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郁闷不已李星云1

我当的哥那些年 吾爱杨 2318 字 10个月前

而和田美玉则是这种法器最佳的承载物。

当然,李星云并不擅长制符,他最所以想买玉,全是准备送给师叔的。之前给郑鑫海的那枚玉符,就是师叔给“开光”的。

至于有没有用,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李星云是相信师叔有那种实力的,只是他自己并不擅长此道罢了。

在和田的这段时间,之前都还算顺利,只是在跟下设县政府相关领导的接触中,让李星云感觉不放心。

他观人的本事摆在那里,奸诈之徒根本逃不出他的法眼。

就算相关负责人没说“你把钱给县里,剩下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的时候,他就知道如果自己不盯着,这笔钱绝对打水漂,学校也绝对建不起来。

李星云不在乎钱,反正对他来说钱来的容易,只是他担心学校建不起来,钱却去了别的地方,别人的口袋,那么他做的这些事就不是好事,而是助纣为虐了。

这跟他的初衷不符。

李星云不是初出茅庐得毛头小子,说起来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

说句不好听的,穷山恶水出刁民。

就算某些县里,乡里村里的某些领导,在李星云看来也不是什么好鸟。

以前想把他当肥羊的也不是没有。

最后还不是一一被他化解了?

而他化解的办法也是简单。他不是商人,他是玄学大师,只消露上一手,让人心怀忌惮就成。

当然,李星云学道,自然知道“圆”的意思,他钱多,也不在乎某些人沾点便宜。只要学校稳稳当当地的盖起来,那些占便宜的人自己担因果就是了,跟他没关系。

只是,这一次,李星云觉得在和田的某些人,胃口有些大了。

即便李星云隐晦地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对方好像完全不明白一样,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懂还是在装聋作哑。

无奈之下,从一开始,李星云就只能自己盯着……

杨瑞不认为李星云能出什么事。

像他那种人,应该属于最会趋利避害的吧?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他那种方外人,又身怀绝技,怎么可能?

但杨瑞不知道,李星云是真的“出事”了……

217国道上,李星云一脸懵逼的看着绝尘而去的长途大巴,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手里拎着的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刀片划了一道长口,里头除了自己的贴身衣物,钱包早已不知去向。

想摸出手机打个电话,李星云却发现自己的手机也不翼而飞。

一个人走在217国道上,李星云有些后悔,为什么从和田县离开的时候不选择去喀什,而要去什么乌鲁木齐。

现在,特么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难不成要用脚量着去乌鲁木齐不成?这可是一千多公里啊!

杨瑞猜他擅长趋利避害,说起来,只猜对了一半……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李星云来新疆捐建小学,以方外之人的低调性子,他自然不会去做什么“希望工程”,而是直接找到地方政府提出合作方案,他出一部分钱,对方出人工、物料,建成学校之后,他再出剩下的部分用作师资成本,进而免费让上不起学的孩子来读书。

这是李星云的师父告诫他一定要做到的。

年轻的时候,李星云觉得自己学了一身本事,总在山门里呆着跟不学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能将所学用于世人,那学来又有什么用?

但他的师父却告诉他,天地为和,总是平衡的。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即便他们不做任何事情,一切顺其自然,世界依然是那个世界。

这种感觉让当时很年轻的李星云觉得十分矛盾,既然如此,那还要他们这种人干什么。

师父则告诉他,为人开命盘,布风水,总是跟“泄露天机”扯得上关系,这是大因果。如果不能以行善来作为消业,最后业报到自己身上,怕是谁也受不了的。

那时的李星云就说,不若日日行善?

只是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难。

有谁能保证可以将善事从不间断地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