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风不止

盛世帝王宠 解语 2225 字 9个月前

“是。”在得到管家肯定的答覆后,杨尚书将目光转向同样诧异的京兆府尹,后者知道他的意思,连忙摆手道:“不是下官,事情还没有查明,下官怎么可能去告诉尹大人。”

杨尚书想想也是,能够做到京兆府尹的位置,可见其绝不会是一个冲动之人,“那会是谁?”

京兆府尹仔细想了一想,道:“知道这件事的,除了下官之外,就只有师爷和几个衙役,他们都是下官使了多年的老人,没有下官的命令,绝不会向外透露半个字,会不会……是凑巧?”

杨尚书看着外面大步走来的人影,有些无奈地道:“是不是凑巧,很快就知道了。”

来者正是尹仲,他来到杨尚书身前,拱手道:“深夜叨拢,实属冒昧,还请尚书大人见谅。”

“尹御史客气了,请坐。”说着,杨尚书又对管家道:“快去沏茶。”

“不必了。”尹仲语气急促地道:“听说京兆府有了小女失踪一案的线索,但因为涉及到东宫,所以需要尚书大人出面,是这样吗?”

果然如此!

杨尚书与京兆府尹对视了一眼,道:“这是听谁说的?”

尹仲略一犹豫,从袖中取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中间有一个狭长的洞,“有人将这个钉在下官门前的柱子上。”

杨尚书接在手里,纸上写着几行字,中间有匕首留下的痕迹,“京兆府已有令媛下落,但事关东宫,不敢妄为;如欲寻回令媛,请速去刑部尚书府中。”

杨尚书沉吟不语,写这封匿名信的显然是知情人,究竟会是谁呢,师爷?衙差?亦或者……都不是。章节

慕千雪抚过鲜红如宝石的珊瑚枝,称赞道:“本宫也见了不少珊瑚盆景,但这么大又颜色漂亮的,还是头一回看到,你从何处得来?”

予恒恭敬地道:“前阵子,我遇到一个商人,他自称来自遥远的海中之国,这株珊瑚就是从深海之中采来的,世间罕有。我知道姨娘喜欢珊瑚,所以特地买来送给姨娘。”

“原来如此。”慕千雪微笑道:“有心了,本宫很喜欢,不过以后别再破费了。”物以稀为贵,这珊瑚如此罕见,必定价值不菲。

予恒悄悄松了一口气,讨好道:“只要姨娘喜欢,再贵也值得。”

“油嘴滑舌。”慕千雪笑斥了一句,拉过予恒的手感慨道:“珊瑚虽好,但也只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对本宫来说,最要紧的莫过于一家人齐齐整整,和和睦睦,你明白吗?”

在她的注视下,予恒一字一字道:“我明白姨娘的一片苦心,也一定不会有负姨娘所望。”

“那就好。”慕千雪欣慰地点点头,又说了几句话后,予恒起身告辞,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夏月轻声道:“总算大殿下懂得悬崖勒马,没有浪费主子的苦心。”

慕千雪幽幽道:“要真是这样才好。”

夏月一怔,试探道:“难道主子觉得大殿下……心口不一?”

“本宫也说不上来,且先看着吧。”慕千雪黛眉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因为予怀一案,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罪证确凿,要求立刻废黜太子之位,以正法纪;另一派则认为案情尚有可疑,应该继续追查,每次上朝都吵的不可开交。

就在东方溯焦头烂额之时,又出了济南、宁州百姓入京告御状之事,予恒怕他们闹事,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出城拦下,苦苦劝说他们回去,但这些人大多有亲人死在那一场灾难中,岂肯就此罢休;一来二去,双方起了冲突,予恒怕事情闹大,一直拦着护卫不让动武,以致他自己受了伤。

在最初的气愤过去后,打伤皇子的罪名令那些人忐忑不安,好在予恒并不追究,只请他们暂时不要进京,在城外等候消息,又承诺一定会还他们一个公道。

在予恒的极力周旋下,这件事总算勉强压了下来,但仅仅过了一日,便又闹出另一件更严重的事情。