自己的责任丢开到一旁,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就乱管一通。弟妹说她不好欺负,让我们给家里所有的人带个话,不要想不到亲戚们该怎么样的走动,总想着欺负人。”

凌姨娘张口结舌:“这,这是她说的?”怎么有这么厉害的一张嘴呢?

黯然神伤,出现在每个人的心头。

责任这两个字,说出来容易,担起来难。

担起来就意味着他们大家从现在开始,都要少买玩的,少做衣裳,少打首饰……

打破这寂静的,是国公夫人。她总算有力气能坐起来,对龙怀城有气无力地道:“实在不行,把我不用的衣裳首饰拿出去当了吧,再不行,就当你的。”说过,扶上丫头缓步回房。

她的背影,说不出的寂寥。也或许,寂寥是此时所有人的心情?

……。

“奶奶,你说得太好了,”红花眉飞色舞打发宝珠睡下。把她才解下来的蜜合色锦袄叠好放到床前,想了想,又笑得小嘴儿咧着:“红花从没有听过这么精彩的话。”

把公子们又一次说得无话可回,红花怎么想怎么解气。

宝珠却不敢像红花一样的喜欢。

事实上,她正在反复反思自己说的话有没有差错。

她去年成亲,是十五岁年纪。一年后有孕来到边城,宝珠的生日晚还没有过,她还在十六周岁的年纪。

十六岁,不是妖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没有过多的经验。宝珠有的,只是她行事斟酌,尽量端正,看事谨慎,尽量端正罢了。全是尽量。

人生经验,一部分从书本上来,一部分从碰钉子而来。宝珠知道自己年纪小,遇到的事情少,本不应该高谈阔论。但出于激愤,已经说了,理当反省才对。

很多时候,需要勇往直前。勇往直前过后,又必须沉着冷静,反复推敲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么做,不过是希望下一件事情会更好,下一个遇到的人会更好。

在宝珠这样的年纪,她不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她自己知道,所以面对红花的兴高采烈,宝珠只温婉的一笑,再找补几句:“盼着他们都能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才好。”

红花笑眯眯,小脸儿就更生动起来:“表公子们知不知道,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红花的责任是什么,红花却知道。”

“那你说来听听?”宝珠煞有兴致的道。

“红花的责任,就是侍候好奶奶,以后再侍候好小小爷;奶妈的责任,就是把奶奶照顾好;梅英嫂嫂的责任,就是按家里老太太吩咐的,给奶奶吃好喝好……。”烛光分一部分打在红花面上,红烛跳动在她的眉头眼睫,似把红花的聪慧又添上几分。

宝珠含笑听她说着,故意逗她:“那我呢,我的责任又是什么?”红花脱口就要出来是为小爷时,及时的又咽了回去。红花及时的想起来,陪笑道:“奶奶对我来说,奶奶是天,奶奶的责任是什么,红花不敢说。”

宝珠也就不难为她,红花能在兴致高涨时,及时收住,宝珠已经算她了不起。让红花回自己床上去睡,宝珠悠悠地道:“我的责任啊,在这里守着小爷,再为舅父守住我能守住的家业。”

红花点头微笑,莫明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奶奶说的全是实在话啊,既然在这里了,既然知道了,为舅老爷出一份力难道不是应当?红花也觉得是应当的,可红花还是打心里佩服她打小儿侍候的宝珠姑娘。

------题外话------

阴雨蒙蒙,衣服全挤在阳台上,晕乎。亲们,来张票票啊,仔去烘衣服。

家里人全让龙怀城讲了一个遍,大家都先忍着他。

姑娘们委屈之极,纷纷投向母亲撒娇:“母亲……”话才说到这里,龙怀城坏笑:“还不改口吗?”

他现在也不敢和一家子人的旧习惯使强使狠,只是坏笑:“我等着,有那一天我不怕你们不改称呼。”

不等姨娘姑娘们怒目,龙怀城整衣裳,拖长嗓音叫小厮:“名刀,拿爷出门的衣裳,备爷的马,候着先候着,我坐这儿等着,我的哥哥们几时想通,不是只玩嘴皮子动的,跟我一起走,我们就动身。”

再斜眼兄长们:“一个不能少啊,少一个我不去。”

宫姨娘火了,低声道:“看把他能耐的。”可人家是嫡子,有什么办法。

就像红色儿再不好,也是红的,不是黑的白的蓝的可以相比。

姨娘们公子们姑娘们可以眼睛里没有国公夫人,可她一天是国公夫人,这京里诰命封赏上就有她,她的称呼就是夫人,她就占住那个嫡字。

龙六公子无话说,为了也有他一份儿钱,他会去。

犹豫的还是龙怀文。

凌姨娘正在恼火:“我们和她不对,让大公子去只怕她就不借了!”龙怀城不理她。不但不理,反而还要阻拦国公夫人:“就是这样。先贤规矩,有嫡有长。如今我们家里不敬嫡字,没有嫡这一说,那就论长吧。您可别再好心了,再顾大局也没人说你好。”

再凉凉地道:“有一天把这长字也不敬了,那才更好呢。”

凌姨娘愤怒:“你敢,大公子是先生的,谁还争得过去不成?”

龙怀城充耳不闻,把个小曲子哼上两句,悠哉之极。

宫姨娘接上话,刻薄地道:“先生出来的,先帮忙解决这事吧。难道这先生出的,倒要人用头顶着才行?”

沙姨娘是她的族妹,也勾嘴角淡笑:“看姐姐说的,不对呢。在人家眼里,这先生出来的,是先惹事儿才行。”

这样一说,姜姨娘也有了话,对凌姨娘母子鄙夷:“全是你这先生出来惹的事,你们还不依,”

宫姨娘冷笑:“凭什么不依?”

沙姨娘含笑:“没有道理不是。”

姑娘们的话也让惹出来,鲍姨娘的小女儿白了龙素娟一眼:“我们不去,要姐妹们去的话,让二姑娘一个人去就行了。”

龙素娟叫出来:“胡扯!”

她一张嘴,却挡不住好几个姑娘们,姑娘们附合:“是这样的理儿,二姑娘你得罪了人,你去赔礼去。”

龙怀城悠然自得,手指敲桌子,自言自语:“我认栽,我歇着,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钱?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何必累着。”

说一句,就给母亲一个眼风,让她不要说话。国公夫人就叹气,但是听儿子的话一个字也不再说。

龙四公子听着凌姨娘母子和姨娘姑娘们越吵越凶,忽然也怒了,把桌子一拍,挺身而起,对龙怀文冷下脸:“我说大哥,你要是不去,让你家姨娘姑娘去,也使得。”

凌姨娘恼得就要和龙四公子拼命:“你家姨娘怎么不去?”

龙四不是宫姨娘的儿子,宫姨娘也冷言冷语接上话:“她没有得罪人,所以她不去。”撇一撇嘴角:“所以我们也不去。”

龙六又暴躁上来,也腾地站起:“大哥!以前得罪小弟的,你最多!现在得罪弟妹的,又是你!出主意坏卖田事的,也还是你。干那些事时你跑得快,现在你装什么脓包!”

谢氏心想,我也得有一句才行。这里痛打的全是自己房里的落水狗,可这些落水狗,也是很会欺负自己的人。

此时不还,更待何时。

谢氏侃侃:“说起来,我是这房里的人,我应该去。不过公子们说得没有错,只怕我去,不中用。大公子,姨娘,二姑娘,你们去,我陪着。”

“好!”宫姨娘故意的拍手叫道:“还是大奶奶痛快。不过大奶奶啊,你没得罪人啊,你去不行。”她说过,沙姨娘格格笑了起来。

姑娘们全笑了。

阴沉脸的龙怀文,终于沉沉出声:“不用了,我自己去吧。”宫姨娘还嫌他吃瘪不够,再添油加醋:“大公子,别说我们不事先说给你听,你去了以后,要有打有骂的,你可忍着啊。说到底啊,你是先生出来的那个。”

龙怀文一跺脚,头一个出厅。

他也硬骨头,不肯坐轿坐车,用单手上马,龙怀城兄弟们跟上,往袁家来见宝珠。

……

宝珠在家里有客人。

她刚睡起来,斜斜挽着发髻,戴一支白玉簪子通体如雪,倚着锦榻听人说话,她的面容上,是很随意的含笑。

来的客人的确也不重要,是对门的秦氏。

秦氏这一回来,又是满面带着客气,送给宝珠一块腊肉。腊肉四方方,白如水晶,红如胭脂。外面来的东西,宝珠从来不吃,就是国公夫人送来的好汤好菜,宝珠都没有吃过。但见到这肉腌制得漂亮,还是喜欢的。

她多看两眼,好奇上来:“是怎么弄的这么好的?”秦氏掩不住得色:“这是我从小学的呢,是我们本地的制法,你不会的。”

宝珠莞尔,通过往来一个回合,知道秦氏是不会说话的人,也不以为意。

宝珠独自住,是盼着有个人能来往的。虽然秦氏见识不高,但也比没有人来的好。虽然她过来的意思,她不说也能知道。

见秦氏欲语又迟疑,像是觉得进来就说不好。她嘴唇动了几动,就出来一句:“前天到你家来的男人,高高大大的,眼睛黑亮亮的那个,是你的什么人?”

宝珠就知道她说的是赵大人,宝珠就愣住。

小户人家,一般都是关着门的。不是大宅官院子有守门的,客人每天来得多,开着大门接纳客人。而秦氏家里只有两个女人,更应该是紧闭院门才对。

像宝珠带的虽然有顺伯和孔青两个男人,两边院内又有近百的兵,隔条街上,又有上百人。因为袁训不在,宝珠平时没事也是院门关闭着。

邻居们家来什么人,宝珠就不知道。

见秦氏比划得详细,还高高大大的男人,眼睛黑亮亮…。宝珠忍不住问她:“你在门里面偷看我家大门吗?”

如果不是有意的偷看,就是无意中撞到,也不会把身形面貌说得这么传神。

秦氏就涨红脸,支支吾吾道:“出门遇到的……我就是想对你说…。我们都是丈夫不在家的人,自己要当心,名声这东西,传开了就不好……”

宝珠有一瞬间怀疑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明知道秦氏没有谈吐,怎么还肯和她聊天?但一瞬间的犹豫过后,宝珠就明白过来,在心里暗笑自己。

不就是个人吗?

再说是知道她不会说话的。

说话不中听的人,在京里也一样能遇到。遇到个官眷这样说话,是不是就能忍耐了?

宝珠嫣然,原来我也不过是俗人,也分三六九等的看人。

她心中坦然下来,就装作不放心上。对秦氏和气地解释:“那是我亲戚的知己,说我到了这里,让他就便照看。这不,我来到好些天,还没好意思上门去麻烦,他倒热心,说算着日子应该到了,他倒先上门来看我,倒弄得我难为情这两天。”

秦氏还没发觉自己说话不对,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说你是个正派的人……”她刚才说的话,宝珠可以当成是邻居的关心。

这一句明白直接,再无心也不能忍着。宝珠就打断她,和气地责备道:“这是什么话!猜测也好,不当心也好,这样的话不应该说。”

秦氏涨红脸,这才知道自己说话不合适。她本来是想和宝珠套近乎,现在就局促不安。又怕宝珠生气,又怕自己的话她不肯答应。点头应着是,心中急上来,干脆直接地,话就出来:“我是担心你,而且又想着不问清楚,丫头再来提水,她乱猜也不好……。”

话声在这里嘎然而止,秦氏的脸更红得像是滴水。

宝珠想我还没有答应你吧,正要笑,有人敲门。

宝珠和秦氏一起伸头往外面看,见顺伯打开门,一行气宇不凡的男人们走进来。他们个个不是锦衣,就是皮裘。衣上不是佩玉,就是缀金。生的不是脸儿白白,就是鼻子高挺。为首的一个人宝蓝色锦衣,戴着金冠,英姿风流,又满面笑容。

秦氏看呆住。

这么多的贵公子?

就秦氏来说,能同一时间见到好几位的贵公子,是件不容易的事。

而人人爱俊俏,龙氏兄弟都生得不差,秦氏内心怦怦跳了几下。

宝珠也呆住。

咦?这不是舅父家的表兄们,头一个是八表兄…。最后一个不是亲戚,是龙大公子!宝珠忿忿起来,作什么你要来我家?

宝珠又没请你。

房里两个人只是发呆,院子里早传来龙怀城的笑语:“顺伯,麻烦通报一声,我们有要事,特地来见弟妹。”

弟妹?

秦氏眼神都是晕的,明明房中有个袁娘子,明明她就坐在秦氏视线之内,秦氏也喃喃道:“谁是弟妹?”

“您不是都进来了,还通报什么!”顺伯这样回的龙怀城,再寻找红花:“红花姑娘,请进去侍候着,再顺便告诉奶奶,公子们到了。”

龙怀城打个哈哈:“那有劳,我们就候在这里了。”

红花在厨房里,这就急步小跑着出来。红花是安老太太手下出来的人,见到公子们满心的不情愿,但还是迎上去蹲身行了个礼,语言也相当得体:“雪大风大,本不应该让公子们外面候着。但院子小,没有回避的地方,只能失礼。且等我红花去服侍奶奶换过衣裳,再请公子们进去。”

龙怀城兄弟都见到宝珠坐在房中,但男女有别,又不是特别亲近的亲戚,不好直闯房中,就都对红花含笑:“好,你只管去吧。”

红花这就进来,见宝珠是睡起来换的新衣裳,见客没什么。红花就稳稳重重地对宝珠行礼:“回奶奶,舅老爷家的公子们到了,现在外面候着见您呢。奶奶这身衣裳,还要换添吗?”

宝珠没好气地翻翻眼珠子:“不换了吧,你请公子们进来吧。”

秦氏看呆住。

她是个没身份的人,有个丫头草儿也是个没遮拦,行礼通报这些款儿她都没有。见红花是认识过的,以前只看出来红花伶俐,而今天却由她面对贵公子的从容,让秦氏不由得重新打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