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商讨

我当的哥那些年 吾爱杨 4518 字 10个月前

这才跟杨瑞提起想要入股共享珠宝的事宜。

当初杨瑞随口也是答应了的,但因为他自己的事情太多,也没太往心里去。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要保险公司的险种下来,共享珠宝就要开始正式启动了。

首先要进行的,除了平台上线之外,那就是宣传了。

如今这个世道,可不讲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谁的宣传做的好,谁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谁能攫取更多的用户,这才是王道。

但之前杨瑞也说了,维护平台的成本,短时间内是仅仅他瑞和一家公司都不是说撑不住。可是,宣传则不一样,多平台,多维度的广告推广,哪一个都是费用不斐。如果没有坚实的资金做后盾,根本就玩儿不转。

在宣传做好之后,平台也必须推出各种提高用户粘度的经营策略和措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促销活动。

任何商家的促销都可以是让利。

但是想玩儿网络平台这种,很多情况下就不是让利了,而是——烧钱。

滴滴出行为什么能成为很多人出行的主要选择,还不是当初刚登陆的时候,滴滴对司机和乘客巨额的优惠回馈?

在行为心理学上有个论断,就是人要养成一种习惯,平均只需要三个星期。

而滴滴也是为了培养司机的接乘习惯,培养乘客的搭乘习惯,用到目前为止依然高额的回馈去培养着。

杨瑞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滴滴依然会对乘客以及司机提供各种补贴。但是力度必然是呈现缓缓回落的曲线的。

当滴滴培养了一大批以跑快车、专车为生的司机之后,将乘客搭乘网约车出行培养成一种习惯之后,那就是他开始盈利的时候。

嗯……扯的有些远,言归正传。

想要做好宣传和做好营销,哪一个都是极为烧钱的。

如果单纯靠瑞和、老郑以及董贵,他们想要资金去发展,只能第一时间去跟风投联系。一家新公司,一个新行业,去找风投,哪怕这个行业的前景十分出色,风投给出的估值也绝对不会很高的。

这样对他们几个创始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但是有老吴的加入就不同了。

他能在前期提供这个项目所需要的资金保障。待企业平稳发展过一段时间之后开,展现出其潜力后,那估值必然会不同呀。

对此,杨瑞也不是没有了解过如何去操作,但最后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吴建斌的介入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除了吴建斌……”说道这里,杨瑞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老郑,接着道:“荆超也想搀一手?”

“荆超?”董贵和老郑几乎异口同声道。

老郑只是有些惊讶,而董贵就有些不懂了,那个青年他见过,不是……鑫恒的经理嘛?那样一个小青年,有什么资格参与进去?

杨瑞知道他肯定有所误会,解释道:“嗯……荆超是比较年轻的,但董哥可能不知道,他爸目前也在青岛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跟吴哥的行业类似,但实力……只强不弱。”

“啊?他爸那么厉害……他怎么……”

董贵很想说,他怎么还窝在一家小小的玉器行里?

杨瑞耸耸肩,却并不多做解释,实在是荆超和他老子的事情,很难用一两句话就说清楚。荆超也是找过他的,但杨瑞很明白,荆超哪有什么钱参与这种事?想要进来一起玩耍,也只能是他的老爹。

但是杨瑞不说,老郑却会替他说,一番解释之后,董贵也明白了,在这个群体里,每一个的实力都不弱,他……似乎成了最可有可无的人了?

董贵本身是做和田白玉的,对于翡翠一块涉猎并不多,想要接触到做翡翠的商家,那就需要通过朋友的介绍了。

这个圈子虽然不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不过朋友介绍这种事情,很多情况下都是“同档”的。

换句话说,老师的朋友最多的就是老师,玉石供货商的朋友,除了客户,那也一定是供货商。

董贵找的那些不管是和田白玉的,还是翡翠钻饰的,也都是属于供货商级的。

也是他考虑的比较周全,如果是单纯地寻找商户来填补平台的商家空白,那就有很强的地域限制。

比如青岛的某金楼,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本地的用户服务,提供出借的珠宝,但要是上海的用户有需求他自然就鞭长莫及了。

而供货商则不一样,他们都有自己在国内成熟的发货渠道。不管是效率还是安全,都十分的有保障。

尽管,董贵最初的想法,还是找那些知名的连锁企业来加入进来。

虽然他们比供货上看起来是次一级的。可他们却有供货商所少有的品牌优势。

好比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周大福,如果他们能第一时间加入,那么以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的门店,是可以很好地为平台用户服务的。

但实际情况却是人间周大福跟彩云之南差不多,对瑞和这个共享珠宝的平台持“观望态度”。

说是“观望”,那就跟外交辞令差不多,说的很客气啦。

实际的意思,就是很直白的——我不信任你。

越是大的公司,对待任何合作都是会持有很谨慎的态度。他们比一般的小公司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在任何情况不明朗的前提下,人家选择不冒险是很正常的。

而熟悉的供货商就没有这种问题,渠道人家并不缺,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办法借助他们的品牌来抬高平台的身价。

对于这一点,如果说杨瑞他们表示不在乎,那就是真的是装了。

但同样的,他们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没有人能一口就吃成胖子。在自己的信誉度和良好地客户反映体现出来之前,他们就得生生受着别人的各种审视地目光。

“其实我这样也有自己的想法,比方我云南认识的一个黄老板,虽然我被彩云之南给拒绝了,但我能跟人家谈也是黄老板牵的线,就算彩云之南不入我们的平台,黄老板自己手里也是有货的。品质我都看过,非常不错,只要国检给出了权威鉴定,被客户认可我个人觉得不难。而且,他也可以把货寄存在彩云之南的渠道门店,供客户自取。”

董贵说着,脸上稍稍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老郑想了想,有些不解:“那这跟彩云之南加入我们也没什么区别嘛。”

“嘿,这区别可大了。作为寄存的话,如果我们的生意好,对品牌珠宝的连锁店来说,是能增加客流量的。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推销他们自己的东西。但如果我们这边出了问题,他们就可以说,那些东西不是他们店里的。人家规避了所有的风险,而只捞好处。”杨瑞想了想接着说道:“要是他们在狠点,跟我们要寄存费也不是不可能,董哥,这点你需要注意点,需要给他们签订好相关的协议,前期为了保证货品的质量和安全,适当地给他们点费用也不是不可以。”

老郑一拍大腿,提高了调门:“那还等什么?出资比例就按当时咱们说好的来,正好我手头上有点闲钱。”

老郑最近是真的想要安稳了,自打上次自己在身边挖出了几个钉子之后,他也深知如果继续在以前的圈子里厮混下去,结局必然是崩溃。

他现在的年纪其实并不大,也不是没有野心,可是,在心爱的女人面前,他骨子里的冒险因子被无限地压制住了。

如今的他可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放着自己的女人不论,手下还有一帮跟着他吃饭的兄弟。

偏门该捞还是捞,但是规模和程度就要控制在一定的水准之内,即可以帮到魏凯,让他们俩相互之间都有利用的价值,又不能膨胀到让警方忌惮。

那么,适当地洗白就成了他现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说起来,他也是个运气不错的,身边有杨瑞这样的朋友。刚好可以提供给他“洗白”的行业。

尽管,他只是出钱而已。

“嗯,钱的事情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现在需要再增加股东。”杨瑞道。

听他这么说,董贵眼睛一亮,问道:“能拉风投?”

在他看来,如果增加股东的话,那必然就是风投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