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其老实,三太太才更着急的来寻丈夫,在雪夜中,她哀哀如受伤小兽:“外面上,你不如大哥二哥,又不是最小的,在老太太面前不如四哥。家里呢,我不如四弟妹聪明,不如二嫂有心眼儿,我们以后,可就只有吃亏的了。”
三老爷低下头:“那你有主意吗?”
“不如,”三太太嗫嚅道:“我们分家吧。”说过不敢看丈夫,只看自己脚面子。三老爷叹气:“你听二嫂说多了话,还真的信她分家就好吗?”
“分了家,至少钱财上是我们自己掌握,有多吃多,没多吃少,总落得心里敞亮。”
三老爷摇头:“你我又不是二嫂,手中还有些田产。就是四弟,你不要看四弟妹受二嫂怂恿只嚷分家,把四弟拉出来,他也是不干的。分过家,祖产自然归世子,你我还能有些什么?”
三太太瞠目结舌:“这话,怎么你不早告诉我?”
“我告诉你,你性子憨,若在二嫂面前露出几句,不知道她又生出什么主意来挑唆你们,我就不说。你闲下来无事,自己算算。祖产难道是能分的?谁祭祖宗就归谁,自然全归大房,也就是归了世子。余下的浮财,全在眼皮子下面。母亲的钱,难道你我还能占到大头?”三老爷也是被逼无奈才肯说出来:“再说分过家出去,看似快活无人约束。但一针一钱全是自己的,儿子们还没有成亲,女儿们也没有出嫁,以后全是自己的。”
三太太直愣住眼睛,险些晕过去。
“原来,分家不过是一句空话,”
三老爷看着不忍心,找出几句话来安慰妻子:“要是你我手中有钱,不计较吃亏,也是分得的。”
三太太滴下泪来:“若是我的娘家……。”她的娘家也是一样兄弟多,顾不到她许多。
“别提你娘家了,这事情我自有主意。”三老爷也不想提三太太的娘家。他成家时,老太妃已去世,三老爷四老爷选亲事上就弱下去,没选到满意人家。
三太太仰面,泪汪汪道:“你有主意?”她带泪笑了:“我就知道为了孩子们,你也不能袖手不管,”
“我不管,难道要你管?”袖手二字,说得三老爷有些气怒。三太太忙拭泪陪笑:“你说,可好不好?”
三老爷回身,是他出来的地方,正饮酒的厅上。他目光所及之处,是姑丈南安侯。还有另外一个人,越过钟恒沛等人,坐在南安侯身侧。他觉得受约束,正左一扭右一拧的,浑身的不自在。
这个人生得浓眉大眼,粗壮满面,是梁山小王爷。
小王爷最喜欢舞刀弄棒,和人打一架比吃酒都痛快。南安侯见他在,就请他同坐,把小王爷坐得牙根子都是酸的,不住的往外面看。
三老爷狠狠心,才放心把话告诉三太太:“如今和姑丈可以说上话,你叫我出来前,我正在奉承他。我有两条路走,”
三太太又敬又佩,微张着嘴:“哦?”仿佛丈夫忽然变成天神般高大。
“一是出京当外官,你也看到姑丈手中是有几个的,这新媳妇的嫁妆,早有人对我说他家老姑奶奶外面花光了钱,也是的,她早早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家中没有进项,那人说新媳妇的嫁妆全是姑丈一手操办,”
这真是冤枉了刚强一生的安老太太,和含辛茹苦为女儿存钱的邵氏。还顺带把张氏玉珠宝珠的好意,一笔抹杀干净。
可谣言这东西,就是如此。
三太太吃惊且羡慕:“新媳妇嫁妆不说最好的,却是齐整可以见人。”又心动不已:“姑丈如此大方,以后你我女儿们出嫁,他肯不肯……”
三老爷让妻子勾出满腹心事,又让妻子逗笑,道:“不用他出钱,只要他肯为我说话,让我出去做外官。到时候,我把你和孩子们全带走,在外面无人管无人问,可不就和分家是一个样?”
三太太含笑方起,又皱眉头,怯怯道:“姑丈他肯吗?以前你们和他……”旧事不提也罢,三太太再道:“他有三个儿子四个孙子呢。”
“他若不帮,还有一个人。”三老爷就看梁山小王爷:“我没想到他会来!世子相与的,全是花拳绣腿只会花银子的人,他天天吹他和小王爷怎么怎么好,我倒背后笑,没见过人家上门喝过一碗茶。前几天他吹,我就避开。没想到今天真的来了。”
三太太犯糊涂:“怎么?”
“姑丈不帮忙,我就寻小王爷。边关自诸家国公郡王们回去,就打得热闹。就我见到的,银子钱粮一个月走几遭。梁山王威名赫赫,我寻他去,打仗我不行,杀鸡我都不会,去他帐下当个幕僚,你见凡是军中走过的人,哪一个不是背着钱回来的?”
三太太彻底伤到心最底处:“那是要命的地方呀,”
“你不懂了,要命的是前锋,我只跟着梁山王,你见过主将陷在敌前的没有?他那里最安全。”三老爷一副胸有成竹。
见妻子还要哭,三老爷拍拍她:“回去吧,照看一下新媳妇。如今这两件事一个要求姑丈,不能得罪新媳妇;一个要求小王爷,不能得罪世子。等我得了意,就什么都好了。”
三太太是很想再劝,可此时也不是劝的地步,就只带泪道:“你少用酒,”
夫妻忽然一起看到了一侧。
那一方,传来的是微小的动静,可刹那间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厅上的人,吃饭的停下筷子,喝酒的住了酒杯,都和三老爷夫妻一样,扭身往那个方向去看。
见几个家人陪着一行人踏雪而来。
夜空寂寂,他们没有走在灯笼最光亮处,也全成了最光亮的一处。
这一行人,既精神又英俊,既少年又神气。他们不管是布衣还是锦衣,不管是起了皱的还是浆子还板正的,全能在进来的这一刻,点亮所有人的眼睛。
三老爷喃喃:“真的,难得世子又没骗人,这些人也来了。”三太太听他语声不一样,又见丈夫面有喜色,忙着追问:“什么人,他们是……”
“太子党!”三老爷掷地有声,说过抽身就走去迎客,而此时,文章侯满面得色,早带着人迎出来。
韩世子这一回没骗人后,又没骗人,他说小王爷来,果然来了。他说太子党会来,果然来了。
头一个出去的,还不是主人。
梁山小王爷总算等到他们来,再说这里面自己的老对头长陵侯世子也在,他怪叫着几步蹿了出去,抢在文侯府前面在厅口儿跳:“啊啊!你们总算来了,还以为缩回洞里不敢来!”
“我呸!”少年们一起啐他。
长陵侯世子骂道:“我们正经地方喝酒呢,让你白等着我就痛快!”大拇指往上一挑:“在安家喝酒你难道不知道?不喝到没有怎么来!”
这话恼了袁训,袁训骂道:“胡吹你的!把你能耐的,能把我们家酒喝光!那厨房里还有十几大坛,回去喝完了你再来!”
长陵侯世子大叫跟班:“小帮子,去把安家的酒全拉回家。小爷我明天喝完了,再把空坛子还他!”
袁训上去就踹:“滚你的!”世子爷笑嘻嘻避开。
南安侯正端着酒,没喝到嘴里全折到身上,钟恒沛笑着为他擦,道:“太促狭了,这些闹腾鬼们!”
他们何止是闹腾,简直是掀屋顶子。
梁山小王爷比主人还主人,一边骂长陵侯世子,一边乱嚷:“摆桌子,我们坐哪里!今天我不把你们灌趴在这里,爷爷我还是爷爷我吗?”
南安侯好笑:“这群孩子们,”再皱眉,又不是在你家,你做客呢!
但谁去提醒他呢,别人也跟着不是笑看,就是沸腾。
韩世拓笑得见牙不见眼,另一边早摆好两桌冷菜,只等他们来。韩世子就高叫:“四妹夫这里来,”少年们刚一坐下,就催:“酒,快拿酒来,今天不喝倒了不出这门!”
那眼神儿不怀好瞍别人,肯定是你们倒,不是我们。
韩二老爷本来都陪着他们坐下,但见菜还没有动,酒水先在碗里乱晃,小王爷大叫:“先喝三碗再说话!”二老爷摸着头笑:“我的乖乖,我不行,我走了,”赶紧的溜回来,让原本同席的人笑话死:“将谓偷闲学少年,你没有学成,这算灰溜溜回来。”
另一个人,也不年青,却也在少年桌上坐下。
冷捕头是跟在袁训后面去坐席,袁训来到,不管是眼神还是手势,就锁定梁山小王爷,冲他扬着脸笑,梁山小王爷自然跟上。这中间有他的一个帮闲,也是个京中官宦子弟,小王爷喝酒他得上来,就往袁训和小王爷中间一站,就想坐下时,让袁训一把推开:“坐那桌!”
那少年不敢争,也就走开。
袁训坐下,冷捕头坐下,另一边是梁山小王爷。长陵侯世子坐到袁训另一侧,正眼不看小王爷,但小王爷叫嚣喝晚了的不是男人,他每每就一仰脖子,先把空碗亮出来,正对着小王爷本人。
梁山小王爷就死也不看他,只盯紧袁训。偶然的,鄙夷一个冷捕头。冷捕头心中有数,小王爷对他恨得,不能再恨。
亲手抓人的,就是冷捕头带队。
少年们全神气飞扬,独冷捕头缩着身子,捧着大碗慢慢的喝,慢慢的吃。梁山小王爷就对着他叫:“喝慢的是女人!”
冷捕头也不理他,心想男人女人你也分不清吗?我长得哪一点儿不像男人,你说无用!
梁山小王爷没了和他斗气的精神,就再寻衅袁训:“有件事儿问你一下,那天喝你喜酒,你塞我一衣襟泥巴是为什么?”
袁训手中才端起酒,差一点儿折长陵侯世子身上。清清嗓子忍住笑,面无表情地回答:“是你外面摔跤得的吧?我不灌你酒,怎么拿泥巴灌你!你又不爱那个。”
“是啊,”梁山小王爷也摸脑袋糊涂:“你家难道用泥巴待客?”他第二天酒醒在帮闲家中,发现衣内全是泥,他骂骂咧咧回的家。以后几次见到,又忘记问。
袁训翻脸骂:“等你成亲,你拿泥巴待客给我瞧瞧。胡说八道者罚酒三碗!”骂过还不过瘾,离席提个坛子回来,黑着脸站小王爷身后,斜眼瞅他酒碗,学他刚才语气:“你女人吗?罚酒不喝!”
梁山小王爷可不受这种气,把袁训当胸一推,跳起来就要暴怒。而他的人早先出声,把袁训一通臭骂:“姓袁的,滚一边儿去,”
“今天不是你新郎,你少说话!”
文章侯吓得不行,忙叫儿子:“这不会打起来吧?”韩世拓不以为意:“没事儿,他们一直就这样!”
果然,见袁训老实放下酒坛:“好!”回座端酒碗,和长陵侯世子碰了碰,两个人笑眉笑眼的喝起来。
梁山小王爷好一会儿没转过来,盯着这两个人,姓袁的就是性子能忍些,平时也不是挨骂不回的人呀?
他眨着眼睛好一会儿,才一拍脑袋明白了,粗脸上开始嘿嘿:“这是你姐夫家,你不敢接是不是?”
袁训跳起来,直到他面前,揪住他衣襟,小声道:“你再说姐夫,我们就开打!”说完,为小王爷抚平衣裳,换上满面笑容,又回座去了。
这动作快如闪电,等到注视他们的人反应过来,袁训已回去了。而小王爷想了想,忽然仰天大笑三声:“哈!哈哈!哈哈哈!”他诡异的瞄了瞄袁训,你还有觉得丢人的时候?
不是从认识时,就得意得鼻子眼睛对着天。
七个金锁不但代表老太太对孙女儿的一视同仁,还是她晚年迟暮而来的一片慈爱心。
掌珠泪眼模糊,手指爱惜的抚在金锁上,把七个从锁头到镶金链子都摸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听到喧闹声多出来,应该是到了文章侯府门外,才以帕子轻拭泪水,不敢擦,怕划花妆容,只帕子在面上沾点着,把泪痕一一的抹去。
她坐在花轿里,就看不到她的公公文章侯兄弟四人大喜过望,齐齐的更堆出笑容。
他们看到送亲的人,是才封南安世子没几天的钟恒沛,后面跟的还有钟二引沛。
文章侯欢天喜地抚掌,对兄弟们道:“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姑丈好生的成全呐。”而韩氏另三位老爷,就差手舞足蹈,也和长兄是一样的想头,看来与姑丈的关系算缓解许多。
关于送亲的人,早半个月,文章侯兄弟就商议来商议去,都围着一个话题打转。
“安家最小的姑娘出嫁,是钟家长兄弟两个送的亲,这大姑娘出嫁,而钟恒沛又是世子身份不同,姑丈肯不肯放他前来?”
何谓庸人自扰之,就是文章侯兄弟等人这样的心思。
兄弟们探讨着可能性:“最小的姑娘办喜事,是太子殿下出面,送亲的人自然不敢用马虎人,这……我们家?”
文章侯府历年失势,自己人最知道。
“难道随便打发个人送亲?”潜台词,因为看不上我们呗。
“不可能不可能,姑丈不给我们脸面,难道他自己也不怕别人背后指指点点,他又何颜面?”
问韩世拓,他也是个不清楚。韩世拓不敢问老太太,去问邵氏。邵氏更糊涂:“送亲的?宝珠是怎样办的,掌珠也一样才对。”
韩世拓就回答含糊道:“姐妹们亲事上的操办,差不多。”问多了,他还烦:“横竖有送亲的,钟大不来,让妹夫送。”
家里要真的没有兄弟,妹夫也是能送的。但有兄弟,妹夫还是往后站的好。
文章侯就不再问儿子,只自己心里患得患失个不停。就在花轿进门时,他还心中发虚,有好些同僚全是打着和姑丈已修旧好的旗号而请,还有全族人的都在这里,为的是炫耀和姑丈府上成的亲事。
原本应该是亲家的,几十年闹的如仇敌相似。整个韩氏家族中,总有明眼人早说过老文章侯,此时文章侯,再加他的兄弟们。
“劝着你们姑奶奶不要再闹了,就是你们也不要再闹了。”
当年说这种话的人,文章侯都请了来,就在大厅上坐着。假如送亲的不是南安世子,文章侯还得别找个理由推开他们疑惑才行。
花轿后面,钟世子意气风发的出现……文章侯府的客人加上主人,全有了笑容。有人道:“果然,南安侯竟然是愿意这门亲事的。”
“这么多年了,也可以结束了,把亲戚们好好走起来。”
文章侯四兄弟一起离座,虽然开心得过了,也没有忘记拿出长辈之姿,对钟恒沛迎上去:“贤侄,有劳你才是,请厅上用茶。”
钟大钟二满面春风,送亲的人在今天为大,被请到上座用茶。他们见有上年纪的人在,还是客气的让了让,别人全说他们是贵客,理当如此,兄弟二人才谢坐而入席。
离大厅较远的地方,站着两个衣冠中人。他们轻袍缓带,面容闲适,一看就是日子过得趁心。左边着蓝色锦衣的人道:“杜兄,以你来看,这京中的风向要变了吗?”
“杜兄”就注目于他。
“南安侯为人干练,一回来就颇有圣眷,他肯妹妹安家和一生不对的文章侯府结亲家,可见圣上有起用文章侯的意思?以我来看呢,文章侯不管父子也好,兄弟也好,都无才干。这应该是圣上有起用闲散人等的意思吧?”
杜兄暗暗好笑,鬼知道他们怎么结亲家?兴许闹够了吵够了……夫妻生分够了……
见问话的人竟能猜到与圣意有关,杜兄忍住肚子里嘲笑,装出一脸的认真沉吟道:“兄猜的岂能无理乎?历来朝廷动向,皆是一波又一波。廉政时用能吏,放宽时又多出风雅之士。朝中官员虽多,风光的不过那几个。如文章,归安等几个侯爷,皆是才干上差的,又有诸般职门中,平庸的人更多,但太平盛世,起用平庸之人唯稳,也是前朝用过的,兄之高见竟能猜得如此之远,让我佩服佩服啊。”
把那个人夸得得意上来,更加高谈阔论:“以我来看,时也势也,彼此涨的,必然要消……”顿了顿,他神秘地道:“杜兄,关于这桩亲事还有个内幕你知道吗?”
“你是指太子府上的袁训?”杜兄淡淡。
文章侯府和南安侯府的亲事,带来无数流言蜚语。自然的,把南安侯府夫妻不和、姑嫂不和扒拉完了,就扒拉安家的底子。
而安家的新孙婿,就算他以前再不出眼,亲事太子殿下出面,瞬间当事人就成了京中人人想要看个究竟的人。
杜兄想这算什么内幕?殿下一出面,京里还有人会不知道吗?早就外幕了。
“是啊是啊,”那人肃然起敬,眼珠子可以掉地上:“哎哟杜兄,你也知道?”对着他一脸的惊奇,杜兄油然有了气,我又不耳朵聋,怎么会不知道?我不但知道这个,还知道袁训以前和太子的绯闻话题,谁叫他生得好呢?
还知道袁训为这打伤过人,还知道太子殿下为包庇他,把中伤他的人撵出京……
这你知道吗?
那人看不出杜兄的腹诽,以他为知己般地道:“以我来看,断然没有南安侯府和安家主动寻亲文章侯府的道理!”
杜兄看着他好笑,就顺水推舟地问:“那是怎么一回事?”
“是文章侯府见再不出条奇兵,就只能还浑浑噩噩过着。于是文章侯世子施出手段,对女人都知道他在行,那安家的小姐一介女流,怎生是他的对手,自然神魂倒之,情思颠之,南安侯百般劝解不过来,只能答应之…。”
杜兄险些没笑出来。
真真亏了他,好一个长篇的爱恨古记儿编得周全。他正要笑谑几句,鞭炮声轰地响起来,却是新娘子下轿子,准备往大厅上去拜堂。
而这时,另一个人也突兀地闯入他的眼帘中,让杜兄呆在原地。
同行的人发现他直勾勾的往人后面看,取笑道:“别人都看前面新娘子,你看后面有金子吗?”跟着看过去,却见极远的地方,有一个圆门,内中急步走出一个老妇人,满头白发随步子晃动,好似焦急万分。
南安侯夫人奔出来,自语喃喃:“谁敢拦我!我看谁敢拦我,我要截住老贱人的孙女儿小贱人,不许她进正厅拜堂!”
在她后面,也有几个人着急地追上来,只是见客人们多,不敢放声呼叫。
这可怎么办?这位老姑奶奶真的大闹花堂,今天可以热闹了……
前面的人跑,后面的人追,饶都是女人,也都提着裙子跑得飞快。
而就在似拦不上的时候,大门上潮水般乱了。几个家人飞奔而至,上气不接下气:“侯爷,姑老太爷来了,”
“啊!”
文章侯意外,客人们意外。意外一瞬而过,文章侯大喜叫兄弟们:“跟我去接姑丈!”兄弟四个人往厅下走,却见南安侯昂首阔步,在管家的陪同下已往这里来。
这里不少人认得他,私语声起来:“他怎么往这里来?”
“是谁的,南安侯不赞成这亲事的?你看人家自己过来,是怕诸事办得不好,委屈他的亲戚才对……”
而杜兄则眯着眼盯着停下步子的南安侯夫人,把她惊愕面容收纳眼中,悄声自语道:“妙啊,这是夫妻大战呢?还是……”
南安侯挺胸而来,所有的视线就全贯注在他身上。南安侯夫人也就更没有多少人发现,就有人如杜兄般见到,也是暗想一下接上来难道夫妻对战?也就丢开。
冬雪飘飘而下,南安侯穿一件暗色雪衣,不用雪帽,任由白雪落于发上,虽是年老,那股子不让年青人的气势,足的激昂如山石上松。
“侯爷来了,”
“道喜道喜,”
无数的热闹声浪中,南安侯笑呵呵拱手见礼,俨然成了今天最大的主角。而人后面颤抖个不停的南安侯夫人,黯然神伤把他康健体态仔细看着,一扭身子,往来的地方又奔去!
他知道她在这里不奇怪,
他却知道她会出来当众阻拦!
他知道她满心的恨不奇怪,
他却一如既往的了如指掌的适时的出来,毫不客气地一次又一次的把她的恨伤得体无完肤!
她是要去羞辱别人,不是自己去找羞辱!
南安侯夫人愤恨的离去。
树下,杜兄轻吐一口气,还是对自己低语:“竟然没有笑话看?也是的。南安侯一生落的是夫妻不和的名声,可他一生没有落下虐待不和妻子的名声。他做官全在外面,他怎么虐待呢?娶这样的妻子,却还能做到像他这般地步的,再找不出第二个人。”
这是狡诈为名?
这是阴险求理?
再或者是……。
反正杜兄是有些佩服的,也能清楚南安侯这女家的舅祖父在成亲当天往这里来,自然是他要保这桩亲事顺利进行。
“果然,南安侯是赞同的!”杜兄亲眼见到,才下这个结论。
……
“新娘子入洞房喽,”几个家人孩子们叫声震天,老太太孙氏满面笑容,扶着文章侯夫人,跟在新人后面往新房里进。
几位太太也跟在后面。
蒙上面纱许久的新房终于打开,这是在新人拜堂时才打开的,而打开时就有文章侯夫人的心腹在这里守着。
有亲戚们好事,也清楚文章侯府的一本子烂帐,故意问侯夫人新房为什么上着锁,侯夫人回答得很认真:“世拓爱干净,打开早了落灰他要发脾气。”
那个人就笑:“也防贼呢。”她是无意中打趣的一句,却不知道文章侯府早几个时辰发生的事,但三位太太皆坐在这里,听到难免憋闷。
四太太的脚,不过是扭到筋,找个人推拿几下,抹上些药油也撑着过来。她要是不来,就在亲戚们面前少露一次脸,又难免让人怀疑婆媳不和妯娌不和等等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