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里全是自己家里人,并没有外人。方姨妈嘛,她算外客!呸,算打秋风的常客吧!当她是个客,都是给她脸。
这是安掌珠亲姨妈,但安掌珠从不喜欢她。见到方氏母女在祖母房中,安掌珠心里就冒火。她出自安家二房,可却是头一个生下来的,是安家排行为大的姑娘。安府三个姑娘,排行为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有过一个二姑娘,生下来就夭折。
面上带笑,眼神也有些斜视的安掌珠,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亏这老太太还日日发脾气,不为自己身后事想想。
她自己一个孩子也没有生出来,就没有嫡亲孙子。都说她命硬命中无子,妾生了三个儿子,算是有后。可一场瘟疫,夺去安府父子四人的性命。这位命硬的老太太倒没事,更落个命硬克夫又克子的名声。
这还罢了,接下来又死了一个。四姑娘宝珠的母亲,瘟疫是没有染上,但丈夫去世打击太大,丢下幼小女儿撒手人寰。
于是,给老太太的名声上,重新改写一笔。变成克夫克子克儿媳。天底下担着克儿媳名声的人,貌似只有钟氏老太太一个。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不疼孙女儿,还不和孙女儿亲近,真是糊涂到不行。安掌珠在心底冷笑,空有一身嫁妆又如何,还不是要孙女儿送终。
有一张漂亮面庞的安掌珠,没有同样漂亮的脑袋。她在孙女儿辈中居长,自认无人越得过她。老太太无子无孙,百年后自是孙女儿送上山。长孙女,理当和长孙一样看待。
有了这个想法垫底,安掌珠在老太太面前是自如的,三分撒娇,三分硬气,三分才是受气的。此时的她,见四妹宝珠是一贯的唯唯诺诺,又想到三妹玉珠孤高自赏,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
哪一个,是自己的对手?
没等老太太回话,房外有说话声。
“福英,老太太今天可高兴?”说话的人,是二房奶奶邵氏。
时值深秋,门帘子全换成夹的,就是窗户也是一半关着。这房里又深,不是普通人家屋浅院窄,门外说句话,房里都能听见。邵氏在夹门帘子外说的话,房中听得一清二楚,人人都知道,邵氏是提着嗓门说的话。
宝珠忙觑祖母脸色,见往下一沉,马上有了感觉,心道:来了。老太太的每天一骂,这就到了。
“高兴呢,二奶奶和大姑娘快进去吧。”福英回话,把帘子打高。二房里母女,一前一后的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个昂首挺胸的姑娘。她生得极艳丽,压过方明珠。面庞上有母亲的影子,也有着一些像是父亲的影子。
不过怎么看,安大姑娘安掌珠也不像钟氏老太太。反而钟氏老太太每每看到她,就气得不行。安掌珠的相貌,不像邵氏的那几分,包括姑娘们儿媳不知道,只有钟氏老太太知道像谁,像安家二爷的亲生母亲,安老太爷的一个妾。
那妾早就死了,不过她留下的这几分影子,钟氏老太太还甩不开。有时,她度量是大的,装看不到,是和颜悦色的一个好祖母,虽然都知道她好不了一时片刻。
有时,比如今天,钟氏老太太心里憎恶着,把邵氏在房外的问安也一起鄙视进去。
房外问安,房内听闻,不过是问安的人有意的,当着家里人天天如此,高声问上一声:“老太太今天可好,”给别人看看儿媳有多孝顺。
听的人,自然明白邵氏是诚心而为。遇到不想隐忍的时候,钟氏老太太也不必客气。这家全依靠她支撑,她没有对别人客气的道理。
见安掌珠在前,邵氏在后,双双到榻前行礼问安。钟氏老太太冷笑:“今儿是什么日子?”宝珠听到这句话,忙屏心凝视,又暗算猜测祖母接下来骂什么。
祖母骂人,也是不时变换花样,她居于闺阁中念的那几本书,文采全用到骂家里人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