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得宝珠,中状元

侯门纪事 淼仔 2294 字 9个月前

余伯南欣赏着这洁白,想的是宝珠,眸子看的是小单儿离开,才重新推门进屋,步子一入房中,反手就紧紧闭门,再扣上,房内烛火通明,他似喜似嗔的来到书案前。

这是写经的书案,也宽也大。此时上面摆着文房四宝,笔是打开的,砚台里墨汁有冻住的迹象。

一张铺开的纸上面,铁划金划的,是宝珠二字;飘逸的隶书,是宝珠二字;狂放的行草,是宝珠二字……

稍用些心思,或是看过书法的人,都看得出下笔人的用心。

字字划划皆是浓浓的心情。

下笔人自己也觉得得意,余伯南俯视着又看上一会儿,喜悦地轻轻叹气:“我可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字了,”

都说王右军的《兰亭序》好,但传言中,据他自己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意境。字的境界,由感而发。

既答应母亲得宝珠就中状元,余伯南把字仔细收好,取出书,向着烛下读起来。窗外的雪扑扑而落,似乎陪伴着他。

雪扑扑落的,还有窗户上。

安老太太在自己房内,侧耳听着窗外飞雪,展颜而笑:“今年的雪好,明年的收成必定不错。”房内没有别人,只有智通院主对坐,手捧着一盏香茶。

两个人都是随心随意的自如神色,智通院主笑道:“收成好,老太太明年进项就多,明年您嫁孙女儿,也就破费得多了。”

提到这件事,安老太太面色微沉,丝毫不介意表露自己的不满。而且对智通诉苦:“我辛苦带大的,竟然是三个仇人。”

她如小孩子般,智通不禁莞尔。

余伯南静静看着母亲,轻声道:“您怎么能这么说宝珠?”宝珠在他心里总是极高的位置,让母亲用这样的话形容,虽然是把两个人放在一对上,余伯南也不能接受。

见儿子现在就为安四姑娘说话,余夫人怒极反笑,冷笑道:“好一个大家闺秀,好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把我儿子的心给拴得回不来!”

“母亲,您想一想,我大了,到了那个年纪,这满城的姑娘们,我还能多看一眼的是谁!”余伯南也隐然有了怒气。

他的话清晰明了,余夫人一怔,随即抿唇微笑,反过来夸奖儿子:“你眼力不错。安家的姑娘们,也只有第四的那个,我还能多看几眼。”

“母亲的意思,认为安三姑娘不好在什么地方?”余伯南哦了一声。

余夫人嫌弃地道:“亏她的娘还认字,竟然不懂女子无才就是德!成天抱着本书,打小儿就追在你后面问这个字,问那个词的,从小我看她就长不成,这长大了,果然,才女不是才女,闺秀不是闺秀,竟成了个四不像。”

余伯南心中不赞同母亲的话,不过脸上淡淡:“母亲说得是。”

“哎,这老安家也可怜。一个孤老太太没儿子,这也罢了,孙子也没有一个,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三个孙女儿,大的就会要强,中间那个又打算养成才女,小的那个还好,又可怜无父无母,只怕以后嫁妆也没有,咦!”

余夫人直起身子。

吓了一跳的余伯南骇问:“出了什么事?”

“我记得四姑娘母亲留下好一笔嫁妆,论过亲事以后,这笔钱我可要同老太太好好算算。”余夫人若有所思。

余伯南又欣喜又好笑。

欣喜的是母亲打算上门去提亲,好笑的是母亲算计宝珠的嫁妆。正想着劝上几句,余夫人挑眉自语:“当年四姑娘母亲病重,我去看过好几次,她房中有一对儿联珠玉瓶,还有一个镶琉璃的大梳妆台……对了!”

她又一惊一乍,余伯南只是木着脸,让她的话全打蒙掉。

“你说,以后你中了状元,有名门贵女相中你,四姑娘肯不肯当平妻?”余夫人对儿子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